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利 廖百威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04-113-02
摘? 要? 受此次疫情影響,各省各地的“空中課堂”應急而上,為大中小學能不間斷地開展教學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幫助。應對疫情,筆者結合自己開展“線上教學”的實踐、效果反饋進行個人反思:學校體育要積極踐行擔當責任,完善在線教學和課后反饋指導,提升學生居家體育鍛煉質量。同時,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師的專業(yè)能力、體育團隊教研優(yōu)勢,爭取最大的家校合作優(yōu)勢,助力日常教學的開展,致力于提高學生體質健康。
關鍵詞? 線上教學? 實踐? 反思
一、小學體育“線上教學”取得的效果
如何應對疫情是學校體育面臨的重大課題。筆者任教小學六年級6個班共計300名學生的體育課,開展為期三個月的“線上教學”實踐,通過以下指標得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反饋:(一)通過向家長發(fā)放調查問卷統(tǒng)計,學生上課的參與率達到92.6%。(二)學生作業(yè)的完成率:通過“班級小管家”和班級QQ群或微信群,統(tǒng)計學生每天的作業(yè)完成率達到80%左右。(三)回校后學生的運動狀態(tài):與同年級其他6個班或者其他年級的學生相比,筆者所任教的學生沒有出現明顯變胖或者近視的學生,學生運動狀態(tài)良好。(四)部分運動項目的成績有所提升:比較容易開展的跳繩項目成績普遍提高,坐位體前屈和仰臥起坐成績呈保持或上升趨勢。(五)學生習得的體育與衛(wèi)生常識有所增多。(六)“線上教學”期間,“小手拉大手”親子互動明顯增多,家校合作更加更加緊密。
二、“線上教學”收效良好的實施路徑
(一)引起重視,做好宣傳工作
疫情突發(fā),對學生來講,除了做好居家、消毒、隔離等工作,更重要的是合理膳食,做好居家鍛煉。因為病毒容易攻擊的是體質較差、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所以,號召大家在最大限度確保飲食的基礎上,提倡居家鍛煉,鼓勵全家總動員,保持健康體質是當務之急。
1.在教育部門統(tǒng)一組織開展“空中課堂”之前,通過收集整理各大網站體能鍛煉動作視頻或者自編,以兩周為一個周期,向學生定期推送學習鍛煉。
2.初次修改《體育作業(yè)登記表》。疫情當下,為盡可能確保孩子的居家鍛煉效果,把“寒假作業(yè)”做了調整。包括:1分鐘跳繩或教師自編階段性鍛煉視頻。自選鍛煉項目(供參考):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立臥撐等相關可以在室內進行的體育活動。
(二)步調統(tǒng)一又兼具校本特色的“空中課堂”,為居家鍛煉提供優(yōu)質資源
1.教育部門統(tǒng)一策劃和組織的“空中課堂”,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居家鍛煉資源。為確保廣大師生的身心健康,市教育部門積極開展“停課不停學”線上教育——“空中課堂”,組織全市教學骨干、名師參與線上教學服務,為全市中小學生提供便捷、優(yōu)質的名師線上直播與錄播課。包括體能鍛煉、頸椎操、毛巾操,親子羽毛球、親子網球、親子游戲等在內的14套自編鍛煉套餐,提供學生自主選擇的豐富資源。
2.針對校本特色,創(chuàng)編綜合體能鍛煉套餐。在緊跟教育部門“空中課堂”的課程推進過程中,向所任教學生發(fā)放《對目前“空中課堂”滿意度》(體育板塊)調查表,結果顯示:學生更希望自己的老師上課,親切、熟悉,更有針對性等,結合學情分析,與科組集體研討并組織創(chuàng)編具有校本特色的水平三(五六年級)以靈敏、柔韌、核心力量等為主的綜合體能自編鍛煉套餐。通過微信、釘釘、美篇等平臺推送至相應的班群里,并在教師的跟蹤和解說下,指導學生學習和掌握。
3.有針對性地再次修訂與完善《“抗疫”期間“停課不停學”體育作業(yè)登記表》。為了確保孩子“停課不停學”學習效果,嚴格貫徹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有規(guī)律的鍛煉特別重要,家長需要督促和配合孩子完成體育作業(yè)并做好登記表。鍛煉內容:(1)必選內容:“空中課堂”家庭體能操時間為30分鐘。(2)自選鍛煉項目(供參考):任課教師自編體能操、跳繩等,時間約為20分鐘。(3)為緩解“網課”眼部疲勞,預防近視,堅持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做一遍“眼保健操”,約10分鐘。
(三)利用好“互聯網+”,家校聯動共促學生成長
1.體育教師加入各班群發(fā)布學科作業(yè),老師及時回收、評價反饋至學生,并根據學生的綜合表現情況給予獎勵:以“小紅花”朵數和獲“贊”個數為評價標準,兩周為一個周期,評選班級“優(yōu)秀運動達人”,獲得榮譽的學生給予電子獎狀并在班群里表揚。
2.特定時段有針對性地抽查和精準點評。大課間時段即上午10:30—11:00,是教育部門統(tǒng)一組織“空中課堂”——體育鍛煉時段,為了確保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段運動起來,教師準時在這一時段“發(fā)布提醒信息”和做出“點名抽查”動作。抽查形式為每周每個班級抽查3次,不定周幾,隨機抽取5名學生,以發(fā)鍛煉視頻到相應的班群里。收到反饋后,教師首先肯定和鼓勵按時提交視頻的孩子。同時,根據學生的鍛煉情況,從運動裝備、運動技能到開展形式、安全事項等方面做精準點評,個別問題個別解決,一般問題則以點帶面的評價講解。
