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商品學作為經(jīng)管類專業(yè)的重要基礎課程,亟待變革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本文首先介紹了商品學的課程現(xiàn)狀和課程特點、改革理論技術背景,并分析了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多維互動的商品學課程設計思路與課程效果分析。使學生從對知識點的認知差異中,重構了商品學課程結構,同時采用了互聯(lián)網(wǎng)+翻轉課堂及DPBL技術進行了教學實驗,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互聯(lián)網(wǎng)+”;商品學;學習金字塔理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4-0099-02
基金項目:2019 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物流商品學翻轉課堂式教學改革與實踐”(1132);2018 年中國物流學會教改項目“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商品學翻轉課堂式教學改革”(JZW2018030);2017年湖南女子學院教改項目“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 + 的物流商品學翻轉課堂式教學改革與實踐”(201703)
教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推動著高校課堂教學需要隨著時代變遷和知識體系重構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目前教育部已發(f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已進入尾聲,可以預見未來十年仍然是教育信息化技術深化其應用的重要階段,這也為課堂教學模式變革提供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本文將基于商品學課程的現(xiàn)狀,結合先進的教學技術手段,對目前商品學課程的知識體系進行重構,并提出互聯(lián)網(wǎng)+多維互動課程模式,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一、商品學課程現(xiàn)狀及特點
商品學是經(jīng)濟管理類專業(yè)的基礎專業(yè)課程。這一課程以商品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商品在各個生命周期涉及的知識進行專業(yè)性的梳理和介紹。該課程融合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領域的知識,是一門交叉應用性學科。商品學傳統(tǒng)課堂中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處于知識接受的被動地位,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無法得到鍛煉。商品學結構體系有其自身的特點,既包括縱向——基于商品管理的不同方面,也包括橫向——各種不同商品在橫向不同方面各有特點。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使得學生對于商品及商品信息的獲取方式也變得更加簡單。這些縱橫交錯的知識結構和商品學知識易搜集的特點都為商品學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創(chuàng)造了條件。
二、商品學課程改革理論技術背景
傳統(tǒng)商品學課程按照教學大綱順序分別系統(tǒng)介紹商品學的縱向知識,再介紹商品學的橫向知識,目前已經(jīng)有一些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應用于該課程,如翻轉課堂[1]、行為引導式教學[2]、任務驅動教學法和實訓教學法等[3-6]。但是目前對商品學教學改革主要從技術應用角度進行,并未深入探討過新時代商品學知識體系重構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中的作用。
本文基于學習金字塔理論,結合需求為導向的項目式學習(Demand project based learning,DPBL)和翻轉課堂,通過分解商品學課程的知識體系,創(chuàng)建互聯(lián)網(wǎng)+多維互動課程教學模式。美國學者戴爾提出的學習金字塔理論,探索了不同學習方式下學習效果的差異,依次為:聽講授<閱讀<試聽結合<演示<分組討論<實踐<教授給他人。這一理論為商品學多維互動的課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DPBL是在PBL的基礎上,為課程賦予了創(chuàng)新社會需求目標。PBL是以建構主義為基礎創(chuàng)建的教學技術,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基于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生成意義、建構理解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多是在社會文化互動中完成的[7]。DPBL需要基于時代發(fā)展,綜合考察商品變遷和社會需求,設計項目構建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協(xié)作和討論,以達到意義構建的目標。DPBL將為商品學研究的知識重構提供技術支持。本研究的重要教學實施手段還包括互聯(lián)網(wǎng)+翻轉課堂。翻轉課堂發(fā)源于美國[8],其模式可以概括為教師將課程內容轉化為講解視頻上傳至網(wǎng)絡教學平臺,由學生在課余時間提前觀看教學內容,而課堂被用于面對面的討論和完成作業(yè),以查漏補缺并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翻轉課堂不僅可以線上線下結合,甚至可以在特殊時期結合直播平臺構建純線上課堂教學。
三、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多維互動的《商品學》課程設計思路
