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數(shù)學教育的核心目標之一。教學要注重設計開放的數(shù)學任務,讓學生在解決挑戰(zhàn)性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思維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語言也是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不但要培養(yǎng)學生理解數(shù)學語言的能力,而且教師要用規(guī)范的語言,逐步引導學生用簡練、清晰的語言來表達數(shù)學中的概念和法則、定律與性質。
下面以新思維數(shù)學《組合圖形面積》教學為例,介紹教學組織與活動展開,并側重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
教師先對學生進行異質分組,并由小組成員協(xié)商分工,主要有:學習委員、紀律委員、記錄員等。在明確學習要求并合理分工的基礎上,進一步組織學生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式展開小組學習活動和集體交流活動。
師:拿出學具袋里的圖形,先想一想可以拼出哪些圖案,再拼一拼,讓同桌說一說像什么?
請學生介紹拼出的圖案,要求說明:用了什么圖形?是怎樣拼成的?
師:用一些基本圖形,可以拼出許多種美麗的圖案,在數(shù)學上,由基本圖形組合成的圖形叫做組合圖形。今天我們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基本的圖形拼圖案,是一個簡單且開放的數(shù)學任務,降低學習門檻,制造內(nèi)容的親切感。要求學生說出圖案或圖形是怎么拼成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空間想象能力?!?/p>
師:老師準備買一套二手房,這是房子的平面圖,看到這張圖,你想到一些什么問題?
生:房子面積有多大?
師:我也十分關心這個問題。你們能幫我算一算嗎?想一想,需要測量哪些數(shù)據(jù)?
生:需要每一條邊的數(shù)據(jù)。
師:現(xiàn)在的數(shù)據(jù)只有圖上標示的這些。請你們先獨立地想一想、試一試,看看僅僅依靠這些數(shù)據(jù)能不能解決問題?
師:請同學們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再小組合作計算。
【設計意圖:設置需要測量哪些數(shù)據(jù)的任務,目的是引發(fā)學生主動思考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條件信息。有學生期望知道多邊形所有邊長的數(shù)據(jù),但實際上教師給出的數(shù)據(jù)信息比學生期望的少。面對這個挑戰(zhàn),學生帶著一些疑惑,更多的是躍躍欲試,積極地投入到問題的解決中。在嘗試各種解決方案的過程中,熟悉條件的各種組合,縮短已知與未知之間的距離?!?/p>
小組合作要求:
1.想一想、說一說:這個圖形可以轉化成哪些基本圖形?
2.在圖上畫一畫、分一分,找到盡可能多的方法,并列式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3.匯報、展示。
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參與其中一組的討論。并注意觀察其他小組活動的進展情況,適時安排進行全班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合作交流是一個分享思維經(jīng)驗的過程,沒有個體有質量的獨立思考,就沒有有效的合作交流。因此,在合作交流之前,安排了獨立思考的活動,在學生有了初步的想法之后,再組織小組交流。學生在小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不僅語言表達的能力可以得到訓練,而且在思路上互相修正、互相補充,相得益彰。經(jīng)歷這個過程之后,就可以在全班更加高質量地分享?!?/p>
生:我把這個組合圖形分割成長方形和梯形,先分別求出它們的面積,再加起來。
師:這樣分了之后,就可以求出圖形的面積嗎?請在你們的作業(yè)紙上列式計算它的面積。
生:
師:解釋一下,7乘5算的是什么?為什么要10減5?
師:其他組還有不同的想法嗎?是怎么列式計算的?
生:我們的算式是10×7+(12-7)×(10-5)÷2。
師:這個方法能看懂嗎?這樣算是怎么分割圖形的?
生:分成長方形和三角形計算。
師:長方形的面積容易算,三角形的面積怎么算呢?
(學生回答略)
師:還有同學是這樣列式的,他先算的是(12+7)×10÷2,你們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嗎?
生:把整個圖形先看成一個梯形。
師:接下去怎么辦?
生:還要減去三角形的面積。
師:想一想,計算三角形面積需要的條件能不能找出來?
生:把5m的邊看作底,高就是12-7=5m。
【設計意圖:多樣的方法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教師在組織反饋的時候,設計了不同的層次,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不同的參與度與參與方式上。第一種方法由學生比較全面地介紹,由圖到式;第二種方法是先有一個大的思路,再從抽象的算式回到直觀的圖形來解釋;第三種是只給出解決問題的部分思路,學生理解了思路,再補充算法,形成完整的理解。不同的反饋組織方式,讓學生由淺入深地參與學習活動,始終保持參與的新鮮感。特別地,由抽象的算式回到直觀的圖形解釋的思路與方法,對學生的思維,特別是空間想象能力構成了挑戰(zhàn),而適度的挑戰(zhàn)反而更吸引學生的注意?!?/p>
生:我把組合圖形變成一個長方形(在圖外添了兩條線段)。先求出長方形的面積再減去梯形的面積。
師:這個方法大家聽懂了嗎?你們有什么評價?或者有什么問題要問的?
生:他的想法很獨特。也是一種長方形和梯形的組合,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我想,補上一塊就是一個長方形了,后來發(fā)現(xiàn)補上這塊梯形的底和高也是可以知道的。
師: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四種方法解決這個問題了。如果把這些方法分分類,可以怎么分呢?
生:第一種、第二種一類,第三種和第四種作為一類。
師:分類的標準是什么?
生:第一類都是把組合圖形分割成了幾個基本圖形;第二類是補上一個圖形,變成基本圖形。
師:也可以說,第一類是分割法,第二類是添補法。
生:第一類是用加法算的,第二類是用減法算的。
生:無論哪種方法,最終都是把組合圖形轉化成基本圖形。
【設計意圖:在開放性、挑戰(zhàn)性的數(shù)學教學任務中,平靜的課堂常常會閃現(xiàn)智慧的火花,這對于教師與學生來說都是一種愉悅的感受。學生在這樣的學習任務中,能夠比較輕松地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但學生智慧的生成往往帶有一定的自發(fā)性,特別是對于學生集體來說,需要分析、沉淀和推廣。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引導,比如本課中讓學生對不同的方法進行分類,其實分類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過分類,讓學生對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進行整理,形成更加系統(tǒng)的思維活動經(jīng)驗。】
通常練習課的教學,都會安排許多練習,通過反復訓練形成熟練的技能。這節(jié)課的教學,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核心任務,通過一道開放性的、挑戰(zhàn)性的圖形面積題,讓學生充分展開不同方法的討論與交流,拓展和梳理思路,幫助學生有效積累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集體交流,設計有組織、有層次的反饋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學習與交流,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在交流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