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蘭
【摘要】閱讀與寫作是初中語文最關鍵的部分和內容,是教師投入很多心思的教學內容。當前很多教師都沒有予以這兩部分內容足夠的重視度,而是細化教學關系,沒有展現(xiàn)教育應有的價值。教師需要意識到寫作與閱讀之間的關系,縷清二者聯(lián)系。用合適的契機與手段開展教學,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與閱讀能力。在閱讀中加深學生對生活、事物的理解,構建獨立思維、獨立思想體系,用這樣的手段和方式解決寫作難題、寫作問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
現(xiàn)如今幾乎所有學科都已經(jīng)邁入了課改進程,其中閱讀與寫作都是學生成長過程中重要的技能。在快速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如今各種新奇的事物搶奪與擠占了學生的精力與時間。閱讀與寫作對于學生來說絲毫沒有吸引力。而閱讀與寫作作為生活當中的必要性技能,只有解決了閱讀與寫作教育要求,學生才能夠順利融入世界、融入生活。
1閱讀寫作一體化問題
現(xiàn)代語文教育的情況是觀念分離,也就是閱讀是閱讀教育,寫作是寫作教育。事實上所有人都明白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如果一個人能夠寫出扎實、精致的文章,那么人們會潛意識的覺得這個人肯定書讀的多、讀的好。不過當前國內教育體系還是有意無意的分離開了二者,分開講解與教育[1]。二者之間的差距主要體現(xiàn)在價值觀、思想、情感。當前語文課堂大多與生活聯(lián)系并不密切。很多教師教學中更像是在肢解語文、肢解文章。閱讀與寫作如同藝術,藝術來自于生活。語文課堂沒有能力和條件展現(xiàn)自己的價值和靈魂。閱讀寫作的分離結果便是學生無法意識到二者緊密的關系。
2 激發(fā)學生閱讀寫作興趣辦法
學生寫作與閱讀興趣的激發(fā)不僅要體現(xiàn)在課堂層面,同時也要在生活細節(jié)中體現(xiàn)。閱讀發(fā)生在每時每刻[2]。正因如此教學過程中教師絕不能枯燥化、籠統(tǒng)化與應試化的方法。教師要充分體現(xiàn)文字魅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如學習《春》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過程中不應當簡單的介紹文章寫作技巧以及場景,同時還要介紹時代背景、人物背景以及地理情況。教師需要使用多媒體技術,用圖片、音樂的方式刺激學生,使學生迸發(fā)學習熱情。作者的天賦同樣來自于個人體驗和生活經(jīng)驗沉淀[3]。所以講解課文的時候教師一定要突出自身的創(chuàng)作追求、創(chuàng)作意義。如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教師就需要講解魯迅的時代背景,用時代背景引導學生,使學生明白為什么魯迅會創(chuàng)作這樣的文章。教師需要和學生進行親密的互動,用互動的過程引出生活案例、真實案例,激發(fā)學生閱讀情緒。
在古詩詞講解中教師同樣可以用這樣的手段與方法。如講解《渡荊門送別》這首古詩教師就可以介紹當時的地理知識與歷史背景。用這樣的條件和契機提升學生文學涵養(yǎng),使學生形成強烈的學習熱情、閱讀興趣。教師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出發(fā),帶領學生分析詩的風格以及背景。
3閱讀寫作一體化方法
3.1.課上課下融合
不論是課前還是課后都是學生閱讀與寫作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過程。閱讀與寫作的融合需要同步進行。在同步進行中提升學生的綜合涵養(yǎng)、綜合素養(yǎng)。教師要充分貫徹與串聯(lián)閱讀和寫作之間的聯(lián)系。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完成了改寫、仿寫。此外教師還要讓學生根據(jù)開放性題目尋找問題,創(chuàng)作文章。該過程是將學生的知識輸入能力變成輸出能力的重要過程。在學生自主閱讀、自主學習、自主寫作中提升素質,獲得更好成長。
3.2增加閱讀量
學生在課后閱讀過程中教師需要規(guī)定學生的閱讀時間,讓學生能夠獲得最科學的閱讀學習方法。隨后教師還要布置讀后感這樣的任務,讀后感的創(chuàng)作充分融合了閱讀和寫作的關系。教師可以尋求學生家長的幫助,讓學生家長幫助監(jiān)督學生的閱讀過程和創(chuàng)作過程。使學生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素質。教師要鼓勵學生平時大膽創(chuàng)作,寫出自己的感想以及態(tài)度。用這樣的手段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與學習熱情。
3.3豐富閱讀資源,創(chuàng)設寫作環(huán)境
在當前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技術實現(xiàn)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通過豐富教學資源,給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寫作一體化學習體驗,讓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在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索溪峪的“野”》一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內容,提前收集一些關于索溪峪的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更加直觀地了解自然景色之美。多媒體自身存在較強的直觀性和生動性特點,讓學生如同身臨其境一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閱讀文章,把作者描寫的索溪峪和學生觀看的索溪峪情境進行結合,讓學生的閱讀更加多樣性和豐富性,加深學生了解和記憶。教師通過以“我的家鄉(xiāng)美景”為主題安排學生進行寫作。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把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運用其中,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活動的靈活性和多樣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4結語
在閱讀寫作一體化教育中教師必須明白這是一個循序漸進漫長的過程。必須說明的是在教學中教師不應僅僅考慮這兩者的關系,同時也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加深認知,提升理解,為學生提供合適的資源和條件幫助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寫作一體化學習當中。教師需要改變自身以及學生的態(tài)度,用更為明確的方向指引學生,要對閱讀寫作融合投入更多的關注度。理解二者的影響和重要性。只有同時發(fā)揮了二者價值,充分結合了二者聯(lián)系才能夠最大化語文教育意義,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邸榮云.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的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0):159.
[2]任安安.基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9):26-27.
[3]沈慧.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華夏教師,2018(2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