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實
十余年前,在江南草長鶯飛的時節(jié),我與老伴一同去過龍井村。一路好山好水,讓人陶醉。到了九溪十八澗,我們準(zhǔn)備品茗小憩片刻。這時,一位自稱是龍井村人的大嫂,欲帶我們乘車游覽龍井村,我們不假思索地答應(yīng)了。大嫂坐在前面帶路,車子在彎彎曲曲的石路上緩行。車窗外,高低茶樹相連成趣,山影斑斕,泉水叮咚,山腰間不少村婦在采茶。到底是龍井人,大嫂三句話不離龍井茶、龍井水,說這九溪十八澗是“彎彎曲曲的路,層層疊疊的山,密密麻麻的樹,點點滴滴的天,叮叮咚咚的水?!?/p>
經(jīng)大嫂介紹我們得知,獅峰山麓有一壁上流泉,泉下有一碧池,池之形狀如井。相傳,古時人們以為這泉和井通東海,亦屬龍王管轄,于是稱此泉為龍井,又尊稱其為“老龍井”。 這井十分奇特,攪動時,水面會出現(xiàn)一條分水線,仿佛游龍擺動,然后慢慢消失。這種現(xiàn)象在雨天更為明顯。據(jù)說,這分水線的出現(xiàn),同地下泉水與地面水相互沖撞有關(guān)。西湖龍井茶以色清、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著稱。按產(chǎn)期先后及芽葉嫩老,龍井茶可分為蓮心、雀舌、極品、明前、雨前、頭春、二春、長大等八級,上好的龍井茶只出在獅(峰)龍(井)云(棲)虎(跑)。
到了龍井村,在大嫂引領(lǐng)下,我們走進她那黛瓦粉墻的老屋,只見一中年男子在堂屋中正準(zhǔn)備炒茶。原來,那是大嫂的丈夫。炒茶用的是一口大鐵鍋,油黑發(fā)亮,下部裝有電機裝置,是一口電炒鍋。鍋雖大,但一次炒茶葉卻不多——僅貼鍋底的樣子。這位大哥先在鍋中倒少許植物油,邊嫻熟地翻炒茶葉,控制火候,邊滔滔不絕地道起炒茶經(jīng):“炒茶的技術(shù)性要求很高,有抓、抖、推、甩等十大手法,一鍋茶需炒四遍。為了保證質(zhì)量,每次只能炒四兩茶。”那一鍋碧綠的茶樹葉子,在炒鍋中慢慢卷起、干癟,隨之抖落的清香便飄飄裊裊,沁得人滿身滿心。
大嫂熱情地為我們沏上剛剛炒制的龍井茶。沏茶用的是那清澈甘冽的龍井泉水。此情此景正合《龍井茶歌》中的那句詩:“豈知新茗煮新泉,團黃分列浮甌面?!笔峙醪璞?,我聞到了清幽雋永的茶香,見到清澈微黃的茶湯中,片片茶葉如仙風(fēng)鶴骨,又似娉娉婷婷的神女玉立。我望著茶杯出神,想玉皇老兒的瓊漿玉液可能也不過這般光景。
在我的印象中,綠茶泡出的顏色應(yīng)該是綠色的,怎么這龍井茶湯是嫩黃色呢?大嫂說:“二月份采摘的頂級茶,因茶葉嬌嫩,經(jīng)沖泡之后其茶湯便是綠中顯黃,似翠非翠,茶葉則一葉一芽,秀麗整齊。稍后采摘的茶葉,因為葉子已經(jīng)長大,所含綠色素增加,泡出來的茶水就有點發(fā)綠了?!闭f話間,我輕輕舉杯,細(xì)啜一口香茗,口感果然不錯,讓人感覺勞頓全消,生出一種自內(nèi)而外的清涼與愜意,全然陶醉在這南方嘉木的魂魄之中。
我想買點龍井茶回去,細(xì)細(xì)品賞這份茶趣,于是和大嫂討價還價。物以稀為貴——那茶著實不便宜。但至今回想起來猶覺這段經(jīng)歷和那茶的味道,十分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