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青山
【摘要】 符號學作為一切傳播學科研究的方法論,無論是自身理論的剖析還是跨學科的研究,都已經走上了一條逐步成熟的道路。本文著重分析羅蘭·巴特在批判地傳承了傳統(tǒng)符號理論后形成的符號學“意味作用”理論,研究金基德導演《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的符號學意味作用。證明通過羅蘭·巴特的符號學“意味作用”研究方法可以有效解釋電影的符號意味作用產生的內在原因。
【關鍵詞】 羅蘭·巴特;符號學;意味作用;金基德;《春夏秋冬又一春》
【中圖分類號】B8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06-0076-03
韓國導演金基德是一位擅長運用畫面敘事的導演,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是他作品中形式感最強、象征意義最多的一部作品,影片中的鏡頭、場景、人物、道具都成為電影符號的重要組成部分。使用羅蘭·巴特符號學的研究方法論,可以清晰地發(fā)現影片中符號的轉義過程和多層意味的傳達。
一、 符號學一般概念
符號是人類以傳達信息、交流溝通為目的,經過長期人類社會活動與生產實踐積累的產物。隨著人類文化的發(fā)展,人類應用的符號由簡單演化到復雜,生活中處處充滿了符號化的思維和符號化的行為。
(一)符號學術語的解釋
“符號學”由現代語言學的重要奠基者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最早提出。索緒爾認為“語言是一種表達觀念的符號系統(tǒng)。可以比之于文學、聾啞人的字母、象征儀式、禮節(jié)、形式、軍用信號等。它只是這些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因此,我們可以設想有一種研究社會生活中符號生命的科學,它將構成普通心理學的一部分,我們稱它為符號學?!?/p>
符號學這門學科發(fā)展成形大約在二十世紀初,經過歷代符號學家的發(fā)展,符號學已經是人文社會科學跨學科的方法論。
(二)符號學中索緒爾的“能指”與“所指”
索緒爾以語言學的研究方法探討符號的產生,提出符號是由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二元構建而成。所謂“能指”即指語言形象,“所指”即指語言形象所表達出的“意義概念”。 符號里的“能指”與“所指”是不能分離的,“能指”依據“所指”存在。并認為符號的表意功能是符號系統(tǒng)內部的運作過程的結果。
依據索緒爾“能指”和“所指”的二元關系理論,可以清楚地辨別生活中的符號,可以方便地解釋一切符號現象。
二、羅蘭·巴特符號學“意味作用”理論
法國符號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r),從結構主義語言學角度來研究符號學,在索緒爾符號學理論“能指”與“所指”的基礎上又將符號學進一步發(fā)展,提出了“意味作用”理論?!耙馕蹲饔玫漠a生”是羅蘭·巴特符號學的核心內容之一。
羅蘭·巴特認為符號產生“意味作用”的過程分為外延層次、內涵層次、神話層次。其一,外延層次是“能指”與“所指”產生的表層意義。 其二,內涵層次是因“所指”移位的無限性所致。其三,神話層次成了賦予物以新意義的一種手段,強調了符號使用者的文化身份在符號意義生成過程的作用??梢酝ㄟ^羅蘭·巴特著名的玫瑰實例來了解符號“玫瑰”轉義“愛情”神話過程的三個層次,如圖表1。
“意味作用”是一種把“能指”和“所指”結成一體的行為,而這個行為的結果就是“符號”的產生。正如內涵層次的“玫瑰”與“愛情”結合成一體的這個過程,產生了文化群體共同認同的“玫瑰”符號。意味作用產生圖表是文章依據羅蘭·巴特符號學“意味作用”理論分析實例的重要研究方法,如圖表2。
三、影視實例分析《春夏秋冬又一春》
下面通過羅蘭·巴特符號學“意味作用”理論,圍繞金基德導演的影片《春夏秋冬又一春》為實例進行分析。
(一)沒有圍墻的廟門
影片以“沒有圍墻的廟門”的場景而展開,如圖1。從影片整體內部結構來講,此場景作為電影符號所要傳達的信息是導演向觀眾提出的核心主題之一。
