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英
〔摘 要〕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交流日益繁多,了解中國漢族與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族的交往禁忌文化尤為重要。文章通過分析相關(guān)文獻,從言語和非言語方面來比較中國漢族與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族的交往禁忌文化,以期幫助兩國人民減少跨文化交流沖突。
〔關(guān)鍵詞〕中國漢族;哈薩克族;禁忌文化
禁忌,在英語中的對應詞是“taboo”,有的寫作tabu,有人將它音譯為“塔布”。它源于太平洋波利尼西亞湯加島的土語,其含義是神圣的、非凡的,后來又引申為危險的、禁止的、不可觸摸的。禁忌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忌諱或禁止人們說某些話或做某些事情,是約定俗成的,不同國家間的文化禁忌有異同。
哈薩克斯坦(簡稱哈國)位于中亞地區(qū),作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各國的經(jīng)濟和文化溝通都十分密切。近年,為了發(fā)展中哈(中國和哈國)的經(jīng)濟,兩國交往繁多。眾所周知,文化是溝通的橋梁,了解禁忌文化是群體交流的輔助劑。漢族作為中國最大的民族,哈薩克族(簡稱哈族)作為哈國最大的民族,由于兩國的歷史背景、社會狀況、傳統(tǒng)習俗等不同,兩個民族間的交往禁忌文化也有不同之處,比較兩個民族的交往禁忌文化,有利于了解兩國的交往禁忌文化及減少由文化差異引起的交流沖突。但學者們大多停留在對中哈兩國經(jīng)濟政治關(guān)系的研究,對兩國的文化研究較少,幾乎沒有學者對中國漢族和哈國哈族的交往禁忌文化進行比較。
一、中國漢族與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族的交往禁忌比較
中國漢族與哈國哈族的交往禁忌文化有差異,了解其差異有利于兩國人民交往。
1.言語交際禁忌對比
言語交際是指運用帶有聲音的語言符號為載體,與其他人進行交流。言語交際能夠使交流雙方直接清晰地表達思想,了解不同地區(qū)的言語禁忌文化利于避免其帶來的交流沖突。
①稱謂對比
(崔瑛,2014)認為漢族文化中,晚輩不能直呼祖先和長輩的姓名,更不能直呼長輩的小名,與長輩名字相同或諧音字也要有所忌諱,反之則是大不敬。晚輩稱呼長輩時,一般稱呼長輩相應的輩分稱謂,如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爸爸、媽媽等,稱呼家族外的人也要根據(jù)對方年齡、身份、場合,一般不直呼對方姓名,而在姓或姓名之后加上相應的稱謂。
哈國人尊老愛幼,在與長輩交流時,他們常常不會直接稱呼對方的名字,而是常用“Шумо(您)”來稱呼對方,和不熟悉的人交流時,他們會稱呼對方的姓氏,因為直接稱呼對方的名字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
②問候?qū)Ρ?/p>
中國漢族人在與朋友相見時,大多喜歡以“吃了嗎?”作為問候方式。
哈國非常重視文明禮節(jié)。哈族人在與朋友相見時,客人與主人相見會先問“牲畜平安”,再問“全家平安”,因為他們認為牲畜與他們息息相關(guān),甚至主宰著他們的命運。他們很重視牲畜,但不能當著哈薩克族人面前說夸贊他們的孩子和牲畜的話,因為他們認為贊美的詞語招致妒忌可以帶來厄運;不能談論有關(guān)于豬的話題。
2.非言語交際禁忌對比
非言語交際是指不運用聲音為載體的語言符號傳遞信息,從而達到與人進行交流的目的。非言語交際會使溝通顯得更有感情,且富有活力。
①握手禮對比
握手禮是中國人最常見的見面禮和告別禮,常見的握手方式是雙方伸出右手,手掌垂直,輕輕一握,雙方的手抖動三四下,握手的時間以3秒鐘左右較為合適。主客間握手,應主人先伸出手和客人握手以表示對客人的熱情與歡迎。上下級之間握手,應上級先伸出手,下級再回應握手。與他人握手時,不能戴手套與他人握手,不能用左手同他人握手,不能越過其他人正在相握的手同另外一個人相握,不能握手時目光左顧右盼。
