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因對北宋新法改革認識不同而形成的擁護和反對的新舊兩黨之爭對國家發(fā)展造成阻礙,在神、哲皇權交替之時,蔡確、章惇等新法派試圖調和兩黨慘遭失敗。然神宗以后,整個北宋后期還有兩次較為明顯的政治調和,一是在元祐晚期,二是在徽宗初年,都是統(tǒng)治集團高層試圖調和新舊兩黨,但最終都失敗了,無論是“元祐調和”還是“建中靖國調和”都可以看作是神宗“元豐調和”的延續(xù)。
【關鍵詞】 神宗以后;政治調和;延續(xù)
一、神、哲皇權更替時期的調和政策
宋神宗去世后,在王珪、蔡確等官員的擁護下,宋哲宗順利即位,改元元祐,神宗之母高氏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高太后對新法早有不滿,在新君即位的關鍵時期,政治走向成為滿朝文武的關注重點,此時控制朝局的依然是神宗留下了的熙豐群僚,他們在政治路線上都是堅持新法,堅守“國事”,維護神宗留下的新秩序,但他們允許有所調整、完善,這是恪守政治倫理,維護并尊崇神宗的表現(xiàn)。
新法的支持者看到了新法有調整的必要,熙豐舊臣也呼吁調整新法,變法派主將之一章惇言:“保甲、保馬一日不罷則有一日害。如役法,熙寧初以雇代差,行之太速,故有今弊?!盵1]章惇認為今日正是對差役法的修繕之時,“今日正是更張修完之時?!贝送庹聬€言:“役法可以緩改,非如京東鐵馬、福建茶鹽,不改一日,則有一日之害也。” [2]可見章惇作為一名改革派健將,對新法的弊端有深刻的認識,對調整新法表現(xiàn)出積極的姿態(tài),筆者認為這不僅僅是新形勢下以退為進、爭取主動的策略,很大可能是發(fā)揚神宗晚年心意的結果。另外宰相蔡確在元祐元年(1086)罷相之前,也有上表,史料雖沒有記載全文,但言官在彈劾蔡確之時有所引用,“請收拔當世之耆艾,以陪輔王室……蠲省有司之煩碎,以安慰民心……嚴邊備以杜二敵之窺覦……走使軺以察遠方之疲瘵,如張汝賢、陳次升往福建、江西……明法令之美意,以揚先帝之惠澤……厲公平之一道,以合眾志之異同……” [3]這段話主要包含兩個意思,一是對排斥在外的臣僚加以任用,二是對神宗之政略加更改,蔡確所表達的政治含義和章惇如出一轍,可見熙豐舊臣是支持新舊參用,修繕新法的,南宋人呂本中在《雜說》中寫道蔡確在邢恕的勸說下“有意改更政事,收用舊人”,“元豐末,劉摯、梁燾、孫覺、李常以次收用,皆恕勸確為此” [4]但頗有政治意味的是,高太后在神宗去世僅一個月,就以迅雷之勢以“中旨”召喚神宗朝的異議人士回朝,“哲宗嗣位, 尊為太皇太后。驛召司馬光、呂公著, 未至, 迎問今日設施所宜先。未及條上, 已散遣修京城役夫, 減皇城覘卒, 止禁庭工技, 廢導洛司, 出近侍尤亡狀者。戒中外毋苛斂, 寬民間保戶馬。事由中旨, 王珪等弗預知?!?[5]作為宰相的王珪、蔡確,竟然都沒有被告知,然根據(jù)之前的分析,熙豐舊臣已經在調和,高太后此舉最大可能是得到熙豐之人的默許、配合。司馬光隨后赴闕,但向朝廷上了多道請求迅速廢除新法的奏折,特別是在元豐八年(1085)十二月,上的《革弊札子》,提出高太后應當“以母改子”,當果斷廢除新法,臺諫官員有響應司馬光的號召,對新法以及蔡確、章惇等新黨進行猛烈攻擊,知樞密院事章惇“謂先朝之事不可遽更, 肆為辨說, 沮抑圣意。” [6]先朝舊政不能徹底否定,就連舊黨呂公著都認為“更張之際, 當須有術, 不在倉卒?!?[7]并不贊成司馬光之策,但由于司馬光以及高太后的堅持,有利局面不斷向舊黨傾斜,蔡確、章惇被罷免,王珪早在幾個月前已去世,因此青苗、免疫等新法被廢除,司馬光拜相,呂公著、韓維、呂大防、范純仁等升任宰執(zhí),在這個過程中,高太后、司馬光以及臺諫官員起了重要作用,“元祐更化”已成定局,政治平衡被嚴重破壞,神宗以及熙豐舊臣的政治調和宣告失敗。司馬光本人對新法偏見頗深,帶有不少其本人的主觀臆測,如熙寧三年(1070)三月,司馬光向神宗辭別,辭別之時仍極言青苗、差役法為陜西之患,但實際上陜西當時并未施行差役法,神宗反駁司馬光:“助役惟行京東、兩浙而。雇人充役,越州已行矣?!?[8]我想當時司馬光在神宗面前一定是非常尷尬,捕風捉影,胡亂抨擊非一代名臣之作為。