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國兵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各個幼兒園都因地制宜地進行了園本課程的研發(fā)。主要通過發(fā)掘當前幼兒園管理潛在的問題,并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結合西方管理學與東方“儒學”文化,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促進幼兒園的發(fā)展,使幼兒園的各項工作重回正軌。
關鍵詞:幼兒園管理;問題;對策
管理是指一定組織中的管理者通過實施計劃、組織、領導、協(xié)調(diào)、控制等職能來協(xié)調(diào)他人的活動,使別人同自己一起實現(xiàn)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梢?,管理相對而言是比較理性的一件事情,管理的理性思維決定了其導向會比較關注目標與結果。但是,在幼兒園中,女性占85%及以上,女性相對是比較感性的群體,其感性思維會更加注重過程與感受。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的碰撞,加上對傳統(tǒng)管理方法、方式的生搬硬套,引發(fā)了一系列問題。
問題之一:管理效能比較低下
目前大部分的學校運用的還是“金字塔”式的管理,幼兒園也不例外。傳統(tǒng)的“金字塔”式管理,層級分明,上層發(fā)布命令,層層落實、層層分解,應該承認其在教育教學信息閉塞、課程形式單一的時代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信息技術發(fā)達,強調(diào)張揚個性、多元發(fā)展、團隊合作的今天,“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導致諸多弊端。從表面現(xiàn)象來看,有以下表現(xiàn):園長事無巨細,什么事都管,成了典型的“消防員”;副園長牽頭各部處,上傳下達,沉不下心來思考;中層身兼數(shù)職,工作壓力大,變成勤雜人員;教師“忙、茫、盲”,工作效率低下。究其客觀原因,該組織機構會導致過分依賴高層決策,缺乏民主與有效溝通,內(nèi)部消耗大,副園長及以下成員怕?lián)熑?,主觀能動性差,工作效率低下,不敢大膽創(chuàng)新。
問題之二:盲目跟風情況嚴重
隨著2012年“指南”的頒布,幼兒園進入跨越式發(fā)展的階段,地方性課程種類之多讓人眼花繚亂;注重園本課程建設,各園“八仙過?!?,各顯神通;中西文化高度交融,自主性游戲被高度推崇……各幼兒園領會了“指南”精神,學怎么玩“自主游戲”,又發(fā)現(xiàn)教師忽視“規(guī)則性游戲”了,連優(yōu)秀的教師也不會上“集體活動”了,又提出了“規(guī)則性游戲”“核心經(jīng)驗”“深度學習”,然后又提出“課程審議”“園本課程”。筆者認為,在這一波又一波大變革中,絕大多數(shù)的幼兒園已是“暈頭轉向”,大家已形成了“等、靠、要”的思維模式,生怕自己沒有踩在時代的“節(jié)拍”上。
問題之三:目標考核變成捆綁
上級部門實施目標考核是為了打破“大鍋飯”“平均主義”思想,激勵教師的積極性,使教師能和幼兒園成為“利益共同體”,樹立“主人翁意識”,讓教師發(fā)揚“樂于奉獻、敢于開拓、勇于創(chuàng)新”的工作作風。但是,筆者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幼兒園會將考核目標讓各部處逐一分解,各個分管部門分別羅列出十幾項甚至更多項,總共加起來考核項達到近百項,其初衷完全來自工作的“需要”。然而,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的做法只是讓教師處在被“考核”的“風口浪尖”,相當于是管理者與考核站在了一起,割裂了與教師之間的平等關系,站在了教師的對立面,筆者認為這并非明智之舉。
問題之四:職業(yè)“倦怠”癥普遍化
當全社會高度重視幼兒園教育,幼兒園教育又是各階段教育中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時,這種緊迫感讓人倍感“窒息”。同時,又加上很多幼兒園的管理者,講求“精細化”管理,在事務繁多、壓力又重的當下,每個教師的思維都被禁錮了,主觀能動性很難被激發(fā)出來。
針對以上這些問題,筆者提出幾點改進的對策,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采取扁平化管理,提升管理效能
相對于幼兒園管理,我個人傾向于把“管理”二字理解為“管事理人”(管理事物、激勵教師)。這是由管理的對象是具備中等及以上認知能力的“女性”所決定的。知識女性敏感、感性思維、自尊心強,因此她們相對而言也較自律、自主。而且,事實也證明:大部分學校管理為什么會遭遇“阻滯”,就是管理者一味地將“管理”解讀為“管人理事”,結果抵制了人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致使出現(xiàn)負面強化的不良現(xiàn)象。與此同時,時代的進步也驗證了——在具備一般及以上思想水平的組織機構內(nèi),扁平化管理明顯優(yōu)于“金字塔”式管理。扁平化的最大化結果是二層式的管理,即管理+作業(yè)。園長處于第一層級,副園長與各中層直接對各分管事務(項目)直管到底,管理層級的減少,使人力資源的空置率降低,各部處專線專人專管,可以做到縱深化管理、彈性化管理,實現(xiàn)效率提升。
(二)創(chuàng)建學習型團隊,平等民主共贏
