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藹芳
摘要:思維導圖已經(jīng)被很多教師所應用了,并且涉及到多個學科。在語文這一學科中應用的也比較普遍。眾所周知,語文教學中習作是一個教學難點,教師們將寫作方法、寫作形式傾囊相授給學生,但仍會發(fā)現(xiàn)學生缺乏思路,情感表達欠缺,因而教師需摒棄一些傳統(tǒng)習作的教學方式,嘗試一些新的教學形式。筆者在小學高段習作教學中應用了思維導圖,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高段習作教學
引言
習作是小學生對語文知識運用能力的展現(xiàn),也是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如何的一種體現(xiàn),教師可以在學生的習作中發(fā)現(xiàn)許多問題,在幫助其解決的過程中,就促進了小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提升。這也是語文這門學科學習需要學生達到的能力之一,因此,以新型的科學的方式——思維導圖來進行習作教學,其必要性就顯現(xiàn)出來。下文以課堂教學中的實際案例簡要分析思維導圖在小學高段習作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思維導圖的定義及繪制
(一)思維導圖的定義
思維導圖是一組織性思維工具,它是由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東尼博贊發(fā)明的。其主要根據(jù)大腦的原理進行繪制,在繪制過程中結(jié)合圖文特點。將關鍵詞語條理清晰地展示在圖畫上,最主要最關鍵的詞語放在圖畫的中央,由圖畫中央向四周擴散輻射。相對次要的詞語放在分支的點上,以此類推形成一級級的關系分散開展來。
(二)思維導圖的繪制
思維導圖在繪制過程中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這樣才能達到理想效果。首先,將主題關鍵詞提煉出來,從而明確問題的關鍵點,進一步解決首要問題。再次,選取大小合適的紙張,將關鍵詞先寫在紙張的中央確定中心,進而在中心基礎上進行擴展,為增強圖畫效果可以涂上顏色進行突出主題以便于強調(diào)。接下來,在原有中心基礎上進行繪制,從一級擴展到二級到三級。需要注意的是在繪制過程中每一級線的粗細都要保持一致。為了便于學生進行思考聯(lián)想,在繪制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亓舫隹臻g畫幾支無顏色的分支。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想象力,促進學生擴散性思維發(fā)展
思維導圖的結(jié)構(gòu)是仿照大腦的結(jié)構(gòu)形狀進行布局畫圖的,它的中心具有一個關鍵詞語,在此基礎上進行一步步擴散。每一個分支都有一個提取的關鍵詞,一步步具體化,最終形成一個擴散式的結(jié)構(gòu)圖。且還留有空白的枝節(jié),給學生留有極大的思考空間。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學生可以根據(jù)關鍵詞語進行發(fā)揮,不必要按照固定模式進行思考。長期按照固定思維模式進行思考容易導致學生缺乏靈活性,不懂變通,不利于學生長遠發(fā)展。經(jīng)過長時間進行訓練,學生可以逐步培養(yǎng)提升自己的發(fā)散性思維。
(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自主積累素材
在關鍵詞的提示下,學生可以自助進行思考發(fā)揮。在思考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自身語言資源匱乏,缺乏素材積累。在此情況下,學生會主動下意識進行素材積累,擴充自身的詞匯量,提升自己的語言敏感度。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學生逐步培養(yǎng)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知道自身弱點,并且通過自身努力克服彌補,在一步步分析彌補中加強自身綜合能力。例如,改變原來固有的學習模式后,在思維導圖的引導學習后,學生逐漸意識到課外資料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才可以輔助進行學習:一種是單元主題契合與課文聯(lián)系緊密的資料,它們可以對課本知識進行補充,填補課文以外的空白。另一種是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髓,例如國學經(jīng)典以及著名作品,它們作為經(jīng)典流傳下來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
三、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高段習作中的應用
(一)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選擇寫作素材
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寫作的最大難點在于不知道要寫什么,對于教師提出的作文命題,往往腦袋空空,沒有內(nèi)容和素材可寫,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選擇寫作素材,幫助學生想明白可以從哪些角度進行切入,從而讓學生更好地調(diào)動自己腦海中的素材進行升華和包裝。比如,在“暑假里的一件事”的作文命題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講一下自己在哪里過的暑假,去哪里玩了,在玩的過程中有什么有趣的事情,這些事情為什么有趣,自己從這些事情中得到了什么啟發(fā)等等,先讓學生將自己暑假里經(jīng)歷的一件事情進行口頭描述,不斷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調(diào)動已有的寫作素材,然后再讓學生根據(jù)自己講述的內(nèi)容進行寫作,從而打開寫作的思路。
(二)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安排文章結(jié)構(gòu)
記敘文,在敘述方式上有順敘和倒敘兩種敘述方式,所以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分別為學生講述兩種敘述結(jié)構(gòu)。比如,倒敘可以先敘述事件的結(jié)果,先表達自己從這件事中所受到的啟發(fā),然后再描述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最后進行總結(jié),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主題。
結(jié)論
綜上所述,將思維導圖引入小學語文高段習作課程,可以有效開闊學生的思維,改善學生的表達,拓寬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可以想寫、敢寫、會寫,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真正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具體來說,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分為素材選擇、結(jié)構(gòu)安排、內(nèi)容想象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寫作教學的指導,開闊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
參考文獻:
[1]王雪.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20(14):42-43.
[2]苑征.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20,22(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