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刑事冤假錯案,古今中外,無不有之。楚辭《九章·懷沙》中即出現(xiàn)“冤”字:“扶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1]何謂“冤”?《說文解字》認為:“冤,屈也。從兔,從一。即兔在一下,不得走,益屈折也”;[2]可以看出,“冤”首先指的是一種內(nèi)心壓抑的怨氣,然后則是無罪而受罰的冤屈,到了刑事領域,“冤”和犯罪、訴訟、牢獄相結(jié)合,演變成“冤案”,文化大革命以后,隨著大批因政治運動而被戴上“反革命”帽子的無辜者陸續(xù)得到平反,“冤假錯案”就成為廣大民眾約定俗成且經(jīng)常使用的詞匯,但是事實上,“冤案”、“假案”和“錯案”并不是同一內(nèi)涵。一般而言,冤案是指有犯罪事實存在,但并非該被告人所為,而對該被告人進行定罪科刑的案件。假案是指人為地捏造客觀上根本不存在的案件事實,并對被告人進行刑事追究的案件。錯案是指作為案件處理的事件存在,但在認定事實、情節(jié)或適用法律定性處理上出現(xiàn)錯誤的案件。[3]本文所指的刑事冤假錯案是冤案、假案和錯案的統(tǒng)稱。
【關鍵詞】大眾傳播;刑事冤假錯案;報道積極意義
【作者簡介】王曉紅,山東政法學院傳媒學院教師。
【基金項目】本文系濟南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重大刑事案件媒介框架研究(批準號:JNSK19C31)。
一、中外刑事冤假錯案的現(xiàn)狀
由于司法技術、司法制度、以及執(zhí)法者司法素養(yǎng)等的局限性,中國古代刑事冤假錯案屢屢發(fā)生,比較知名的有竇娥冤案、刺馬案等,《搜神記》、《疑獄集》、《補疑獄集》等書中也收錄了大量刑事冤假錯案。由于缺乏正當?shù)纳暝V平反路徑,普通民眾把希望寄托于天意或神意,這使得我國古代的冤假錯案充滿了神秘的戲劇色彩,被文學作品反復征用,被評彈、說唱、搬上戲劇舞臺,成為普通民眾一種獨特的冤案文化的集體表達與記憶。新中國成立后,基本每年都有重大的刑事冤假錯案曝光,例如1995年的石東玉案、2005年的余祥林案、2014年的呼格吉勒圖案、2016年的聶樹斌案等,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據(jù)統(tǒng)計,中國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刑事冤假錯案已有近200起。[4]
中國并不是孤例,放眼全球,刑事冤假錯案顯然是一個世界性問題,在公認法治進程領先、訴訟制度透明公正、監(jiān)督制約機制完備的歐美國家亦是如此,例如著名美國的1931年斯科茨伯勒男孩案、英國的Birmingham Six、Cuildford Four,Maguire Seven案等。全英緩刑官員聯(lián)合會稱“在入監(jiān)服刑的囚犯中,大約有5%的人一直(超過5年以上)在做無罪申訴”。[5]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研究表明,從1973年到1955年美國死刑案件有68%被推翻。[6]
二、刑事冤假錯案的危害
因為相比一般案件,冤假錯案的危害性更強,從個人角度說,它侵害了冤案當事人人身、財產(chǎn)乃至生命的安全,給當事人及家屬帶來一生無法愈合的精神創(chuàng)傷,很多人出獄后無法從事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成為社會的“邊緣人”,有的甚至走上了真正的犯罪道路。從國家角度說,國家司法體系的完備程度、司法的正義、公信力都被強烈質(zhì)疑,影響了國家法律的權威性,影響了社會公眾對國家法律的信心,這種傷痛是全民性的,充滿著無窮的隱患。聚焦當下,中國目前正在經(jīng)歷從革命到改革的主題變奏,刑事冤假錯案頻繁發(fā)生所造成的司法公信力下降、國家權威性受到質(zhì)疑與“價值的偏移、道德的滑坡、唯官為大的人治作風、公權的私立化、徇私枉法和貪污腐敗”[7]等一系列問題一起沖擊著中國“從傳統(tǒng)統(tǒng)治到法理統(tǒng)治,從禮俗社會到法理社會,從傳統(tǒng)中國、鄉(xiāng)土中國到法理中國”[8]的現(xiàn)代化司法進程。
三、刑事冤假錯案的產(chǎn)生原因
