查洪德
摘要:《岐陽三首》《游黃華山》《潁亭留別》都是元好問的詩歌名篇,其中尤以《岐陽三首》為代表,其感情之震撼力、詩藝之表現(xiàn)力,都極為非凡。詩論家說元好問可直追杜甫,指的就是這樣的詩?!队吸S華山》是元好問的寫景名篇,若說元好問有凌云健筆,此詩可以當之。《潁亭留別》則是一首很特別的留別詩,不寫別情,卻借此寄寓人生思考,屬于元好問“雅正”一路的五言古詩。由此詩,我們可以體會其淳靜,也能感受其郁勃。
關(guān)鍵詞:元好問 《岐陽三首》 《游黃華山》 《潁亭留別》
元好問詩的經(jīng)典之作,感動過歷代無數(shù)讀者,征服了眾多的注家與鑒賞家。品鑒家各有獨到眼光,也各有心得?;蚰踉娦?,或會心獨遠,注釋品鑒,多有發(fā)明。近來筆者吸收已有成果,再作品讀,心有所得,寫成文字,與元好問愛好者分享,并就教于方家。
《岐陽三首》通釋
突騎連營鳥不飛,北風(fēng)浩浩發(fā)陰機。三秦形勝無今古,千里傳聞果是非。偃蹇鯨鯢人海涸,分明蛇犬鐵山圍。窮途老阮無奇策,空望岐陽淚滿衣。百二關(guān)河草不橫,十年戎馬暗秦京。岐陽西望無來信,隴水東流聞哭聲。野蔓有情縈戰(zhàn)骨,殘陽何意照空城。從誰細向蒼蒼問,爭遺蚩尤作五兵。眈眈九虎護秦關(guān),懦楚孱齊幾上看。禹貢土田推陸海,漢家封徼盡天山。北風(fēng)獵獵悲笳發(fā),渭水瀟瀟戰(zhàn)骨寒。三十六峰長劍在,倚天仙掌惜空閑。
岐陽,鳳翔之古稱,又稱岐州,唐時為鳳翔府,治所在今陜西鳳翔。正大八年(1231)正月,蒙古按察兒軍攻鳳翔。金完顏合達、移剌蒲阿屯兵于潼關(guān)東,不敢增援。后哀宗令之出戰(zhàn),正值蒙古窩闊臺、拖雷率軍來援,金軍收兵人關(guān)。二月,蒙古軍破鳳翔,關(guān)中大震,百姓向東逃難,扶老攜幼,凍餓而死者無數(shù)。這年四月,元好問赴南陽為縣令,聽到鳳翔陷落的消息,詩人震愕、悲憤、驚懼,進而陷入對國家命運的思考,寫了這組詩。其感情是激烈的,思考是深沉的。為什么鳳翔失陷會引起他如此強烈的震撼?就其個人因素說,他年輕時曾在關(guān)隴地區(qū)生活過,對那里有感情;從國事分析,關(guān)隴失則中原不保,亡國的威脅就在眼前。過了不到兩年,汴京城破,大金已不成其為國了。
組詩的題目是“岐陽”,但詩不是寫岐陽,這是一個省略的表達,完整的表述應(yīng)該是“聞岐陽破”之類,寫聽到岐陽失陷的消息引發(fā)的心靈震撼和思考。第一首寫聽到消息時的當下反應(yīng),關(guān)鍵詞是“傳聞”,第二首寫希望證實消息而不得的焦慮,關(guān)鍵詞是“無來信”,第三首是消息無法證實時的沉思。
第一首首聯(lián),“突騎連營鳥不飛,北風(fēng)浩浩發(fā)陰機”,是傳聞的內(nèi)容:蒙古大軍連營突襲,兇猛如陰風(fēng)酷雪,勢不可擋。“突騎”指精銳驍勇、沖鋒陷陣的精銳騎兵。北風(fēng)浩浩,形容南來蒙古軍氣勢兇猛,秦地氣象慘愁。《詩經(jīng)·邶風(fēng)·北風(fēng)》:“北風(fēng)其涼,雨雪其男?!敝祆洹对娂瘋鳌罚骸把员憋L(fēng)雨雪,以比國家危亂將至,而氣象愁慘也?!薄斑B營”,營寨相接,連綿不斷?!傍B不飛”即鳥飛不過,極寫封鎖之嚴。李白《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函谷絕飛鳥,武關(guān)護連營。”發(fā)陰機,指下雪。這里用韓愈《辛卯年雪》“翕翕陵厚載,嘩嘩弄陰機”意,韓詩說上天玩弄計謀,下起雪來。此句不言城破,破在不言中。詩一開頭突兀而來,直寫軍情嚴峻與形勢危急,沒有任何交代,使讀者的心突然提起,急迫想要明其就里。第二聯(lián)補充交代:一個極壞的消息,但他疑惑,三秦之地古來有不可逾越之險,蒙古軍真的能突破嗎?千里傳聞,到底真假?三秦,指岐陽所在的關(guān)中一帶。關(guān)中地區(qū),南有秦嶺,東有黃河,西有隴山,渭水流經(jīng)其中,形勢險要,古來有制關(guān)中即制天下之說。