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清 何蕓
[摘要]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口頭語言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因此,教學三年級上冊的口語交際課《請教》時,教師既要根據(jù)課標要求,又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心理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課堂上,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學以致用和實踐運用等途徑,讓學生掌握向別人請教的基本要求,懂得如何運用交際的方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樣,讓學生學會交際,獲得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口語交際;創(chuàng)設情境;習得方法
[中圖分類號]
C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7-9068( 2020)22-0094-03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口語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不宜采用大量講授口語交際原則、要領的方式。同時,應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下面筆者結合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請教》一課,談談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設疑生趣,營造交際氛圍
語文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生活是口語交際的源泉?!耙龑W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本單元口語交際的要求。此環(huán)節(jié)打開學生的思路,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引起學生的共鳴,調動學生參與學習和交際的積極性。
【教學實錄】
師:孩子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不好解決的問題。自己又不知道怎么解決,你該怎么辦呢?(播放微課,出示教材內容——小月和冬冬的煩惱)
生:我會向別人請教。
師:孩子們,請教是一門學問!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如何向他人——“請教”。(板書:請教)
二、創(chuàng)設情境,習得交際方法
(一)示范情境中指導交際
口語交際情境是為學生交際能力的發(fā)展服務。教師運用微課再現(xiàn)生活中常見的場景,指導交際,檢查并鞏固一二年級學到的基本交際禮儀,找到教學起點和最近發(fā)展區(qū),體現(xiàn)以學生的學為核心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學會表達。
【教學實錄】
師:前幾天,丟三落四的小月又忘記帶東西了,她只好向同學請教。看了視頻后,說說我們要向別人請教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學生在小組里先交流)
生:他使用了禮貌語。(板書:禮貌語)
師:你知道哪些禮貌用語?
(學生說“謝謝、請、您、您好”等)
師:大家都來跟老師問個好吧!
生:老師,您好!
師:同學們好!
生1:向別人請教后,還要表示感謝。
生2:要把自己的問題說清楚了。
師:把問題說清楚了,別人才能更好地幫助我們呀?。ò鍟赫f清問題)
師:視頻中,小月的同學在給小月解答的時候,小月的表現(xiàn)怎么樣?
生:認真聽!
師:對呀!認真傾聽也是一種禮貌。(板書:認真傾聽)
(二)真實情境中體會“找準時機”
口語交際教學活動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因此,教師要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模擬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體會什么是找準時機、怎樣做才是找準時機、怎樣做才是有禮貌地請教等,從而突破教學重點。
【教學實錄】
師:向他人請教時,我們要使用禮貌語,認真傾聽他人講話,要把自己的問題說清楚,不管是否得到別人幫助,都要表示感謝。這是我們在一二年級學習口語交際時已經掌握的小秘訣。除了這些,請教時還要注意什么?
生:請教時不能打擾別人。
師:你說得太對了!不能打擾別人,這就要求我們學會找準時機。(板書:找準時機)
師:視頻中的女孩是怎么找準時機的?
生:等同學看完書再請教。
師:你們會找準時機嗎?我們來試試吧!
師: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情景?下午放學回到家里,你的肚子餓得咕咕叫,很想知道晚飯吃什么,可是媽媽正在打電話,你會怎么找準時機呢?
生:等媽媽打完電話再問。
師:對,別人打電話時,可不能忙著請教,必須等電話打完才能請教。
師:現(xiàn)在何老師就是正在打電話的媽媽。你會怎么找準時機?
(學生看到媽媽放下電話,前去請教)
師:你不僅能把問題說清楚,還找準了時機。找準時機就是在別人方便的時候再去請教。
師:在學校里也常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老師在改作業(yè)的時候,你有一個需要馬上解決的問題要請教老師,你會怎么做、怎么說?
生:我們可以走上去,并說“不好意思,打擾了!”
