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攀
摘要:伴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持續(xù)性推進,素質教育逐漸深入人心。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對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樹立有重要的作用,這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面臨的一個現(xiàn)實性問題?;诖?,本文結合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實踐以及新型教學理念,對如何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展開了闡述,希望對廣大教師的教學工作有所借鑒。
正文: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有效性;核心素養(yǎng);師生互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3-0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與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fā)生著一定的變化,首當其沖的就是對教育的態(tài)度,對學生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教育有一個根本的宗旨,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提升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并且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在完成上述目標的過程中,初中道德與法治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當深入挖掘道德與法治這門課對學生的教育意義,對其中的知識點進行細致的分析總結,在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中進行高效的教學,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
一、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弘揚正氣
所謂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簡而言之就是學生在學習一門課之后把握其中的思想精髓,并且對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閱讀理解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有一個顯著的提升,并且在此基礎上擁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因此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育下的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品質、法治觀念與健康生活等方面。其中以思想道德品質為基本前提,學生只有具備了正向的思想道德品質,才能夠在正確思想的指導之下做有益于社會的事情。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弘揚正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
例如,在學習“憧憬美好集體”時,這節(jié)課的內容圍繞著憧憬美好的集體展開,對學生的班級意識與集體意識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本著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弘揚正氣的思想指導下,我首先引導學生對教材中的內容,在結合自身實際與班級實際的基礎上,進行預習活動。在結合自身與班級的基礎上,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調動。而后在實際的講解過程中,我首先將核心素養(yǎng)進行了講解,讓學生對自身思想道德的水平有一個思考,并且對班集體做一個整體的評估,思考如何能夠更好的融入班級、如何能夠更好的建設班級,在思考的過程中對教材中的內容有了一個深入的學習與了解。
二、結合生活實際,增強學生的課堂代入感
道德與法治的相關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在日常的生活中,學生可以運用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學到的知識,指導自己的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對相關知識點產生更為深刻的理解,由此循環(huán)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搭建道德與法治課堂和實際生活之間的橋梁,引導學生將課堂上學習到的相關知識點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進一步促進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提升,讓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與社會實踐能力獲得有效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生活需要法律”時,這節(jié)課的內容主要圍繞生活中的法律展開。學生青春懵懂,暫時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范疇,但是也應當對法律有所了解,在生活中做遵法守法用法的人。我基于實際生活為學生做了生活化的課前導入,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法律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即“實際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法律,在過馬路時遵守交通指示燈、購買商品時候的遵守公平公正原則等等,都有法律在背后做支撐,那么,法律在生活中海油哪些具體的應用呢?”生活化的課前導入產生了一定的效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紛紛對生活中的法律知識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在接下來的講解中,結合教材內容,我將生活中的法律知識更為全面的為學生做了講解,引導學生初步形成了遵紀守法的意識。
三、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元化課堂
多媒體教學模式有著傳統(tǒng)教學模式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道德與法治的課堂知單純的說教,往往具有機械、呆板、缺乏趣味性的劣勢,難以充分的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質量。因此,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中的信息技術優(yōu)勢,為學生構建動靜相宜、聲像結合的高效課堂,將道德與法治的知識點通過圖片展示與文字說明相結合的方式,動態(tài)化的展現(xiàn)在課堂上,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fā),讓學生能夠精神集中、興致勃勃的學習道德與法治的核心知識點。
例如,在學習“青春飛揚”時,這節(jié)課重點內容是引導學生正確的看待青春期的自己,在感受青春飛揚的美好時光過程中,注重自身正確三觀的養(yǎng)成。我利用多媒體設備可以為學生展示圖片的功能,首先為學生呈現(xiàn)了幾張陽光下青春飛揚的圖片,學生從圖片中仿佛看到了現(xiàn)在的自己,學習興趣被有效的激發(fā)了出來。在此基礎上我要求學生對教材中的重點內容進行強化記憶,并在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進行了交流討論,在互相分享心路歷程中,學生敞開了心扉,師生互動中推心置腹,并且對自己的青春歲月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在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影響下,課堂形態(tài)變得更為動態(tài)化與多元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率都有了顯著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有賴于教師樹立與時俱進的思想,主動的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呆板、機械的教學方式,轉而運用新型教學模式中的師生互動、生活化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教學手段,讓學生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內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促進學生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的有效提升,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顯著提升,讓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精髓要義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fā)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丁瑞.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運用[J].名師在線,2017(01):35-36.
[2]黎燕妮.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與法治》改革之我見[J].學周刊,2017(0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