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宏賓
摘 要:《孟子》一書對后人的教育和啟發(fā)甚多,影響深遠。本文對《孟子》中的“君子”作一個梳理,把握“君子”的特征,以探討其對新時代青年的教育價值。
關(guān)鍵詞:《孟子》;君子;教育價值
孟子是中國儒家早期了不起的人物,他倡導人性本善,堅持仁義并舉,豐富發(fā)展了孔子的思想理論,其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孟子》中。《孟子》一書對后人的教育和啟發(fā)甚多,影響深遠。在《孟子》一書中,“君子”是一個高頻詞,出現(xiàn)八十余次,書中從人格上、道德上把仁人志士、仁義之人、有道之人稱作君子。國學大師錢穆講“中國人講人,列出許多區(qū)別來,如君子小人,善惡賢不肖等,而最高則有圣人”,還說“講做人道理,實為中國文化之精髓”。
在孟子眼里,“君子”有古今的分別:“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保ü珜O丑下9,本文引用直接注明孟子篇章名和節(jié)數(shù),下同)這是說,從對待過錯的態(tài)度和做法上,可以看出古之君子與今之君子的高下之別。有過則改而不順,更不得從為之辭,應是君子的正確態(tài)度和做法。
君子不僅有古今之別,也有與庶民、小人的差別。孟子曰:“人之所以異于禽于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離婁下19)人和禽獸有差異,但差異幾希、有限。君子存之者為何物?孟子曰:“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保x婁下28)仁和禮存于君子之人心。孟子又說:“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保x婁下28)人己之間互敬互愛,在今日社會也是需要提倡的,可以是良好的夫妻關(guān)系,也可以是和諧合作的上下級關(guān)系與同事關(guān)系、朋友關(guān)系。
孟子以義為路、以禮為門:“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保ㄈf章下7)常將仁和義并舉,以仁為宅、以義為路,如“仁,人心也,義,人路也?!保ǜ孀由?1)“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保x婁上10)孟子能近取譬,以宅、路、門比仁、義、路,闡述了如此一番君子之道和做人道理,影響深遠。人生之中不居仁宅,不走正路,豈不可哀可嘆!
《孟子》中“君子”“小人”的對比,有明朗朗的一句“君子小人,每相反而已矣”。(滕文公上3)提醒人們注意君子和小人的分別。與小人對立的還有“大人”。大人者,德行高尚的人。如“養(yǎng)其小者為小人,養(yǎng)其大者為大人”。(告子上14)體有貴賤,有小大,所以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孟子提出了“心之官則思”的名言,明確了大人“立乎其大”的要求。(告子上15)
大人存其仁心、養(yǎng)其大志,就是君子。與“君子”“大人”相媲美,尤為后世稱道者為“大丈夫”。孟子提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是對大丈夫的絕妙概括,成為亙古以來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和行為自律,為大人、做大事、行大道成為一代一代中華兒女的人生理想和堅定信念。
人生會面臨很多變數(shù),個人有得志與不得志的狀態(tài),孟子提出“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盡心上9)窮獨達兼的思想,得志澤民利民,不得志修身行道,一直為后人所景仰。孟子得志有“三弗為”,深知而且踐行“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盡心下35)。
不得志獨行其道,反映了君子志于道的堅定。孟子還提出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保x婁上4)不親、不治、不答,無怪乎他人,而是反思自己是否仁愛足夠、智慧充足、恭敬有加。
仁、智、勇被儒家認為是三大德,仁是第一位的,不仁就談不上智和勇。仁者無敵,知恥后勇?!睹献印分兄v了君子之恥:“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保x婁下18)名聲超過了實情,君子會感到羞恥。人和水一樣,要有本源,才能形成壯闊之勢,而不能靠虛假包裝,蒙混社會大眾?!叭瞬豢梢詿o恥。無恥之恥,無恥矣?!比瞬荒軟]有羞恥感,失去了恥感,就真的很無恥也很可怕。后世顧炎武特別講到做人要“行己有恥”。做人要自己知恥,否則無從談起。
關(guān)于君子之樂,孟子也有一番宏論。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保ūM心上20)孟子所言君子三樂,王天下不與存,且其一樂、三樂皆需依賴外部條件滿足,獨二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則純由自己而定。君子所樂者,樂于仁義,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離婁上27)君子做人問心無愧,言行留好樣于兒孫,心術(shù)無愧對天地。
《孟子》中還講到君子之憂患,憂和患二字多是分開而言,“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保x婁下28)“乃若所憂則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于天下,可傳于后世,我由未免為鄉(xiāng)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所憂為何?舜是人,我也同樣是人,我怎么能夠像舜一樣做個頂天立地的有德有才之人。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人皆可以為堯舜,激勵鼓舞著每一個中國人,修身正心做君子。
《孟子》中講君子之道的也有很多。如“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滕文公下8)一節(jié),攘鄰之雞,無論日偷一次還是月偷一次,都是不義之行,非君子之道,必須從速改過。君子講仁愛、走正道?!熬由钤熘缘?,欲其自得之也。”(離婁下14)孟子強調(diào)君子深造以道,貴在自得,也就是學習做人做事要思要領悟,悟到的才是自己的?!熬又砸?,不下帶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保ūM心下32)孟子強調(diào)了君子之言不離正道,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君子一生的行動堅守。
本文梳理解讀了《孟子》中的“君子”。君子與庶民、小人有別,君子存的是仁心。君子有君子之志,有得志與不得志之分,不得志則獨行其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君子有君子之恥,有君子之樂,也有君子之憂。概言之,孟子教人當君子、為大人,要反求諸己,修身走正道。
在今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我們的高校教師要把大學生培養(yǎng)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孟子中的“君子”思想對新時代青年成才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我們要抓住“為誰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堅持立德樹人,遵循教育規(guī)律,借鑒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做到落實落細,持之以恒,這樣就一定能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孟子.孟子[M].楊伯峻,楊逢彬,注譯.長沙:岳麓書社,2000.
[2]錢穆.四書釋義[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3]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