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智媒時代下主流媒體新聞報道的新路徑

2020-09-06 13:44涂詩嘉
中國傳媒科技 2020年1期
關鍵詞:新聞報道受眾

摘? 要:隨著進入互聯(lián)網日益繁盛的21世紀,新技術、新媒體應運而生,給傳統(tǒng)主流媒體的發(fā)展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從新媒體的角度來說,用戶接受信息的習慣發(fā)生了根本性轉變,移動化、碎片化、即時性的特點日益凸顯;從智媒體的角度來看,基于移動互聯(lián)、大數(shù)據、虛擬現(xiàn)實、人機交互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完美的實現(xiàn)了信息與用戶需求的智能匹配的媒體形態(tài)。依據傳統(tǒng)“采編播”模式的主流媒體如何立足自身優(yōu)勢,堅持“守正”;如何在媒體的智能化背景下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新聞報道的新路徑新方法,成為了必須研究的新課題。本文將依照在智媒時代下新聞報道的新特點,探索主流媒體新聞報道如何“守正創(chuàng)新”。

關鍵詞:智媒時代;主流媒體;新路徑;新聞報道? ? ? ? ? ? ? ? ? ? ? 中圖分類號: G21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134(2020)01-082-03? ? ? ? ? ? ? ? ? ? ? ? ? ? ? ? ? ?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1.022

本文著錄格式:涂詩嘉.智媒時代下主流媒體新聞報道的新路徑[J].中國傳媒科技,2020,01(01):82-84.

1.研究背景

從傳播學領域出發(fā),媒體被劃分為兩類:第一類為主流媒體,第二類為大眾媒體。主流媒體以具備廣泛影響力、公信力與權威性等要素著稱。

1.1內容上:政治性色彩明顯,嚴肅莊重、敘事枯燥

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主流媒體是黨治國理政的重要輿論場所,以傳播黨和人民的主流核心價值觀為己任,秉持鮮明的政治立場和價值判斷,是保持輿論環(huán)境穩(wěn)定的重要平臺。黨性和政治性特征成為主流媒體最核心的特征。其基本政治功能是有效傳播政治思想,保護優(yōu)秀思想文化。

一直以來,我國傳統(tǒng)媒體新聞報道的內容多為法律法規(guī)、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以及重要會議講話精神等,莊重性黨政性使得嚴肅表達、敘事風格紅專成為常態(tài)。而相對枯燥乏味的陳詞,又給主流媒體添上了“傳統(tǒng)、高大”的象征符號,使得受眾與政治之間產生一定的隔閡。

1.2形式上:傳播渠道單一,周期較長

主流媒體以傳統(tǒng)的報業(yè)、電視、廣播等傳統(tǒng)媒體分發(fā)渠道作為新聞傳播的途徑,特別是包括黨報黨刊在內的傳統(tǒng)紙媒只能夠按照特定的周期進行傳播,而過長的傳播周期已經無法適應現(xiàn)如今受眾對于信息接收及處理的即時性和快速性的需求。

然而,隨著智媒化、媒介融合的趨勢日益明顯,新媒體呈現(xiàn)出數(shù)字性、非線性、交互性的特點,傳播范圍廣、速度快、渠道豐富等特點為廣大受眾所喜聞樂見。隨著網絡的不斷發(fā)展,電子化閱讀、看圖看視頻時代的到來,新技術如VR/AR、人工智能的出現(xiàn)給傳統(tǒng)主流媒體的發(fā)展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市場份額逐漸被新興媒體所占據取代,經營環(huán)境不容樂觀。

黨報黨媒的嚴謹性決定了在很多時候為了保持正統(tǒng),而只能“放棄”版面以及插圖等細節(jié)上、美觀上等形式上的追求。內容不夠吸引年輕受眾、傳播方式不夠符合年輕讀者的閱讀方式也成為了黨報黨刊等傳統(tǒng)紙媒無法贏得年輕人關注和喜愛的原因。這也正是其讀者群體正在不斷減少且不再年輕化甚至向老齡化趨勢發(fā)展的重要原因。

因此,如何守正創(chuàng)新,探索在新媒體新趨勢下的發(fā)展生存,以良好的姿態(tài)面臨沖擊,成為了主流媒體需要即刻解決的問題。

2.研究意義

在媒體融合大趨勢的浪潮下,以交互性、數(shù)字性為特征的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興網絡媒體在信息傳播乃至新聞報道方面的影響力逐漸擴大,傳統(tǒng)主流媒體如何在立足自身優(yōu)勢的同時,探索媒體融合的新路徑,成為其必須回應的新課題。

