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平
30多年來,國家一級編劇褚伯承先生專做一件事:研究滬劇。為此他寫了不少論著。4月,他又出版了一本《滬劇與海派文化》,24萬字,將滬劇這張“上海的名片”的正反兩面、前生今世、高低起落介紹得一清二楚,論述準確而新穎。這本書,可謂是滬劇第一史。
著名學者、褚伯承的同班同學余秋雨為這本書寫了序,對于褚伯承的努力,余秋雨以華美而形象的文字評介:“他是一名晚風下的守護者,秋霜下的掃野人。據(jù)我所知,這樣的人物在全國各劇種中已經(jīng)不多。他長年累月地收集、訪問、評論、介紹,使滬劇的艱辛吟唱有了一道忠誠不移的‘回音壁,而砌成這道‘回音壁的材料,則是一位書生大半輩子的生命?!睒嬛@道“回音壁”的磚石,是這位滬劇史家一塊一塊地撿出來的。更重要的,它為中國戲曲史和滬劇研究學術論著填補了不可或缺的空白。
《滬劇與海派文化》對滬劇歷史的介紹,讓我這個看過無數(shù)滬劇的老觀眾開了眼界:原來滬劇歷史并不短。和京劇作一比較,京劇從1790年徽班進京算起,至今有230年的歷史,而滬劇藝術實實在在是上海土生土長的地方劇種,最初發(fā)端于浦江兩岸的農村,稱為花鼓戲。此說在晚清的歷史記載中找到根據(jù)??逃谇宕螒c十八年(1813年)的青浦人諸聯(lián)所作的《明齋小識》一書中寫道:“花鼓戲傳未三十年?!边@證明青浦的花鼓戲在徽班進京時就有了,不過當時還只是活躍在鄉(xiāng)鎮(zhèn)的以說唱新聞為主的小戲。褚伯承梳理了滬劇的起源、生長和發(fā)展的歷史。花鼓戲經(jīng)過一百多年的傳承,改為本灘;1914年本灘易幟,改稱申曲;直到1941年,申曲才更名為滬劇。
本書收集的材料詳盡而生動,有史料,更有許多貢獻卓著的代表性人物,這些演員大多是上海人民所熟知的,因而有很強的可讀性。書中以真實詳盡的歷史材料,說明了“滬劇生存發(fā)展始終和上海這座城市的命運緊密關聯(lián)。作為一種舞臺呈現(xiàn),滬劇的興衰又和海派文化的潮起潮落牢牢地捆在一起”。20世紀30年代,申曲有過盛極一時的輝煌,出現(xiàn)了四大班社競演滬上的熱鬧局面。由筱文濱領銜的“文月社”,后改名為“文濱劇團”,號稱“申曲托拉斯”,曾三進大世界,主要演員陣容強大,有一串彈眼落睛的名單:丁是娥、石筱英、楊飛飛、顧月珍、筱月珍、小筱月珍、凌愛珍、汪秀英、趙春芳、解洪元、邵濱孫、王雅琴、王盤聲等,該團演職員竟多達220人。筱文濱既要登臺演出,又要唱電臺、唱堂會。最忙的時候,他一天要唱7只電臺、15只堂會,為了趕時間,只能每天寫好一張節(jié)目單,寫明每檔活動的時間地點,不時翻看,以免誤時。他開始自備一輛三輪車,由于嫌速度慢,改叫詳生出租車,后來干脆自己買了一輛舊汽車,專門用來趕場子?!蛾懷懦假u娘子》成為筱文濱的代表作,一曲“嘆五更”聽得觀眾回腸蕩氣。
滬劇當年為何能這樣受歡迎?因為它的時裝劇成為一面靚麗的海派文化旗幟。陳獨秀提出過中國戲曲“除富貴功名之俗套”的主張,還提出了改造中國戲曲的兩項要求:一是“宜多編有益風化之戲”,二是“采用西法”。從申曲到滬劇都接受了這個建議,劇目多貼近生活,懲惡揚善,因而這個劇種雖有起伏,但老百姓始終對它不離不棄。近一個世紀以來,滬劇一直保持著自己的親民的風范。
