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畢珍
【摘 ? ?要】隨著教育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如何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化學教學之中是當今高中化學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抑制了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展,而將思維導圖應用其中,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思維,還能幫助師生順利實現(xiàn)教學目標。
【關鍵詞】思維導圖 ?高中化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7.076
在20世紀70年代,東尼博贊提出了一種新的思維模式——思維導圖。教學實踐研究表明,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有巨大的教學價值。思維導圖的應用,不僅增強了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還發(fā)展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不僅讓師生雙方都能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問題,還能拓寬學生的化學知識領域,真正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目的。我們要正視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價值,其在邏輯性與專業(yè)性很強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一、思維導圖在課前預習中的應用
在化學的學習過程中,充分的課前預習必不可少,良好的預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教學的重難點內容,還能使其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和思考。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建立化學知識結構,不僅可以明確教學重點,而且可以完整補充學生的知識斷層。因此,在預習過程中,教師要教導學生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作用。教師可以借助學生在預習中制作的思維導圖,讓學生將自己的疑難點記錄下來,并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串聯(lián),如此,學生在腦海中便形成了一個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圖,并能根據日后所學不斷進行補充,這樣不僅節(jié)約了課堂時間,而且?guī)椭鷮W生建立了清晰的化學知識結構。比如,在學生制作的“元素與物質的關系”思維導圖中,筆者抽查了幾位學生的思維導圖,發(fā)現(xiàn)他們在補充知識的過程中,對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里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化合價和元素在同一種化合物里也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化合價這兩個知識點存在疑惑,為此,筆者結合教學將這一疑惑放在了知識點的講解中,如在NH4Cl中氮元素顯-3價,在KNO3中氮元素顯+5價;在NH4NO3中,銨根中的氮元素顯-3價,硝酸根中的氮元素顯+5價。學生明白了這部分的內容,便可以消除思維導圖上的疑惑標記,這樣不僅幫助學生解決了問題,而且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領域。
二、思維導圖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口頭講解或板書列出本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目標,當課堂講解完成一項目標后再順延到下一項目標,這一教學目標的展示過程形式單一、字多圖少,學生無法從中體會到關鍵信息,不能及時記憶內容,也無法體現(xiàn)出教學目標間的聯(lián)系性。借助思維導圖,教師幫助學生及時了解和掌握教學目標,在開始學習時就確立本節(jié)課整體學習任務,明確教學目的,有效突出層次性。例如,在講解“氯氣的制取”這節(jié)課時,教學目標為學習氯氣制法,學生在學習中要能夠熟練掌握氯氣的制取方法,其中包括操作過程的整個流程,還要總結、分析實驗室制取氯氣過程中所用到的裝置及作用,促使他們了解實驗室制取氯氣的思路及原理,為后續(xù)系統(tǒng)學習打下基礎。上述內容零散、繁多,看似毫無聯(lián)系實際卻有著密切關系。面對著這一難題,教師不妨幫助學生建立思維導圖,以“氯氣的制取”為主題,引出七個分支(藥品、所用儀器、實驗步驟、收集方法、檢驗方法、驗滿方法、注意事項),再用虛線來表示上述各個分支間的關系,明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目標。借助思維導圖,學生明確了學習目標,建立起整體和局部概念,發(fā)展了整體性思維,從而有效提升課堂學習效果。
三、思維導圖在課堂筆記中的應用
在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中,學生們習慣采用線性筆記的方式對知識點進行記錄,在記錄信息的時候,只能沿著一個方向,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將所有信息依次排列下去。這種唯一順序的信息組合方式,最大的缺點就是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同時還有費時、不易修改、無用信息多等缺陷。而思維導圖是模仿人類的神經元,因此,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擁有無限散發(fā)性和添加能力,和一般的線性筆記相比,更容易增添和修改。在思維導圖中,所有的文字都是以關鍵字的形式出現(xiàn),所有信息的邏輯都蘊含在各個層次的線條里,這樣的記錄規(guī)則,不僅有利于學生處理化學課程中龐雜的信息,也會給他們的頭腦一個暗示,讓思考越來越開闊。從效率的角度來說,思維導圖也占有明顯優(yōu)勢。無論是學生在記錄的時候,還是在復習的時候,使用精煉的關鍵詞都可以幫助學生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東尼博贊曾在書中寫道:與線性筆記相比,思維導圖節(jié)省記錄時間80%左右,節(jié)省復習時間50%左右。
四、思維導圖在小組討論中的應用
小組討論是高中化學教學普遍采用的一種方式,但小組討論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成績不佳的學生很難融入討論、容易讓課堂陷入混亂等。而在思維導圖的引領下,學生可以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討論,讓混亂的信息有意識地構建。例如,在小組討論中,教師讓一名學生負責實際討論記錄,將其他學生對某一知識點的不同意見標記出來,之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特點,進行小組匯報,最終的討論結果也要在思維導圖上標記好,最后讓學生通過觀看思維導圖便能明白這一知識的重點在哪里,以便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五、思維導圖在復習中的應用
在授課活動完成后,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學習效率。作為教學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高效、科學的復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溫故而知新,加深對原有知識的記憶,還能使其舉一反三,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提升化學教學效率。思維導圖的復習模式,本質上是將課本變薄的過程,通過將知識結構條理化、系統(tǒng)化,形成一目了然的知識結構網絡。在復習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以思維導圖為框架,引導學生完善以前學習過程中的薄弱之處,培養(yǎng)其總結、歸納的能力。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和總結時間,要求他們對相關知識進行總結,以便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發(fā)展個體化學核心素養(yǎng),促進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化學知識點繁多,涉及元素周期表、方程式、概念,等等,部分學生覺得化學復習時間不夠充足,復習起來非常吃力。從某種意義上講,化學知識的學習較為基礎,知識點較多、分散,需要記憶的內容多,如果不能有效理解和掌握知識點背后的規(guī)律,復習起來會比較困難。面對上述難題,思維導圖便于學生復習和鞏固知識點,引導學生重新串聯(lián)和補充所學過的零散知識,以結構化形式起到串聯(lián)和補充的作用,伴隨著復習過程固定在學生腦海之中,長此以往學生會提升個體梳理和查漏補缺的能力。此外,小組合作開展復習活動,讓學生在組內進行交流,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標注學習中的不足之處,能有效提高課堂復習效率。
總之,思維導圖的應用不僅可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還能使學生明確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從而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