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余紅
漸進多焦點鏡片是具有連續(xù)矯正不同視距功能的鏡片,主要用于矯正老視鏡,以解決看中、近距離物體時調節(jié)不足的問題。漸進多焦點鏡片上沒有分割線,因而外形美觀,深受中老年人的喜愛,目前在市場中占有一定的銷量。
因其在光學結構上受到限制,漸進多焦點鏡片在磨邊加工和檢驗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才能加工出合適的眼鏡。
圖1
漸進多焦點鏡片的加工基準點是配適點,位于鏡片表面中心上方(如圖1所示),加工時配適點要對準眼睛的瞳孔位置。由于漸進多焦點鏡片的過渡區(qū)較窄,配適點的水平向偏移會影響過渡區(qū)偏移,即影響過渡區(qū)水平范圍的使用。同時,垂直向的偏移會影響看遠或看近屈光度的變化,因此要進行嚴格控制。
眼睛的瞳孔位置通常由兩種方式得出,一種是在鏡架的撐片上標出瞳孔位置,另一種是在配鏡單上寫明單眼瞳距和瞳高參數。如果用全自動磨邊機加工,則第一種方式比較簡單,只需要將鏡片的配適點對準撐片上的瞳孔標記點,在磨邊機投影屏上通過目測完成;對于第二種方式,需要計算移心量,將配適點相對于鏡圈幾何中心進行移動,如果中間某環(huán)節(jié)有誤,則會產生累積誤差。
由于人的雙眼可能不對稱,所以加工時要進行單眼比對或移心加工。
漸進多焦點鏡片的加工基準線是水平配裝基準線,即連接兩配裝基準點的連線(如圖1所示),加工時要確保該線保持水平。如果該線沒有在水平位置上,除了會影響散光軸位出現偏差外,還會影響過渡區(qū)方向乃至近用區(qū)的位置,因而在加工中要對此進行嚴格控制。
在眼鏡檢驗前,鏡片上的永久性標記和非永久性標記應當齊全。對裝成眼鏡的檢驗實行一票否決制,即任何一項出現問題,眼鏡將被判定為不合格。因此在檢驗過程中,可以先驗較方便檢驗的項目。同時,檢驗的方法及輔助工具有許多種,可自行選擇適合的方法。
通過觀察鏡片上永久性標記中的附加頂焦度標記是否在鏡片的顳側下方,即可判斷左右眼是否正確。
a.若瞳孔位置標注在撐片上,則通過將撐片上的瞳孔位置標記與鏡片上的配適點位置進行比對,即可檢驗出偏差值。
b.如果瞳孔位置是由數據給出,則需要在漸進多焦點鏡片測量卡上測量鏡片上配適點的水平和垂直尺寸,再與配鏡單上的數據進行比較,計算出偏差值。
注:GB13511.2-2011中規(guī)定,配適點與瞳孔位置的偏差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應≤1mm。
檢驗配裝基準線是否水平,有許多方法。比較常見的方法是用條格線直接比對配裝基準線是否水平(如圖2所示)。如果出現偏斜,可直接用量角器測量出配裝基準線傾斜的角度。
注:GB13511.2-2011中規(guī)定,配裝基準線的傾斜度應≤2°。
圖2
在遠用基準點的位置測量遠用度數,然后根據GB13511.2-2011中表1和表3的規(guī)定進行判斷該項是否合格。
在近用基準點的位置測量近用度數,然后根據GB13511.2-2011中表1和表3的規(guī)定進行判斷該項是否合格。此外,可以設置焦度計為可測量Add模式,通過在焦度計上直接讀出Add值,然后根據GB13511.2-2011中表2的規(guī)定進行判斷該項是否合格。
如果僅僅為了測量Add,則需要在漸變面上進行測量。
減薄棱鏡是為美觀而設計的,在Add較大的鏡片上可能會有。測量時只要在棱鏡基準點進行測量并讀數即可。
綜上所述,在磨邊加工漸進多焦點鏡片時,只要細心加工,即配適點和配裝基準線無誤,則可以保證配裝合格。在檢驗時,檢驗內容有所增加,且方法與檢驗單光鏡片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