師:你一定是咱們班的“請教小達人”!如果請教的過程中不得不打斷別人手上的工作,我們就要主動走上前去,語氣誠懇,并注意使用禮貌語,表示對別人的歉意。比如“不好意思,打斷一下!”咱們回到剛剛的那個情境,你有一個需要馬上解決的問題要請教老師,你會怎么做、怎么說?
(學生現(xiàn)場模擬)
師:同學們都學會了找準時機了。
(三)情景探究中嘗試“及時追問”
口語交際教學要重視交際方法、策略的學習,讓學生學習在不同的情境下展開交際、學會應對。此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在探究情境中嘗試交際,讓學生參與、傾聽、思考、交流,勇于表達自己的“不明白”,學會及時追問,突破教學難點。
【教學實錄】
師:有一個小朋友,他在請教別人時遇到了一點麻煩,我們來聽聽。(播放視頻微課)
師:孩子們,知道體育館怎么走了嗎?
生:沒有。
師:在不懂的時候要進行追問。
師:在請教的過程中,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們可以馬上進行第二次請教,這就是及時追問。(板書:及時追問)
師:如果你是這個問路的孩子,我是老爺爺,你會怎么向老爺爺追問呢?誰來試試?其他同學豎起耳朵認真聽!
生1:老爺爺,我沒聽明白,能再說一遍嗎?
師:可以??!直走到第二個路口向東走200米,再向北走到頭。那你會走了嗎?
生1:我……還是不知道……
師:孩子,你是不是分不清東南西北啊?那爺爺這么跟你說吧!到第二個路口向右走200米,再左轉走到頭就到了。
生1:我明白了!
師:如果一開始你就把不明白的地方說清楚,爺爺我就不用說那么多次咯!
生1:爺爺,我不知道哪邊是東,哪邊是北……
師:孩子們,在聽別人說話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仔細傾聽、理解別人的意思,再對自己不清楚的地方進行追問。好,現(xiàn)在老師把爺爺這個角色交給你們,同桌之間練一練及時追問。
師:在請教別人的過程中,通過追問我們一定能把事情弄清楚,也能把事情解決好。
師:孩子們,通過剛剛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請教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生:找準時機、用禮貌語、說清問題、認真傾聽,有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時追問。
師:最后我們一定要記得表示感謝。這些就是請教的小秘訣!有了請教的小秘訣,我們一定能就自己不好解決的問題有禮貌地向別人請教。(板書:有禮貌請教)
三、學以致用,提升表達能力
口語交際教學的情景創(chuàng)設要避免對生活場景的簡單重復。因此,教師要通過不同的交際話題、交際情境,使學生有機會面對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交際對象,應對不同的生活事件,運用習得的交際方法和策略進行交際,并在這一過程中發(fā)展他們的觀察、思維能力,同時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興趣,提升他們的表達能力。
【教學實錄】
師:開課時,有兩個小朋友告訴了我們他們的苦惱。小月的煩惱已經解決了。那冬冬的煩惱呢?請一個孩子來讀一讀冬冬的煩惱。
(學生讀教材第二個對話框的內容)
師:用上請教的小秘訣,我們一起來幫幫冬冬吧!同桌兩個人,一個化身為煩惱的冬冬,一個是冬冬要請教的同學。計時開始!一起練一練吧!
師:好,時間到!誰來展示展示?
(生,在看書)
生,:不好意思,打擾了!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鄰居小輝借我的足球不及時歸還,提醒他吧,怕顯得我小氣,不提醒的話,又擔心他一直不還。你說我該怎么辦呢!
生1:你可以直接去他家叫他還啊!
生2:可是我不好意思去…
生1:你可以叫上幾個朋友一起去!
生2:……哦,我知道了!謝謝你!
生1:不用謝!
師:其他同學還有很多解決這個小煩惱的辦法,我們來向其他同學請教一下!
師:如果同齡人解決不了你的煩惱,你還可以向大人請教。
生:(向老師請教。敘述事由)老師,你說我應該怎么辦呢?
師:你可以約小輝出來踢一場球,踢完球就跟小輝約好還球的時間!
