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娟
統(tǒng)編本教材采用了“雙線”組織單元結構,即按照“內容主題”組織單元,形成一條貫串全套教材的、顯性的線索,同時又以“語文素養(yǎng)”作為一條暗線架構整個單元的內容。因此,無論從課標的導向,還是現(xiàn)行的教材,都把單元整體教學推到了教學研究的前沿。對于已經(jīng)習慣了以一篇課文為教學單位的教師來說,要轉變?yōu)橐砸粋€單元為整體的教學思想,難度比較大,其關鍵在于對教學內容的整體把握和如何有效地使用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下面,就以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單元整體教學為例,談一談具體的教學策略。
單元整體教學分為教科書教學、整本書閱讀和語文實踐活動三個部分。在教科書教學中,統(tǒng)編本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以“童年往事”為主題,編排了四篇課文,分別呈現(xiàn)了不同的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如《古詩三首》借助描寫兒童的事例,表達作者的喜愛之情;《祖父的園子》將感情蘊含在對具體事例及景物的描寫過程中;《月是故鄉(xiāng)明》則通過典型事例、直抒胸臆的語句,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梅花魂》是通過事例、細節(jié)表現(xiàn)思想感情。另外,口語交際“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習作“那一刻,我長大了”分別呈現(xiàn)的是了解成人的童年和關注自己正在經(jīng)歷的童年;“語文園地”安排了體會情感方法的梳理、仿寫抒發(fā)情感的句子以及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古詩積累等內容,是落實語文要素的集中體現(xiàn)。可以說本單元的課文內容充分體現(xiàn)了人文主題——童年往事。課后習題和學習提示、閱讀鏈接等都緊緊圍繞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展開。
讀整本書教學,我從“人文主題”這個角度指導學生閱讀《城南舊事》這本書。結合《月是故鄉(xiāng)明》一課的學習提示及“語文園地”中“日積月累”的內容設計了“思鄉(xiāng)詩詞大會”,引導學生進行搜集、整理、運用為一體的語文實踐活動。
當這么多的內容放在一起的時候,實現(xiàn)單元整體教學的關鍵在于找到整合點。結合單元文本內容和語文要素,我將整合點確定為“在童年的事與景中感受回不去的童年,體會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為了體現(xiàn)單元教學的整體性,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學策略。
一、比較
比較是教學中常用的教學策略,它便于學生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異同。如,在教學《祖父的園子》第三部分內容時,我讓學生圈畫出這部分和第一部分都描寫了哪些景物,然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作者寫作角度的不同,從而體會到園子里的有趣和動植物的自由自在,為結合“閱讀鏈接”體會蕭紅對童年生活的深深懷念做好鋪墊。
本單元教學中,為了更好地落實語文要素,可以將教學的順序重新編排。如,《古詩三首》寫的是成人眼中的兒童,《梅花魂》寫的是兒童眼中的成人,兩者寫作角度不同,體現(xiàn)思想感情的方式也存在異同;《祖父的園子》寫的是園景與園事,而《月是故鄉(xiāng)明》寫的是往事與經(jīng)歷,兩者都是從兩個方面來寫,體現(xiàn)思想感情的方式同樣也存在異同。依據(jù)這樣的特點,我重新進行整合,調整教學的順序:將《古詩三首》和《梅花魂》進行比較閱讀,從而得出兩篇課文的相同點是借事抒情,不同點是《梅花魂》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將《祖父的園子》和《月是故鄉(xiāng)明》進行比較閱讀,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兩篇課文都是從兩個方面來寫的,都同時運用了借事抒情和借景抒情的方法,不同之處在于《月是故鄉(xiāng)明》運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
從以上教學可以看出,采用比較閱讀的策略,學生對學習的內容可以有更深入的理解,更難能可貴的是讓學生的思維邁進了一步,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
二、圖像化
圖像化是指圍繞文本內容或語文要素將復雜的信息通過梳理,制作成圖像的進程。當然,還包括引入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數(shù)字圖像信息。運用圖像化教學策略的目的是讓學生從這些圖像中獲得對信息的整體感知,進而形成對單元內容或語文要素的把握。
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四篇課文,無論是插圖還是課文背景都很好地表現(xiàn)了課文內容,通過它們搭建支架,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由此,我們也可以進行引申。如《古詩三首》中的《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和《村晚》都配有插圖,而《稚子弄冰》則沒有,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看注釋、想象畫面,說一說“如果讓你給古詩配插圖,你認為畫面上應該有什么”,接著讓學生口頭描述畫面,這樣《村晚》這首詩所描繪出的兒童的天真可愛就在學生的頭腦中扎根了。
在指導學生進行《城南舊事》整本書導讀的過程中,可以引入電影《城南舊事》的片段,在直觀的圖像與感性的文字間搭建橋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本單元語文要素是“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四篇課文表達情感的方式各不相同。通過列圖表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清晰地看到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和總結自己體會情感所運用的方法。如表1所示:
借助圖表指導學生圍繞語文要素展開學習,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掌握本單元的重點學習內容。
圖像化教學策略其本質指向的是整體構建,是從教閱讀、教方法向發(fā)現(xiàn)閱讀、發(fā)現(xiàn)方法的轉身,是以生為本教學思想的體現(xiàn)。
三、陌生化