“無今古”指沒有今古之別,今天的秦地,其險要難攻與古代完全一樣。千里傳聞,指鳳翔陷落的傳聞。果是非,到底是也非也?這兩句說,秦地險要,不應(yīng)輕易失陷,傳聞是不是真的呢?他的疑惑當然也會傳給讀者,讀者也想尋求答案。接下來他回到理陸,依據(jù)形勢進行判斷。他了解,蒙古軍以往的攻殺如“偃蹇鯨鯢”,所到之處“人海涸”?!百儒俊敝父呗?、巨大。鯨鯢,古人認為是兇猛的大魚,雄者為鯨,雌者為鯢?!蹲髠鳌ば辍罚骸肮耪呙魍醴ゲ痪矗∑漩L鯢而封之,以為大戮?!弊ⅲ骸蚌L鯢,大魚名,以喻不義之人吞食小國也。”唐代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有寫喪亂之句“鯨鯢人海涸,魑魅棘林幽”?!吧呷庇髅晒跑?,“鐵山圍”言敵軍如鐵山般包圍著鳳翔。這兩句是對傳聞可能性的分析:蒙古軍如海中鯨鯢,鯨鯢所至,海為干涸,蒙軍所到,人海干涸。盡管鳳翔失陷的消息無法證實,但早前鐵山般被圍的消息是分明無疑的。他希望鳳翔被破的傳聞不是真的,那只是感情,是愿望,可理性判斷,是兇多吉少。這樣的判斷使他陷入悲痛與絕望,還有自責:國家危難,書生無用,沒有奇策可救危亡,只能如窮途老阮,望岐陽而灑淚。其心靈之痛,難以表述。他用“哭途窮”為第一首作結(jié)。《晉書·阮籍傳》載,阮籍行車時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痛哭而還。這里元好問以窮途老阮以自況。奇策,指抗敵救國的奇妙謀略。這兩句是說自己沒有救難的方略,只能像阮籍那樣窮途而哭,西望岐陽空灑淚。
這本是一個不需要證實的消息,但詩人還在等待準確的信息,因為再壞的消息都比沒有消息好,或說沒有消息是最壞的消息。在心靈的折磨中,他想象關(guān)中地區(qū)經(jīng)受十年兵戈蹂躪的慘相,而這,他認為本是不應(yīng)該的。首聯(lián)“百二關(guān)河草不橫,十年戎馬暗秦京”?!鞍俣P(guān)河”語出《史記.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帶山河之險,懸隔二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薄扒氐冒俣痹凇妒酚浖狻分杏袃煞N解釋:其一,依關(guān)河之險,秦兵二萬可抵諸侯兵百萬?!暗冒僦兄?。秦地險固,二萬人足當諸侯百萬人也?!逼涠郧乇偃f可當二百萬。“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蓋言秦兵當二百萬也。”具體解釋不同,大意無別。杜甫《諸將》用此典:“洛陽宮殿化為烽,休道秦關(guān)百二重?!辈莶粰M,無橫草之戰(zhàn)。橫草,謂軍隊行于草野之中,使草倒伏,言戰(zhàn)事之輕微。《漢書·終軍傳》:“軍自請曰:軍無橫草之功,得列宿衛(wèi),食祿五年?!弊ⅲ骸皺M于草野,謂戰(zhàn)也?!边@句是說,秦地有關(guān)河之險可憑,歷史上久無戰(zhàn)事。十年戎馬,十年戰(zhàn)亂。從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蒙古軍人陜西起,至鳳翔陷落,前后十年。杜甫《愁》:“十年戎馬暗萬國,異域賓客老孤城?!鼻刂袘{其“百二關(guān)河”之險固,原本連“橫草”之戰(zhàn)都沒有,這里富饒而祥和。但現(xiàn)實是,山河之險沒有阻擋十年戰(zhàn)亂?!鞍登鼐奔词骨鼐┗氖徎薨怠G鼐?,秦國的京城咸陽,這里指京兆府長安。這句是說,久無戰(zhàn)事的秦地,經(jīng)受十年戰(zhàn)亂,荒蕪破敗?!鞍登鼐笔且粋€高度概括的表達:秦京,是如何的繁華之地呀!而今“暗”淡無光?!搬栁魍麩o來信,隴水東流聞哭聲”,詩人的心依然懸著,“岐陽西望”的懸望中,沒有來信,他似乎聽到了千里外“隴水東流”的嗚咽,那是秦地百姓的“哭聲”?!