守正,是新聞報道的前提,是立身之本;創(chuàng)新,是適應新時代的基本要求,也是主流媒體有效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基礎。只有突破常規(guī)、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夠使信息傳遞廣泛到達用戶。

目前,我國正處在發(fā)展關鍵期、改革關鍵期和矛盾凸顯期,面對傳播格局的深刻變化和輿論環(huán)境的紛繁復雜,主流媒體新聞報道如何探索新思路具有了更加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2.1智媒時代下主流媒體新聞報道

萬物皆媒。隨著萬物相連的互聯(lián)網——“物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任何物體都有成為媒介的可能。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更改了在過去以人為主導的媒體的傳統(tǒng)。

人機合一。技術與人類智慧的融合共通,智能化媒體、智能化機器人的出現(xiàn),使人機交互成為趨勢。

自我進化。任何媒介的產生都在進行“疊加式發(fā)展”,即吸收傳統(tǒng)媒介的優(yōu)勢并進化成更與時俱進的新媒體。機器更深入洞察人心,人更深入掌握駕馭機器的能力,不斷互相促進,進化發(fā)展。

2.2智媒時代下主流媒體新聞報道的變革

2.2.1打造獨特創(chuàng)意內容,傳播主流價值觀

受眾與政治之間的“隔閡感”是主流媒體新聞報道中常見的問題。太過宏大的主題與信息無形中拉遠了與受眾之間的距離。結合互聯(lián)網去中心化的特點,在新時代背景下傳播時政新聞,則應該從受眾的角度來展示更加平民化的內容,實現(xiàn)從俯視變?yōu)槠揭?,從小的切入點出發(fā)引出大的主題,有效傳播了主流思想價值觀的同時也增加了受眾群體。

例如《人民日報》在2016年6月,利用全媒體平臺(“中央廚房”)制作的一系列時政微視頻《習近平用典》。這些每集僅三分鐘左右的視頻,以可視化的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著作及講話中引用的典故,并系統(tǒng)闡釋其蘊含的深邃意義。更為突出的是,它采用仿古手繪的畫面風格,使原本枯燥無味的“大義”——國家領導人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戰(zhàn)略,用互聯(lián)網思維表達了出來,將政治傳播的意義寓于事實性信息之中,也塑造了整個社會的核心價值導向和認知框架,體現(xiàn)了創(chuàng)意又不失正統(tǒng)。

2.2.2創(chuàng)新話語表達方式,探索平民化敘事形式

在互聯(lián)網時代,在互聯(lián)網思維的引導下,新媒體的言論表達能力和敘事功能大為強化,尤其是時政微視頻已經成為我國主流媒體時政新聞報道中的標配。重大時政活動故事化平民化、嚴肅政治議題生活化口語化已成為時政微視頻的主要表現(xiàn)方式。

在2017年兩會報道中,《人民日報》推出的《當民法總則遇上哪吒》微視頻引起了強烈反響。該短視頻運用受眾熟知的動畫形象“哪吒”,以他的出生經歷為例子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民法總則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既活潑有趣又通俗易懂。而《“兩會版”成都》微視頻則利用改編翻唱流行音樂等創(chuàng)新元素結合當下熱門的政治議題用“年輕人的方式”傳播正能量的民謠?!懊恳欢浠ǘ荚诨厥祝唇裉煲汛簼M神州”,改編者用小情調訴說大情懷,無不令人動容。

2.2.3開發(fā)社交屬性,提升參與度轉移話語權

互動才會有參與。有效促進政治傳播、新聞傳播的一大法寶就是提升參與度,讓決策更民主化科學化的同時也拉近了受眾與政治之間的距離。傳統(tǒng)媒體可利用日益流行的彈幕文化、轉發(fā)評論等實時互動行為方式進行雙向互動傳播,擴大傳播優(yōu)勢。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于 2017 年“兩會”召開前夕推出的創(chuàng)意微視頻《“劇透”2017 年全國兩會》,用邀請函的形式增強了用戶的代入感,并采用實景與虛景巧妙結合的手法,模擬實現(xiàn) AR 效果,用戶仿佛身臨其境親自揭開一個個兩會熱點。

