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丹 楊兵 楊雪云 林建
機器人手術系統(tǒng)是集醫(yī)學、機械學、機器人學、生物力學、計算機技術等諸多學科為一體的新興多學科交叉技術系統(tǒng),它的誕生給現(xiàn)代外科帶來了全新的微創(chuàng)外科理念,不但打破了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配合模式 ,也給手術室護理工作帶來新視野、新技術與新突破[1]。如何客觀、全面地針對其護理能力采取有效培訓及考核受到醫(yī)學界的重視[2]。傳統(tǒng)的理論、基礎與??瓶己诵问捷^為單一,存在可控性不強、考核內容較為隨意、缺乏考核效度、脫離臨床實際等機械的弊端[3]。OSCE考核以情景模擬、考核內容全面且靈活、考核方式多樣等彌補以往傳統(tǒng)考核不足之處,成為目前評價護理人才臨床綜合能力最有效、可信度最高的考核方法[4]。BEST培訓最初由Svavarsdottir等提出,應用于心肺復蘇的團隊培訓中,并取得較好效果與反饋[5]?;诖?本研究探討B(tài)EST培訓法聯(lián)合OSCE考核在機器人專科護士在職培訓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將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18名機器人??戚営柸藛T設為對照組,均為女生;年齡21~25歲,平均(22.16±0.91)歲;學歷:大專7名,本科9名,碩士2名;工作經歷3~5年,平均(4.03±0.75)年。將2019年4—9月20名機器人??戚営柸藛T設為觀察組,均為女生;年齡22~26歲,平均(22.53±1.71)歲;學歷:大專6名,本科11名,碩士3名;工作經歷3~6年,平均(4.12±0.69)年。兩組人員年齡、學歷、工作經歷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人員采取傳統(tǒng)PPT授課形式傳授相關理論基礎知識,講解操作具體流程、注意事項以及要點,通過模擬病例,開展相關操作示范。對人員操作練習采取輪訓指導,并在手術當天協(xié)助以及指導其體位擺置,并在OSCE考核之前對組內人員介紹考核流程、設置與形式,減少人員對該考核的陌生感[6]。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取BEST培訓法聯(lián)合OSCE考核,具體如下:
1.2.1 成立課題研究小組 由研究生以上學歷,參與過BEST培訓與OSCE考核的導師2名,擁有豐富臨床經驗與扎實護理專業(yè)知識的護理教師3名,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臨床資料與實踐應用效果進行分析與整合。共同研究出指標體系框架構建、確定研究思路、協(xié)調研究方法,并根據專家咨詢問卷擬定結果,適當修訂與調整,以確保課題研究質量。
1.2.2 BEST培訓
1.2.2.1 理論操作授課與示范 播放以往機器人??谱o士操作過程中輸液配藥、臨床護理、術中配合等常見錯誤視頻,詳細講解相關護理知識及注意事項,如介紹機器人手術系統(tǒng)及不同??频膽?、機器人手術系統(tǒng)準備、機器人手術體位安置、機器人套管定位、系統(tǒng)開關機的注意事項、無菌防護罩的安裝、白平衡調節(jié)與鏡頭3D校準等常見問題及處理,之后采取一對一情景模擬進行現(xiàn)場示范正確、科學的操作要點與方式方法。
1.2.2.2 討論 對護理人員安排分組,依次拋出護理相關問題,引導其各自展開討論,之后選取個別人員發(fā)表并指出操作過程發(fā)生的錯誤與細節(jié)問題,其余人員可進行點評、辯論,導師給予適當鼓勵與表揚。
1.2.2.3 仿真模擬演練 讓護理人員自行組成若干小組,各小組輪流扮演手術醫(yī)師、巡回護士、器械護士及麻醉醫(yī)師等仿真情景模擬演練。鼓勵其自行設計問題與現(xiàn)實突發(fā)狀況,在規(guī)定時間內大膽創(chuàng)新地進行演練,各組分別為其他小組成員表現(xiàn)互相進行評分與建議。
1.2.2.4 錄像回放與反饋性匯報 將之前開展的相關操作練習制成錄像,利用多媒體道具回放給護理人員觀看,并讓各組內人員認真觀看之后查找錯誤措施與不足原因。導師針對人員演練中操作問題與其自我點評,再補充正確、科學的護理措施與方法,通過反復觀看與多次實踐演練,發(fā)揮護理人員自主性,實現(xiàn)互促互進、取長補短等優(yōu)勢,以提高并熟練掌握操作技能。
1.2.2.5 分析總結 將培訓全程中的重難點進行討論與匯總,并針對錯誤發(fā)生率最高的操作事項進行探討與分析,根據導師對比、點評,找出最終解決方案。而導師根據此次教學過程當中的不足與缺陷進行教學反思,并重新調整及設計教學方案,以提高日后培訓質量。
1.2.3 OSCE考核
1.2.3.1 標準化病人(SP)培訓 在確保其符合OSCE考核的既定條件下,以教學培訓??平M長作為SP培訓對象。采取自愿報名的招募方式,經填寫報名表、多方調查及面試等篩選之后,開始進行OSCE考核與SP相關知識介紹、護理體驗、疾病基礎知識、病例劇本演練與護理體驗等相關培訓。
1.2.3.2 制定考核內容 由考核導師根據機器人??葡嚓P護理教學綱要制定出符合臨床診療操作的客觀性、實踐性等要求的考核指標體系,為增強評價結果持有客觀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可變因素。
1.2.3.3 設置考站 護理人員采取隨機抽簽,依次進入手術系統(tǒng)知識、器械清洗及滅菌、故障識別及處理、體位安置、無菌罩安裝、系統(tǒng)對接與手中協(xié)調等理論與情景模擬考站。由高年資臨床教學師資的考官采取統(tǒng)一技能考核評分標準進行評比,每站考核時間均為10~15 min[7]。