搬栁魍笔俏魍栔寡b?!半]水東流”典出古樂府《隴頭歌辭》:“隴頭流水,鳴聲嗚咽。遙望秦川,心肝斷絕?!彪]水,指渭水上游,流經(jīng)甘肅東部。這兩句是說,岐陽音訊已斷,東來渭水,其聲嗚咽,是秦地百姓的哭聲。“望”是實寫,望而不得;“聞”是虛寫,卻是實有?!耙奥星榭M戰(zhàn)骨,殘陽何意照空城?!币奥吧穆?。江淹《恨賦》:“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欽魂?!睉?zhàn)骨,戰(zhàn)死者的骸骨。唐代李頎《古從軍行》:“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睉?zhàn)死者的白骨暴露荒野,蔓草似乎有情,將它纏繞覆蓋。這里“情”“意”互文?!皻堦柡我狻?,言殘陽若有情意,情何以堪。詩人的心迷亂而恍惚,他想象那哭聲背后,當是怎樣的慘相:野外,十年來拋撒荒郊的戰(zhàn)骨無人收拾,賴有蔓草長出,纏繞覆蓋,也算免于暴露吧。城中呢?城中早已無人,殘陽照著空城,情何以堪!“百二關(guān)河”,失去屏障;富如天府,淪為鬼區(qū)。一切都源于戰(zhàn)爭。“從誰細向蒼蒼問,爭遣蚩尤作五兵?!薄皬恼l”即從哪里,“誰”是誰處、何處、哪里之意,意同誰行(hang)?!盃幥病敝冈跏?,怎讓。“蚩尤”,傳說中東方九黎族的首領(lǐng),以金屬作兵器,與黃帝戰(zhàn)于涿鹿之野,失敗被殺,后成為惡人的代稱。五兵,五種兵器?!吨芏Y·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鄭玄注引鄭司農(nóng)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薄白魑灞?,意謂發(fā)動戰(zhàn)爭。作,興,發(fā)動。這句是說,人類為什么要打仗?困惑中感情爆發(fā),他要質(zhì)問蒼天:“爭遣蚩尤作五兵?!边@有兩層含義:其一,仁慈的上天,你為什么會允許蚩尤制造兵器,沒有兵器,哪有戰(zhàn)爭?這是對戰(zhàn)爭發(fā)生的根本追問。其二,是用蚩尤比蒙古軍,上天為什么讓蒙古發(fā)動戰(zhàn)爭,還這么殘酷而持久!蒼天不答,他難以擺脫心靈的煎熬。
不管你多么不愿意,戰(zhàn)爭還是發(fā)生了,亡國的威脅就在眼前。岐陽的消息根本不需要再證實,面對危亡,詩人轉(zhuǎn)向圖存的思考。這是第三首。第一聯(lián),“眈眈九虎護秦關(guān),懦楚孱齊幾上看”,“眈眈”指威視,虎視?!兑住ゎU》:“虎視眈眈,其欲逐逐。”《舊唐書.張仲武傳》:“漁陽突騎,燕歌壯氣。赳赳元戎,眈眈虎視?!本呕?,指守邊的將軍。《漢書·王莽傳》:“拜將軍九人,皆以虎為號,號曰九虎?!痹娭兄附鸪跄晔匦l(wèi)秦境的將軍。秦關(guān),指秦地關(guān)塞。晉張華《蕭史曲》:“龍飛逸天路,鳳起出秦關(guān)?!薄芭吵铨R”,楚、齊指北宋滅亡后金在中原地區(qū)扶植的兩個傀儡政權(quán)。天會五年(1127),金逼迫張邦昌即皇帝位,號楚。天會八年,又扶植劉豫建偽齊,幾年后被廢?!芭场薄板睢倍佳云淝尤鯚o能。幾上看,看作砧板上的肉。幾是案,即砧板?!顿Y治通鑒》卷第二百五十五《唐紀》七十一:“成是敗非,機上之肉,惟所烹醢耳。”機、幾同,非幾或機之簡化?;仡櫄v史,金國曾經(jīng)何其強大!有威猛如虎的將軍守護著秦地的關(guān)塞。并吞北宋,威懾萬邦。什么張邦昌的楚,還有劉豫的齊,在大金眼里都是砧板上的肉。第二聯(lián),“《禹貢》土田推陸海,漢家封徼盡天山”,大金的西部曾經(jīng)富饒而廣闊,所謂天府陸海,萬里封疆?!队碡暋?,《尚書》篇名,傳說大禹所著,分全國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以黃河流域各州為主,分別敘述其山嶺、河流、澤藪、土壤、物產(chǎn)、貢賦、交通等。