兩人見面時,哈族人常以握手的方式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若遇到長輩,晚輩用右手按左胸口并30°鞠躬,說一句代表祝愿的話,然后握手;長幼見面,幼輩要吻長者的手背;女人長幼間的相見,長者要吻幼輩的額頭或眼睛。若平輩相見,相互握手問好后,再俯身互吻手背。親友間相見時,常采取吻禮。夫妻間在公共場合一般不握手。(孫星云,曾輝,張軍平,2011)提到哈國人除了第一次認識要握手,平常在一天中與熟人第一次照面一般也要握手。在哈國,告別跨門檻時,一人在屋內(nèi), 一人在屋外, 兩個人是不能握手的。
②拜訪對比
中國人熱情好客,在做客和待客方面有禁忌。中國漢族人不喜歡不請自來的客人;忌無“禮”拜訪,拜訪主人時應帶禮物;忌直接進門和無禮行為,進門前應先敲門示意;忌諱客人比主人先動筷。中國漢族人在待客方面忌待客冷淡和“逐客”行為;敬煙、敬酒和敬茶時,都要用雙手,忌單手敬上;給客人敬茶時,忌諱用茶壺嘴對著客人;客人在吃飯就座時,長者和客人居于上位,主人居于下位。
哈族人邀請你到家里拜訪或者在家里接待你, 是出于對你的尊敬或好客。一般家里都要準備一桌酒席,哈語叫“達斯特拉罕” (Dastarkhan) 。家里的男主人或成年孩子與客人圍坐, 女主人上菜倒酒端茶等,有時女主人也陪坐,小孩不上桌。要想體現(xiàn)對主人熱情的感謝,不僅要吃喝,還要祝酒說辭,一般飯后都有甜點和茶水。無論吃得習慣還是不習慣,都要盡可能表現(xiàn)出你喜歡主人準備的飯菜。到家里拜訪帶上禮品,主人會更高興。(孫星云,曾輝,張軍平,2011)
③其他文化禁忌對比
哈族人禁忌吃豬肉、螺肉、驢肉和一切自死的動物,忌諱喝動物的血液,忌諱任何人懷疑或者侮辱伊斯蘭教徒信仰的真主及他們遵守的教義,忌諱送豬皮制作的禮物。哈族人在做禮拜時,最忌諱別人從面前通過。哈族人忌諱有人用腳踢羊和用腳踏食鹽及其他動物。他們重視帽子,忌諱交談時脫帽,認為戴著帽子才是禮貌的表示。他們忌左手為客人服務,對于黃、賭、毒等均禁止。
中國漢族在交際過程中在送禮物方面有很多禁忌,如不能送“梨、鐘、傘”,因為這三個字的諧音和“離、終、散”一樣。不能送鐘給老人,這種做法寓意為不長壽;不能送傘給別人,寓意離散,為人們所不喜歡;不能送尖銳的利器給朋友,因為尖銳的利器被視為兇險之物;不能送關(guān)于數(shù)字“4”的東西,因為“4” 同“死”。
二、中國漢族與哈國哈族的交往禁忌文化差異原因探析
漢族與哈族在稱謂、問候方面都體現(xiàn)尊敬長輩及他人的特點,在待客方面和做客方面也都頗有講究。在生活細節(jié)方面哈族禁忌較多,中國漢族則主要體現(xiàn)在禮物的選擇??偟膩碚f,中國漢族與哈國哈族的交往禁忌文化存在明顯的差異,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是受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影響。
從宗教文化來看,中國是多個宗教并存的國家,無主流宗教,國家給予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權(quán)利。伊斯蘭教在哈國占主導地位,大多國民都信奉伊斯蘭教,所有關(guān)于伊斯蘭教的教義及規(guī)定人民都會遵守,比如禁忌吃豬肉、螺肉、驢肉、一切自死的動物、喝動物的血液,忌諱任何人以懷疑或者侮辱的語氣談及伊斯蘭教徒信仰的真主及他們遵守的教義,忌諱送豬皮制作的禮物。
從文化價值觀來看,中國的地理位置推動了農(nóng)耕文化的產(chǎn)生,漢族的農(nóng)耕文化重視宗親家庭關(guān)系,對集體有高度的責任感,形成了強烈的集體主義意識,中國人見面常用的問候語“你吃了嗎?”是拉近雙方距離的方式,也是了集體主義意識的具體體現(xiàn)。哈國哈族受突厥文化、伊斯蘭文化、俄羅斯文化的影響,形成的是獨具特色的本民族文化,其中“尊左忌右”能體現(xiàn)哈薩克文化部分受俄羅斯文化的影響。
(責任編輯:牧鑫)
參考文獻:
[1]孫星云,曾輝,張軍平.哈薩克斯坦文化和社會習俗[J].中國石油企業(yè),2011(03):104-105.
[2]崔瑛. 中國漢族與吉爾吉斯斯坦吉爾吉斯族禁忌文化對比[D].新疆師范大學,2014.
[3]趙常慶. 列國志(哈薩克斯坦)[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01.
[4]王嘉文. 中國漢族與烏茲別克斯坦烏茲別克族婚俗文化對比[D].新疆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