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友偉 胡秀梅
教學實踐一再證明,一篇文章的某一“關節(jié)”就是解讀文本、解決重點、突破難點的鑰匙,可以“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對這一“關節(jié)”的把握和運用正是“教無定法”的實踐基礎。尋找、挖掘、運用文本“關節(jié)”,對文本的解讀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慈母情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表現了母親對“我”的深情,以及“我”對母親的敬愛之情。如何將母親的“深”情講解出來是本文的難點。筆者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 扣題分析,體會“深”情
“慈母情深”這個題目既是文章的內核,也是文章的靈魂,可以說是本文的文眼。學生讀到“慈母情深”這個題目時,大多會注意“慈母”二字或“情”這一個字。筆者認為,編者將題目定為“慈母情深”而非“慈母情”,可見“深”在文中的分量很重,分析這個“深”字,有利于學生提綱挈領地理解文意。于是,筆者在板書課題時便在“深”字下面加上著重號。在引導學生讀題時,有意讓學生讀出“深”的重音,并提醒學生說:“往后讀文章的時候,大家要特別注意這個‘深字。”在后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筆者多次回扣這個“深”字:“‘那時我家的破收音機已經賣了,被我和弟弟妹妹們吃進肚子里了這個句子與‘慈母情深的關系是什么?”“母親工作的鏡頭與‘慈母情深有什么關系?”“‘七八十臺縫紉機發(fā)出的噪聲震耳欲聾是如何體現‘慈母情深的?”這些問題很好地引導了學生對“慈母情深”中的“深”字的理解:第一問表明家境困難,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母親給“我”買書錢,第二句通過描寫表現母親工作辛勞,掙錢不易,但為了讓“我”有書讀,毫不在意自己的辛苦,第三句寫母親的工作環(huán)境惡劣,側面表現母親工作艱苦。從這三問中,讀者可見“慈母”之“慈”,用情之“深”——希望“我”能好好學習。
二、品味詞語,體會“深”情
音樂用聲音和旋律來表現,美術用線條和色彩來表現,舞蹈用動作和姿態(tài)來表現,文學作品靠語言來表現。正是精當、貼切的語言成就了優(yōu)秀的作品。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當然要去引領學生去體會語言的妙處,去分析為什么要用“這個名詞,這個動詞和這個形容詞”。
筆者在講授《慈母情深》時,引導學生品味詞語的妙處,讓學生從體會詞語中感受母親“深情”。比如對“七八十臺縫紉機發(fā)出的噪聲震耳欲聾”句中詞語“震耳欲聾”的引導分析,學生大多從字典上理解了這個詞語的含義,沒有從這個詞語中挖掘出“深”情。于是,筆者引導學生:“這個詞語在文中是說縫紉機的聲音大,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深意嗎?”學生一時語塞。見此情景,筆者要求學生從文中找出與“震耳欲聾”相應的詞句,學生很快就找出了下面的句子:“我大聲說出了母親的名字”“母親大聲問”“喊道”“接著又對著我喊”“大聲對那個女人說”。筆者指名學生回答“這些詞句和‘震耳欲聾結合,說明了什么問題?”經過討論,學生一致認為,這些詞句很好地解釋了“震耳欲聾”,而且說明了“震耳欲聾”的聲音沒有停止過。經過這樣的鋪墊,筆者再次引導:“假如你置身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中,耳邊傳來的是‘震耳欲聾的噪聲,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學生議論紛紛,但都表達了與“立即離開這個地方”相類似的想法。在此基礎上,筆者引導學生理解:母親工作環(huán)境非常惡劣,也說明了母親掙錢的不易,工作的艱苦,而正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母親毫不猶豫地給我一元五角錢,讓我去買我心愛的《青年近衛(wèi)軍》,母親盼望“我”讀書、學習的深情也躍然紙上了。
