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縣中醫(yī)院 浙江 遂昌 323300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VBI)是由于椎動脈疾病導致患者腦部后循環(huán)不足,大腦缺血、缺氧,從而出現(xiàn)眩暈、惡心嘔吐等癥狀。該病反復發(fā)作,病情纏綿不愈,可引起腦梗死,甚至造成死亡。目前西醫(yī)治療VBI主要采用藥物對癥治療,但單純使用此類藥物有藥物依賴性和較多副作用,效果往往不理想。
中醫(yī)學對眩暈的認識源遠流長,本病病位在腦,多為本虛標實之證,肝、脾、腎虛為本,肝風、痰濕、血瘀為標,其中痰瘀中阻型是臨床常見的證型之一。本研究使用天麻夏蒲湯治療VBI痰濁中阻證,旨在探討其療效及對患者血漿內(nèi)皮素-1(ET-1)及人降鈣素基因相關(guān)肽(CGRP)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觀察對象均為我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94例VBI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47例,對照組47例。觀察組中男性21例,女性26例;年齡42~66歲,平均年齡57.48±10.39歲;病程6~43天,平均病程25.27±9.40天。對照組中男性22例,女性25例;年齡44~68歲,平均年齡57.26±10.78歲;病程7~48天,平均病程25.42±9.73天。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方面經(jīng)過統(tǒng)計分析,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診斷標準:西醫(yī)診斷標準符合《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1]中VBI的標準。中醫(yī)辨證分型符合痰濕中阻證[2]的標準,主癥:頭暈目眩;次癥:頭重昏蒙、胸悶、涌吐痰涎、惡心嘔吐;舌脈:舌苔白膩,脈孺滑。
1.3 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年齡在40至70歲之間;③經(jīng)顱多普勒檢查(TCD)確診;④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①腦卒中、梅尼埃綜合征、癲癇等其它原因引起眩暈者;②重要臟器功能嚴重不全者;③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2.1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控制血壓、控制血糖、調(diào)節(jié)血脂、維持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等常規(guī)治療。
2.1.1 對照組:靜脈滴注長春西?。ㄩ_封康諾藥業(yè)有限公司,H20041119),每次30mg,每日1次。
2.1.2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應用天麻夏蒲湯治療。方劑組成:天麻、姜半夏、丹參各15g,桃仁、川芎、石菖蒲、當歸、枳實、茯苓,陳皮各10g,葛根30g,甘草6g。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4天。
2.2 觀察指標:①中醫(yī)證候積分:將頭暈、頭重昏蒙、胸悶、痰涎、惡心嘔吐根據(jù)癥狀嚴重程度評分,無、輕、中、重分別記為0分、1分、2分、3分,計算總積分。②血流速度:治療前、治療后分別應用TCD檢測椎-基底動脈的平均血流速度。③血漿ET-1及CGRP水平:治療前、治療后分別空腹采集靜脈血5ml,離心后采用ELISA法檢測血漿ET-1及CGRP水平。
2.3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 21.0軟件對本次的計數(shù)與計量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比較,分別應用卡方檢驗、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療效標準[3]:痊愈為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90%;顯效為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70%~89%;有效為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30%~69%;無效為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30%。
3.2 臨床療效情況:觀察組總有效率95.74%,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4.47%,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情況
3.3 中醫(yī)證候積分情況:中醫(yī)證候積分在治療前兩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中醫(yī)證候積分在治療后兩組顯著降低(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較對照組降低明顯(P<0.05)。見表2。3.4 兩組治療前后平均血流速度比較:平均血流速度在治療前兩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平均血流速度在治療后兩組均明顯升高(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較對照組升高明顯(P<0.05)。見表3。
