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鉞
許久以來,人們對水彩畫外觀效果總是大多局限在清新靚麗、明快輕松的印象中。清晰的輪廓、鮮亮的顏色和通俗的表現(xiàn)筆法確實令人愉悅,但水彩畫作品究竟應該是表達情感和態(tài)度,還是只作為“適口”的小菜用來美食于大眾,這個問題對于擁有“畫家”這個稱謂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藝術需要“悅他”,更需要“悅己”。流于時尚的藝術,到底會有多少能夠沉淀下來,供歷史保留和珍視,也是畫家們非常值得思考的。
自春秋戰(zhàn)國以來,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一直以渾厚雄偉、氣勢磅礴為標準,但越到后來,精致典雅的“文化”藝術越受到推崇。直至清代中晚期,以滿清皇家和“八旗”貴族將“矯情”審美發(fā)揮到極致,羸弱不堪。再不見漢代霍去病墓前渾然的大石雕刻,也不見云岡石窟巨佛的巍然而立。中國藝術的內在氣質也從青銅大鼎變?yōu)榇嗳醯木来善?,這是藝術的文化歷程,也是人文精神的衰退和民族精神的某種倒退。
在水彩畫審美疲勞了很久之后,一部分為數(shù)不多的中國水彩畫家,在審視了畫種狹制帶來的專業(yè)局限后,以深沉渾厚的藝術風貌,重拾了水彩畫這種紙本藝術在視覺表現(xiàn)方面的多樣性,甚至在基本技術手法上也進行了很大的革命性創(chuàng)新,并取得了進一步的成就。就其中在“渾然”方面取得較大成果的、風格樣式具有一定代表性、比較著名的畫家來說,自王肇民先生到畫家陳朝生,乃至畫家陳海寧,他們的作品風格可以視為類似脈絡的發(fā)展和延續(xù)。自塞尚以來的厚重表現(xiàn)和對畫面肌理、語言的特殊重視,在水彩畫種之中非常少見而彌足珍貴。
畫家孫偉的水彩畫作品,也正是一種在精神面貌和畫面氣質方面非常特殊的案例。首先,功底非常扎實,富有技術含量的“基礎”外觀,結合渾然一體的畫面氣氛,即使畫中非常明亮而稀薄之處,也能緊緊地圍繞著整體,這種富有“氣氛粘性”“空間粘性”的把握,在當代水彩畫家之中,算得上是行家里高手般的存在。
孫偉的作品風格樣式豐富而多變,既有明快清新的“標準”水彩畫,也有渾然大氣的嚴肅之作。在表現(xiàn)手法上,既有現(xiàn)實主義的寫實作品,也有意象風格的半抽象畫作。在技術上既有純粹的水彩表現(xiàn),也有富于包容性的綜合材料,筆法上也進行了多種實踐。在其多幅作品的整體觀感印象中,很難真正就某一點展開討論。
其中,就我個人比較關注的而感興趣的是,他在水彩畫《桃花島》《小蓮莊》等作品中,大量的使用了類似薄涂油畫的、未均勻調和的、具有“透明而膠質”的拜甩式筆觸,在水彩畫范疇中不很常見。其消滅純白高光的視覺處理,部分作品的整體氣氛,更接近、符合本文的有關“渾然”的立意。作品手法屬于典型的跨畫種借鑒,非常具有案例價值和技術指導價值。
2014年首屆中國水彩名家西安高級研修班結業(yè)。浙江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浙江省水彩畫家協(xié)會會員、浙江省油畫家協(xié)會會員。
2016年水彩畫作品《大地之吻》獲浙江省首屆水彩畫寫生展優(yōu)秀獎。
2016年水彩畫作品《黨的誕生地》獲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暨長征勝利80周年浙江省美術寫生創(chuàng)作作品展優(yōu)秀獎。
2019年油畫作品《歸來》獲浙江省第五屆“群星”視覺藝術大展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