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駿
摘要:在立德樹人背景下,高中班主任應與時俱進,把育人放在班級管理的首要位置,構建新時代下的班級成長共同體。在實踐中,班主任應更新教育管理理念,踐行以生為本,采用多種方略,創(chuàng)建共同育人和師生共進的班集體,旨在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 班級管理 立德樹人 方略
立德樹人是高中教育的主旋律。在當前的高中班級管理中,高中班主任應與時俱進,和學生結(jié)成教育共同體,共同營造新時代的班級管理新氣象。本人在擔任高中班主任的過程中,積極轉(zhuǎn)變育人理念,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和學生結(jié)成育人共同體,既服務于學生,又引導學生,并通過班級制度的剛性約束,和學生一道構建了優(yōu)秀的班集體?,F(xiàn)就本人的做法詳述如下,供拋磚引玉。
一、營造和諧氛圍,促進磨合適應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首因印象”,意思是當個人面對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時,往往會產(chǎn)生兩種不同的心理情愫,一是想給他人一個好印象,讓他人看到自己的美;二是同時又表現(xiàn)得較為謹慎,害怕自己不能表現(xiàn)出很好的自己。其實,高中班主任在建班之初,就要利用“首因印象”,既表現(xiàn)出班主任自己的好,同時也帶動大家及時展現(xiàn)出自己的優(yōu)點,并和大家一道,和諧共處,大膽配合,主動磨合,互相欣賞,從而快速適應高中班集體這個大家庭。
(一)創(chuàng)設整潔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
學習環(huán)境包括兩塊,一塊是教室物理環(huán)境,另一塊是學習心理環(huán)境。在建班之初,教師要以構建清潔敞亮的教室環(huán)境為契機,讓學生在勞動中表現(xiàn)自己,在勞動中互相交流,為學生搭建良好的學習硬環(huán)境。教師要和學生在勞動中互動互愛,為最終建立和諧的心理學習環(huán)境而共同努力。
(二)盡快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
名字對“別人”來說只是一個稱呼,但對于每個學生“自己”來說,卻是一個沉甸甸的大寫的人。因此,作為學生的班主任,要快速記住學生的名字,以便于在初見學生時,就能叫出學生的名字,這不僅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而且更能代表對學生的一種喜愛。其實,班主任能遇見這些學生,是一種“修行”和“緣分”。
(三)注重第一次師生見面講話
師生關系從第一次見面談話開始。教師和學生的第一次談話,應該采用“拉家?!笔秸勗?。學生剛經(jīng)歷過初中中考的磨煉,奮斗剛剛結(jié)束,還“心有戚戚焉”。因此,作為將要陪伴學生三年的高中班主任,要以家長般的心懷來接納學生,關愛學生,并表達對初中三年努力學習的一種認可,對順利考上高中繼續(xù)學習深造表示一種祝賀和贊嘆。第一次談話,談的是生活,談的是友情,談的是溫情,這樣師生和諧關系就在潛移默化中產(chǎn)生了。班主任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也在不知不覺間度過了磨合期。
二、注重推陳出新,凝聚班級合力
管理從本質(zhì)上來說就是一種服務。傳統(tǒng)觀念下,管理學生是對學生的一種約束控制。但在立德樹人背景下,高中班主任要承認學生是一個個有思想、有生命、有見解的人。因此,教師不能再墨守成規(guī),而是要推陳出新,讓管理貼學生心、近學生情,從而增強班級凝聚力,讓班級每個人都為自己是班級的成員而感到自豪。這樣,班級才能形成積極向上的合力和團結(jié)一致的動力。為此,在具體的高中班級管理中,我采取了以下創(chuàng)造性策略。
(一)班級演講,實行“每周一個主題,確立話題”清單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班級的自信是建立在學生個體的自信上,高中生思維活躍,可塑性強,再加上他們正值青春期,除了學習,他們還有太多的“心里話”需要傾吐和分享。筆者為鍛煉學生口才,為班級集體儲備人才,實行班級每周演講制。圍繞提前布置的主題,結(jié)合家國情懷和學生個人特長,學生每周在班會課上進行公開演講,大家積極參與,對話題和主題提前準備,為班集體的和諧構建注入了正能量。例如,自開學以來,我班演講周主題分別為:第一周“調(diào)適”,第二周“規(guī)范”,第三周“習慣”,并以此類推。