2.2.4 H5新聞:以高互動性創(chuàng)新信息分享

H5技術可以將文字、圖片、音視頻進行完美融合,通過不同的組合使新聞展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特點,使原本枯燥、呆板的新聞活潑起來。而且,H5 還借助移動端進行傳播,其閱讀時長較短,完美契合受眾對碎片化時間的使用需求。

國務院中國政府網推出了插畫手繪風格的游戲類H5《美術館里看政府工作報告》,用戶可以在畫作中尋找報告中的隱藏圖標,親自探索不同元素對應的報告內容。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互動視頻H5《點擊!你將隨機和一位陌生人視頻通話》,用模擬“視頻通話”的場景,拉近了兩會與普通百姓之間的距離。

2.2.5 AI合成主播

AI即人工智能。2018年6月,我國學者譚鐵牛院士在第十九次中科院院士大會上發(fā)表了《人工智能:天使還是魔鬼》的主題報告,他認為“人工智能是研究開發(fā)能夠模擬、延伸和擴展人類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tǒng)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新華社推出了《新小浩上兩會》《新小萌上兩會》系列短視頻。其中“新小萌”在2019兩會首次登臺,是首位“AI合成女主播”,逼真的形象和強大的業(yè)務能力贏得了網友的好評。

2.2.6微故事新聞:vlog、微視頻等

中國網微信公眾號策劃了兩會系列的“開箱”主題視頻,以后臺、花絮的視角,平民化生活化地揭秘了上會記者和代表們的日常工作。

人民網推出了《兩會VLOG》,揭秘大型直播節(jié)目《兩會進行時》“臺前幕后”的故事;南方都市報記者吳斌通過兩分鐘的《南都記者兩會vlog:今天,我在兩會上提問了!》記錄下自己參會、采訪、發(fā)稿的全過程。

2.2.7臨場化新聞

新技術將改變觀眾與現(xiàn)場之間基于二維畫面建立的“現(xiàn)場感”,創(chuàng)造媒體用戶與現(xiàn)場的新關系——“臨場”,即進入現(xiàn)場。

臨場化新聞主要有:網絡視頻新聞直播、VR/AR新聞和VR/AR直播。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首次啟用了智能AR直播眼鏡。通過記者的主觀視角可使受眾也仿佛進入會場觀會,是一次獨特的注意力捕捉技術的偉大實踐。人民日報采用5G客戶終端設備(CPE)和VR全景相機,將大會現(xiàn)場的超高清視頻信息,幾乎“同時”傳遞給互聯(lián)網用戶。

2.2.8動漫新聞:以通俗、生動形象解構傳統(tǒng)敘事

動漫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可以將原本枯燥的新聞變得鮮活,在對外傳播中也能突破語言的界限,使外國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在新聞動態(tài)化進程中,動漫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其應用效果已在傳播中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2018年兩會期間,新京報“動新聞”欄目推出 3D 動畫《換屆大會國家主席如何產生》,該短視頻通過一個個創(chuàng)新動畫向觀眾深入解釋了國家主席是怎么選舉出來的,總理又是以什么方式產生的。

2.3新技術、新媒介產生的問題

2.3.1追求形式、思想力不足

新型傳播技術手段的涌現(xiàn)豐富了傳統(tǒng)媒體在新聞報道中的話語表達方式,在主流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fā)展過程中,其紛紛采用 AI、H5小程序、VR、AR、機器人問答等創(chuàng)新表達形式,產出了眾多“刷屏”力作。

勇于創(chuàng)新值得肯定,但有些新媒體報道為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過于追求形式,思想性不足,用戶體驗欠佳。看似炫酷,實則空洞,內容質量不佳,實為因小失大。

2.3.2泛娛樂化、不求真相

碎片傳播時代的到來,淺閱讀和快速閱讀取代了傳統(tǒng)的精讀,成為了廣大受眾的信息處理方式。信息的爆炸式增長也使得受眾的選擇性日漸多元化。而醒目的標題或許可以一時間吸引廣大的受眾朋友,而現(xiàn)如今,點擊量及流量及利益,一個好的標題可能勝過好的內容。過度的娛樂化和功利主義使得新聞傳播只是為了經濟利益而非真相,新聞專業(yè)主義日益被拋在腦后。