要想最大程度地避免刑事冤假錯案的出現(xiàn),就要搞清楚其發(fā)生發(fā)展的內(nèi)在機理。目前學界普遍認為我國刑事冤假錯案的產(chǎn)生原因集中在司法制度內(nèi)部,例如:警方刑訊逼供、證人不實陳述、錯誤鑒定結(jié)果、司法機關的績效考核標準不科學、檢察機關忽視部分證據(jù)、法院沒有遵守疑罪從無原則、司法的潛規(guī)則等,只要實施“先進”的刑事訴訟制度就可以改變這一現(xiàn)狀。[9]法國當代著名律師勒內(nèi)·弗洛里奧曾指出:“公正的審判是不容易的事情。許多外界因素會欺騙那些最認真、最審慎的法官?!?sup>[10]司法體制外的一系列國家政策、國民的刻板印象和對待犯罪的立場、社會各個階層的固有結(jié)構(gòu)以及社會利益集團的博弈等外部因素被認為是真正導致冤案產(chǎn)生的決定性力量。[11]在這里我們不得不引入“犯罪迷思”的概念,它指的是現(xiàn)代風險社會下,兇殺等暴力犯罪被公眾認為是最具威脅性與殺傷性的犯罪類型,因此應當是刑事司法的“重中之重”,否則就會違背民意。事實上,在犯罪統(tǒng)計學里,暴力犯罪是發(fā)生率較低的犯罪,造成的死亡總?cè)藬?shù)也不是最高的,其案件在各種犯罪案件中的比例是相當?shù)偷模?,美國兇殺案里出現(xiàn)的冤案數(shù)量卻在所有冤案中占了將近一半。[12]無論歐美國家抑或是中國等后發(fā)現(xiàn)代國家,暴力犯罪的破案情況、追訴情況和定罪情況稱為當事人、家屬、媒體、普通公眾評價司法機關績效的首要標準,[13]這給司法部門造成了巨大壓力,失誤就難以避免。
四、刑事冤假錯案錯案中的大眾傳播
犯罪迷思的背后是普羅大眾心理與價值觀念的折射,要想扭轉(zhuǎn)犯罪迷思,就需要改變公眾對暴力犯罪的看法,而決定公眾“想什么”以及“怎么想”正是大眾媒體的功能。媒體常采用的策略是在新聞生產(chǎn)中有意識地選擇、強調(diào)或遺漏某些信息來組構(gòu)事件的中心意義,這就是就是媒體的報道“框架”??蚣芾碚撟?0世紀80年代興起,根植于多個學科和領域,戈夫曼(Goffman)將這個概念引入文化社會學,后來大眾傳播領域開始借鑒此概念。目前框架已經(jīng)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媒介文本編碼,一般來說,受眾在接受信息的時候會不自覺地接受某種框架,而且會根據(jù)此框架形成某種認知。[14]塞米科(Semetko)和法爾肯堡(Valkenburg)提出的歐美新聞報道中最常用的五類框架應用最廣,包括沖突框架(指呈現(xiàn)個體或群體在特定問題上的沖突或?qū)梗⑷说乐髁x框架(指從個體角度或情感角度對事件進行私人化、人本化的敘述)、道德框架(將事件置于宗教或道德的語境下,構(gòu)建事件的善惡、是非、對錯,或提供宗教或道德處方)、歸因框架(提供關于事件起因的解釋、推斷或暗示)和經(jīng)濟框架(關于事件的經(jīng)濟損失情況和經(jīng)濟后果評估)等。[15]
在法治報道領域,刑事冤假錯案因案件的復雜性、曲折性、戲劇性,極易引發(fā)公眾的情感共鳴,正如勒內(nèi)·弗洛里奧的描述:“‘錯案這兩個字,會使人想到一個無辜者在黑牢里服刑的情景?!?sup>[16]與媒體新聞報道的要求:真實性、新鮮性、重要性、趣味性、接近性不謀而合,成為大眾媒體爭相報道的題材。清朝末年剛剛創(chuàng)刊不久的《申報》就歷時三年連續(xù)刊載了44條消息、18篇論說、8則評論或按語、14篇諭折、1份狀子、1則廣告來報道楊乃武與小白菜冤案。11712005年1月19日,《河南商報》刊發(fā)了一條普通的法治新聞《河北“摧花狂魔”滎陽落網(wǎng)》,記者楚楊在后續(xù)跟進中意外得知落網(wǎng)嫌疑人王書金所供述的其中一起奸殺案已經(jīng)在多年前被河北警方找到“真兇”且槍決。時任《河南商報》代理總編輯的馬云龍迅速意識到此案的新聞價值,立刻派記者范云峰和楚楊到河北“真兇”家鄉(xiāng)做深入調(diào)查,隨后寫成深度報道《一案兩兇,誰是真兇?》一文,3月14日,馬云龍在簽版前告訴通聯(lián)編輯,讓他向全國100多家媒體傳送此稿,并聲明“不要稿費”,至此,聶樹斌案正式進入全國媒體視野,在之后的12年里,從中央到地方超過500家媒體關注了此案,僅在聶案平凡前報道數(shù)量就達到3000多篇,在媒體積極地“搖旗吶喊”下,2016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布聶樹斌無罪。除了聶樹斌案,眾多最終被法院改判當事人無罪的案件如呼格吉勒圖案、死刑保證書案、念斌案、張氏叔侄案……都多多少少浮現(xiàn)著媒體的身影。2014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將媒體與司法關系問題寫入了黨的文件。這讓我們不得不再一次認真地審視媒體報道與法院審判的關系。
媒體與司法的關系是學界和業(yè)界多年來爭論的焦點,司法將“沖突私域化”,而媒體卻將“沖突社會化”[18]使得二者看起來背道而馳、無法融合,有學者擔心媒體的介入會干擾司法審判、影響司法獨立、破壞法治尊嚴、擾亂中國法治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進程,比如大量刑事冤假錯案的報道極有可能誘發(fā)潛在的社會矛盾、激發(fā)公眾的負面情緒。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媒體介入司法的積極意義。首先,媒體提升了冤案當事人的話語權。與龐大的國家機器相比,普通公眾往往難以調(diào)動充分的社會、政治和精英資源,雖然憲法賦予了公民信訪、申訴、控告、檢舉、揭發(fā)等權利,但是這些權利在現(xiàn)實社會中的實現(xiàn)具有一定難度,媒體可以幫助弱勢的普通公眾提升話語地位,贏得“建構(gòu)社會行動的競爭性話語空間”。