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兵
摘要:隨著社會發(fā)展形勢的轉變,越來越多教師意識到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社會適應能力與個人發(fā)展意識的重要性,以促使他們能更快融入社會進行自我提升。競爭與合作是當前社會發(fā)展的主流趨勢,體育競賽便是一種能夠培養(yǎng)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教學活動,對激發(fā)學生體育興趣與建立正確體育觀念皆具有促進作用,是小學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本文探究了體育競賽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期為小學體育教學提供新的探索方向。
關鍵詞:小學體育;競賽;社會適應能力;應用策略
體育是一門以實踐體驗為主要學習模式的學科,集強身健體、舒緩身心與智力開發(fā)為一體,相較于其他文化學科來說,更具活力性與多樣性,符合小學生愛玩好動的天性。此外,體育還是一門具有特殊教育價值的學科,其實踐特性能夠使學生通過切身體驗的形式對所學內容產生情感共鳴,進而深化他們的學習感悟、提高其學習實效性。體育競賽所包含的競爭與合作功能可以使學生在提高體育運動能力的同時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教師將體育競賽合理運用在課堂教學中,能促使學生的運動能力、人文素養(yǎng)與文化視野得到全面發(fā)展。
一、在競賽中融入德育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在社會對人才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的發(fā)展趨勢下,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顯得極為重要,在這種形勢下,德育成為基礎教學階段的重要課程內容。體育學科以實踐訓練為主要學習模式,教師將德育教育融入體育訓練中,能夠使學生通過切身體會,更真切地認識到德育在實際行動中的體現形式,進而將德育知識內化為自身行為習慣。據此,教師可在體育競賽中進行德育教育,利用競賽活動的競爭與合作特性讓學生感受到競爭精神與團隊力量,由此來發(fā)展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
筆者利用“協同作戰(zhàn):運球接力”競賽活動來鍛煉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活動規(guī)則為:分配每組十個人,其中再分為兩人一小組合作完成接力的一環(huán),參賽者背對背挽住對方手臂,兩人中間夾一個排球,在比賽開始后,兩人均需側身向前跑,繞過標志物后將球傳給下一個小組,最后判定率先完成五組接力的小組獲勝。在游戲過程中,球落地則需要重新撿起夾好,這個時間內不得偷跑。這個競賽活動需要學生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并懂得尊重競爭對手,等待接力的選手不能干預其他小組。
二、在競賽中融入專業(yè)技能,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
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是體育學科最本質的教學目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讓他們以運動能力為基礎,形成樂于運動、善于運動的體育觀念,進而建立定時鍛煉保障身體健康的良好生活習慣。由此出發(fā),教師在開展體育競賽活動時,可在其中融入專業(yè)技能訓練,讓學生在兼具娛樂性與教育性的體育活動中掌握各類體育項目的運動技巧。同時,這類體育競賽可讓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增強拼搏精神與受挫能力,使得活動意義得以深化。
例如:筆者開展田徑競賽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運動技能,田徑運動有益于學生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的全面發(fā)展。首先按照學生能力和興趣將他們分為徑賽小組和田賽小組,徑賽小組主要進行短中長距離跑和接力障礙跑比賽,田賽小組以跳高、跳遠為主。在競賽準備階段,競賽小組成員主要進行耐力訓練,并學習如何在跑步過程中調整呼吸,田賽小組成員則需要鍛煉下肢力量,學習如何爆發(fā)自身肌肉力量,在瞬間取得最優(yōu)成績。
三、在競賽中融入民族元素,拓展學生的體育文化視域
在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中,通過學科教育促進學生文化傳承這一舉措備受關注,旨在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使學生在提高學習能力的同時發(fā)展人文素養(yǎng),進而使之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中華民族文化森羅萬象,民族體育文化也各有千秋,教師在體育競賽中融入民族元素,可以使學生認識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以促使他們拓展體育文化視野,充分體會民族體育帶來的獨特樂趣,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尊重文化多樣性發(fā)展的優(yōu)秀品質。
“三人穿板鞋接力”是壯族民間的傳統(tǒng)競技類體育項目,三個人按順序站在兩條木板上,木板上的橡膠圈會將腳固定住,這個競技項目主要考察學生下肢力量的協調性與靈敏性,表達了明代廣西抗倭勇士紀律嚴明,整齊一致的步伐更是體現著他們團結奮進的集體主義精神,象征著中華民族同舟共濟的團結精神,具有濃厚的民族性與傳承意義。通過開展這項民族競賽活動,學生可以了解該民族運動項目的起源發(fā)展與現實意義,從而在拓展體育文化視域的同時獲得文化傳承。
總而言之,目前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整體呈下降趨勢,導致他們的身體機能難以滿足身體發(fā)育的需求,以至于學生體育畏難的情況愈加明顯,且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學校對體育學科的重視程度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身心素養(yǎng)的良性發(fā)展,這與素質教育目標是背道而馳的。體育競賽具有娛樂性、可操作性與競爭合作性,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運動熱情,促使他們在競賽活動中取得身體素質、人文素養(yǎng)與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廣榮.小學體育教學中注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培養(yǎng)[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1):133+135.
[2]丁龍.小學體育競賽活動優(yōu)化設計[J].小學教學研究,2019(2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