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琬璐
[摘要]對古代玉器的皮色、沁色和染色進行科學鑒定,是判斷玉器價值的重要依據(jù),但同時也是開展玉器鑒定工作中的難點之一。在實際鑒定的過程中,一般都是與查閱文獻或考古資料同步進行的。而近幾年來,隨著玉器市場的日益繁盛,無形中又一次增加了鑒定難度,尤其是作為軟玉的次生色,其成因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復雜性,在工作中需要采取多樣化、高尖端的工藝來鑒定,流程復雜。主要研究古代玉器皮色、沁色和染色的鑒定難點和方法。
[關 ?鍵 ?詞]古代玉器;皮色;沁色;染色;鑒定難點;鑒定方法
新石器時代,玉文化就開始在我國流行,距今已經(jīng)有八千多年的歷史,而且已然成為中華民族精神文明中重要的分支。對玉器的皮色、沁色和染色進行研究和鑒定,不僅能夠篩選出高層次的玉器和一些劣等玉器,而且對于玉器的修補和雕刻工作也具有積極的影響?;诖?,在實際鑒定的過程中,需要采取多樣化的科技鑒定和人工鑒定方式來不斷更新鑒定技術,從而為玉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奠定基礎。
一、古代玉器皮色、沁色和染色的鑒定研究和難點
(一)玉器皮色
以往人們對于玉器皮色的認知,一般都體現(xiàn)在利用皮色進行構圖設計當中,以此來強化玉器的審美效果。從歷史沿襲的角度出發(fā),在西漢時期,朝臣出使西域后獲得了大量的和田玉料,因此也就產(chǎn)生了較為原始的玉皮俏色巧雕工藝。例如當時以辟邪為主的玉器,在皮色雕刻上大多要在神獸的尾部和背部使用俏色雕刻法。而宋遼金時期,作為和田玉雕刻和應用的高峰時期,玉器的玉制不僅十分細膩,而且皮色的類型也眾多,包括糖皮籽玉、虎皮籽玉等。而玉器的造型也從原有以辟邪為主的神獸造型,轉(zhuǎn)化為以表現(xiàn)民俗生活場景的造型為主,玉皮的色彩也變得十分富麗。而現(xiàn)代玉器工藝品類型眾多,但是在成色和價值方面卻千差萬別。尤其很多偽仿古玉器采取天然的咖啡色皮色來突出高古沁的特點,在鑒定上也需要下一番功夫。
(二)玉器沁色
古人在鑒賞玉器或者是在進行玉器收藏的時候,是十分看中沁色的,尸古即最佳。清朝在記載玉器沁色鑒賞的古跡中,曾說過“玉有九色十三彩”,其中十三彩就是沁色。現(xiàn)代技術在鑒定古玉沁色的過程中一般會參考其出土標準,因為一般情況下沁色的形成是因為玉器在長久埋藏于地下的過程中自身所形成的顏色變化,是出土類玉器的主要特征。常見的沁色類型包括灰白沁色,又被稱為“鐵銹色”“瓜皮綠”等;純漆黑色也被稱為“膏藥沁”等。我國古代的傳世玉器,如果年代較短的話一般表現(xiàn)為桂華沁,質(zhì)地細膩。如果古玉材質(zhì)的密度大,那么玉器本身不容易受沁,所以很少見“雞骨白”。因此在對玉器沁色進行鑒定的時候,其中一大難點就是其本身的質(zhì)地需要最先檢測,包括細膩度和密度等,然后再比對出土資料,辨別其雕刻的年限,以此作為沁色鑒定的重要依據(jù)[1]。
(三)玉器染色
玉器染色的鑒定是分辨該玉器真?zhèn)蔚淖钪苯訕藴省6槍τ衿鞯娜旧鹪?,說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以清朝時期染色風最盛,而如今經(jīng)常被提及的“宋仿蘇燒”以及“老提油”等染色工藝,是傳統(tǒng)玉器染色技藝中較為先進的工藝類型。古代典籍當中記載的玉器染色工藝,一般包括血沁法、琥珀玉、老提油、燒色法幾種,而大部分玉器在經(jīng)過人工處理后,其色澤都會呈現(xiàn)出一種濃艷或烏黑的自然沁色,在放大鏡下可以呈現(xiàn)出網(wǎng)狀、脈絡狀以及線狀等分布或走勢。而后期,染色的技法又被應用到了玉皮雕刻當中,以增加玉器的美感和色彩感。因此,想要僅憑肉眼就分辨出玉器的皮色、沁色和染色,是具有相當大的難度的。
二、古代玉器皮色、沁色和染色鑒定的方法
(一)玉器皮色的鑒定方式
針對玉器皮色的鑒定,一般會對其俏色雕刻工藝進行甄別,一般情況下具有以下特征,首先這些玉器的皮色在肉眼看的情況下就會出現(xiàn)不同的顏色和肌理,而且具有過渡狀的特點;其次,它們的表面一般都有坑洼的毛孔,與橘皮類似,在放大鏡下看甚至深淺不一;再次,這些玉器一般都會有綹裂,所在位置顏色還會不斷加深;最后,這類玉器的質(zhì)地都相對細膩,有一定的重量感[2]。