3.大力表揚和鼓勵“小手拉大手”親子運動的家庭單位。合理有效的親子運動非但不浪費時間,反而能促進孩子自我管理,家長陪伴孩子也是有效管理孩子的過程,有助于增進親子感情交流,培養(yǎng)孩子自信。因此,教師可引導家長重視親子運動,鼓勵分享親子運動的視頻或照片,優(yōu)秀案例應在各個班級之間分享展播。
三、開展“線上教學”的經驗與反思
(一)關于家校互動
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互動,使得師生關系、家校關系更加融洽,和諧。學生在獲得各種運動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同時,家長也在參與和學習;監(jiān)督孩子完成作業(yè)需要家長配合,同時觀念需轉變,要更重視體育學科,發(fā)揮體育學科對其他學科的促進作用。
(二)關于對開學后現場教學的影響
1.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重視借疫情期間建立起來的與家長可以直接互動的平臺,今后開展課堂教學時對于復雜技術動作的學習,可以提前搜集示范視頻課前發(fā)送在班群里,讓學生明確正確的動作規(guī)范,幫助其有效掌握所教內容。也可以作為臺風、暴雨等特殊天氣沒法正常開展室外課時體育與衛(wèi)生知識學習和共享的良好平臺。
2.評價措施的合理利用以及課下作業(yè)的布置,要貫徹于日常教學中。通過“空中課堂”優(yōu)質資源的推送,二次修改《“抗疫”期間“停課不停學”體育鍛煉登記表》、大課間抽查、作業(yè)反饋等形式,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體育課的完成情況,幫助學生養(yǎng)成每天自覺鍛煉1小時的習慣,培養(yǎng)終生體育意識,預防近視、肥胖等,而學生的參與率、作業(yè)的提交率,特別是良好的鍛煉效果,離不開教師的評價措施,班級“優(yōu)秀運動達人”以及“親子運動”優(yōu)秀案例的展播,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運動氛圍激勵學生持續(xù)運動。因此,激勵評價要落實到日常教學中。
日常教學中,鑒于學生兼顧其他科目布置書面作業(yè)的緣故,體育作業(yè)往往流于形式或者沒有落到實處,通過疫情“線上教學”實踐證明,適當的布置課外體育作業(yè)并監(jiān)督學生完成的過程,也是老師和學生共同配合與進步的表現。
3.與家長有效地互動與溝通,是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監(jiān)督完成預習和課后作業(yè)的有力保障。因此,在今后的日常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線上教學”積累的經驗及與家長互動的良好基礎,為課的延伸與拓展做好鋪墊。
(三)關于教師責任與擔當
1.通過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各種教研活動,加強了教師的“網上作業(yè)”能力。特別是示范動作的拍攝、短視頻的剪輯制作、班群里運動視頻的精準評價與互動、“班級小管家”作業(yè)的反饋與督促等,都是對體育教師專業(yè)能力、信息技術能力以及良好溝通能力的鍛煉和提高,這也是作為一名現代化教師的必備技能。
2.疫情突發(fā)背景下,“學校體育”要有所擔當,擔任一線體育教育的體育教師更有所擔當。特別是,“居家辦公”相對沒有監(jiān)管或者約束情況下,一個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及責任與擔當尤為重要,是“坐等通知”還是“主動出擊”值得思考。
3.疫情的突發(fā),給學生及其家庭都帶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心理方面。因此,特殊時期對學生心理的疏導尤為重要,應發(fā)揮體育學科優(yōu)勢、鼓勵孩子科學地轉移注意力,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無形中增進師生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感情。
4.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教學中唯有“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內心”,尊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的走近(進)學生才是根治課堂“小刺頭”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吳幼穎.學校突發(fā)公共事件的有效應對策略[J].中國教師,2018(9):108.
[2]張加林,唐炎,胡月英.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育環(huán)境特征與存在問題研究[J].體育科學,2017,37(3):21-33.
[3]搜狐網.白巖松:應該讓體育成為中國人的家風[EB/OL].[2018-09-01].https://www.sohu.com/a/251318773_613653.
作者單位:珠海市香洲區(qū)前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