[19]其次,從國家層面來講,刑事冤假錯案的發(fā)生,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司法機關可以通過彌補過錯的方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進一步加強普法宣傳。2014年,安徽廣播電視臺《張高平的十年》、法制日報《請記住這些有良知的法律人浙江主動糾正兩起重大錯案舊事新聞》、石河子日報社《信仰的力量》同獲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同題材的案件報道同時在中國新聞獎評選中獲獎尚屬首例,這也側(cè)面證明了國家在呼吁媒體與司法的良性互動。
作為社會公器,法律一直以通過調(diào)整社會矛盾的方式發(fā)揮著國家治理的政策導向、社會發(fā)展的價值引領、人們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法律確認等功能,從而營造了社會公平正義的精神氛圍。在堅持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國家法律話語體系的前提下,充分且合理地發(fā)揮媒體對冤假錯案的輿論監(jiān)督作用,讓每一個個體都有機會通過媒體報道散發(fā)微光,讓每一份法律判決書都既承載法律威嚴又浸透人性光輝,這是中國跨時代民主征程中重要的一環(huán)。
參考文獻:
[1][戰(zhàn)國]屈原.楚辭[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第106頁.
[2][東漢]許慎.說文解字[M],廣東:汕頭大學出版社,第58頁.
[3]趙琳琳.刑事冤案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3月.
[4]李奮飛,美國死刑冤案證據(jù)剖析及其啟示[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
[5]Rosemary Pattenden,English criminal Appeals 1844-1994:Appeals Against Conviction and Sentence in Englandand Wales,Oxford:Clarendon Press,1996.
[6]吉姆·佩特羅、南?!づ逄亓_.冤案何以發(fā)生——一位美國檢察總長的沉痛反思[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第86頁.
[7]陳和平.先秦“禮法之爭”法哲學之辨[J].南昌大學學報,2013年3月.
[8]郭棟,法理的概念:反思、證成及其意義[J].中國法律評論,2019年第3期.
[9]RobWarden,SYMPOSIUM;INNOCENCE IN CAPITAL SENTENCING:ARIICLE:ILLINOIS DEATH PENALTY RE-FORM:HOW IT HAPPENED,WHAT IT PROMISES.95 J.Crim.L.&Criminology381(2005).
[10]勒內(nèi)·弗洛里奧.錯案[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4,第12頁.
[11][13]劉磊,案外因素對催生刑事冤案的作用力分析——以美國1188件冤案的結(jié)構(gòu)性分布與案外成因為參鑒[J].現(xiàn)代法學,2014年3月,
[12]斯蒂芬.E.巴坎,犯罪學:社會學的理解[M].秦晨,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4]張潔海.負面事件新聞報道的媒體框架建構(gòu)——一個認知一情緒的事后解釋模型[J].現(xiàn)代傳播,2016年第11期.
[15]Semetko, H.A., &Valkenburg,P.M.,“Fram-ing European politics:A content analysis ofpress and televisionnews.” Joumal of Communication, vol. 50, no.2, 2000,pp.93 -109.
[16]勒內(nèi)·弗洛里奧.錯案[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4,第2頁.
[17]谷辛,中國新聞史上連續(xù)時間最長的冤案報道[J].新聞與寫作.2010年6月.
[18]趙利.媒體監(jiān)督與司法公正的博弈[J].中山大學學報,2010 (5) 176-181.
[19]袁光鋒.合法化框架內(nèi)的多元主義:征地拆遷報道中的“沖突”呈現(xiàn)[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