土田,《禹貢》中記載各處土壤和田地的情況,如關(guān)中所屬的雍州,《禹貢》記曰:“厥土惟黃壤,厥田為上上。”陸海,物產(chǎn)富饒的地區(qū)。按《禹貢》并無秦地陸海之說,《漢書·地理志》:“(秦地)有鄂杜林竹,南山檀柘,號稱陸海?!鳖亷煿抛ⅲ骸把云涞馗哧懚埼锂a(chǎn),如海之無所不出,故云陸海?!睗h家,這里指代金朝。封徼,封疆,疆界。天山,唐時稱今哈密、吐魯番以北一帶山脈為天山。漢武帝天漢二年(前99),漢朝將軍李廣利率兵與匈奴右賢王大戰(zhàn)于天山,敗之,由是漢朝的勢力達于天山之外。元好問以此極言金盛世之強大,疆域廣闊。金的西部邊界實在秦隴,未至天山。前兩聯(lián)重溫大金強盛舊夢,一聯(lián)言昔日之強,一聯(lián)言當初之富。但這都已消逝在過往的時光里。第三聯(lián)一轉(zhuǎn),寫蒙古南侵?!矮C獵”指風(fēng)聲。鮑照《上潯陽還都道中》:“鱗鱗夕云起,獵獵晚風(fēng)遒?!斌?,古代的管樂器,用作軍中號角,其聲悲壯。杜甫《后出塞》詩之二:“悲笳數(shù)聲動,壯士慘不驕。”“瀟瀟”本指風(fēng)雨聲,這里形容渭水的流水聲,言其聲凄涼。這兩句寫戰(zhàn)事一起,蒙古軍如北風(fēng)襲來,秦地一派凄涼。秦地成為戰(zhàn)場,“北風(fēng)獵獵”,蒙古軍如寒風(fēng)卷地;“渭水瀟瀟”,金之軍民悲咽凄慘。當年的勇武還能找回嗎?第四聯(lián),“三十六峰長劍在”,天險依然,有倚天“仙掌”,誰來仗長劍,運仙掌,憑借天險,抵御強敵?“三十六峰”,西岳華山,據(jù)云有三十六峰。華山位于陜西華陰縣,屬秦嶺東段,為關(guān)中之屏障。“長劍”,插天山峰如倚天長劍。宋玉《大言賦》有“長劍耿耿倚天外”之句。仙掌,指華山三主峰之一的東峰朝陽峰。朝陽峰又稱仙掌峰,山巖上有裂隙,下窺山勢如人之五指狀。惜空閑,可惜閑置,沒有發(fā)揮御敵作用。長劍猶在,仙掌空閑,兩句也是互文見意,千古常在的山河之險依然,如今閑置,未能抵御蒙古軍的進攻。寓天險須人守之意。
第一首就有“三秦形勝無今古”提問,地無今古,但國有今夕盛衰,人有雄杰與庸懦。天險須人守,國無人則天險虛設(shè)。如今仙掌“閑”置,是極大的悲哀。元好問無“奇策”,但會思考,有思想。正因為有思想,面對無可挽救的危局,才陷入深深的痛苦。仙掌“惜”空閑,他又能如何呢?
這組詩是元好問的代表作,特別是第二首,影響很大,其感情之震撼力、詩藝之表現(xiàn)力,都是非凡的。詩論家推崇元好問,說他可直追杜甫,指的就是這樣的詩。
《游黃華山》通釋
黃華水簾天下絕,我初聞之雪溪翁。丹霞翠壁高歡宮,銀河下灌青芙蓉。昨朝一游亦偶爾,更覺摹寫難為功。是時氣節(jié)已三月,山木赤立無春容。湍聲洶洶轉(zhuǎn)絕壑,雪氣凜凜隨陰風(fēng)。懸流千丈忽當眼,芥蒂一洗平生胸。雷公怒擊散飛雹,日腳倒射垂長虹。驪珠百斛供一瀉,海藏翻倒愁龍公。輕明圓轉(zhuǎn)不相礙,變見融結(jié)誰為雄。歸來心魄為動蕩,曉夢月落春山空。手中仙人九節(jié)杖,每限勝景不得窮。攜壺重來巖下宿,道人己約山櫻紅。
黃華山,在河南林州西二十里林慮山中。《河南通志》載:山有三峰,名仙人樓、玉女臺、魯般門。其頂突出云表,名摩云峰;連峙若屏,名連屏峰;群峰磊落如人,名聚仙峰。下有黃花谷,北巖出瀑布。又有抱犢岡、馬鞍山、棲霞谷,景頗幽勝。此詩題《游黃華山》,實集中寫山中瀑布。蒙古窩闊臺汗十三年(1241),元好問由東平歸鄉(xiāng),途經(jīng)林縣,游黃華山,寫了這首詩。
