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玲
摘要:通過對職業(yè)院?!稒C械制圖》課程微課的開發(fā)及應用實踐研究分析,闡述了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結合學情及課程特點進行微課制作的流程與微課教學模式設計方案,總結了《機械制圖》微課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及實踐經(jīng)驗。通過微課在《機械制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促進學生高效自主學習,提升《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微課;機械制圖;教學資源;職業(yè)教育
1 ?《機械制圖》教學現(xiàn)狀分析
《機械制圖》課程是機械基礎、機械制造工藝學、鉗工技能訓練、數(shù)控加工技能訓練等課程教學的重要基礎,是一門既抽象又難學的專業(yè)基礎課程之一。該課程培養(yǎng)學生識圖、繪圖的能力,實用性較強,但需要學生較好的空間想象能力。我院機械類專業(yè)安排在一年級開設本課程,它作為專業(yè)課的先導,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繪圖和識圖能力。在實際的教學中,《機械制圖》課程教學存在著不少問題,一是技工學校的學生入學基礎相對較差,在空間思維能力方面較差;二是學校安排的教學課時少,課后作業(yè)主要是做習題冊的題目,學生學習效率不高,對該課程的缺乏興趣;三是長期以來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得不到提升。
《機械制圖》課程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效果不好的原因:一是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很難把物體的抽象聯(lián)想形象化,物體的空間結構難于形象呈現(xiàn),學生學習比較費力,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二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更多是的視頻及動畫進行演示,學生對這種多媒體教學授課方式逐漸失去興趣,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如何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根據(jù)“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要求,我院 “中職《機械制圖》微課程的教學設計與應用研究”課題組對如何搞好《機械制圖》教學,降低教學難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將微課納入課堂教學進行專題研究,并在兩個不同年級的多個機修設備維修班級進行試點教學,豐富了《機械制圖》的信息化教學資源,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提升了教學質量,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2 ?微課制作和《機械制圖》微課資源構建
2.1 微課開發(fā)指導思想
我院課程組分析認為,職業(yè)院校微課的開發(fā)應用,最終要服務于課程,要服務于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要服務于崗位職業(yè)技能培訓。結合《機械制圖》課程特點和中職學校學生學情的特點,依據(jù)專業(yè)人才教學大綱培養(yǎng)要求和企業(yè)工作崗位需求,緊貼機械類專業(yè)學生的特點,選取貼近工作崗位的、有實用價值的、易混淆的知識點,開發(fā)該課程的系列微課作品。確保開發(fā)的微課程有針對性、有指導作用、達到職業(yè)技能標準。
2.2 微課教學設計思路
《機械制圖》微課課程的教學全過程體現(xiàn)任務驅動教學法,依據(jù)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要求,基于翻轉課堂教學理念,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網(wǎng)絡課程平臺、手機移動平臺以及云平臺技術,整合精品課程教學資源庫資源,搭建網(wǎng)絡互動學習平臺,創(chuàng)設多維度學習環(huán)境。通過微課的開發(fā)與設計,將傳統(tǒng)的課堂延伸、拓展為課前預習、課堂學做和課后拓展等多個階段,確保學習效果。
2.3 微課課程內容選擇
依據(jù)教學目標選擇確定微課教學內容。學院要求教師根據(jù)專業(yè)教學方案和《機械制圖》課程內容確定具體的微課教學目標,既要保證所選內容具有代表性,也要保證其具有針對性,同時難易程序要合適,應盡量避免出現(xiàn)太難或太易的情況。教師在微課內容的選題環(huán)節(jié)上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選題的過程中不是所有知識都用來制作微課,要注意把握重難點,同時需要保持精煉性、在教學內容上保持明晰性。
2.4 微課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設置
在設置微課教學環(huán)節(jié)時,要注意體現(xiàn)導入、講解、學習、復習等四個步驟,教師在課程設置時,常常因為微課時間短,只注重其中的講解環(huán)節(jié),而忽視了其它的環(huán)節(jié),使微課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在導入步驟,方法多種多樣,可以通過提問快速切入主題,也可以通過對上一次學習內容設置一個問題,既可以達到復習舊內容,又可以引入新內容的效果。例如在“剖視圖的畫法”微課教學中,開課前可以將一個零件的局部剖視圖、半剖視圖、全剖視圖展現(xiàn)給學生,可以提出這些剖視圖是零件的哪一個組成部分等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同時引出新的學習內容。
在講解教學教環(huán)節(jié),教師應以學生應掌握哪些內容、應學會哪些方法、應具備哪些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線,由淺到深、循序漸進地進行課程講解。
在學生學習環(huán)節(jié),通過設立不同的任務,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具體的任務,對知識進行反復學習,可以通過小組學習的形成,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學習,加深的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在復習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提出問題,由學生用課外的時間來完成。
2.5 微課界面展示設計思路
