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述艷
摘? 要: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它利用圖形把知識形象化。在初中語文課教學中,利用此辦法可以提高學生采集、歸納、運用知識的能力,并在學生構建知識網(wǎng)時提供了莫大幫助。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語文;教學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發(fā)散性思維的學習工具,對學生的學習、記憶都有很大的好處。使用思維導圖學習主題詞是一種十分適合學生學習的方式,因為不同的知識點會產生不同的語義場,把相同的語義場歸類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而再初中語文中,知識點多、雜,所以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學習初中語文是最好的方式。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是使用一個中央關鍵詞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構造和分類的想法;它用一個中央關鍵詞或想法以輻射線形連接所有的代表字詞、想法、任務或其它關聯(lián)項目的圖解方式。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思維導圖傳入中國內地,最初是用來幫助“學習困難學生”克服學習障礙的?,F(xiàn)普遍于中小學使用此方法,而高校也逐漸推行。而在其他領域,思維導圖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初中語文中,思維導圖的也逐漸被引入教學中。初中語文已經開始涉及文言文、現(xiàn)代文閱讀、作文、基礎四大板塊,所以記憶的知識點繁雜。思維導圖的出現(xiàn)可以幫助學生分析、記錄四大板塊里的分支,不會出現(xiàn)記錯、記混的情況。
二、思維導圖的利弊
(一)思維導圖會導致學生片面化學習
思維導圖固然是能引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方式,但同時也存在弊端。思維導圖最通俗的模式是關聯(lián)圖。由一個關鍵詞引發(fā)的關聯(lián)詞,思維導圖表面上看是一張放射性的大網(wǎng),但是如果把枝葉都垂下來,就會發(fā)現(xiàn)這只不過是一個空洞樹形結構。它能用最簡單的語言讓你直觀事情發(fā)展、人物歷程,一張圖就是一個或千千萬萬個故事。但是學生此時容易產生錯覺,以為思維導圖就是所有學習內容,便不再深入。例如《壺口瀑布》中的瀑布的特點,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只把有關于壺口瀑布的特點、作者按什么情節(jié)線寫的一一羅列,以為這就是這篇課文的精髓。但是作者想借壺口瀑布表達什么,是值得深入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該在繪制完思維導圖后,引導學生更深一層去內化知識。
(二)思維導圖能積極引發(fā)學生求知欲
思維導圖是一種十分直觀的學習方式,在一定意義上如果運用得當也是具有積極性的教學方式。教師將思維導圖使用在初中教學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新課的興趣。由于并非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文言文和做題模板,會使學生有一個良性的記憶,并最大限度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新教育觀背景下的教學是要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引導,使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在能夠培養(yǎng)出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發(fā)散能力。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作為教師的一個挑戰(zhàn);而有效實現(xiàn)學生終身學習也是作為教師的一個重要教學目標。而且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對知識分析、分類、記憶都有很大的好處,讓學生對知識一目了然。
三、思維導圖的運用
(一)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舊知識的復習
正常的課堂教學的過程主要分為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三部分,要學好詞匯這三部分必不可少。作為一名教師,要懂得利用思維導圖和學習三部曲結合在一起。
例如《詩經》二首的學習,這兩首詩一般分為兩個課時,一首詩一個課時,所以再上第二個課時的時候,教師在課前先在多媒體放出《關雎》兩個字,然后提出:“原詩怎么背?”,待學生背誦完,在《關雎》放射出一條線為“原詩”。接下來再提問:“這首詩的主題思想是什么?”待學生回答的答案接近都百分之九十時,再放射一條線為主題思想“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思念、追求過程,表達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悅之情?!苯涍^這種方式的記憶和回憶,學生對《關雎》這首詩會有一個新的認識。
(二)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新課教學
思維導圖的出現(xiàn)有利于學生對關鍵詞的學習,并利用思維導圖的思維發(fā)散引出更多的相關聯(lián)的詞語,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詞匯的求知欲和興趣。
例如學習《詩經》二首中的《關雎》和《蒹葭》。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兩首詩的理解繪制一個思維導圖上交,教師通過學生的思維導圖對學生的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開始幫助學生糾正思維導圖上有錯誤的地方,然后再放出一個教師自己的思維導圖,一起學習交流。通過導圖幫助,兩首詩的關聯(lián)詞都十分直觀的體現(xiàn)在圖上。老師也能借助于直觀的單詞實體圖片或者是簡筆畫來強化學生對《詩經》二首的掌握,同時在學生會對思維導圖中的知識有一個大概的記憶,并構成屬于學生自身的知識網(wǎng)絡體系。而學生動手畫圖過程也是思維記憶過程,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和動手能力,從真正意義上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作為教師,也要做好引導著的角色,對學生所遇到的問題進行詳細解答。
四、總結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懂得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積極引導學生解決困難。然后要靈活運用思維導圖這種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吳小蓮. 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的應用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8(02):87-88.
[2]? 莊萍萍. 論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閱讀、寫作教學中的運用[D].福建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