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芙榮
[摘 要]網絡教學是新課堂教學的一種形式,在信息化社會中,多媒體教學不斷更新,并在特殊時期、困難環(huán)境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網絡授課要模擬真實課堂環(huán)境來進行有效網絡課堂教學,利用教學時間地點靈活、教學授課針對性強,提高聽課質量、快速獲取學習資料,對網絡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要及時有效。
[關鍵詞]信息化;網絡授課;教學研究
如何更好地利用網絡開展教育教學已經成為我們研究的新課題。為確保廣大師生身體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減少因疫情對教育教學產生的不良影響,各級學校領導早謀劃早布置,結合學校實際做了積極探索,教師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線上授課,確保開學延期不延教,停課不停學,讓信息化教學手段得到充分的實踐,利用空間有了極大拓展。
一、網絡授課方式的優(yōu)勢
網絡授課是基于互聯(lián)網絡的遠程在線互動培訓課堂。一般系統(tǒng)采用音視頻傳輸以及數(shù)據(jù)協(xié)同等網絡傳輸技術,模擬真實課堂環(huán)境,通過網絡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培訓環(huán)境。在疫情防控的特定時期,網絡授課的優(yōu)勢明顯。
1.教學時間地點靈活
教師可用手機或者電腦,在家就能進行教學,教學時可以是錄播課,也可以是按照學校排的課表上課。不懂的知識點可以課上提問,也可以課下休息時進行答疑。提出的問題可以通過留言的方式,讓教師快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利用手機、電腦和平板電腦等信息化設備,觀看網課直播、網課回放,不受空間的大小、時間地點的影響,這樣有效防止學生因不能去學?;蛞蚴?、因病上不了課而影響學習。
2.教學授課針對性強
網課是教師經過長時間精心備課,錄制或直播講授的課程,教師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反復研課,根據(jù)教學模塊,學生掌握程度可分層進行授課。網課直播時以基礎知識為主,提升知識以例代練,掌握較好的學生還可以通過點選提升課、沖刺課的錄播課,找到相關的知識練習來提高中、高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不同類型的網課可以直接對接不同階段的學習,針對性較強。對于面臨小考的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學習情況來考前復習基礎知識、高頻考點、經典題型和做題技巧的課程,讓學生在短時間迅速提升應試能力,查缺補漏,自主學習。
3.能夠提高聽課質量
教師上網課時不受任何干擾,不容易出錯或者跑題,學生聽課時能在舒服的環(huán)境下,不會遇到課堂嘈雜聽不清、離黑板遠看不到、極端天氣干擾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學生都在一個相對舒適的環(huán)境中學習。雖然少了一種集體學習的氛圍和緊迫感,可以通過教師隨機提問來抽查學生的聽課情況。在家長的配合下,可以隨機連麥視頻、隨機拍照等方式讓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大大提高網課的聽課質量。
4.快速獲取學習資料
學生喜愛學習時,一是通過身邊的手機、電腦就可以上網,能快速進行查找、搜集、整理、獲取學習資料。比如一個單詞、短語、成語、名人典故、思維導圖等,都能實現(xiàn)快速查找學習資料。二是不用擔心學習資料的丟失。不用因為幾年前的筆記本找不到而苦惱,錯題集中哪類問題沒明白而冥思苦索,可以通過超大云盤的海量存儲,將網課中的內容整理存放。三是學習內容及時更新。不用擔心未學習的內容與教材內容脫節(jié),利用網課將學習資料不斷更新,即使在偏遠的農村,利用智能手機也能觀看到最新的教學內容。
5.有力應對突發(fā)事件
疫情期間,各個公共文化平臺推出了免費在線課程,學生可以充分借助這些平臺,開拓視野,整合學習,確保學習不間斷,提高綜合學習能力。如學生居家即可將閱讀與信息處理、繪畫表達相結合,制作圖文并茂的閱讀筆記;將數(shù)學知識學習和實驗相結合,動手做科學實驗;也可以進行藝術體驗和創(chuàng)作,提高學生綜合表現(xiàn)能力。
二、網絡授課有待商榷的問題
網絡課堂是傳統(tǒng)課堂授課的有效補充,雖然有方便、快捷等諸多優(yōu)點,但也存在不容忽視的現(xiàn)實問題。
