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輝
[摘要]初中體育作為初中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身心成長和發(fā)展等方面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體育鍛煉,不僅能有效增強體質、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運動精神,而且為其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奠定了基礎。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教師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出發(fā),讓學生熱愛體育,最終實現在愉快的氛圍中鍛煉身體和提升體育技能的目的。因此,文章對把游戲引進初中體育課堂進行探討,并探尋游戲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方法,以望能切實促進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體育;游戲教學;提高效率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 2020) 21-0017-02
將游戲教學法運用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能為體育課堂教學增添活力,從而有效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實效性。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積極采取游戲教學的方式,不僅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而且還能讓學生更加深入了解體育課程的內涵,所以,此教學方式與我國教育界所提出的素質教育教學理念相符合。作為初中體育教師,為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效,必須對游戲教學的合理引進與應用給予高度重視。
一、在初中體育課堂中采取游戲教學的作用
1.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對任何課程而言,唯有學生本身對其產生足夠的興趣,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具體的學習之中。因此,初中體育教學的首要任務就集中在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之上,這才是確保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對于現在初中體育課堂的熱身環(huán)節(jié)而言,雖然慢跑這一傳統(tǒng)熱身方式確實能夠起到理想的熱身作用,但長此以往會使學生在課堂的開始就失去學習興趣。學生的興趣得不到有效激發(fā),必然會對各項體育活動的開展產生一定影響。對此,如果教師能在課前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在熱身過程中融人適當的游戲,既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又能達到熱身效果,繼而可以為學生接下來參與體育活動奠定較好的基礎。
比如在進行100米賽跑的時候,如果不嵌入游戲式的教學,只一味地進行單純練習,那么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就會即刻減弱,教學效果不佳。因此,在進行這項內容的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和發(fā)揮游戲的重要性,把教學內容設計成競賽的形式。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組開展接力跑比賽,這樣,學生興趣盎然,學習的興趣高漲??菰锏捏w育運動變成有趣的體育游戲,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而且能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2.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作用
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時,大部分都是要求學生以集體的形式進行的,學生代表的是集體,并不是個人。在新時期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再僅僅是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而是要具備一定的集體意識。學生作為集體的一分子,就需要具備一定的班級榮譽感。因此,教師在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開展游戲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投身到游戲過程中,這樣不但有利于強化學生的自律能力,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在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養(yǎng)成團隊協(xié)作的精神。但是,游戲本身的豐富性與多樣性直接關系到是否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所以教師在體育課上進行游戲教學時,應該盡量選取學生喜愛的游戲類型,讓學生主動投身到體育游戲活動中,最大限度地增強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比如,在進行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四人或六人一組,并在練習前告知學生,在課堂結束前會舉行一次墊球游戲比賽。比賽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小組成員每人墊球一次,再將所有人墊球次數的總和加起來作為該組的總成績,哪組的個數多就獲勝,由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對于游戲比賽,學生都會有求勝的心理,以獲得教師的獎勵。而且在一個團隊里,必須要綜合所有隊員的成績,因為集體的成績才是評比的標準。這樣,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就會互相幫助,更加努力,爭取好的成績。