1.3 觀察指標 (1)??谱o理考試成績。采用自制調查表,分別觀察并對比兩組人員對機器人手術系統(tǒng)知識、開關機流程、開關機注意事項、器械清洗與滅菌、故障識別及處理5個方面的??谱o理成績,每個維度以20分為滿分制,分數(shù)越高表示培訓模式效果越好。(2)護理操作完成度。根據體位安置、無菌罩安裝、系統(tǒng)對接、白平衡調節(jié)與鏡頭3D校對5個指標,對兩組人員護理操作進行評分,分數(shù)范圍為20~100分,評分越低表示護理操作表現(xiàn)越差,反之則越好。(3)針對兩組人員培訓全程的手術協(xié)調及醫(yī)師認可評分進行觀察并對比,以100分為滿分制,得分越高說明該組人員在培訓中表現(xiàn)與手術協(xié)調性越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干預前后兩組人員??谱o理考試成績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各項??谱o理考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兩組人員??谱o理考試成績比較(分,
2.2 兩組人員護理操作完成情況比較 觀察組各項護理操作完成情況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人員護理操作完成情況比較(分,
2.3 干預前后兩組人員手術協(xié)調及醫(yī)師認可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手術協(xié)調、醫(yī)師認可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干預前后兩組人員手術協(xié)調及醫(yī)師認可評分比較(分,
近年來,機器人手術逐漸應用于臨床,由于機器人手術系統(tǒng)復雜,機器人手術配合人員的實踐能力尚不能滿足機器人手術配合要求[8]。而護理臨床能力是檢驗護理人才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標,隨著當今社會對護理人才需求逐漸趨向綜合化、能力化與專業(yè)化,而部分護理人員因臨床專業(yè)知識、實踐經驗等不足。BEST培訓法利用授課理論與示范、討論、情景模擬演練、錄像回放與反饋、最后分析總結等一系列流程進行團隊培訓的模式[9-10]。相較于以往傳統(tǒng)理論知識、強調程序化的操作流程與規(guī)范動作,更有效的提高團隊培訓效果,成為現(xiàn)臨床常見的培訓策略。OSCE考核也稱為多站式臨床考核,是由英國的Harden首次提出“以操作為基礎的測驗”[11-12],利用模型、SP設計臨床場景,以評估護士、臨床醫(yī)師、實習醫(yī)師的評判性思維、知識遷移、循證醫(yī)學等臨床能力的考核方法,該考核在國際針灸專業(yè)人員、醫(yī)師技能考核等領域中取得良好的可靠性與有效性[13]。
嚴格教育與管理的護理教學方式,是輪訓護理人員上崗前臨床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臨床工作質量起著重要作用。傳統(tǒng)帶教方法大多采取跟班式學習,導致學習內容單一、片面,從而導致教學質量與反饋度均不高。本研究由OSCE考核導師2名,擁有扎實護理專業(yè)知識的護理教師3名,共同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臨床資料與實踐應用效果,并進行分析與整合,共同研究出指標體系框架構建、確定研究思路、協(xié)調研究方法。通過BEST培訓詳細講解機器人套管定位、系統(tǒng)開關機等相關理論操作授課與一對一的情景模擬示范[14];引導其發(fā)表并指出操作過程中的錯誤與細節(jié)問題;并讓護理人員自行組成若干小組,輪流扮演手術醫(yī)師、巡回護士、器械護士及麻醉醫(yī)師等仿真情景模擬演練;并利用多媒體道具將之前開展的相關操作練習制成錄像,回放給護理人員觀看,使護理人員記憶更為深刻,實現(xiàn)互促互進、取長補短等優(yōu)勢,以提高并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最后針對培訓全過程中的重難點進行討論與匯總,同時將錯誤發(fā)生率最高的操作事項進行探討與分析,根據導師對比、點評,找出最終解決方案。SP是護患交流最直接的體驗者,由于考核中需要通過模仿專業(yè)臨床真實情景的模擬,SP的自身專業(yè)水平對護理人員在考核中的表現(xiàn)評價具有指導意義。因此,本研究以??平虒W培訓組長作為SP培訓對象,開展知識介紹、護理體驗、疾病基礎知識、病例劇本演練與護理體驗等相關培訓[15];以提高模擬質量與評價結果客觀性,以確??己私Y果公平性。最后由高年資臨床教學師資的考官采取統(tǒng)一技能考核評分標準進行評比,設置一系列理論與情景模擬考站,每站考核時間均為10~15 min的OSCE考核。經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BEST培訓法聯(lián)合OSCE考核后,觀察組人員的??谱o理考試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人員的護理操作完成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手術協(xié)調、醫(yī)師認可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以上培訓方法與考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機器人??谱o士臨床實踐能力,具有良好的可靠性、有效性,與宋秀嬋等[16]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對機器人??谱o士采取BEST培訓法聯(lián)合OSCE考核,能有效提高其??谱o理成績,顯著提升手術協(xié)調與護理操作完成度,并獲得良好的醫(yī)師認可,值得推廣并應用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