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欽清
摘要:汽車產業(yè)在我國是重要的生產基礎產業(yè)。尤其是隨著我國的經濟和科技發(fā)展,形成了極強的產業(yè)特性,以及科技內涵。目前針對汽車維修行業(yè)開設的課程十分廣泛。其中汽車故障的診斷與維修,更是重要的教學內容。而完成這部分教學內容的設計,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提升,是汽車維修教學的重要要求。本文介紹通過任務驅動方法在汽車故障診斷以及維修課程中的應用,完成教學設計,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任務驅動;汽車故障診斷;教學設計
1? 任務驅動法概述
1.1 何為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法,是一種教學方法,也可以說是一種基于學習過程的遞進的教學設計方法。這種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學習目的進行任務的設置,任務層層遞進,并最終實現(xiàn)終極的學習目標。任務的設置由教師完成,以起到幫助學生學習的目的。任務驅動法,以每一層的任務作為教學和學習的中心。這些任務通常有具體而具有強烈目的性的問題為主,并形成強大的學習動機,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引導和協(xié)助的作用。不僅如此,通過任務的驅動,還可以增加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探索過程、學習時間過程以及互動協(xié)作過程。最終還會由教師完成任務的檢驗過程。任務驅動法的教學,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完整的形成教學內容在師生間的傳遞,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是一項具有實踐意義的教學設計方式。
1.2 任務驅動法的核心內涵
任務驅動法,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起到的是層層遞減以及細化教學內容的作用。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來說,是不斷驅動以及不斷推動其自主學習的過程。而從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的教學設計方面來看,其能夠實現(xiàn)教學實踐和教學理論內容的有效鏈接,以及完成學生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實踐技術的提升。例如汽修類課程往往關系到實際企業(yè)的人才需求,可以通過教學任務和企業(yè)需求的對接,實際組織學生的教學過程和課程設計,實現(xiàn)教學內容以企業(yè)需求為導向的教學任務設置,完成學生實踐技能能力的培養(yǎng)。
2? 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以任務驅動法為基礎的教學設計
2.1 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教學設計的原則
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基于汽車行業(yè)發(fā)展的特殊性,對于課程的設置及人才的培養(yǎng),更加強調技能的實踐性質、強調專業(yè)的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因此,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以及教學設計原則,在于以汽車企業(yè)的發(fā)展需求為基礎,以學生的就業(yè)方向為導向、以提升汽修技術能力為目標、以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為目的,完成課程教學方案設計以及人才培養(yǎng)方案設計。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的教學設計過程中,要充分的以任務驅動中的汽修項目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引進,形成情景融合的教學課堂,完成教學和學習過程融合、師生之間配合、實踐和理論結合的高效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教學模式。
2.2 任務驅動法的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教學設計
任務驅動法在教學設計過程中的實行方法可以具體劃分為六個過程。通過每個過程的有效鏈接,實現(xiàn)整體的教學設計規(guī)劃,完成學生的學習目標。
一是進行任務驅動中的主要任務引入。這一任務的設置和引入,需要由教師完成。對于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來說,可以設置具體故障的場景或者模擬診斷的內容。對學生提出解決故障的問題,并帶入到小組內進行討論。例如學習改裝和維修輪胎相關理論知識,然后完成輪胎更換和改裝的情景設置,進行輪胎方面教學的實訓。
二是進行任務的分析。以診斷作為任務的主要切入點,分析其故障原因、具有可行性的維修方法等。注意這一教學過程中,以學生之間的討論和思考為主。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以輔助形式的補充分析內容即可。
三是完成理論內容的引入。已有的任務,讓學生充分的調動起了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再要求學生查閱相關資料,進行教學內容前期的了解,然后就可以引入理論的教學內容,實現(xiàn)教學的課程性教學。引入的方式結合教學的實際條件。可以增加PPT和視頻的形式,通過生動有趣的巖石形式,引導學生的思考和理論學習。例如制動摩擦片磨損指示燈亮這一故障的任務設置。學生們之間相互探討其可能的故障原因,教師引導理論內容中的剎車片報警系統(tǒng)結構、工作原理及故障檢修內容等。通過引導,學生完成剎車片報警系統(tǒng)及剎車片的更換的內容討論和學習。
四是,進行深入學習計劃的制定。這一過程,由已完成的理論知識學習為基礎,圍繞提出的任務,進一步的完成學生對汽車故障的排除學習。計劃的制定要圍繞著設定的故障排除任務,形成檢修計劃。并對小組內的成員,進行故障分析、故障檢修、檢修任務的分工,完成檢修的演練學習過程。
五是最終任務的實踐。課程設置的任務,在這一步驟要完成實踐演練,達到排除故障的維修目的。計劃中研究和討論的結果要在這一過程中完成實施。同時維修標準要嚴格按照教學的理論內容進行規(guī)定。可以學生小組之間進行維修效果的檢核。另外,汽修的標準要嚴格按照企業(yè)的5S標準進行規(guī)范。
六是最終任務完成情況的教學反饋。也是教學任務結束后的思考和整理過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反饋故障的排除情況,以及確定最終的維修結果。并通過結果進行任務的反思,以及維修過程的總結和整理,形成完成的任務驅動鏈條,鞏固學習內容,增加思考過程。同時也對沒有解答的疑問點,進行教師的解答,進一步提升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的技術水平,保證維修效果。
3? 結語
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是對于汽車技術產業(yè)教學重要的教學內容。同時也是培養(yǎng)汽修人才的重要課程。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yè),對于人才的需求在于其技術能力能夠應用在實際汽車維修中,同時能夠解決汽車故障實際問題。對于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通過有效的課程規(guī)劃和教學設計,能夠完成教學內容的充實,同時能夠保證教學效果的提升。對于學生來說,通過任務驅動法,完成學習過程中的有效教學驅動以及學生的學習任務驅動,有利于教學過程的順利推行,以及實現(xiàn)學生的學習技能掌握。
參考文獻:
[1]張利芬,韓小偉,張秋華.任務驅動法的教學應用與實施——以《汽車行駛與操縱系統(tǒng)檢測與維修》課程建設為例[J].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20(02):67-70.
[2]馬愛靜.基于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汽車底盤電控系統(tǒng)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汽車維護與修理,2018(10):44-45.
[3]王洪章,常青.“全程六步法 做學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汽車發(fā)動機技術及檢修》課程改革案例分析[J].張家口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27(01):59-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