黃華山觀瀑,是元好問在悲苦歲月中難得的一次快意之游,飛瀑傾瀉,為他一洗胸中“芥蒂”,撫慰心靈創(chuàng)傷。他曾有“何物能澆魂磊平”之問,《世說新語》說:“阮籍胸中壘塊,故須酒澆之?!闭赵脝柪斫?,“出門一笑大江橫”(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引黃庭堅詩句),胸中塊壘盡消,比飲酒更快意。黃華山大瀑布之所以“天下絕”,就在于讓人洗滌心胸,消除煩慮。大致與元好問同時的劉祁也曾游黃華山觀瀑布,也以驚奇之筆寫下了觀感:“其始來也,如飄風(fēng)扇雪,彌漫一天。少焉如驟雨落云,淋漓萬壑,或如飛練千尺,騰擲不收……浩蕩鏗鋼,警心動魄。可以起壯志,可以醒醉魂,可以洗塵紛,可以平宿愿,亦天下偉觀也?!保ā队瘟謶]西山記》)
這首詩是元好問詩的名篇,鑒賞者多說它受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的影響,有一定道理。如其以詩記游,有明顯以文為詩的傾向,使用“是時氣節(jié)已三月”這類散文化的句子,平仄有意反律化(大多是三平尾或三仄尾),這些都與韓愈詩近似。但兩者又有很大不同。首先,韓愈詩主要是記述,而這首詩重在描寫,在描寫中穿插詩人強烈的心靈感受;其次,韓詩全是單行,此詩有“湍聲洶洶轉(zhuǎn)絕壑,雪氣凜凜隨陰風(fēng)”這樣的對仗句,和幾個比較寬泛的對仗句;最后韓愈著意追求老拙硬,而這首詩雄肆奇縱,跌宕起伏。其基本風(fēng)貌,與韓詩區(qū)別明顯。
詩的筆法頗見匠心。首句“黃華水簾天下絕”突兀而起,第二句才補出是“聞之雪溪翁”,是聽別人說的?!八煛敝更S華山瀑布,其狀如簾垂掛。七年后元好問再游黃華山作有《水簾記異》詩。雪溪翁,金著名詩人王庭筠(1151-1202),字子端,號雪溪,熊岳(今遼寧蓋縣)人。大定進士。金章宗時,試館職,罷歸,居黃華山,自號黃華山主。工詩書畫。這兩句為倒入法,本應(yīng)“初聞”聞在前,所聞(黃華水簾天下絕)在后,但若正點則平板無趣。具體如何“絕”?三四句進一步補寫:“丹霞翠壁高歡宮,銀河下濯青芙蓉?!庇腥宋闹E(高歡宮),有自然之美(瀑布與山峰)?!暗は即浔凇钡涑鰵W陽修《廬山高贈同年劉中允歸南康》:“但見丹霞翠壁遠近映樓閣,暮鼓晨鐘杏靄羅幡幢。”丹霞翠壁是建筑物的背景,言其坐落在丹霞翠壁之中,周圍色彩絢麗,花如丹霞,山峰蒼翠?!案邭g宮”即高歡遺下的行宮。高歡(496-547),又名賀六渾,北朝東魏大丞相,死后其子高洋代東魏稱齊帝,追尊為神武帝。劉祁《游林慮西山記》說:“東北有高歡避暑宮殿,址尚存?!薄般y河”,指瀑布。青芙蓉,青翠色的蓮花,這里指黃華山峰形似青翠的芙蓉。以上是轉(zhuǎn)述王庭筠對山中景色的介紹。元好問此次來游,草樹干枯,無丹霞翠壁之絢麗。但這怎么能稱“天下絕”呢?耳聞未感受其“絕”,需要目睹驗證。以上是詩的第一層,寫來游之因,是聞之他人,言有“水簾天下絕”。高起平拖,雖言“奇”而未見其奇,制造懸念。
第五六句是一個小的波瀾:“昨朝一游亦偶爾”,淡淡述來,看來詩人來游也未抱多大希望;“更覺摹寫難為功”,“摹寫”指描摹,描繪。蘇軾《喜劉景文至》詩:“別后新詩巧摹寫,袖中知有錢塘湖?!薄半y為功”即難以收到好的功效,難以形象生動逼真地加以描摹。下半句基調(diào)提升,感覺確有非凡景致。但接下來并沒有直接展現(xiàn)其奇,反而再次下抑:時至三月而花草未發(fā),有什么可看的呢?一抑再抑,都是為了強化下文突兀而來的奇觀的驚奇效應(yīng)。山木,山間樹木?!俺嗔ⅰ敝赋嗦阖A?,無所遮飾,指樹木只有枝干而無花葉?!按喝荨?,如說春色。五代齊己《南歸舟中》詩之一:“春容含眾岫,雨氣泛平蕪?!边@兩句寫初人山所見所感。