3.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以往在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未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安排了一些具有較高難度的課堂內容,這無疑會讓學生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使得原本以放松學生身心、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為主的初中體育課成為學生的負累,以致學生漸漸對體育課產生畏懼甚至反感的心理。為避免以上現象的發(fā)生,教師更應注重對體育游戲的合理引進,以增強體育教學的趣味性,促使學生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例如,“障礙跑”這一傳統(tǒng)體育訓練項目,雖能有效鍛煉學生身體的協(xié)調性與靈活性,但鑒于傳統(tǒng)訓練方式的單一性,難免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如果教師借助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化身為正義的警察,告訴他們必須通過重重考驗、越過各種障礙才能到達終點,解救被困人質,這樣他們學起來就會更加有激情,這不僅有助于維護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而且還避免了因負荷超載而對學生身體造成傷害的問題。
二、游戲活動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對體育游戲的應用
體育課開始的熱身階段,對應其他學科的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高質量的導人,對教學整體質量能起到推動的作用。對初中體育課而言,良好的教學導入能讓學生身體各方面機能得到有效調動,以免在后續(xù)的訓練過程中發(fā)生韌帶拉傷等事故,這也能視作對學生身體及心理狀態(tài)的一種保護活動。因此,在具體的導人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針對導入的內容予以靈活的設計,為了切實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教師還可融人一些充滿趣味的游戲,這樣可以轉變此前因準備活動的單一性而讓學生產生的枯燥感受,繼而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動力與活力。
就傳統(tǒng)的體育課準備活動而言,教師通常是要讓學生以慢跑或做體操的形式來舒張韌帶,久而久之,學生難免會感到枯燥而逐步失去參與活動的興致。因此,教師若能將游戲教學融人初中體育的準備活動中,有助于重新調動學生的活動參與興趣。例如,組織學生開展接力跑、換位跑或跳皮筋等趣味性游戲,一來可起到良好的熱身效果,二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活動積極性,為其在課中學習新內容打好基礎。
2.加強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以游戲的方式開展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若教師亦能積極參與到學生游戲中,不僅有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確保師生關系的和諧構建,而且基于體育教師的親身示范,學生的學習效果亦將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進行了八百米的長跑訓練后,教師便可開展“警察抓小偷”的游戲,即教師與學生分別扮演警察與小偷的角色。在教師抓到“小偷”后,被抓的小偷便自動轉化角色,變?yōu)榫?,而警察亦轉變?yōu)樾⊥?,之后師生進行下一輪的“抓捕任務”。如此一來,在教師的親身參與下,不僅提高了師生之間的互助性與協(xié)作性,且學生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亦能得到有效彰顯。又如,在一些與跑步相關的訓練中,教師可組織學生以開展“男女混合接力”游戲的方式進行,切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繼而確保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
3.教學鰭束環(huán)節(jié)中對體育游戲的應用
以往在體育課即將結束的階段,教師通常是要求學生集合,清點學生人數后便草草結束一堂課的訓練。除此之外,還有教師會在此階段為學生安排一些較大強度的技能訓練。就以上兩種方式而言,我認為均不適合作為課堂的結束方式。原因在于:第一種結課方式,雖能最大限度放松學生身心,但無法鞏固學生的課中所學,所以不適宜作為結課的方式。而第二種方式下,學生會因此前經歷過較為激烈的運動而身心均處于較為疲憊的狀態(tài),如果教師再度施加高強度的技能訓練任務,難免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導致實際訓練效果不佳。
因此,若教師能通過安排一些彰顯學生團隊凝聚力的小游戲來結束一堂課的教學,不僅會讓學生疲憊的身心得到有效放松,而且會使每一個人都與團隊榮譽有極為密切的關聯。因而在實際游戲過程中,即便是平日疏于或懶于體育鍛煉的學生,為了能贏得團體榮譽,亦將一改原本的懶惰面貌,如此一來,在能有效改善學生人際關系的同時,還能極大增強初中生的班級凝聚力,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fā)展而言均大有助益。
總之,游戲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合理運用,無論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或是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等方面都有很大幫助。作為初中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注重對游戲的合理引進,還需不斷摸索并總結新的經驗,以確保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可以得到更好的發(fā)揮,如此方能在發(fā)展學生綜合素質時亦保證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蘇曉明.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6( S1):81-82+85.
[2]戴立新.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合理應用[J].運動.2012( 22):120-121.
[3]張振.初中體育課堂游戲教學的應用探討[J].文理導航(中旬),2014(10):80.
[4]閆杰.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體育游戲淺談[J].未來英才,2016(10):61.
(責任編輯 黃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