2.3.3過度媒介化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隨著新技術的發(fā)展,未來幾年內可能會出現(xiàn)人們攜帶小型相機,不斷收集各種信息并存儲到云空間。這意味著公民新聞將成為未來新聞發(fā)展極為普遍的一種新聞樣式,因為只要攜帶相機,任何人都可以成為 VR 新聞記者。社會的媒介化程度會加深,一旦超過了合理的度,VR新聞就有可能從有意義的行為逆轉為無意義,甚至是喪失存在合理性的行為。這同樣意味著“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的界限被消解,個人的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最終會使得私人空間被公眾化消費。過度媒介化將使人面對信息選擇時感到無能為力,并最終產生媒介暴力。

3.應用意義

現(xiàn)如今,新聞傳播形式日益多元,政治參與度互動率不斷提高,決策日益民主化科學化,得益于新技術、媒介融合的新趨勢。智媒化是未來物與物、物與人相互聯(lián)系的“物聯(lián)網”背景下媒體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基于大數(shù)據新聞、人機交互、AR/VR虛擬等新技術的背景實現(xiàn)信息與用戶需求精準匹配的一種新型媒介生態(tài)。從融合的角度來看,新聞傳播在新媒體上的形態(tài)改變正是其數(shù)據化思維的體現(xiàn);從技術與媒介融合的角度來說,智能化、人機交互已然成為趨勢所向。

如何讓技術更好的為我們服務,如何讓新聞傳播在魚龍混雜的大技術大數(shù)據背景下依然堅守真實而不是流于形式,如何在智媒時代下更有效地傳播新聞思想,道阻且長,完善制度法規(guī),多做嘗試,多貼近用戶,才能更好的傳播思想,甚至走向世界。

[1]唐維紅,張玉珂.在創(chuàng)新傳播中捍衛(wèi)主流媒體價值——人民網優(yōu)化短視頻傳播的實踐與思考[J].新聞戰(zhàn)線,2019(11):11-13.

[2]申亞欣,王韜,彭靜.人民網兩會報道“全”“新”出發(fā)[J].新聞戰(zhàn)線,2019(7):44-46.

[3]張瑞坤.融媒發(fā)展新路徑:人民網兩會報道的探索[J].新聞戰(zhàn)線,2019(6):4-5.

[4]陳麗莉.主流媒體新聞報道動態(tài)化趨勢與意義[J].青年記者,2019(8):36-37.

[5]盛丹,常雅妮.央媒在重大事件中的融媒體報道對地方媒體的啟示——以人民網、新華網和央視網兩會融媒體報道為例[J].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9,28(1):101-104.

[6]洪基.融媒體時代時政微視頻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J].西部廣播電視,2019(5):11,15.

[7]馬梅.新聞報道的融合、繼承與創(chuàng)新——以人民日報H5作品《幸福長街40號》為例[J].青年記者,2019(4):62-63.

[8]李凱.融合傳播時代的黨報創(chuàng)新路徑——人民日報2019年改版評析[J].新聞與寫作,2019(2):111-112.

[9]吳柳林,劉茜.融媒體背景下主流媒體政治傳播創(chuàng)新研究——以北京時間對十九大報道為例[J].現(xiàn)代視聽,2019(1):88-90.

[10]金策.全媒體時代地方主流媒體記者的新聞思維創(chuàng)新[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1):158-159,241.

[11]馮軒.大數(shù)據時代主流紙媒的融媒體發(fā)展路徑探析[J].新媒體研究,2018,4(23):81-82.

[12]米華.VR沉浸式新聞開啟傳播的智媒時代——以英美主流VR沉浸式新聞報道為例[J].中國編輯,2018(11):85-90.

[13]高春梅.主流媒體新聞報道如何守正創(chuàng)新[J].青年記者,2018(27):11-12.

[14]楊越.智媒視覺化轉向,媒體人依舊守望麥田[J].今傳媒,2018,26(9):47-49.

[15]高翔.黨媒新媒體“俠客島”的政治傳播策略探析[J].新媒體研究,2018,4(15):29-30.

作者簡介:涂詩嘉,女,漢族,17級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yè),大三本科,研究方向:新聞與信息傳播。

猜你喜歡
新聞報道受眾
AR技術在電視新聞報道中的運用研究
中國時政新聞報道中委婉語的語篇功能
淺析新媒體時代下受眾觀的演變
新媒體時代經濟新聞報道的發(fā)展策略
我國法治新聞報道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
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報道的創(chuàng)新思路探究
融媒體生態(tài)下廣播與受眾共贏發(fā)展的路徑思考
論網絡傳播中受眾的逆反心理
曲藝受眾分析
故事細節(jié)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