接下來四句,陡然而轉(zhuǎn):“湍聲洶洶轉(zhuǎn)絕壑,雪氣凜凜隨陰風(fēng)。”突然聽到激流沖擊聲在絕壑中回蕩,陰風(fēng)襲人猶如嚴冬。未見瀑布先為其造勢:如此聲宏氣盛,可以想見瀑布之超凡。湍聲,急水沖擊之聲。“轉(zhuǎn)絕壑”,在深谷中回蕩。“雪氣”,本意是積雪散發(fā)出的寒氣,這里指瀑水激射散發(fā)出來的寒氣,感覺如雪氣。凜凜,寒氣襲人的感覺。這兩句寫未見瀑布先聞其聲、感其氣,已奪神攝魄。初見瀑布時的驚奇與快意。然后主角瀑布正式登場:“懸流千丈忽當眼,芥蒂一洗平生胸?!边€是沒有正面寫其形貌,而是用“懸流千丈”寫其氣勢。懸流,懸空而下的流水,指瀑布。忽當眼,見到時竟是突如其來。蒂芥,本義為細小的梗塞物,這里比喻淤積于胸中的郁悶、煩怨、不快。蘇軾《送路都曹》:“恨無乖崖老,一洗芥蒂胸?!逼俨嫉某霈F(xiàn)是游者的期待,突然到來時驚奇萬分,這就是詩人要追求的效果。如果詩人直寫瀑布之形,無論如何都難以滿足讀者的心理預(yù)期。只有寫出其驚心動魄之氣勢,讀來才痛快淋漓。“芥蒂一洗平生胸”,可稱奇筆妙句,大大提升了詩的感染力。
“雷公怒擊散飛雹”以下六句,實寫瀑布。在奇異的景觀面前,無論多么高才的詩人,要逼真地摹寫物象,又充分展示其魅力,都會感到才盡詞窮,蘇軾面對海市的神奇,不也有“新詩綺語亦安用”(《登州海市》)之嘆嗎?元好問面對雄野的大瀑布,“更覺摹寫難為功”,但又不能不寫。如何寫?大瀑布是奇幻的,那就借奇寫奇:“雷公怒擊散飛雹,日腳倒射垂長虹”,首先借助虛擬的雷公和實有的日光,寫出瀑布形色的變幻:飛流激射的團團水珠,是被雷神擊碎的冰雹;日光映射水汽,幻化出七彩長虹。雷公,掌管雷電之神。屈原《遠游》:“左雨師使徑侍兮,右雷公以為衛(wèi)?!逼俨颊痦懽屓烁杏X是雷擊,噴射的大水珠像雷電擊碎水簾飛出的冰雹。曰腳,從云邊透射下來的日光。這兩句正面動態(tài)寫瀑布,借助于雷(虛擬)與曰(實有),寫出瀑布的動感變態(tài)。繼而馳騁想象,把飛灑的瀑水,設(shè)想成龍宮的寶珠,傾倒而出。奇幻的描寫很美妙,正面的實寫還是必須的,接下來兩句實寫瀑布飛簾倒掛的形象:“驪珠百斛供一瀉,海藏翻倒愁龍公”,如果是一幅碩大的珠簾,在風(fēng)的掀簸中定然碰撞纏繞,但這水簾的無數(shù)明珠,因其圓潤玲瓏,竟能各不相礙,還在空中變化形姿,爭相展現(xiàn)其雄駿。斛,量器,十斗為一斛。驪珠,寶珠名,也稱驪龍珠,傳說出驪龍頷下。《莊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海藏(zang),水府龍宮的寶藏。這兩句借助想象與夸張,寫瀑水傾瀉的氣勢與特異感覺,想象這是海底龍宮的寶庫翻倒,寶珠飛落,龍公應(yīng)為失去寶藏而愁苦?!拜p明圓轉(zhuǎn)不相礙,變見融結(jié)誰為雄”,“輕明”,輕盈而透明?!白円姟?,言其形狀隨時變化?!叭诮Y(jié)”指融而為水,結(jié)而為珠,句中是補充說明其變幻情狀?!罢l為雄”即“為誰雄”。這兩句具體描寫“百斛一瀉”之狀:雖百斛一時傾瀉,但個個圓潤流轉(zhuǎn)而無相礙,神奇變幻又是為誰展示其雄奇呢?全詩只有這兩句是正面實寫瀑布,實中有虛,虛實之間寫出其神變。其成功之處,在于以其靈妙之筆,將瀑布寫活,讀者閉目可想見其形。到此,也就為瀑布描寫作結(jié)。
“歸來心魄為動蕩,曉夢月落春山空?!边@兩句寫觀瀑后的感受。兩句一晚一曉。歸來心魄依然動蕩,是瀑布的震撼在心理上的延續(xù),曉來春山的空寂是喧騰過后對寂靜的強烈感受。“歸來”與上文“當眼”相應(yīng),有人(當眼)有出(歸來),層次分明,前寫初見時的洗滌心胸,后寫觀瀑后的動蕩心魄,充分顯示大瀑布對人心靈的沖擊與震撼。最后四句綰結(jié),與開頭四句遙相呼應(yīng):聞其名而來,意未盡而去。約山花紅時再來,當是又一番景象?!笆种邢扇司殴?jié)杖,每恨勝景不得窮”,九節(jié)杖,仙人的手杖。葛洪《神仙傳·王遙》言王遙有九節(jié)杖,一夜大雨晦暝,遙使弟子以九節(jié)杖擔竹篋,冒雨而行衣不濕。又《劉根別傳》載漢武帝曾登嵩山,見一女子有九節(jié)杖,女子為“食曰精者”。杜甫《望岳》:“安得仙人九節(jié)杖,拄到玉女洗頭盆?!边@兩句是說,常常遺憾不能窮盡天下勝景,辜負了手中九節(jié)杖?!皵y壺重來巖下宿,道人已約山櫻紅?!钡廊?,據(jù)劉祁《游林慮西山記》,山中多道士。山櫻,山櫻桃,又叫野櫻桃、胡梨子,北方山中常見,春天開花,花小而紅。