(二)宿舍衛(wèi)生,推行“集體參與+評改合一”制度
由于我校大多學生需要采用寄宿制,因此有很多的寄宿生,他們平時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宿舍也就成了他們的家。為搞好宿舍衛(wèi)生,保證學生的健康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們實行“集體參與和評改合一”的制度。首先,集體參與,即所有學生每天全部參與,先確保自己的清潔衛(wèi)生,搞好自己責任田,再主動幫助他人,增進團結(jié)互愛;然后輪流實行評改合一制,即每天留一人最后走,先評價當天誰的責任田保潔最好,誰的責任田保潔有待改進,并立即以志愿者的身份主動將有待改進的保潔區(qū)整理干凈。這既能保證宿舍每天都清潔亮麗,同時也能在學校班級量化考核中保持領先地位,兼顧集體和個人。在班會上,教師和班委先對宿舍集體給予表揚,并對評查人給予雙倍獎勵。這既表揚了集體,也激勵了個人,促進了同學之間的團結(jié)友愛。
(三)調(diào)換座位,遵循“前后左右,四廂情愿”原則
班級管理中,如何調(diào)換座位是重要的內(nèi)容。2018年春晩中,小品《占位子》就以喜劇的形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座位的敏感和關注。筆者采用“前后左右,四廂情愿”的原則,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同時營造了好學奮進、和諧向上的氛圍。具體辦法是,開學前,按照個子高矮排座。一月后,按照“前后左右,四廂情感”的原則進行調(diào)劑,即每動一個學生的座位,都要得到他的前后左右共四名同學的同意才可以,只有四個同學都情愿,才能在利己的同時利人,從而推動班級和諧的發(fā)展,實現(xiàn)班級共贏局面。
三、用心播撒雨露,增進師生情感
(一)愛心溫暖學生,建立信任基礎
人們常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卑嘀魅螌W生的愛,要體現(xiàn)在點滴的生活中,體現(xiàn)在和學生相處的實踐中,體現(xiàn)在教師的舉手投足間。只有愛心才能贏得學生的信心和家長的放心,從而在師生間構建起信任的橋梁。尤其對于特殊學生,教師要給予一份特殊的愛。例如,我班有一單親家庭的孩子,平時周末休息日,我發(fā)現(xiàn)他也不回去,常在宿舍里看書。于是我經(jīng)常去宿舍關心他的生活起居,了解他的心理動態(tài),并為他提供一些有益的圖書,讓他在周末也能很好地度過自己的時光,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和牽掛。
(二)耐心感化學生,點亮心靈世界
張文質(zhì)說過:“教育是慢的藝術。”在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過程中,需要師生長期相守和持續(xù)奮斗,才能最終開花結(jié)果。在立德樹人的背景下,高中班主任要樹立成才先成人的育人觀,耐心教導學生,正確處理高中生在成績和學習上的種種困難和矛盾,點亮學生心靈的世界。有一次,一個同學在考試中發(fā)揮失常,沒有考出應有水平,大哭一場。這時,我便對他說,“吃一塹,長一智”,學習不僅是考查我們的知識,也是考查我們的心理素養(yǎng),考查我們的臨場應變能力;一次的考試成績不代表什么,只要能從中吸取教訓,找到不足,把這次考試的“失”轉(zhuǎn)化成下一次考試的“得”,才是最終的勝利。終于,在期末考試中,該學生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績,并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總之,在立德樹人背景下,高中班主任要樹立新的育人觀,要把學生的健康成長和道德發(fā)展放在工作首位,既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更關注學生的心靈,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并發(fā)揮班集體的力量,共筑一個師生共同發(fā)展、共同進步的和諧班集體。
參考文獻:
[1]姚籃.城鎮(zhèn)高中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當代教學與管理,2019(12).
[2]白發(fā)強.高中班主任實施人本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12).
[3]張少華.高中班級管理中激勵機制的構建探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