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雪,金學平,曾祥聰,李 爽,李 麗,余 磊,朱伶俐,周 委,祝 宏*
1.武漢工程大學化工與制藥學院,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武漢工程大學),新型反應器與綠色化學工藝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武漢工程大學),湖北 武漢430205;
2.武漢市藥物增溶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湖北 武漢430205;
3.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湖北 武漢430205
磷霉素(R)-1-苯乙胺鹽是磷霉素類藥物的關(guān)鍵中間體,包括磷霉素鈣、磷霉素鈉以及磷霉素氨丁三醇[1-3]。磷霉素類藥物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單純性下尿路感染和腸道感染,通過與細菌烯醇丙酮酸轉(zhuǎn)移酶不可逆結(jié)合,抑制其活性,阻斷N-乙酰葡糖胺和磷酸烯醇丙酮酸合成N-乙酰胞壁酸,干擾細菌細胞壁的合成,發(fā)揮廣譜抗菌作用[4-5]。多重耐藥菌的出現(xiàn)和流行使臨床抗感染治療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zhàn)[6-8],磷霉素抗菌機制獨特,交叉耐藥少,對于多種臨床重要耐藥菌仍有較高的抗菌活性,再度得到臨床醫(yī)師的重視[9-10]。
原研工藝采用Glamkowski合成法,進行手性拆分生產(chǎn)磷霉素(R)-1-苯乙胺鹽,收率達32.5%,該工藝存在混旋鹽拆分過程操作繁瑣、能耗大,拆分技術(shù)不易掌握,收率不穩(wěn)定等問題[11-12]。近年來有文獻相繼報道了以鎢酸鈉或鉬酸鈉催化順丙烯膦酸-(R)-(+)-α-苯乙胺鹽環(huán)氧化合成磷霉素(R)-1-苯乙胺鹽的工藝,收率在28%~30%,該類工藝解決了混旋鹽拆分繁瑣的問題,但收率并沒有提升,且使用的催化劑存在回收困難,殘留嚴重等問題,有著很大的改進空間[13-15]。
本文在上述基礎上,以過氧樹脂為載體,負載鎢酸鈉制備成高分子手性環(huán)氧催化劑R(圖1),經(jīng)驗證具有良好的性能,并且能夠多次重復套用;通過單因素試驗和正交試驗對合成條件進行優(yōu)化,以順丙烯膦酸為原料,反應溫度、催化劑用量、原料物質(zhì)的量之比、反應時間作為影響因素,收率、光學純度作為評價指標,找到了最佳的合成方案[16-18],解決了催化劑回收困難問題,提高了反應收率[19-21];采用紅外光譜,光學純度分析,液相色譜法聯(lián)用蒸發(fā)光散檢測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scattering detector,HPLC-ELSD),核磁共振氫譜(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對其進行質(zhì)量分析[22-23],該方案制備工藝簡單、穩(wěn)定、質(zhì)量可控,適合用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24-25]。
圖1磷霉素(R)-1-苯乙胺鹽的合成路線Fig.1 Synthesis route of phosphonomycin(R)-1-phenylethylamine salt
1.1.1 儀器DF-101S集熱式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旋轉(zhuǎn)蒸發(fā)儀RE-52C;ZF7三用紫外分析儀;RY-1熔 點 儀;AuTopolIV(365 nm);Agilent-Cary630;Agilent1260Ⅱ。
1.1.2 試劑順丙烯膦酸,(R)-(+)-α-苯乙胺,乙醇,質(zhì)量分數(shù)30%雙氧水,水合鎢酸鈉、Na2HPO4,以上(湖北迅達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過氧樹脂[賽樂成爾(武漢)科技有限公司]。