若說元好問有凌云健筆,此詩可以當之。沈德潛《說詩啐語》說:“元裕之七言古詩,氣王神行,平蕪一望時,常得峰巒高插濤瀾動地之慨,又東坡后一能手也。”這一評價,也可以由這首詩驗證。
《潁亭留別》通釋
故人重分攜,臨流駐歸駕.乾坤展清眺,萬景若相借。北風(fēng)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崢嶸,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懷歸人自急,物態(tài)本閑暇。壺觴負吟嘯,塵土足悲咤?;厥淄ぶ腥?,平林澹如畫。
元好問是一位妙士,“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如此妙語出自他的筆下,王國維曾把這兩句與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并提(《人間詞話》),以為都是寫“無我之境”之妙句。這不僅表明他的激賞,還提示我們,元好問這首詩一如魏晉古詩的自然。除了“壺觴負吟嘯,塵土足悲咤”兩句外,整首詩基本上使用魏晉古詩的自然句法,讀來古樸清醇。這首《潁亭留別》還真有陶淵明、王維詩的韻味,把“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懷歸人自急,物態(tài)本閑暇”四句截出,作為一首小詩混入王維集中,讀者未必能辨別出來。元代陳繹曾《詩譜》說五言古詩“如滄海不波,空碧無際,纖月到景,萬象涵精”,拿來評元好問這首詩,竟完全適合。
關(guān)于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歷來學(xué)者認為是正大二年(1225)夏,元好問辭去權(quán)國史院編修歸登封所作。此說顯然不對,詩中明明有“北風(fēng)三日雪”之句,怎么可能寫于夏天?狄寶心認為是正大三年辭完顏斜烈鄧州幕歸登封,路經(jīng)陽翟所作,可參考?!皾}亭”,在陽翟(今河南汝州),唐陽翟令陳寬建,陳寬有《潁亭記》,言:“潁水濱有地,可以覽山川之秀者,九山祠在焉?!绷魟e,分別時行者贈給朋友的詩。本詩題下有注:“同李冶仁卿、張肅子敬、王元亮子正分韻得畫字?!痹娭杏小榜v歸駕”之語,這應(yīng)該是元好問某次辭任歸登封舊居,老朋友在潁亭送別,分韻賦詩。他寫了這首詩,作為給朋友的留別。李冶字仁卿,真定(治所在今河北正定)人,金正大登進士第,晚年居封龍山,與元好問、張德輝并成“龍山三老”。張肅字子敬,河中(今山西永濟)人,曾任提刑之職。王元亮字子正,后改名粹,平州(治所在今河北盧龍)人。
這是一首很特別的留別詩。一般說,留別友朋,多寫惜別之情,如李白《金陵酒肆留別》那樣,讓人感到濃濃的別意。元好問這首留別詩不寫別情,卻借此寄寓人生思考。面對大自然的無限魅力,和幾年官場生活的羈絆,反思誤人仕途之失,表達回歸自然的渴望。
首二句“故人重分攜,臨流駐歸駕”,“重”,珍重,珍惜。分攜,分手,離別,又稱解攜,杜甫有“同人惜解攜”(《水宿遣興奉呈群公》)句。歸駕,歸去的車駕。古人言“歸”,很多時候指辭任歸鄉(xiāng)或歸隱。宋庠《洛城秋雨》:“有人思舊隱,歸駕不須招?!薄扒ふ骨逄鳌币韵滤木錇橐还?jié):一個剛剛逃離官場要回歸自然的人,大自然在他面前是那樣的美好。但這美好,似乎不是詩人客觀所見,而是大自然著意展示其魅力,乾坤著意“展”其清眺,萬物著意“借”其萬景。清眺,悠閑地遠望,境界開闊,極目遠眺而眼目清爽。唐代羊士諤《息舟荊溪呈李功曹巨》:“沖襟得高步,清眺極遠方。”相借,借為假借、給予意。這兩句說,天地著意展現(xiàn)清朗開闊,萬物也將它最有魅力的景象送到我的眼前?!罢埂薄敖琛保伦秩绱擞猩?。“北風(fēng)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三天瑞雪造就了瓊瑤世界,那是大自然呈現(xiàn)其變化神力,讓人感受其神秘。太素,古代指構(gòu)成天地萬物的物質(zhì),這里指大自然。秉,掌握,主持。元化,天地間萬物的變化。