學習是心靈的正向轉換,幼兒園如果能夠根據(jù)各自當下的基礎打造學習型團隊,不僅能帶動教師的專業(yè)技能提升,更能帶動幼兒園的長遠發(fā)展。但是,其前提是管理者要將長遠規(guī)劃與短期目標相結合,將教師的工作重心轉移到業(yè)務水平的提升上來,不隨意打亂教師的工作節(jié)奏,讓教師能合理地利用好工作時間,提高單位時間的工作效率。同時,作為中層及以上管理者要將彼得·圣吉的《第五項修煉》研習通透、活學活用,并將其中的思想精髓推廣到教師之中,使教師從中受益,并能入心入腦,這樣才能行之有效。簡而言之,學習型團隊具體落實到幼兒園,主要有兩方面內(nèi)容:一是工作學習化,即把工作的過程看成是學習的過程,工作跟學習是同步進行的。二是學習工作化。也就是將建立共同愿景、團隊學習、改變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系統(tǒng)思考與幼兒園的各項工作有機整合成為一體,將各部處的工作都能連軸地轉動起來,不再是你唱你的曲,我譜我的調(diào)。
(三)采用正確的激勵機制,促進專業(yè)成長
《中庸》有云:“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币灾琳\之心,合知行之力,讓自己、他人、萬物在其秉性范圍內(nèi)實現(xiàn)最大可能的發(fā)展,此謂“化育生命”之大善。幼兒園管理者要秉承“至誠”“至善”之心,充分發(fā)掘與發(fā)揮個人、團隊以及物質資源的“潛能”,并不是為了教師考核而考核,并不是為了考出“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管理者要明確考核的目的是為了激勵人、鼓舞人。因此,比如幼兒園考核一般都是由出勤、工作配合情況、師德、基礎性工作以及績效性工作(教科研、技能比賽、公開教學等個性化的部分)所組成的,其中“出勤”“工作配合”的數(shù)據(jù)應該是比較客觀的;師德除了體罰、變相體罰、違反規(guī)定一般都是可以得滿分的;基礎性工作的考核,是保教處與教師共同商議制訂的(盡量要可操作、可量化、標準化),也應該都能得滿分,我建議只要達到標準就應該得滿分;績效性工作是和個人能力與努力程度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一塊恰恰可以比出高低,得了高分的教師下次會加倍努力,得分很低的教師會覺得丟了面子,接著她(他)也會迎頭趕上,從而使整個團隊更優(yōu)秀。
(四)營造寬松的氛圍,內(nèi)緊外松
作為教育管理者,我們應該有所察覺——當下我們已進入關注過程、重視感受的時代,教師更加注重自己在職業(yè)中的幸福感。因此,教育管理應該實施人本化管理、彈性化管理,依照每個教師的鮮明個性,因勢利導地讓每個教師安心、舒心、開心,激發(fā)她(他)們的潛能。
首先,我們要認同每個個體都是“向上”“向善”的。讓每個教師參與到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制訂上來,因為只有置身其中,大家才愿意自覺地去遵守“游戲規(guī)則”。其次,教育管理者要始終和教師站在一起。園領導要和教師共同去面對幼兒園的“大情小事”,使其體會到園領導和他們是“民主”“平等”“和善”的關系。當碰到困難時,在教師的心目中園領導就是英明的“將軍”與堅強的“后盾”。再次,要豐富教職工的精神生活。通過“讀書沙龍”“集體觀影活動”“師德演講”等活動正心、正念、正能量;創(chuàng)設“教工之家”,使教師在工作之余能放松心情;組織多種形式的工會活動(比如團隊拓展、外出旅游、主題派對、小組聚會、文體活動),接近干群關系,凝心聚力。最后,幼兒園要“搭臺子”“壓擔子”,使不同層次的教師“跳一跳摘果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以及幸福。
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說過:“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里脆弱的東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因而,我們的全部尊嚴就在于思想。”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以身作則地去詮釋“職業(yè)”所賦予我們的使命。多年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我深刻地體會到:園長的責任就是要實現(xiàn)幼兒園、教師和幼兒的最大化發(fā)展。無論是教師發(fā)展還是幼兒園發(fā)展,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季俊昌,蔣世民.尊重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權:齊魯名校長張廣利的“知”與“行”[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2]彼得·圣吉.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3]劉鵬凱.知心 聚心 塑心:心力管理的操作藝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4]伊馮娜·蘭德爾,埃里克·G·弗拉姆豪茨.成長之痛:建立可持續(xù)成功組織的路徑圖與工具[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編輯 張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