在進行課件制作時,充分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利用現(xiàn)有的網(wǎng)絡平臺,設計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微課題材,文字要少而精練,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3 ?《機械制圖》課程微課制作
一個優(yōu)秀的微課教學資源不是一人能完成的,需要組建一個教師團隊合作完成。微課制作團隊由三個方面的教師組成:以任課教師為主,計算機應用設計教師為輔助,還要加上懂攝影和視頻編輯的教師。專業(yè)任課教師工作重點在教學設計、資料收集、教輔資料撰寫等工作,有軟件應用特長的教師負責課件設計、PPT制作等,有攝影和剪輯特長的教師負責視頻和音頻錄制、圖象后期剪輯、字幕錄入等等。
由任課教師主導整個微課的制作過程。任課教師不僅要熟悉本課程的教學內容,還要掌握學生的學習特性,要根據(jù)所授知識點技能點,結合學生學習特性,采用合理的方案來設計和制作微課。
現(xiàn)以我院課題組制作《機械制圖》微課課程為例,介紹微課的制作的各個步驟:
①確定教學知識點、技能點。在制作微課前,課題組通過召開專業(yè)教學分析會,對現(xiàn)有《機械制圖》教學各章節(jié)內容進行整理,從各章節(jié)中劃分出學習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從中提煉確定適合制作微課的教學知識點。
②確定學習內容和教學目標。知識點確定后,就可以根據(jù)知識點來確定學習內容和教學目標,利用已有的和新收集的教學資源,結合學生“學情”特點進行教學設計,明確學習內容和教學目標。
③確定微課主題。根據(jù)整理出的學習內容和教學目標確定微課主題。微課主題要考慮知識的完整性、知識的獨立性、前后微課學習主題的關聯(lián)性。如我院《機械制圖》微課程整理出以下主題:尺寸注法、尺規(guī)繪圖、視圖畫法、剖視圖畫法、斷面圖畫法、局部放大圖表示法、疊加型組合體的視圖畫法、切割型組合體的視圖畫法、螺紋及螺紋緊固件的畫法、齒輪的畫法、鍵聯(lián)接的畫法等多個微課主題,這些主題由淺入深,由簡至難,并且覆蓋了《機械制圖》課程的重點和難點。
④撰寫微課教案。微課教案撰寫是微課程制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主要由專業(yè)任課教師完成。微課教案要緊緊圍繞教學內容和微課主題展開,教案內容的設計要體現(xiàn)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體現(xiàn)任務教學法,教師講解的內容要盡可能減少,通過小組分組學習,讓學生的更多的小組學習時間、小組討論時間,微課的時間分配要合理,教師講解的時間應控制在10分鐘以內。
⑤教學情景設計。對于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可以考慮采用情景設計,通過角色扮演,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⑥制作微課視頻。由專業(yè)教師和負責視頻攝影的教師共同完成,微課視頻主要是對知識點的講解。
⑦教學評價。微課的教學評價包括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兩個方面。學生評價以小組為單位,又分為小組自評、小組互評等,利用學生評價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對知識的掌握;教學評價分為教師教學自評(即對教學設計效果的評價)、教師評價學生(教師對學習效果的評價)、教學反思(教師對教學實施總結反思等)。通過教學評價活動,促進學生學習效果提高,促進教師對微課制作再提高,促進教師提高教學水平。
4 ?《機械制圖》微課教學實踐
我院課題組目前在學院資源庫平臺已制作了尺寸注法、尺規(guī)繪圖、視圖畫法、剖視圖畫法、斷面圖畫法、局部放大圖表示法、疊加型組合體的視圖畫法、切割型組合體的視圖畫法、螺紋及螺紋緊固件的畫法、齒輪的畫法、鍵聯(lián)接的畫法等多個微課課程,并在2017級機械設備維修兩個班級和2018級機械設備維修兩個班級進行教學實踐。微課教學覆蓋了課前學習、課中教學、課后拓展提升等不同階段。
4.1 課前學習階段
在課前學習階段,教師在學習平臺上發(fā)布置學習任務。學生通過手機移動學習平臺了解教學項目,領取學習任務。學習通過觀看學習平臺共享的視頻,通過查看學習平臺共享的學習資料,獲取與本微課程教學項目相關的知識,完成課前階段的預習工作。
教師可以通過學習平臺設計系列微試題,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學習,教師可以有通過微試題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以及對課程的評價。
4.2 課堂教學階段
教師在微課的教學過程既是“講解者”同時也是“引導者”,在進行微課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兩種身份都要很好的發(fā)揮。作為“講解者”時,教師通過對重點難點知識進行講解、通過示范操作和演示、通過對疑難問題的辨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快速掌握課程內容,把握學習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教師作為“引導者”時,通過引導學生學習自已喜歡的微課程,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完成知識的積累。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開展以小組為形式的學習與討論,組織有針對性的師生研討和學生小組討論,讓學生在學習中有交流有探討,從而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微課程學習的高效性。
教師引導學生對微課程相關知識的學習與討論,引導學生或觀看,或討論,或評價,教師在微課教學實踐中起到了一個資源組織者的作用,教學的過程除了教師的“教”,更重點在于學生的“學”,微課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很好體現(xiàn)了微課能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發(fā)揮微課的優(yōu)越性。
4.3 課后拓展提升階段
課后知識鞏固與拓展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手機移動學習平臺把每節(jié)課的重點、疑難點問題制成不問題的問題,學生在查找問題的答案時,再一次加深對知識的學習。教師還可以利用網(wǎng)絡,對微課程教學資源進行補充,學生在完成課后微課學習時獲得了拓展知識。教師還可以利用課后微課問題,完成學生之間的自評、互評和對微課程的評價,評價內容作為課程考核的依據(jù)之一。
5 ?《機械制圖》微課教學成效分析
5.1 收效明顯
5.1.1 學生成績明顯提高