“沒有圍墻的廟門”是一種虛設,擋在湖泊與山地之間的那扇“廟門”所指人的心門?!皣鷫Α彼溉松械母鞣N戒律與約束?!皼]有圍墻”與“廟門”再次結合,初次形成了“沒有任何(文化、道德)約束的內心世界的出入口”這個新的意味,如圖表3。隨著后來影片情節(jié)信息的補充,“沒有圍墻的廟門”的意味作用再次改變?yōu)椤凹词谷松杏懈鞣N戒律與約束,但人還是因為生生不滅的欲望而從內心出走?!?/p>
(二)湖心中漂浮的廟宇
影片的主場景小寺廟坐落于湖中央,而湖又被大山所圍繞,形成一個封閉的空間環(huán)境。在影片的全景俯瞰鏡頭中,可以看到湖水的形狀與心臟相似,如圖2。場景中的湖水和廟宇,是內心物化的結果。片中金基德導演就把湖水和小寺廟變成了電影符號,所指人的內心世界。湖中水的波動,所指人內心的波動,如圖表4。
(三)女角色服裝的變化
在影片中當女角色的服裝變化“由黑色連衣裙——潔白的連衣裙——土黃色的裙子——到牛仔褲”的變化。
其一,前來寺廟養(yǎng)病的女角色穿著一件黑色連衣裙, “黑色連衣裙”所指病態(tài)多弱的身體和內心悲觀孤獨。
其二,到寺廟靜心養(yǎng)病之后女角色穿了一件潔白的連衣裙,“潔白的連衣裙”所指女角色的純潔和內心中對愛的純貞。
其三,當女角色與小和尚發(fā)生了性關系之后,女角色的服裝換成了土黃色的裙子,“土黃色裙子”所指女角色不再純潔。
其四,當女角色被老和尚趕走時,女角色的土黃色的裙子換成了牛仔褲,“牛仔褲”所指女角色內心的成熟與獨立。
通過羅蘭·巴特符號學“意味作用”的方法分析,根據劇情的發(fā)展女角色的服裝也發(fā)生了變化,可以明確地看到導演是怎樣在鏡頭中巧妙地塑造角色內心世界的。
(四)四季與人生
觀看完整的影片后,才能真正理解片名《春夏秋冬又一春》是將“四季的循環(huán)”作為符號,將其與“人生階段”巧妙地結合,所指東方文化中輪回的觀念。
“春”湖水是平靜的,故事的開頭年幼的小和尚在無知的狀態(tài)下犯下的“原罪”。
“夏”湖水是泛濫的,青年時期的小和尚是在外面遇到的母女二人,并將女角色帶回到寺廟內。這個過程也象征著人世間的情欲由外界慢慢進入小和尚的內心世界中。
“秋”湖水隨風不停地波動,中年時期的小和尚因殺害了妻子到寺廟躲避。
“冬”湖水結冰,小和尚回到了寺廟,但老和尚已經圓寂。沒有凍結的泉眼象征著中年時期的小和尚悔過的心,孕育了下一個春的到來。
“又一春” 湖水融化,在輪回中小和尚完成了自我救贖。
導演通過四季的循環(huán)將影片分為截然不同的五個部分,將不同的季節(jié)對應不同的人生階段。講述人類對事物本源的無知,因無止境的欲望而迷失,在連貫過去和未來的輪回中自我救贖的故事。
通過《春夏秋冬又一春》影片中符號意味作用的分析,說明羅蘭·巴特符號學的“意味作用”對于電影主題的表達是非常重要的。符號的“意味作用”不僅能使復雜的、抽象的內容簡單化,而且還有助于闡述深刻的主題思想。
四、結論
隨著電影藝術的逐漸發(fā)展,電影如何借助符號學研究方法論把感性的創(chuàng)作用理性化的分析,把創(chuàng)作主旨準確地傳達給觀眾變得尤為重要。
符號學作為一切傳播學科研究的方法論,無論是自身理論的剖析還是跨學科的研究,都已經走上了一條逐步成熟的道路。通過運用羅蘭·巴特的符號學“意味作用”理論對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影片中的符號進行分析,能夠清楚地闡述符號是如何在“能指”和“所指”轉換中向觀眾傳遞著不同的意味信息的。證明通過羅蘭·巴特的符號學“意味作用”的研究方法,可以有效解釋電影的符號意味作用產生的內在原因。
參考文獻
[1]張憲榮.設計符號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2]趙毅衡.新批評文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3]安娜·埃諾,懷宇譯.符號學簡史[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
[4](法)羅蘭·巴特,李幼蒸譯.符號學原理[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8.
[5](法)皮埃爾·吉羅,懷宇譯.符號學概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8.
[6](瑞士)索緒爾,岑麒祥等譯.普通語言學教程[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