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基公
讀《季羨林人生漫筆》(以下簡稱《人生漫筆》),掩書而思,腦海中浮現(xiàn)四個大字:開慧“辭典”。這部書對人生所能遇到的事業(yè)、情感、學術(shù)、命運、讀書、研究等諸方面的重大問題,都能給予深刻的啟迪,稱其為開慧“辭典”,當之無愧。
季老是著名的國學大師。半個多世紀在燕園從事教學、研究和寫作,成就輝煌。他因國學和“佛教梵語”的研究享譽海內(nèi)外?!度松P》是季老在望九之年出版的一本近30萬字的隨筆集,書中分為“憶君遙在瀟湘月”“歲時無歷葉知秋”“逝水流年真情在”“晚霞秋色話家?!薄巴ピ号f影思故鄉(xiāng)”“清茶淡話情無涯”“靜窗常伴讀書人”“學海無涯勤是岸”等部分。其中有對恩師飽含真情的思念,有對生活坎坷經(jīng)歷的悟性思考,有對世間美好事物的推崇與贊美,有讀書、研究、寫作的學術(shù)總結(jié),涉及文學、史學、哲學、美學、翻譯學諸多領(lǐng)域,貫穿東西方文化的雙重智慧,博大精深,文采四溢,令人開卷愛不釋手,掩卷回味無窮。
之所以稱它為開慧“辭典”,因其確有顯著的啟迪人生智慧的功能?!度松P》倡導務實的做人準則。在素質(zhì)教育中,人們談得最多的就是以人為本,教人做人。但在做什么樣的人的根本問題上,往往定調(diào)過高,要求不切實際,反而實效小。季老說:“我認為,能為國家,為人民,為他人著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夠百分之六十為他人著想,百分之四十為自己著想,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為他人著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是絕無僅有。反之,為自己著想而不為他人著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壞?!边@段大實話,應該成為我們構(gòu)建德育體系的基礎(chǔ)。
《人生漫筆》推崇辯證的治學方法。季老的《還胡適本來面目》一文,讀來令人耳目一新。文中推崇的辯證的治學方法,對全面培養(yǎng)人才特別有指導作用。季老指出:“在中國近百年的學術(shù)史上、思想史上、文化史上、文學史上,甚至教育史上,胡適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一個矛盾重重的人物,一個物議沸沸揚揚的人物,一個值得研究而又非研究不行的人物?!奔纠显u價胡適“是推動中國‘文藝復興’的中流砥柱,盡管崇美,他還是一個愛國者”。
季老在書中以大無畏的氣概,旗幟鮮明地推崇作為思想家的胡適的治學方法,實在是完成著承前啟后的歷史重任,在一定意義上說,這仍可稱為啟蒙,功德是無量的。季老指出:“多少年來,我就認為:‘大膽的假設(shè),小心的求證’,這十個字是胡適對思想和治學方法最大最重要的貢獻?!薄盁o論是人文社會家,還是自然科學家,真想做學問,都離不開這十個字。在這里,關(guān)鍵是‘大膽’和‘小心’。研究任何一個問題,必先有假設(shè),否則就是抄襲舊論,拾人牙慧。這樣學問永遠不會有進步。要想創(chuàng)新,必有假設(shè),而假設(shè)則是越大膽越好……有了假設(shè),只是解決問題第一步。這種假設(shè)往往是出于懷疑,很多古圣先賢都提倡懷疑,但是懷疑了,假設(shè)了,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認為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結(jié)論,必須求證,而求證則是越小心越好。世界上萬事萬物都異常復雜,千萬不要看到一點表面就信以為真,一定要由表及里,多方探索,慎思明辨,期望真正能搔到癢處。到了證據(jù)確鑿,無懈可擊,然后才下結(jié)論?!弊鰧W問一定要掌握考據(jù)的研究方法,“其精髓就是,無證不信”。
當前的教育提倡培養(yǎng)青少年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且已取得很大成效。讀了《人生漫筆》使我悟到,只有這兩方面是不夠的,還應鮮明地補上一個重要方面,那就是還要培養(yǎng)學生辯證的治學方法:精神、能力、方法構(gòu)成三點的支撐,才立得住,才完整。 新世紀的教育正走向“綜合”。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而素養(yǎng)的提高,應把讀書放在首位,特別是精讀大師的論著?!度松P》是難得的開慧“辭典”,它使我們獲得審時度勢的思維、居高臨下的視野,恬淡虛無的胸懷、腳踏實地的作風,更好地做人、做事、做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