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肖娜
摘要: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將支架式的教學模式進行科學合理的運用,可有效激活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邏輯能力,并能使學生持續(xù)的對數學課堂保有熱情,成為課堂中的主體。
關鍵詞:初中初學;支架式教學;數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6-0212-01
在初中時期,數學課程作為最主要的基礎課程之一,其主要的教學目的除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探究能力外,還需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以及大腦中思維邏輯的運轉能力。所以,針對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初中教師應盡可能的從學生興趣的角度出發(fā),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的開展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數學教學,帶領學生在課堂中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進一步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1]。
1.基于學生的認知起點進行支架構建
在數學支架式教學模式中,教師如果想幫助學生精準的找到所學數學知識間的契合點,并在舊知識的引導下能夠有效的進行最新知識的學習,就需要在支架式教學模式中,發(fā)揮其認知支架的重要作用并能同時將知識體系進行完整的構建。但是數學知識通常情況下都具有較強的抽象性,使得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無法快速的對知識進行理解,并且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學生對知識記憶的過程,進而使數學學習陷入到困境當中[2]。因此,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對教材的內容及學生基本的學習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并以此為學生構建認知支架,幫助學生將自身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進行進一步提升。
例如:《余角與補角》這節(jié)課程的教學時,為了防止學生們在解讀教材內容相關知識點的時候出現理解上的偏差,和后續(xù)解題時思路上的錯誤。教師可在教學正式開展前向學生們提出一些相對基本的數學問題,使學生進行思考,比如“單獨的一個角可以被稱作補角嗎?”或者“兩個互余的角除了跟角的大小有關,和兩個角的位置有關嗎?”。問題提出后,學生由于對本節(jié)課程內容的知識還不夠了解,可能會給出一個較為模糊并欠缺考慮的答案。此時,教師便可針對學生問題的回答程度,引導學生跟隨自己進行知識的實踐探究,并鼓勵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大膽提出自己質疑的問題,積極的作出假設,從而有效的激發(fā)了自身的創(chuàng)造能力,使學生在實際的動手解題過程中,真正意義上的將余角與補角的概念及解題方法全面的了解,同時也幫助學生們在自己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認知起點上構建了認知支架,充分的了解了本節(jié)課程中的重點內容。
2.基于教學過程的趣味性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
數學這門課程最初的起源就是來自于生活,所以許多較為經典的數學概念、數學公式甚至數學例題都是由人們生活中的實際現象再創(chuàng)而成的,所以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聯是格外密切的。因此,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優(yōu)秀的數學教學資源進行把握,從而為學生進行更好的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初中學生的思維被充分調動,并同時提升課堂整體質量的高效化。所以,只有結合了數學教學具體問題的情境創(chuàng)設,才能幫助學生在趣味性的數學學習中找到真正攻克問題的突破口,并有效的鞏固了需要學習的知識[3]。
例如:當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簡單事件的概率》這一課程的學習時,教師則可以在課前準備時就為學生制作一個游戲轉盤,并且分為五個比例與顏色都不相同的區(qū)域,為其中最小的比例的區(qū)域設定獎品,組織學生參與到“抽獎”游戲中來。在教師的引導下,每個學生有一次機會轉動轉盤,如果有學生轉動到有獎區(qū)域,教師則可獎勵學生一把直尺或一個橡皮等,等到游戲接近尾聲時,大家即可發(fā)現大部分的學生都轉到了最大比例和其余三個多比例的無獎區(qū)域,針對這一現象教師便可提出疑問“為什么有獎區(qū)域這么難被轉到?”接著學生們便可根據這一疑問正式的進入到本節(jié)課程的學習與探究中,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在趣味性極強的課程情境體驗中學習重要的數學知識,反而讓學生的注意力能更加的集,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了興趣的平臺。
3.基于知識探索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自從我國新課改不斷深入之后,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式已不再是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現在教學中新型課堂的開展,不但使學生成為了課堂中的主體,還在開拓學生思維能力這一方面提供了更大的幫助,因此,在新型課堂中開展支架式教學,則需要教師能夠給予初中學生更多的時間及空間使其進行獨立探究的活動,讓學生們在對待數學知識及數學問題時學會獨立自主的解決[4]。
例如: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習浙教版初中數學《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一課程時,教師應首先讓學生對“圓和直線之間公共點數量的多少”來區(qū)分它們之間的關系。緊接著再讓學生獨立思考“它們之間位置關系的量化”,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需鼓勵學生們大膽提出自己的疑問,并根據教師的及時引導對問題進行更加明確的了解,當獨立學習時間結束后,教師便可將學生們總結出的答案進行匯總與整合幫助學生對這一部分的數學知識再次加深記憶。
想要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對待數學知識能獨立完成探究,就需要數學教師在前期就構建起完整的知識框架,向學生教授完基礎知識后,即可給予學生獨立探究的思考時間。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師要想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數學時的積極性及主動性,就需要首先激發(fā)學生們對待數學學習的興趣,而支架式教學模式的出現則剛好滿足了這個必要的條件。因此,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科學合理的將支架式教學模式運用,是能在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同時,幫助學生養(yǎng)成學習時的主觀能動性,并在最大程度的將學生的學習潛能進行提升。為學生往后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參考文獻:
[1]邵飛飛.支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智慧,2018,21(36):3.
[2]麥智敏.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支架式”教學模式[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6(5):916-917.
[3]李儉.“支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苑教育,2018,11(13):P.51-51.
[4]黃莉.初中數學教學中“支架式”教學模式應用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8,12(4):P.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