總體而言,新法已施行十多年,無論是所謂新黨還是舊黨,不少官員對新法都有了新的認識,支持新法者有了反思,反新法者態(tài)度亦有了緩和,從熙寧十年(1077)至元豐二年(1079),大文豪蘇軾在徐州任上,曾在給滕元發(fā)的一封信上說道:“吾儕新法之初,輒守偏見,至有異同之論。雖此心耿耿,歸于憂國,而所言差謬,少有中理者。今圣德日新,眾化大成,回視向之所執(zhí),益覺疏矣。” [9]蘇軾坦言自己在新法剛出臺之時確實帶有偏見,導致認識不足,如今他認為新法行之得當也是利民。又如李常在熙寧之初,也曾激烈批評新法,然神宗去世哲宗即位后,上疏七事,其一即為修役法“臣愚以謂法無新陳,便民者良法也;論無彼己,可久者確論也?!?[10]曾鞏與王安石本極友善,兩人卻因變法問題產生了較大分歧,但到了元豐三年(1080)卻向神宗極力吹捧變法“(陛下)慨然以上追唐虞三代荒絕之跡,修列先王法度之政,為其任在已,可謂有出于數(shù)千載之大志。變易因循,號令必信,使海內觀聽莫不奮起;群下遵職,以后為羞,可謂有能行之效。今斟酌損益,革敝興壞,制作法度之事日以大備,非因陋就寡、拘牽常見之世所能及也。繼一祖四宗之緒,推而大之,可謂至矣。” [11]所以說隨著時間推移,不僅是神宗與新法派主動調和,不少反新法者的認識也發(fā)生了變化,然司馬光卻是個異類,他和王安石一樣有自己的一套政治理論,極為頑固,又因熙豐時期他賦閑洛陽編寫《資治通鑒》基本上未接觸各項新法,所以他對新法的認識大概只停留在理論階段,自然是誤解頗深。
高太后在哲宗即位之初代行皇權,張邦煒先生曾指出,高氏垂簾依靠的是她丈夫宋英宗時代的元老重臣司馬光、呂公著、文彥博以及呂大防、范純仁等,英宗繼統(tǒng)與文彥博、呂誨、范鎮(zhèn)、司馬光等人有莫大關系。因此,在新法“少年”與反新法的“老成”之間,高氏因英宗繼統(tǒng)一事,與后者更有歷史淵源。由于這種淵源,當高氏垂簾聽政,需要迫切建立自己權威之時,就更容易想到司馬光及其反新法派,而不是在朝的熙豐舊臣,可見元祐時期政治走向變化是由多重原因所共同導致。
二、元祐調和
高氏及舊黨掌權后,迅速廢除新法,大肆打擊新黨,但是到了高太后執(zhí)政晚期,高氏和舊黨也有新舊調停的舉措,“時宰相呂大防、中書侍郎劉摯建言,欲引用元豐黨人,以平舊怨,謂之‘調停。太皇太后頗惑之?!?[12]此事發(fā)生在元祐五年(1090)鄧潤甫在這一年被任命為翰林學士承旨,而鄧潤甫在熙豐變法時期曾任職翰林院,之前是舊黨所提防之人,“先是,蘇頌既除左丞(三月七日),翰林學士闕,三省議所補,傅堯俞引鄧溫伯,劉摯曰:‘嘗除吏部,以駁而罷,事甚近。堯俞曰:‘向者遷也,今舊物爾。眾皆曰然。” [13]宰相傅堯俞是推動此事的關鍵人物,劉摯起初似對此除命不甚認同,后劉摯亦言:“昨政事更改皆合人情,無可論。但失意之人無害于政者,合進則與進之可也。” [14]太皇太后高氏也表達出了對鄧潤甫的信任“太皇太后諭曰:‘謂溫伯確黨,非也。昔論相州獄事,與確大異。今且可罷承旨,以龍圖閣學士為侍讀?!?[15]實際上因為宋哲宗的日漸成長,高氏意識到歸政是遲早的,她不希望元祐政治路線遭到破壞,鄧潤甫既不同于元祐舊黨,亦立異于蔡確,其處于新舊之間的特殊角色正是高氏所看中的,況且此時老臣舊臣大都凋零殆盡,鄧潤甫在舊黨當政的元祐年間再度被起用,可以理解為是政治風向標。由于元祐初年對熙豐新黨的政治打擊力度過大,官僚集團內部產生了巨大的政治裂縫,高氏和劉摯、呂大防等宰執(zhí)有平舊怨的想法,此外韓忠彥和許將被提為宰執(zhí),此二人也皆是溫和派,韓忠彥后在徽宗建中靖國年間主導新舊調和,許將更是“自以在先朝為侍從,每討熙豐舊章以聞” [16]換言之即使是在宰執(zhí)群體中,也在不斷引進“守中”之臣,元祐八年(1093)七月,范純仁拜相,范純仁當屬“元祐黨人”但極為溫和,兩個月后高太后去世,留下了的宰執(zhí)有呂大防、范純仁、蘇轍、鄭雍,另有兩個宰執(zhí)之位空缺,哲宗親政后隨即將鄧潤甫和李清臣提為執(zhí)政,就此六人而言,呂大防、蘇轍當屬舊黨,此外四人皆屬調和派,李清臣、鄧潤甫較為偏新黨,宰執(zhí)群體可謂是新舊兼容,調和色彩較為濃厚,然高氏的調和政策亦和神宗一樣,迅速遭到破壞,哲宗皇帝一親政,政治平衡隨即被打破,將舊黨盡數(shù)貶出朝廷,哲宗與章惇、曾布等新黨恢復熙豐新法,并積極在西北開邊,一反元祐之政,史稱“紹圣紹述”。
三、建中靖國調和