再如“我的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中的“酸”和“攥”字非常準確而傳神,而“攥”又是個生字。筆者先讓學生發(fā)現這個“寫起來特別繁的字”,然后讓學生伸出右手,在左手掌心一筆一畫地寫一遍。學生寫完,筆者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這樣引導:“大家已經會寫這個字了,請將左手牢牢‘攥緊?!睂W生按照筆者要求緊緊地“攥”住左手,筆者再次引導:“這個‘攥字說明了什么?”學生有了切身感受,立即回答“捏得很緊,不會掉下來”,筆者緊跟著引導:“結合上下文,想一想,作者為什么捏得這么緊?”學生邊“攥”左手邊看書,不到兩分鐘,有學生回答“這是因為‘我看到母親掙錢不容易,不能把母親的血汗錢弄丟了?!苯涍^這樣的引導,筆者認為回扣“深”情的時機到了,便引導學生思考:“‘我很尊重母親辛苦工作的勞動成果——一元五角錢,說明我已經理解了母親的什么?”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深情”,筆者的教學目標就這樣順理成章地完成了。
三、探究句式,體會“深”情
語文教學,當然不能僅僅停留在某一個字、某一個詞的細節(jié)上,教師還要對文章中特別的句式予以關注和探究。在講授《慈母情深》一課時,筆者引導學生分析下面的句子: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筆者對于這段話的教學是這樣處理的:首先引導學生發(fā)現這個句子“非常特別”的地方,第一個特別之處是“我的母親”用了三次,第一個特別之處是“我的母親”都置于句子最后。然后,筆者把這個語段用常規(guī)語序重新組合——我的母親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褐色的口罩上方,我的母親用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并讓學生將常規(guī)語序句與課文中的非常規(guī)語序句進行對比,分析兩種語序的異同。對于相同點,學生都能答出“都寫出了母親工作的勞累和疲憊”,但對于不同點,學生卻說不出所以然來。于是,筆者引導學生分組討論,筆者不時地與各小組交流并予以提示:“一個完整的句子如果分成前后兩個句子,就是為了強調或突出后半部分的內容?!弊詈?,在筆者的提示和學生的討論下,學生終于明確:常規(guī)語序的句子只是陳述了母親工作的勞累和疲憊,而課文中的非常規(guī)語句則強調了“我的母親”,因此,語段是用來突出工作的勞累和疲憊,而正是這樣的強調,反襯出母愛之深——寧肯自己萬般辛勞,也要滿足“我”的讀書需求。
與上述語句相反的另一個句子也是值得推敲的:
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這個句子中連用了四個“立刻”,形成了排比句式,乍看之下,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排比句式,甚至有些單調。但其中也蘊含了母親的深情。筆者這樣引導學生:“四個‘立刻連用,構成了一個什么句?這樣的句式有什么作用?”五年級學生對排比句的形式和作用比較了解,立即答出“排比句”并說出其作用。筆者緊接著提問:“排比句用在這里,除了增強語勢外,還有什么作用?”學生不知如何回答了。筆者便讓學生上臺表演,而且要求學生把這四個動作連續(xù)起來,中間不能有所停頓,學生在表演中“立刻”醒悟:“這個排比句,將母親工作時的忙碌、急促、機械和枯燥渲染得淋漓盡致,顯得真切自然。”明確了這一點,筆者再次將語段與“慈母情深”聯(lián)系起來:“作者這樣寫母親的急促和忙碌,說明了什么?”學生稍加思索,就答出“工作辛苦”之類的答案。在此基礎上,筆者最后引導:“母親如此辛苦工作,掙錢如此不易,卻毫不猶豫地給‘我一元五角錢,又說明了什么?”學生結合筆者前面的引導,很快明確:“母親雖然掙錢不易,卻毫不猶豫地給‘我一元五角錢,是為了強化母愛之深——自己再忙碌,再辛苦,掙錢再難,也要支持‘我讀書、學習?!?/p>
“慈母情深”,深在何處?緊扣題目、詞語和句式進行咀嚼、品味和探究,“深”處自然明朗。
(作者單位:胡友偉,棗陽市琚灣鎮(zhèn)閆家崗小學;胡秀梅,棗陽市琚灣鎮(zhèn)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