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玉嬌
【摘要】合唱藝術是音樂教學中的一項必備內容,是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增強班級凝聚力的重要藝術手段。通過社團合唱團、班級合唱活動的普及展開,德育教學在合唱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展開,這與社會核心價值觀中的文明、和諧相一致。通過合唱,有助于創(chuàng)設和諧共生的“合作性學習”的音樂教學情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與藝術修養(yǎng),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群體和諧思想。
【關鍵詞】合唱? 訓練? 教學?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1-0060-01
合唱是一種集體性的活動,對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增強集體的凝聚力有著極大的作用。同時,合唱指揮對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表達能力和鑒賞能力,陶冶情操、鍛煉品格,對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都具有重大意義。更關鍵的是,合唱是一種集體性的活動,有助于在合唱的排練與匯演中,培養(yǎng)學生的和諧思想。
一、合唱培養(yǎng)愛國精神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具有非語義性特征賦予其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形態(tài)。音樂歌唱不懼形象,但不可磨滅。班級合唱指的是基于普通學校班級授課制的前提下而進行的以班級為單位,結合相應教材內容對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的合唱教學和訓練?,F行的《音樂課程標準》已經指出:“要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的表現力,盡早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出的經驗,培養(yǎng)群體意識及協調、合作能力,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盵1]著名的香港童聲合唱教育家、指揮家唐少偉先生曾說過:“搞好童聲合唱的最基本、最有效的辦法是加強學校普通班級的合唱教學,這也是香港童聲合唱發(fā)展迅速的基礎……”;因此真正普及合唱藝術,從而使下一代的音樂素質得到整體性的提高,班級合唱教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具推廣價值。
學校有一支優(yōu)秀的合唱隊伍“小刺桐”合唱團珠玉在前,為班級合唱教學打下堅實基礎。教學從孩子們耳熟能詳的《國歌》創(chuàng)作背景與歌詞入手介紹,引導學生在演唱時表現嚴肅、自豪、情感真摯,激起對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又如同《祖國祖國我們愛你》這一首活潑、歡快的兒童歌曲,歌詞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和“畫個圖畫比一比”的情景創(chuàng)設,讓學生感受音樂當中的歌詞意境;歌曲旋律平穩(wěn)級進的手法,加上間奏的運用,使得旋律在平穩(wěn)中略帶活潑,體現了小朋友們天真可愛熱愛祖國的音樂形象,使得孩子們在歌唱的過程中角色代入,在合唱中播撒孩子們愛國情懷的種子。
二、合唱培養(yǎng)文明品質
合唱是聲音的藝術。古今中外的音樂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各時期的著名音樂家及其音樂作品以及各民族、民間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浩瀚無垠[1]。通過音樂欣賞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和高尚的審美情趣。
教學中緊緊抓住旋律、節(jié)奏、音色、拍子等音樂要素所塑造的形象,引導學生進入歌曲意境,抒發(fā)美好的感情。如:歌曲《勞動最光榮》學唱時,引導學生感受歌詞演唱的生動形象,通過分析歌詞,理解體會“勞動的快樂說不盡,勞動的創(chuàng)造最光榮”的深刻含義,在歌唱中讓孩子們潛移默化樹立“勞動最光榮”的意識。在學唱《咱們從小講禮貌》前,講述《小兔和小猴》的故事;并引入歌詞:“不罵人來不打架,果皮紙屑不亂拋,紀律要遵守,衛(wèi)生要做到,咱們從小講文明”使孩子們學唱中樹立行為意識。
德育滲透在合唱教學中,貫穿于合唱的全過程。通過歌曲歌詞立意,歌唱的潛移默化影響,使學生養(yǎng)成講文明、有禮貌的、愛勞動、守時誠信的行為習慣。
三、合唱培養(yǎng)愛師品行
合唱是集體性的表演,歌唱認識活動也是一種情感活動,孩子們在學校中每天接觸得最多的除了同學就是老師們,因此在教學中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2],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和諧共處、和諧互助、和諧共生的思想。
5月份的“我的藝術夢”校園藝術節(jié)中,有個班合唱選擇了一首《老師您好》,歌唱老師們“在昨天與今天之間鋪設大道,在現實和理想之間架起金橋”述說老師為他們的付出、對他們的愛,而孩子們感恩與感激也通過歌唱緩緩傾述。在教唱《每當走過老師的窗前》前提問學生:“你們眼中的老師是什么樣的?”讓學生傾聽過程中思考;高、低聲部的和聲娓娓道來,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讓學生內心體會對老師的感情。并且設置了讓孩子歌唱給他們班的科任老師聽的環(huán)節(jié),老師們感動的表情,讓孩子們意識到愛的回應多么美好。在音樂里培養(yǎng)孩子們尊師重道、感恩、愛師良好品行。
四、合唱培養(yǎng)愛鄉(xiāng)情懷
合唱能夠讓小學音樂課堂活起來。音樂作品中,不論是聲樂曲或器樂曲,里面包含著許多美的因素。在音樂活動中,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中體驗美、感受美、并去創(chuàng)造美[3]。在音樂課堂上,通過靈活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適當的情景模式,讓學生在情景中感悟音樂的情感,產生心靈的共鳴和感情的變化。教師指揮將課堂“活”起來,調動全體成員的參與,全體成員在合唱活動中和諧共生、互助、共處。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相一致的。
身處東亞文化之都泉州,被這浩瀚而深厚的文化包圍著,《藍藍泉州灣》:“藍藍泉州灣,青青戴云山……”歌唱著我們的家鄉(xiāng),講述著家鄉(xiāng)的歷史文化。運用家鄉(xiāng)的語言演唱閩南語歌曲《月亮月光光》:“月娘(月亮)月光光,起厝(房子)田中央……”講述閩南的夜晚,家鄉(xiāng)的記憶。亦或是“小刺桐”合唱團所唱《天黑黑》里,那對“阿公仔欲煮咸,阿媽欲煮淡,二個相打弄破鼎”爭不平的阿公阿婆的生動形象。獨特的閩南歌謠標記著家鄉(xiāng)的口音,這都是我們家鄉(xiāng)的味道,家鄉(xiāng)的記憶。歌曲口口相傳,無聲地澆灌著孩子們愛鄉(xiāng)情懷。
結語
合唱是一種集體性的活動,對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集體凝聚力、培養(yǎng)愛國精神、文明品質、愛師品行、愛鄉(xiāng)情懷有著極大的作用。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和諧共生思想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合唱潤物細無聲得熏陶學生的品行,影響、感染、教化著他們的思想品德,猶如播撒一顆種子,歌唱中滋養(yǎng)成長??梢哉f,合唱對于德育工作的開展有其它活動無法替代的作用,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與滲透也是潛移默化、事半功倍的。
參考文獻:
[1]田曉寶.合唱藝術[M].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78.
[2]姜妍妍.淺析合唱指揮教學的有效途徑[J].音樂大觀.2012(09)
[3]王雪昆.小學音樂合唱指揮教學的實踐探索[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