《滬劇與海派文化》的研究還告訴我們:滬劇現(xiàn)代戲引領滬劇出了一批傳世之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羅漢錢》唱響了滬劇現(xiàn)代戲的第一聲春雷;《蘆蕩火種》中的阿慶嫂成為全國觀眾家喻戶曉的典型;愛華滬劇團原來名不見經(jīng)傳,因創(chuàng)排了《紅燈記》,因為現(xiàn)代京劇移植而名揚全國;朱端鈞導演的《星星之火》把話劇和西洋歌劇的一些元素手法引入滬劇,“隔墻三重唱”是打開人物心靈窗戶之創(chuàng)舉;《雷雨》經(jīng)精心改編,成為滬劇舞臺上久演不衰的保留劇目。曾是京劇《龍江頌》編劇組長的余雍和,加盟上海滬劇院,創(chuàng)作了《一封終于發(fā)出的信》,用趙丹的話說,“這個戲把滬劇的品位提高了好幾格”。此后余雍和一發(fā)而不可收拾,《張志新之死》《姐妹倆》《牛仔女》等不僅大大豐富發(fā)展了滬劇藝術的表現(xiàn)力,而且為它在知識分子和青年觀眾中找到了知音。他創(chuàng)作的《一個明星的遭遇》,有對人生哲理的尋求和對歷史的深刻反思,改編成的電視連續(xù)劇《璇子》更是風靡全國。一曲《金絲鳥在哪里》的插曲,在浦江兩岸街頭巷尾傳唱,茅善玉的名字遂為天下人知。書中有較大的篇幅寫了茅善玉的成長和成就,她的靈氣、銳氣、韌勁及藝術創(chuàng)造力和成就。擔任院長18年,她為滬劇院出人出戲,嘔心瀝血,還參加了13臺大戲的演出,塑造了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優(yōu)秀共產黨員黃英、顧繡創(chuàng)始人露香、《姐妹倆》中的辛蓉,還有董梅卿、繁漪、瑞玨、樊錦詩等一系列光彩奪目、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并獲得中國戲劇“二度梅”的殊榮。
書中還深情回顧了英年早逝的筱愛琴。人們不能忘記她為滬劇事業(yè)作出的巨大貢獻。筱愛琴在《羅漢錢》中飾演艾艾、《楊乃武與小白菜》中飾演畢秀姑、《星星之火》中飾演楊桂英、《雷雨》中演四鳳、《江姐》中飾演江雪琴等藝術形象,唱腔和表演都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缎切侵稹分械摹案魤θ爻笔菧麆∈飞献畛晒Φ膭?chuàng)造,這是筱愛琴和導演朱端鈞反復探究采用的新的形式。筱愛琴與扮演小珍子、雙喜的演員的默契配合,抒發(fā)了母女、姐弟骨肉之間相逢而不能相聚的悲慘情懷,這段唱深深地打動了觀眾的心,幾十年來在舞臺上始終盛演不衰。筱愛琴如果不是40歲在“文革”中就受迫害離世,她在藝術上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書中對馬莉莉在表演藝術上的不斷自我超越,也做了精到的評述。馬莉莉兩次演李鐵梅,繼而演出的張志新、韓英、宋慶齡等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而不同凡響,曾被譽為“英雄花旦”第一人。其實馬莉莉飾演《雷雨》中的繁漪、《日出》中的陳白露、《霧中人》中的白靈等角色也是非常出色的。她演的陳白露,被曹禺先生稱贊為“是自己見過的演陳白露最出色的女演員之一”。而《霧中人》中的白靈是一個蒙冤受屈30年的志愿軍女俘。馬莉莉對這個特殊角色的創(chuàng)造,注重向人物內心世界深層次的挖掘,實現(xiàn)了自己藝術道路上的第三次飛躍。飾演白靈的成功,使她榮獲1989年首屆上海白玉蘭戲劇獎主角獎。1993年她主演《風雨同齡人》,又榮獲第1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1999年,因在《宋慶齡在上海》中成功塑造宋慶齡的形象,榮獲全國映山紅戲劇節(jié)演員一等獎。