“陌生化”是指把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物用一種偏離或反常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從而引起人們注意的方式。在單元整體教學中運用陌生化教學策略,是將看似熟悉的內容通過轉化形成一種陌生的感覺,在進一步學習中,可以對所學內容進一步強化,從而形成新的認知或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這種“陌生化”的表象,給學生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動,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如本單元“語文園地”中“交流平臺”板塊設計的意圖是引導學生交流、總結“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閱讀經(jīng)驗,對話中提示了以下方法:
(1)關注直接抒發(fā)感情的語句。(2)關注蘊含著深沉感情的描寫人、事、景、物的語句。(3)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設身處地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并非只有以上四種,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學生已經(jīng)借助表格進行了方法的歸納,此時,方法更多的是作為知識呈現(xiàn)在那里。教學中,教師以“交流平臺”提供的交流形式為契機,引導學生根據(jù)語境,相互交流自己在體會情感時所用到的方法,既鞏固了已有經(jīng)驗,又鍛煉了交際能力,可謂一舉多得。正是這種改變了常規(guī)的復習鞏固的形式,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看似陌生的情景,他們交流起來會暢所欲言,起到了相互借鑒的作用。
四、關聯(lián)
系統(tǒng)論的創(chuàng)立者貝塔朗菲認為,任何系統(tǒng)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不是各個部分的機械組合或簡單相加。同時系統(tǒng)中各要素也不是孤立地存在著,每個要素在系統(tǒng)中都起著特定的作用,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統(tǒng)編本教材以教學單元為單位建構教材體系,體現(xiàn)的也是整體性,這是李懷源老師所帶領的團隊開展單元整體教學的核心意義。因此,努力發(fā)現(xiàn)并構建關聯(lián),是開展單元整體教學的重要策略。
在開展單元整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發(fā)現(xiàn)教科書單元內部的關聯(lián)以外,還要注意它的獨創(chuàng)之處在于每一個教學單元都關聯(lián)了課內外,即開展與單元內容相關的課外整本書閱讀和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設計構建了課內外學習的聯(lián)系,打通了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yǎng)的壁壘。可以說,建立關聯(lián)是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最重要的教學策略。
如,結合本單元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城南舊事》這部小說無疑是與本單元關聯(lián)最為密切的一部小說。它非常符合“童年往事”這個人文主題,在閱讀中又可以綜合運用“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這一方法,讓學生帶著已有的閱讀經(jīng)驗去自由實踐、運用、感悟。學生在作者的娓娓道來中讀得進去,對英子的成長理解得深刻。這不僅是學習這一個單元的所得,學生今后一生的閱讀生活也會受益無窮的。再如,根據(jù)《月是故鄉(xiāng)明》的學習提示及“語文園地”中“日積月累”的提示,教師設計體現(xiàn)思鄉(xiāng)情感的詩詞大會,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古詩詞中體會詩人通過寥寥數(shù)語表達情感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情感引領,同時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取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
可以說,開展運用單元整體教學的教學策略,每一個教學單元都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小課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得到的是語言、思維、審美和優(yōu)秀文化傳承等多方面的發(fā)展。
五、歸納
歸納是由一系列具體的事實概括出一般原理的過程,是對學生進行思維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課標在“評價建議”中指出:“文學作品閱讀的評價,著重考察學生感受形象、體驗情感、品味語言的水平,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p>
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四篇課文中,《祖父的園子》《梅花魂》《月是故鄉(xiāng)明》三篇都是散文,在課文教學完成后,教師要充分利用文體特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的意象,如《祖父的園子》中的“園子”、《梅花魂》中的“梅花”、《月是故鄉(xiāng)明》中的“月亮”等。通過朗讀、想象體會作者借自然之物寄托情思的特點,這樣寫的作用是借景抒情(《祖父的園子》《月是故鄉(xiāng)明》)、托物言志(《梅花魂》)。
通過對單元學習內容進行整體歸納,讓學生了解一點簡單的文體知識,可以指導他們今后對同類文體的學習。
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強調的是,把小學六年的學習看作一個整體,突出的是能力系統(tǒng)的建構與能力的培養(yǎng)。比較、圖像化、陌生化、關聯(lián)、歸納這幾種教學策略只是眾多策略的代表,像朗讀、讀寫結合、創(chuàng)設情境、質疑等教學策略,根據(jù)教學實際同樣適用。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方式,其最終目的都是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在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和語文實踐過程中發(fā)展語言、建構思維,進而為終生學習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北京市通州區(qū)教師研修中心)
責任編輯 ? ?劉 ?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