根據(jù)課題組安排,課題組多位教師通過團隊開發(fā)制作了《機械制圖》微課資源,并采用微課在我院兩個2017級機械設備維修專業(yè)班級、兩個2018級機械設備維修專業(yè)班級進行教學應用實踐。通過兩年的教學分析,對采用微課教學的班級與采用常規(guī)教學的班級的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分析比較,發(fā)現(xiàn)學生基礎相當、學習成績相當?shù)膬蓚€班級,采用微課教學后的學生測驗成績與采用傳統(tǒng)教學的班級的學生成績有明顯的不同:采用微課教學班級學生及格率為90%以上,而采用常規(guī)教學班級為80%左右;采用微課教學班級學生優(yōu)秀率(成績90分以上)為15%以上,而采用常規(guī)教學班級為10%左右;采用微課教學班級學生平均成績比采用常規(guī)教學班級高5%-8%不等,采用微課教學后的班級學生在掌握機械制圖基礎知識和技能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
5.1.2 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
微課應用于教學后,教學過程不再是單純的課堂教學,而是把學生學習過程擴展到課前預習、課中學習互動、課后復習提升等環(huán)節(jié)。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較多地采用了項目教學法、小組學習法等,學生參與有程度高,學習積極性增強。通過網(wǎng)絡平臺和微課程的應用,教師除了進行重點難點知識的講解外,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了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面,教師從單純的課堂講課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課堂討論的主持人或協(xié)調者。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明顯提高,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
5.1.3 教學效果評價及時
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微課教學可以及時反饋學生學習情況。學生觀看微課視頻后,馬上可以在網(wǎng)絡平臺完成課前作業(yè)、課中作業(yè)和課后作業(yè),通過網(wǎng)絡平臺,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必要時針對不同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及節(jié)奏,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學生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教學視頻,多次重復學習知識難點。教師根據(jù)學生在平臺上的學習記錄、完成作業(yè)的時間和完成質量,及時掌握學生學習進度,評價微課教學效果,對微課教學過程進行總結與反思,必要時做出相應教學調整,使教學效果不斷得到提升。
5.2 不足之處
5.2.1 教師教學理念有待提高
目前仍有不少教師不愿加強學習,教學理念仍停留在常規(guī)教學層面,部分教師開發(fā)微課教學資源時也不能很好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這些教師在教學目標制定、學生學情分析、多媒體教學資源選用和整理等方面也達不到要求。要制作出達到“讓教師在較短的時間內運用最恰當教學方法和策略講清講透一個知識點,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按自己的學習完全掌握和理解一個有價值的知識點”要求的合格微課程,對于這些教師來說難于完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微課優(yōu)勢的發(fā)揮。
5.2.2 微課制作水平有待提高
制作微課需要錄制視頻,部分教師由于拍攝水平有限,造成制作的微課畫面不清晰,未能引起學生足夠的興趣,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相反,有部分教師把心思更多放在了微課制作上,視頻畫面雖然光鮮亮麗,但忽視了課程的重點和難點。還有教師在微課設計時基本沒有考慮與學生的教學互動,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夠,未能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微課僅做到了代替普通教學視頻或教學PPT的作用。
6 ?結束語
《機械制圖》微課資源平臺的使用及教學模式改革,改變了傳統(tǒng)“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微課教學能夠滿足學習者個性化的需求,使學生能夠依據(jù)自身需求靈活進行學習,微課程資源的應用可覆蓋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拓展等各個階段。采用任務驅動的項目教學法,小組學習法更多讓學生參與學習,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機械制圖》微課教學實踐應用于2017級、2018級兩個年級機械設備維修專業(yè)的學生,學生學習興趣及自主性得到大大提高,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當然,微課的正確應用也對教師在教學理念、教學設計、視頻及多媒體制作、以及教學掌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偟膩碚f,微課在《機械制圖》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優(yōu)勢顯著,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趙麗萍.基于微課的中職學校機械制圖課程實踐與應用研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7(14):38-41.
[2]朱德禮.微課在中職機械制圖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資訊,2018,16(36):180-181.
[3]王俊嶺.中職機械制圖課程中微課的應用[J].現(xiàn)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7(06):184-185.
[4]張學明.微課在中職機械制圖教學的應用初探[J].時代農機,2017,44(01):212-213.
[5]孟祥琳,董俊.“機械制圖”課程的項目化教學設計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22):102,107.
[6]鄒云.機械專業(yè)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6(73):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