1.2.1 催化劑R的制備稱取50.0 g水合鎢酸鈉加至1 000 mL三口燒瓶中,加入500 mL純化水攪拌至溶清,緩慢滴加50 mL的H2SO4(6 mol/L),得白色乳濁液,再滴加4.0 mL磷酸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為85%);向反應體系中加入過氧樹脂50.0 g,劇烈攪拌并升溫至60℃,反應8 h后降至室溫,減壓抽濾,濾餅用大量純化水洗至濾液為中性,然后再用100 mL無水乙醇淋洗2次,將濾餅轉(zhuǎn)移至鼓風干燥箱50℃至無減重,得亮黃色固體85.2 g,催化劑負載量為70.4%。
1.2.2 順丙烯膦酸-α-苯乙胺鹽的合成用量筒取50 mL(0.164 mol)順丙烯膦酸溶液,加至250 mL三口瓶中,補加70 mL乙醇,勻速攪拌;緩慢勻速滴入(R)-(+)-α-苯乙胺21 mL(0.164 mol),控制溫度低于40℃;滴加完畢,40℃恒溫快速攪拌反應1.5 h,于零攝氏度以下抽濾,濾餅用環(huán)己烷(50 mL)洗滌3次,轉(zhuǎn)移至鼓風干燥箱50℃至無減重,得灰白色固體38.72 g,收率97.1%。
1.2.3 磷霉素(R)-1-苯乙胺鹽的合成在250 mL三頸瓶中,加入上步驟全部產(chǎn)物固體38.72 g(0.148 mol)的順丙烯膦酸-α-苯乙胺鹽和120 mL乙醇,攪拌并升溫至45℃,直至固體全部溶清;在攪拌的條件下慢慢加入催化劑3.0 g(相當于順丙烯膦酸質(zhì)量的15%),Na2HPO40.12 g(相當于順丙烯膦酸質(zhì)量的6‰),然后用恒壓滴液漏斗慢慢滴入質(zhì)量分數(shù)30%的雙氧水23 mL(0.197 mol),控制滴速約5秒/滴。滴加完畢,升溫至65℃恒溫反應3 h,趁熱抽濾,回收催化劑,濾液送至冰箱冷凍析晶5 h,再次抽濾,濾餅送至鼓風干燥箱50℃干燥至恒重,得白色結(jié)晶狀固體22.1 g,收率53.8%。[文獻[11]:收 率32.5%DMF)];1HNMR(400 MHz,D2O)δ:1.19~1.20(d,J=4.0Hz,3H,CH3),1.35~1.37(d,J=8.0Hz,3H,CH3),2.64~2.69(d,J=10.0Hz,1H,CH),3.01~3.08(m,1H,CH),4.23~4.27(m,1H,CH),7.19(s,5H,ArH);IR(KBr)v:3 178.11,1 626.66,1 534.58,1 148.40,1 046.68,908.79,847.08,772.83,700.52 cm-1。
2.1.1 磷霉素(R)-1-苯乙胺鹽的合成單因素試驗經(jīng)過大量預試實驗,發(fā)現(xiàn)順丙烯膦酸與(R)-(+)-α-苯乙胺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成鹽反應溫度、催化劑的用量、反應時間對磷霉素(R)-1-苯乙胺鹽的合成試驗結(jié)果影響較明顯;因此,以順丙烯膦酸與(R)-1-苯乙胺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n1∶n2)、反應溫度(C)、催化劑用量(B)、反應時間(A)作為單因素考察條件,按上述實驗內(nèi)容進行試驗,以收率(Y)和光學純度(ee%)作為參考指標,探索該反應的較為合適的條件。單因素試驗因素及試驗條件見表1,實驗結(jié)果見圖2。
表1單因素試驗因素及試驗條件Tab.1 Factors and levels for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由圖2可知,反應時間在2~3 h、催化劑用量在10%~20%、反應溫度在55~65℃、原料順丙烯膦酸與(R)-(+)-α-苯乙胺物質(zhì)的量比為1∶1.0~1∶1.5之間時,產(chǎn)率較高??紤]綜合成本,順丙烯膦酸與(R)-(+)-α-苯 乙 胺 的物質(zhì) 的 量 比 采用1∶1.1~1∶1.3作為最佳范圍。
2.1.2 磷霉素(R)-1-苯乙胺鹽的合成正交試驗設計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以收率(Y)、光學純度(ee%)作為考察指標,選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表L9(34)進行正交試驗設計,為了使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準確度進一步提高,隨機設置各因素水平,用來安排正交試驗設計的因素與水平,具體見表2。
圖2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a)反應時間,(b)催化劑用量,(c)反應溫度,(d)原料物質(zhì)的量比Fig.2 Results of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a)reaction time,(b)amount of catalyst,(c)reaction temperature,(d)molar ratio of raw material