元符三年(1100)正月,宋哲宗去世,徽宗即位,徽宗即位后面臨的最大的問題依舊是新舊黨爭問題,即位的第二年即改元建中靖國,且徽宗將新黨中較為激進的章惇罷免,將相對較為溫和的曾布繼續(xù)留任宰執(zhí),并起用了保守派韓忠彥,也將敢于直諫的保守派官員陳瓘被召回京城,將新黨蔡京、蔡卞貶出朝廷,可見徽宗亦是想調和新舊兩黨,“朕于為政取人,無彼時此時之間(即元祐和紹圣),斟酌可否,舉措損益,惟時之宜;旌別忠邪,用舍進退,惟義所在。” [17]這是1100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的一份詔書中所言,體現(xiàn)了徽宗的不偏不倚,但是此一來,臺諫官員對徽宗以及曾布的批評日益增多,諫官陳祐連上多封奏疏,批評曾布的諸多過錯,曾布亦對徽宗表達了自己的擔心,曾布向徽宗言及保守派試圖“復行元祐之政,則更不由陛下圣意不回也” [18]徽宗答道:“安有是理!若更用蘇軾、轍為相,則神宗法度無可言者?!?[19]可見宋徽宗偏向熙豐新法,曾布向徽宗建議:“左不可用軾、轍,右不可用京、卞?!?[20]激進的新舊兩黨成員是不能任用的,舊黨官員陳瓘等借天象示警危言聳聽地進諫徽宗,應該重新考慮新官員地任命,總體而言在徽宗在位的前兩年,所接到的報告征兆的奏疏,現(xiàn)存的大部分是保守派提出的警告,朝堂的紛爭亦不斷,最終慢慢消磨盡徽宗的耐心,況且徽宗在心理上偏向父兄,“昔在元祐,權臣擅邦,倡率朋邪,詆誣先烈,善政良法,肆為紛更。紹圣躬攬政機,灼見群慝,斥逐流竄,具正典刑。肆朕纘承,與之洗滌,悉復收召,置諸朝廷。而締交合謀,彌復膠固,惟以沮壞事功,報復仇怨?!?[21]在這份詔書中,徽宗的政治立場非常鮮明,認為元祐年間乃是奸臣擅權,破壞神宗留下的善政良法,紹圣紹述乃是正典刑、逐流竄之舉,徽宗即位后盡力彌合兩派,優(yōu)待保守派官員,官復原職甚至授予更高的官職,然那些擔任臺諫的官員卻不斷誹謗攻擊改革派,為了制止局面進一步惡化,必須將其中的激進派罷免,此詔書發(fā)布不久后,蔡京就進了尚書省,接著就加大了對元祐舊黨人士的打擊力度,徽宗和蔡京頒布了元祐黨人名單,政治清洗力度空前加劇,徽宗初年的調和之政也宣告失敗。
四、結語
從神宗到徽宗,統(tǒng)治集團內部曾有過三次政治調和,在神宗熙豐后期,神宗是在堅持“新法”為國是的前提下,兼用新舊;蔡確、章惇在神宗去世后也主動推動政治調和,高氏和舊黨掌權后,擔心哲宗即位后推翻“元祐路線”在元祐末年也實施了一些調停舉措;徽宗的“建中”調和亦是試圖緩和新舊黨爭的努力,然而三次政治調和全部以失敗結束,給北宋朝野上下帶來猛烈且持續(xù)的政治動蕩,此前士大夫內部的和諧已不復存在,嚴重的政治內耗使得大批政治精英慘遭迫害,這是王安石變法所造成官僚士大夫集團內部分裂的結果,當然神宗和王安石可能不會想到他們夢寐以求的“富國強兵”之策會給北宋朝廷帶來如此激烈且持久的政治動蕩。
【參考文獻】
[1][3][4][6][9][12][13][14][15][18][19][20] 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拾補[M].北京:中華書局.2004.
[2] 陳瓘.四明尊堯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16][17][21] 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
[7][10] 趙汝愚.宋朝諸臣奏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8] 蘇軾.蘇軾文集[M].長沙:岳麓書社.2000.
[11] 曾鞏.曾鞏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4.
【作者簡介】
呂志超(1994.5—)男,漢族,浙江平湖人,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2017級專門史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政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