生:那如果到時間他還不還呢?
師:那你可以再約他出來踢球,踢完就直接把球拿走就行了!
生:謝謝老師!
師:不用謝!
師:剛剛我們學著用請教的小秘決幫助冬冬,把冬冬的煩惱解決了。
四、實踐運用,學會日常應對
除了專門的口語交際課,教師還要重視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口語交際活動,引導學生注意表達。在真實情景中,教師組織學生交際,為學生參與社會交際及習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學實錄】
師:解決了別人的苦惱,那我們自己的苦惱呢?昨天老師在咱們班做了一個“我的小苦惱”問卷調查,搜集到了幾個大家經常會遇到的難以解決的問題(PPT展示問題)。請大家先想一想,用上我們這節(jié)課學到的請教小秘訣(指板書),和你的小伙伴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向對方請教請教。
生1:我寫錯字了怎么辦?
生2:你要看清楚了再寫。
生1:如果我看清楚了,還是寫錯呢?
生2:你可以在書上寫一張卡片,提醒自己不要寫錯字。
(學生在請教過程中一直問,把同學問倒了)
生1:要是還寫錯呢?
師:你把他難倒了!如果在請教的過程中,別人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我們同樣也要對對方表示感謝。
生1:謝謝你!
師:其他同學還有什么好辦法嗎?
五、總結方法,引向生活交際
教師要關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際品質,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達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的讓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運用口頭語言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的目標。
【教學實錄】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明白了請教別人也大有學問。我們知道了請教時要找準時機、使用禮貌語、說清問題、認真傾聽,有不清楚的地方我們還可以及時追問,最后一定要記得表達感謝。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用上這節(jié)課學習到的請教的小秘訣請教別人,我們就是最有禮貌、最會解決問題的孩子。
總之,教學中,教師通過交際情境、方法指導,讓學生學會口語交際方法;同時,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展開運用,鞏固了的學習成果,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升。
(責編韋雄)(上接第13頁)《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終于出現(xiàn)“創(chuàng)作”一詞,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在四年級綜合性學習單元也出現(xiàn)了“創(chuàng)作”一詞。什么是創(chuàng)作?我們怎么教學生創(chuàng)作?美國作家克莉·梅杰斯這樣描述創(chuàng)作:
事實上,如果你愿意這么想的話,所有的閱讀甚至是純粹娛樂性的閱讀都能算得上創(chuàng)作。只要你在閱讀中或者閱讀后問問自己:“為什么我這么喜歡這篇文章?”又或者“為什么我對這的喜愛只到230頁為止?”又或者“為什么它在中間寫得很勉強,后面又好多了?”又或者“為什么這本書的后面和第一章的預示不相符?”如果你有這些疑問或者任何與此書相關的寫作手法的疑問的話,那么,我的朋友,你就是在創(chuàng)作。當然,你還必須要回答那些疑問。你每次這么做的時間,就是在學習更多的寫作技能。
我覺得這是最適合講創(chuàng)作教學的一種解釋。教學《彈歌》,就那么四個詞,學生會有什么問題產生呢?一開始,問題也就幾個。在我的引導下,問題越來越多。提出問題之后,接下來要進一步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而把解決的過程、結果寫下來,肯定是作品,就是創(chuàng)作。
詩歌給予學生的寫作智慧有很多。詩歌的學習,如果不讓學生從創(chuàng)造的角度去理解詩,他們就永遠不知道詩的魅力所在??础稄椄琛?,8個字,超級簡單。但當我們打開這首詩,尋找到深刻時,這首詩還簡單嗎?8個字,如此深刻;那20個字、28個字、56個字的詩,怎么可能簡單呢?所以,詩歌教學,不能簡單去教,不能少了對一首首詩的創(chuàng)造性的尋找,不能少了用創(chuàng)作去引領。讀一首首詩,它的創(chuàng)造性一個個被找到,學生就會把自己的創(chuàng)造也用詩歌的方式表達出來。何為創(chuàng)作?這就是。
(責編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