皮色的形成一般是在氧化的環(huán)境下,與化合物反應后的產(chǎn)物,因此在玉器表面會呈現(xiàn)出一些黑色或褐色的薄膜,也就是歷史資料中常見的“黑皮”描述。而真皮色也會由于玉器質(zhì)地的不同,滲透的強度也各有差異,最為自然的皮色就是能夠與籽玉融為一體。而現(xiàn)在市面上摻雜著大量后期加工而成的皮色玉器,雖然染色方法不斷更新,但是在科技鑒定的基礎上一經(jīng)測試依然會原形畢露。例如通過電子鑒定方式,能夠發(fā)現(xiàn)一些軟玉帶有黃褐色的皮色,其FeO的含量顯然要多于無色的區(qū)域,而MnO的含量卻高于無色的區(qū)域。再對Fe的具體物質(zhì)成分進行分析就可以分辨出其表面一定摻雜了適量的能夠染色的針鐵礦或纖維礦等,以此來判斷其價值。
(二)玉器沁色的鑒定方法
玉器沁色的顏色本身就具有復雜性,肌理和顏色也是呈過渡狀,而且綹裂位置顏色會逐漸加重。一般情況下,質(zhì)地相對疏松的玉器本身更容易受沁,因此鑒定人員通過顯微鏡對其質(zhì)地結構精心檢查就能發(fā)現(xiàn)沁色所在位置。但是隨著技術的更新,鑒定人員發(fā)現(xiàn),玉器受沁程度的不同,對其硬度、孔隙度、透明度、光澤度以及本身顏色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對鑒定技術升級以及鑒定理論進行補充至關重要。而最為常見的沁色仿古玉就是白沁,也就是在酸堿環(huán)境下自然而然形成的沁色,鑒定過程中需要對玉器表面的酸堿強度進行鑒定。而針對不同的玉器,在鑒定沁色的過程中所選擇的設備也不同,如珠寶玉石需要將顯微紅外光譜儀、折射儀、偏光儀等設備結合在一起鑒定。這樣一來,所得到的鑒定數(shù)據(jù)能夠有效地突破以往鑒定過程中存在的盲區(qū),提升鑒定效果[3]。
(三)玉器染色的鑒定方法
依照現(xiàn)代化的玉器染色工藝技術,鑒定人員可以對其發(fā)光性進行有效的考察,因為經(jīng)過染色的軟玉在顯微鏡等測試儀下,其光譜一般會呈現(xiàn)出光致發(fā)光和紫外熒光的特征。而具有天然皮色和沁色的玉器一般不會在不同的波段下均不會出現(xiàn)發(fā)光性。同時,對一些微小的玉飾進行鑒定的時候,可以采取XRF儀器或顯微鏡等,觀察玉器俏色位置是否有部分色塊或團塊,然后研究其顏色裂縫的分布,如果發(fā)現(xiàn)顏色分布呈現(xiàn)縱向或橫向的規(guī)律性,那么就可能是人工上色。除此之外,還可以對玉器裝飾品的化學元素和結構進行鑒定,如果在玉器中發(fā)現(xiàn)含F(xiàn)e量較少還摻雜其他Cu雜質(zhì),就可以判斷該玉器為人工合成。而一些人工合成的玉器本身具有十分精巧的雕刻工藝,對其鑒定的時候也需要更為精準的數(shù)據(jù)依據(jù)。
三、結語
古代玉器作為具有研究和審美價值的歷史文物,因此對其皮色、沁色以及染色進行鑒定,不僅能夠分辨出市面上哪些玉器真正具有繼承價值,同時還能更新鑒定手段,優(yōu)化整個玉器交易市場的秩序。基于此,在實際鑒定的過程中,應該采取多樣化的鑒定儀器和科學鑒定方式,為玉器皮色、沁色和染色的研究提供依據(jù),從而為文物的保護和管理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萬文君.淺論古代玉器皮色、沁色和染色的鑒定方法[J].巖石礦物學雜志,2016,35(S1):25-30.
[2]陳冉.怎樣鑒定收藏古代玉器[J].廣西質(zhì)量監(jiān)督導報,2015(5):4-5.
[3]周曉晶.關于古代玉器上的人工染色[J].收藏家,2010(10):31-38.
作者簡介:王琬璐,女,1977年生,1998年畢業(yè)于新疆教育學院美術系。自幼喜愛美術作品。從業(yè)15年,虛心求教于各個大師工作室。先后在顧永駿大師工作室、郭萬龍大師工作室進修。2014年被評為中國和田玉中級鑒賞師,2018年被評為安徽省玉雕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