“九山郁崢嶸”四句,是本詩最見功力的部分。這是寫景,同時又具有人格象征意義。“九山郁崢嶸,了不受陵跨”,九山,當?shù)氐木抛?,分別為輾轅、潁谷、告成、少室、大箕、大陘、大熊、大茂、具茨。崢嶸,山勢高峻的樣子。了不,完全不,一點點也不。“陵跨”,跨越。這兩句是說,九山為什么如此高峻?那是要顯示其孤傲高貴的品格,不允許從它高昂的頭上跨越?!昂ㄥeF穑坐B悠悠下”是這首詩中的名句。澹澹,水波動蕩的樣子。白鳥,指鷗、鷺等白色水鳥。悠悠,悠閑自在的樣子。古人常用與鷗鷺為盟、鷗鷺忘機,表達淡泊隱居、忘懷世事之意?!读凶印S帝》中說:“海上之人有好漚(鷗)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笨吹骄派降母呔氲饺藨?yīng)該像峻潔的高山,不屈身于權(quán)勢,不俯就于塵俗。而寒波澹澹的水面,是無機心機事的鷗鳥棲息之處。在詩人的意象中,他應(yīng)該是那白鳥(鷗鳥),他欽羨那白鳥,人應(yīng)該這樣悠然閑暇地活著,而不應(yīng)為塵俗所累。人無巧詐之心,鷗鳥可與相親。“澹澹起”“悠悠下”,多么令人神往的境界!我們佩服元好問,他有追魂之筆。元好問崇尚的人格,是崇高峻潔,又淡泊閑靜。這兩者其實是一體的。從藝術(shù)上看,“了不受陵跨”一句將詩意說破,說破便有跡而不含渾,但如果不露些痕跡給讀者,人們便難以理解詩人深意。就這句看,利弊相較,說破為好。由此看來,“寒波”“白鳥”兩句,還未必是寫“無我之境”。
“懷歸人自急”四句,寫物態(tài)與心態(tài)。物態(tài)閑暇,人何必情急?人應(yīng)該在物的閑暇中享受閑適與清暇,任何事都不汲汲以求。懷歸,思歸鄉(xiāng)里。《詩經(jīng)·小雅·小明》:“豈不懷歸,畏此罪罟?!蓖豸印兜菢琴x》:“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蔽飸B(tài),外物的形態(tài)狀貌情態(tài)。閑暇,從容舒緩而不急迫。這兩句承上兩句,人歸去之心是急迫的,而外物不因人的急迫改變其節(jié)奏。水波依然澹澹,白鳥仍舊悠悠。但一個急于歸鄉(xiāng)的人,急急歸去正是要尋求不汲汲以求的自在境界。“壺觴負吟嘯,塵土足悲咤”,壺觴,兩種酒器,借指飲酒?!耙鲊[”,吟詩嘯歌?!皦m土”,路途上的塵土,喻奔波勞碌?!氨濉?,悲傷感嘆。這兩句補充解釋人急的原因:幾年的官場羈束,使他失去了很多,閑置了壺觴,荒廢了吟嘯?;仡檳m俗的奔波,詩人嘆息,要趕緊回到家鄉(xiāng)林下,享受壺觴吟嘯之樂。
到此再看“回首亭中人,平林澹如畫”的結(jié)句,感到是多么富有韻味。亭中人,指前來潁亭送行的李治、張肅、王元亮等人。平林,廣漠平原上的林木。兩句說,回望潁亭送別的人,已經(jīng)看不清楚,都融入了漠漠平林,如一幅淡淡的水墨山林畫,言他們都融入平林自然境界。盡管他告別的是亭中人,但其實是向他們的回歸,自己和亭中人一樣,都屬于那如畫平林之下的平淡、安逸與自由,那是他們共同的樂國。詩的首二句點明留別之意,末二句回應(yīng)題目,漠漠平林如畫,林下生活無拘無束,令他神往。中間十二句,四句一節(jié),每節(jié)一轉(zhuǎn),寫景寓意,意味深醇。
清人翁方綱說:“遺山以五言為雅正,蓋其體氣較放翁淳靜,然其郁勃之氣,終不可掩,所以急發(fā)不及人細,仍是平放處多耳。但較放翁,則已多淳濬矣?!保ā妒拊娫挕罚┻@首元好問雅正一路的五言古詩,我們可以體會其淳靜,也能感受其郁勃。元好問五古還有學(xué)韓愈、蘇軾一路的作品,與此風(fēng)格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