在20世紀90年代,中年演員陳瑜的崛起同樣引人注目。從《清風歌》到《明月照母心》,她主演的戲每一個都打響。兩屆白玉蘭戲劇獎主角獎、兩屆文華表演獎、第9屆戲劇梅花獎和全國戲曲現(xiàn)代戲會演優(yōu)秀藝術獎等一頂頂光燦燦的桂冠,接連不斷地戴到陳瑜頭上,她成為上海戲劇界在世紀之交的近20年之中獲得獎項最多、獎級最高的演員。這也是滬劇界引以為榮的驕傲。
滬劇唱腔的流派眾多,形成了邵派、王派、丁派、解派、楊派、石派、袁派等,同樣是因為海派文化善于吸取融匯各種藝術營養(yǎng)。邵濱孫曾拜周信芳為師,在自己的唱腔中融入了京劇的麒派,形成寬洪醇厚、蒼勁豐滿的邵派,成為滬劇中最有張力的男聲唱腔。解洪元曾被觀眾稱為“申曲皇帝”,他的唱腔中同樣吸取了京劇唱腔。他將當時的京劇小生泰斗夏福麟舒展大方、渾厚有力的演唱吸收到自己的滬劇演唱中去,打開了自己表演的新天地。楊飛飛的“楊八曲”,又移入一般女腔不用的“道情腔”,低回深沉、悲切哀怨,傳唱了半個多世紀,令人百聽不厭。王盤聲在《碧落黃泉》中的“志超讀信”一段,采用賦子板的形式,在聲腔運用上,因為寫信人是女子,讀信人又是男人,因此不單純地運用女腔或男腔,而是在男腔基礎上滲入女腔,男女腔的混合運用這是一個創(chuàng)舉。一曲 “志超讀信”,使王盤聲一曲走紅。袁濱忠的唱腔融合了王派和邵派長處,瀟灑飄逸、柔中帶剛,并善于借鑒其他劇種的曲調,30多歲就形成了自己鮮明獨特的藝術流派,深受觀眾熱愛??上У氖沁@位前程無量的滬劇表演藝術家,同樣在“文革”中遭受摧殘,英年早逝。
一個劇種的輝煌,主要是靠傳承不息、群星璀璨的藝術家的光芒造就的。作者對滬劇老中青三代表演藝術家30多人的藝術成就,從筱文濱、丁是娥、石筱英、解洪元、邵濱孫、楊飛飛、王雅琴、王盤聲、袁濱忠等前輩藝術家,到馬莉莉、汪華忠、韓玉敏、沈仁偉、陳瑜、茅善玉、孫徐春、呂賢麗、陳甦萍、華雯等著名藝術家,再到朱儉、吉燕萍、王麗君、程臻等后起之秀,都做了詳略不一的中肯評介。對滬劇院小字輩洪豆豆、錢瑩、王祎文、金世杰、丁葉波、王森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新秀,也勉勵有加、寄予厚望。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書中為唱腔設計萬智卿先生專門寫了一節(jié)——“幕后金絲鳥,一片赤子心”,總結了他在滬劇音樂創(chuàng)作方面的藝術成就,贊頌他是“良曲有情扶三代”。
滬劇從20世紀50年代初起就重視聘請著名的電影、話劇導演來提升劇種的藝術品格。張駿祥、應云衛(wèi)、朱端鈞、陳薪伊等大導演都執(zhí)導和指導過滬劇名作。朱端鈞曾用“明白曉暢”四字概括滬劇的特征,這一獨特的海派文化城市美學風格,使滬劇之花深受上海普通城鄉(xiāng)觀眾喜愛。雖經(jīng)歷雨雪風霜,遭遇過艱難危機,如今卻得以遍地開放,越開越茂盛,越開越鮮艷?!独子辍泛汀短羯脚恕芬雅某删赖碾娪?,《瑞玨》也被國家文旅部選中拍攝電視片,去年上海滬劇院被授予全國首家“中國戲曲學會推薦優(yōu)秀院團”,茅善玉榮獲上海文學藝術獎杰出貢獻獎……喜訊連連。作者對數(shù)十家民營滬劇團的崛起和發(fā)展也抱有殷切期望,稱他們是“春在溪頭薺菜花”,已成為滬劇演出市場的生力軍。這本書傾注了褚伯承先生30年收集、梳理、研究滬劇史的心血,寫作風格也同滬劇這個劇種一樣,具有“明白曉暢”的特點,寫人敘事準確生動,可讀性強、雅俗共賞。對于中國戲曲史、滬劇史來說,這本著作的出版是值得慶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