一是資源不夠多,平臺運行不夠平穩(wěn)。資源一切就緒,但面對巨大流量的考驗,多個平臺卻措手不及。2月3日,有的輔導平臺免費直播課程開課第一天,過多學生在線上課而出現(xiàn)“網崩”。很多在線教育平臺都存在卡頓、閃退、掉線等問題,阿里、華為、騰訊云交互服務均存在壓力過載問題。二是教室變直播室,教師能力難以應對。網絡授課信息越多,越需要整合,從中挑出最有用的給學生。因此線上教學,讓不少教師感覺有壓力。三是學習環(huán)境改變,學生的健康有影響。學生長時間封閉在家,現(xiàn)實交流少,對網絡學習的新鮮感逐漸消失,會出現(xiàn)厭學、懈怠等消極情緒。課程表制定不科學,有些學校的課程表,上午安排了四五節(jié)本校課程,學生患近視眼的幾率增加。四是基礎設施短板,客觀條件有制約。根據(jù)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統(tǒng)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有2.09億農村網民,較2016年底增加793萬人,增幅為4.0%;農村地區(qū)互聯(lián)網普及率上升為35.4%,但和城鎮(zhèn)地區(qū)71.0%的普及率相比,我國農村地區(qū)還存在巨大差距??梢钥闯?,目前農村留守兒童和老人比例大,受經濟發(fā)展條件等制約,不需要網絡,不會用電腦,沒多余錢支付網絡費用等現(xiàn)象,不同程度制約了網絡課堂發(fā)展。
三、關于網絡授課的幾點思考
在當前網絡教學中,教師不再以指導者的身份出現(xiàn),而是學習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學生對教師的恐懼心理消失,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發(fā)揮。
1.完善工作機制,形成聯(lián)動效應
建議加強網絡平臺建設,免費開放全部優(yōu)質在線課程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制定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實施方案,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與課程平臺建立教學質量保障聯(lián)動機制,加快研發(fā)一批有特色、代表性強、數(shù)量充足的在線試題。發(fā)揮“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示范引領作用,組織在線教育機構研發(fā)多樣化在線教學解決方案。
2.設置緩沖區(qū)域,保持良好心態(tài)
生活的課堂比學校的課堂更為重要,居家的生活如果長時間的心情郁悶、不安,會帶來心理問題。家長和教師要為學生設置網絡學習緩沖區(qū),加強思想引導,了解規(guī)律的作息和飲食的重要性,家長通過一些專家講座讓學生的一天張弛有度,節(jié)奏有序,做事和思緒穩(wěn)定,保持良好的心情,鍛煉學生不斷適應生活的能力、接受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克服心理障礙。
3.制訂學習計劃,科學管理時間
制訂切實、可行、有效的在線學習計劃,將知識點強化、細化、條理化,全面提升綜合實力、整體水平。利用“空中課堂”“網絡在線課堂”等多媒體信息化手段實現(xiàn) “停課不停學”。
4.遵循認知規(guī)律,提高學習效率
幫學生找到一天中精神最好的時候,讓學生在這段時間學習觀看弱勢學科的網課,或網上搜集整理知識點,積累一段時間,家長需要督促學生換一門學科“換換腦”。此外利用電子記事本、個性化電子小鬧鐘提醒學生及時復習、預習、閱讀等。在每天睡覺之前,利用電腦、手機總結一天的學習效果和成果,鞏固一天的學習成果,并存儲以便歸納總結。
5.用好線上工具,建立師生互動
線上學習最大的難點就是“及時反饋,當場釋疑”。學校里的學習是集體學習,而在家里只有學生一個人,更需要獨立思考。隔著網絡,教師的監(jiān)督指導會有很大的削弱。建議學生在家學習時,要和教師以及同學進行良好的溝通,遇到不懂的知識點,要及時請教教師和同學,別讓問題堆積。另外,主動和教師交流學習進度,家長及時進行監(jiān)督,對學生也能起到督促作用。
6.勤于跟蹤問效,及時心理疏導
在線上教學實踐中,授課教師要勤于通過微信、QQ等信息化手段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檢查,通過跟蹤回訪教學,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征求家長、學生建議,培養(yǎng)師生之間的感情,對于學習有困難,心理有壓力的學生要及時疏導,特別是小學生,要幫助學生樹立目標。家長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人物紀錄片或者人物傳記,樹立榜樣,不斷激勵學生,讓優(yōu)秀人物成為學生成長成材的動力源泉。
隨著科技與電子產業(yè)的不斷推陳出新,疫情期間網絡教學克服困難,實現(xiàn)停課不停學,延期不延教的良好效果,利用休整時間,在教師、家長的幫助下,學生不斷了解和審視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找到自己需要發(fā)展的能力和特長,切實達到教育教學與學生心智健康成長雙贏。
參考文獻:
[1]薛心澄.小學信息化教學的評價[J].信息化管理,2014,(07) .
[2]王少東,趙建軍.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研究[M].沈陽:沈陽出版社,2000.
[3]馬曉強,郁麗萍.教學組織形式與網絡教學[J].教育研究,2002,(04).
[4]張杰.網絡教育與教育新理念[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2,(02).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