表2 中醫(yī)證候積分情況(±s,分)
表2 中醫(yī)證候積分情況(±s,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治療后4.59±0.63※△8.37±1.07※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shù)47 47治療前15.73±2.38 16.24±2.46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平均血流速度比較(±s,cm/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平均血流速度比較(±s,cm/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基底動脈30.19±3.50 42.45±4.56※△29.87±3.73 37.14±4.33※組別觀察組(47例)對照組(47例)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左椎動脈21.34±3.62 40.60±4.81※△21.62±3.75 35.48±4.52※右椎動脈18.73±2.87 36.80±3.59※△19.16±2.46 32.27±3.15※
3.5 兩組治療前后血漿ET-1、CGRP水平情況:血漿ET-1、CGRP水平治療前兩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血漿ET-1水平治療后兩組顯著降低,CGRP水平顯著升高(P<0.05),且觀察組較對照組變化更顯著(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漿ET-1、CGRP水平情況(±s,ng/L)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漿ET-1、CGRP水平情況(±s,ng/L)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CGRP 12.36±2.34 27.82±3.18※△12.54±2.36 21.45±3.09※觀察組(47例)對照組(47例)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148.26±15.87 87.50±10.73※△151.58±16.74 108.45±12.58※組別 時間ET-1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病理基礎(chǔ)是腦動脈粥樣硬化、頸椎退行性病變,導致大腦血液供應不足,使得患者出現(xiàn)突發(fā)性眩暈、惡心嘔吐、胸悶及視物旋轉(zhuǎn)等臨床癥狀。該病的發(fā)病機制比較復雜,起病急,病情遷延,反復發(fā)作,容易致急性腦血管病,長期則遺留神經(jīng)功能障礙。西醫(yī)臨床治療VBI的關(guān)鍵是緩減癥狀和改善預后,包括對癥治療、擴張腦血管、改善腦細胞代謝、抗血小板聚集等,但癥狀易反復發(fā)作,根治難度高,效果不理想。中醫(yī)學理論認為,VBI按癥狀論治當屬于眩暈病的范疇[4]。本病的發(fā)病主要由于肝、腎、脾虛損,“風”“火”“痰”“瘀”入侵導致的。其中“痰”邪在發(fā)病中占主導地位,痰濕導致氣機受阻,痰瘀互結(jié),清陽不升,腦竅失養(yǎng)。中醫(yī)根據(jù)VBI痰濕中阻證的證候特點,進行有針對性地辨證施治,補益肝腎、益氣養(yǎng)陰以治虛,熄風化痰、活血通絡以化實,從而達到標本兼治之效。
本觀察采用天麻夏蒲湯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痰濕中阻證患者。方中天麻為君藥,平肝潛陽,熄風止痙;半夏、石菖蒲共為臣藥,燥濕開竅化痰,降逆止嘔,醒神益智;丹參、桃仁、川芎、當歸活血祛瘀,通絡止痛,茯苓利水健脾,葛根舒筋和絡,枳實、陳皮調(diào)理氣機;甘草溫中補土、協(xié)調(diào)諸藥。諸藥合用,共奏化痰熄風、祛瘀通絡之功效。本研究對VBI患者采用天麻夏蒲湯治療,患者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明顯降低,總有效率明顯升高,治療效果顯著。TCD是一種檢測顱內(nèi)動脈血流狀態(tài)的有效手段,具有簡單、快速、無創(chuàng)、靈敏度高等特點,能夠反映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血流動力學變化。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椎動脈血流速度均明顯升高,說明天麻夏蒲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流量,增加腦部血氧供應。
ET是一種可以在血管內(nèi)外產(chǎn)生縮血管作用的血管活性多肽,其水平的升高可以導致大腦血管收縮,使得腦組織缺血、缺氧,ET-1是其中縮血管作用最強的因子。CGRP可以激活K+-ATP酶細胞通道、降低細胞內(nèi)鈣離子(Ca2+)水平,起到舒張血管的作用。ET-1和CGRP水平在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保持一種平衡狀態(tài),從而可以維持腦血管的舒縮功能,保持腦組織充足的血液供應。本觀察對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服用天麻夏蒲湯,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ET-1、CGRP水平均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痰濕中阻證患者服用天麻夏蒲湯,可以顯著改善癥狀,血流速度明顯提高,治療效果滿意,機制可能與調(diào)節(jié)血漿ET-1、CGRP水平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