表2正交試驗設計因素水平Tab.2 Factors and levels for orthogonal test design
2.1.3 工藝條件優(yōu)化的分析此步所有條件及操作不變,原料為第3步所得。實驗結(jié)果見表3。
以50 mL母液(含順丙烯膦酸20.0 g)為原料,按照1.2和表2的條件進行L9(34)正交實驗,分別測定產(chǎn)品收率和對映體過量百分率e.e.值,進行多指標綜合評分。在合成物質(zhì)純度較高的條件下,產(chǎn)率是合成條件優(yōu)良與否的主要評價指標,因而設權(quán)重系數(shù)為0.7,e.e.值越低,則表明產(chǎn)物的光學純度越低,所以設權(quán)重系數(shù)為0.3。以綜合評價的結(jié)果進行極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結(jié)果見表3、表4和表5。
以綜合評價為指標,在實驗選取條件的范圍內(nèi),以A、B、C、D四個因素作為變量,進行方差分析,無Sig.值和F值,D項的Ⅲ型平方和為0.137,遠小于其他3個因素,所以將D因素作為誤差項分析,不列入變量范圍,再次進行方差分析,得到表5結(jié)果。
表3正交試驗設計的結(jié)果Tab.3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design
表4第一次方差分析結(jié)果Tab.4 First analysis results of variance
將D因素作為誤差項進行分析,A、B、C三項的Sig.值分別為0.02、0.03、0.01,均小于0.05,可認為因素A、B、C對綜合評價的影響顯著,即反應時間、催化劑的用量、反應溫度對綜合評價指標影響顯著,且影響強度: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催化劑的用量;順丙烯膦酸與(R)-(+)-α-苯乙胺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對綜合評價指標幾乎沒有影響。根據(jù)極差分析結(jié)果和方差分析結(jié)果以及從節(jié)約成本、提升光學純度等方面來判斷,最佳的合成工藝條件為A3B2C3D1,即反應時間3.0 h,催化劑用量質(zhì)量15%,反應溫度65℃,順丙烯膦酸與(R)-(+)-α-苯乙胺的物質(zhì)的量為1∶1.0。
參照實驗1.2.3,以最佳的合成工藝條件(即反應時間3.0 h,催化劑用量質(zhì)量15%,反應溫度65℃,順丙烯膦酸與(R)-(+)-α-苯乙胺的物質(zhì)的量為1∶1.0)進行重復性實驗,并將粗品以質(zhì)量分數(shù)80%乙醇-水溶液精制,烘干得產(chǎn)出精品經(jīng)HPLC檢測純度達99%以上視為合格,其中催化劑R經(jīng)重復利用5次。實驗結(jié)果見表6。
根據(jù)表6數(shù)據(jù)可知,該步反應平均收率為48.7%,催化劑R重復套用5次,其催化活性基本上保持一致,很好的解決了催化劑難以回收的問題。
表6催化劑R重復利用實驗結(jié)果Tab.6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catalyst R recycle
表5第二次方差分析結(jié)果Tab.5 Second analysis results of variance
本研究在原研工藝Glamkowski合成法的基礎上,綜合了近年來以鎢酸鈉或鉬酸鈉催化順丙烯膦酸-(R)-(+)-α-苯乙胺鹽環(huán)氧化合成磷霉素(R)-1-苯乙胺鹽的工藝,通過修飾催化劑并改變投料比、反應時間、催化劑用量以及溫度等實驗因素,找到較優(yōu)反應條件。
通過正交試驗設計[L9(34)],以產(chǎn)率和光學純度為考察指標,利用綜合評分法對試驗結(jié)果進行方差分析可知,反應時間3.0 h,催化劑用量15%,反應溫度65℃,順丙烯膦酸與(R)-(+)-α-苯乙胺的物質(zhì)的量為1∶1.0為磷霉素(R)-1-苯乙胺鹽的最優(yōu)合成條件。通過對上述條件的優(yōu)化,以順丙烯膦酸為原料制備磷霉素(R)-1-苯乙胺鹽的綜合收率達47.3%,與現(xiàn)有工藝(30%~35%)相比有所提升,并解決了催化劑難以回收的問題。此合成路線具有經(jīng)濟、易操作的特點,且易于實現(xiàn)工業(yè)生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