本研究首先分析商品學的學科特點和知識體系,確定就業(yè)市場對商品學知識的需求,為此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調查學生在學習之前對各知識點的了解程度。調查結果顯示,橫向知識點是所有同學都見過或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縱向知識點則有差異,提到任何一種商品,學生們首先想到的是判別質量,并且有一定的養(yǎng)護意識或者愿意在購買前后主動了解養(yǎng)護知識,而包裝在購買過程中屬于視覺接觸性的了解。由此,本研究提出可以將知識點在課堂進行重構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商品分類—商品標準—商品代碼—商品質量;第二階段:各種商品的知識;第三階段:商品檢驗-商品包裝-商品養(yǎng)護。
本研究采用多維互動包括學習通平臺(知識點互動)+QQ(信息互動)+騰訊課堂(商品展示互動)模式,第一、三階段在超星學習通采用互聯(lián)網(wǎng)+翻轉課堂模式,第二階段采用DPBL模式并在騰訊課堂直播互動,全程輔以QQ進行私下的師生交流和答疑解惑?;ヂ?lián)網(wǎng)+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對知識點分別設計導入案例—講解視頻—線上作業(yè)及測驗設計—線上主題討論。與此同時給學生分組派發(fā)任務,同時給學生一個月的時間對所分配到的商品任務從學生所熟悉的角度,結合翻轉課堂前期要求的商品種類和商品質量的知識,對商品進行全方位的研究,鼓勵學生分組分工搜集資料并開展各種與該商品相關的調查研究,形成思維導圖,并制作精美的PPT課程。在這一個月內學生不但已經(jīng)完成了對翻轉課堂內容的線上學習,同時也完成了本組商品的研究。接下來課程會分組進行情景模擬下的成果展示,展示的過程中,本組同學需要和其他同學及教師進行互動,回答大家提出的各個方面的問題,最后由教師作補充及總結點評。所有商品介紹完畢,重新開啟互聯(lián)網(wǎng)+翻轉課堂模式,由教師將前期未進行教學但學生在對商品了解過程中所涉及知識點分別進行歸納總結(見圖1)。
四、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多維互動的商品學課程效果分析
本課程基于上述課堂教學改革設計已經(jīng)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實驗,參與人數(shù)為324名市場營銷及物流管理專業(yè)的學生,針對參與該課程的學生進行匿名問卷回訪,選擇非常滿意的比例高達83%,滿意的比例占到了12%,僅有5%的學生表示一般,沒有學生表示不滿意。而覺得一般的原因多是因為分組合作,而非課程設計。而大部分學生表示對商品學的知識結構中,DPBL部分印象最深,其次是各知識點的思維導圖。
從上述的課程設計和問卷調查中,不難發(fā)現(xiàn),該課程的設計方式不但符合建構主義的認識規(guī)律,以需求下的任務驅動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直接將學習金字塔理論的最高一層(教其他人學習)引入了課堂教學,在學生分組協(xié)作查找資料的同時,不得不進行討論、實踐和演示,也完成了自我的生成意義、建構理解。而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雖然同樣是互聯(lián)網(wǎng)+翻轉課堂,第三階段建立在第二階段學生自我知識的構建上,因此收效非常明顯。對商品學的這一課程設計很好地完成了學生從自學到知識內化再到知識升華的三個階段,教師不再是知識的重要來源,學生在課堂上能夠主動設計出商品檢驗、包裝的案例,供教學使用。
五、結語本文對商品學課程進行了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多維互動的課堂設計,通過教學實驗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對這一課程建設的研究依托先進的信息技術及教育理論、有助于對該課程的教學、實踐等知識體系的改革與完善,規(guī)范教學內容,形成科學的知識體系,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物流及營銷過程中的商品學基本知識,在采用信息技術熟練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終端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等,并幫助學生提高運用所學的商品學知識,解決部分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于林英.基于翻轉課堂的《商品學概論》課堂教學改革探究[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24):64-65.
[2]馬秋芳.行為引導式教學法在《商品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8,17(11):198-199.
[3]陳燕.翻轉課堂和實訓教學法在商品學課程中的應用[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14):250-252.
[5]王中林.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物流商品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儲運,2008(12):101-102.
[4]汪苗苗.問題式教學法在商品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4):128+112.
[6]王琳,韓永生.物流系統(tǒng)仿真課程的多元化教學研究[J].物流技術,2013,32(10):283-284+288.
[7]蔡興懷.PBL教學法在商品學教學中的應用[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3):124-126
[8]Jeremy F.Strayer.How learning in an inverted classroom influences cooperation,innovation and task orientation[J].Learning Environ Res,2012(12):171-193.
(責任編輯:李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