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 李宗智
清代名醫(yī)吳鞠通編寫的《溫病條辨》中提出銀翹散,其組成方藥主要包括炙甘草、牛蒡子、淡豆豉、荊芥穗、淡竹葉、薄荷、桔梗、連翹、金銀花等為主,屬于“辛涼平劑”等藥物,在風熱表證疾病中是較為常見的治療方藥。李宗智教授運用銀翹散加減治療眼表疾病,療效顯著,現(xiàn)介紹如下。
1 瞼弦赤爛
劉某,女,60歲。初診:2019年11月14日。主訴:雙眼瞼弦紅赤、刺癢10余天,精神尚可,納食可,二便調(diào)。檢查:雙眼視力0.8,雙眼瞼緣潮紅,睫毛根部有鱗屑。舌質(zhì)紅,舌體適中,舌苔薄黃,脈象浮數(shù)。西醫(yī)診斷:瞼緣炎。中醫(yī)診斷:瞼弦赤爛,風熱外襲證。治法:疏風清熱,解毒消腫。選方:銀翹散加減。處方:金銀花15g,連翹12g,桔梗6g,薄荷(后下)6g,淡竹葉10g,淡豆豉10g,牛蒡子10g,赤芍10g,蟬蛻6g,天花粉10g。7劑,每天1劑,水煎300ml,分3次服用,每次100ml。11月17日二診:雙眼瞼弦紅赤、刺癢緩解,精神尚可,納食可,二便調(diào)。檢查:雙眼視力0.8,雙眼瞼緣無充血,睫毛根部未見鱗屑。囑變化隨診。
按:瞼弦赤爛是以瞼弦紅赤、潰爛、赤癢為臨床特征的眼病。該病名最早見于《銀海精微·胎風赤爛》。治宜祛風止癢,清熱涼血。予銀翹散加減。加用赤芍以增強清熱涼血之功,加蟬蛻以祛風止癢。加天花粉以生津潤燥。
2 暴風客熱
何某,男,29歲。初診:2019年08月02日。主訴:雙眼紅痛、癢澀、分泌物多3天余,精神尚可,納食可,二便調(diào)。檢查:雙眼視力1.0,雙眼眼瞼紅腫,結(jié)膜充血,結(jié)膜囊可見粘性分泌物,角膜透明。舌質(zhì)紅,舌體適中,舌苔薄白,脈象浮。西醫(yī)診斷:急性卡他性結(jié)膜炎。中醫(yī)診斷:暴風客熱,風重于熱證。治法:疏風清熱。選方:銀翹散加減。處方:金銀花15g,連翹10g,桔梗10g,薄荷(后下)6g,淡竹葉6g,淡豆豉10g,牛蒡子10g,菊花10g,蒲公英10g,丹皮10g。3劑,每天1劑,水煎300ml,分3次服用,每次100ml。08月06日二診:雙眼紅痛、癢澀緩解,無明顯分泌物。檢查:左眼、右眼的視力均為1.0,左右兩只眼睛眼瞼沒有出現(xiàn)腫脹的情況,結(jié)膜未發(fā)現(xiàn)充血征象,結(jié)膜囊中分泌物不明顯,角膜呈透明征象。囑患者中病即止,變化隨診。
按:暴風客熱是指以外感風熱,有紅腫熱痛特征的眼病,與西醫(yī)學中急性卡他性結(jié)膜炎基本相同,可納入急性細菌性結(jié)膜炎的范疇。該病名最早見于《銀海精微·卷之上》。《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表示該疾病主要是由于乃素養(yǎng)不清,躁急勞苦客感風熱因素影響,猝然而發(fā)也”。風熱之邪上犯白睛,風重于熱,故見雙眼紅痛、癢澀、分泌物多,結(jié)合舌脈當辨為風重于熱。治宜疏風清熱。予銀翹散加減。加用蒲公英、菊花、丹皮以清熱解毒、涼血退赤。
3 聚星障
夏某,女,45歲。初診:2019年09月10日。主訴:自7d之前左眼出現(xiàn)流淚、畏光、梗痛等癥狀,同時合并口干咽痛等癥狀,大小便、納食、精神等無異常。1周前有感冒病史。檢查:右眼視力1.0,左眼視力0.8,左眼瞼輕度紅腫,結(jié)膜混合充血,結(jié)膜囊無明顯分泌物,角膜可見點狀混濁,角膜熒光染色(+)。脈象浮數(shù)、舌苔薄黃、舌體適中、舌質(zhì)紅。西醫(yī)明確為病毒性角膜炎疾病。而中醫(yī)明確為聚星障,風熱客目證等疾病。臨床主張選擇銀翹散加減給予疏風清熱進行治療。藥物組成方藥如下:防風、桑葉、蔓荊子、丹皮、赤芍、黃芩、牛蒡子、淡豆豉、桔梗、連翹各10g;淡竹葉6g;薄荷9g;金銀花12g;7劑,每天1劑,水煎300ml,分3次服用,每次100ml。09月17日二診:左眼梗痛、畏光、流淚明顯減輕,伴口干咽痛緩解,精神尚可,納食可。檢查:右眼視力1.0,左眼視力0.8,左眼瞼輕度紅腫,結(jié)膜混合充血明顯減輕,結(jié)膜囊無明顯分泌物,角膜點狀混濁明顯減少,角膜少許點狀熒光染色。上方加蟬蛻6g、麥冬15g,7劑,每天1劑,水煎300ml,分3次服用,每次100ml。服完7劑后,電話隨診,患者癥狀緩解。
按:聚星障主要是指有多個細小星翳聚生在黑睛內(nèi),有著連綴或者團聚的性狀,合并干涉疼痛,懼怕亮光而流淚的眼睛疾病。與西醫(yī)診斷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疾病的標準互相符合?!蹲C治準繩·雜病·七竅門》謂:“翳膜者,風熱重則有之”?;颊叱霈F(xiàn)外感風熱的情況,上犯于目,邪客黑睛。致生翳障。結(jié)合舌脈癥,辨之為風熱客目之聚星障。治宜疏風清熱。予銀翹散加減。加黃芩以助祛肝經(jīng)風熱,加赤芍、丹皮以助清熱散邪、涼血退赤,加蔓荊子、桑葉以清肝明目。后期加麥冬以養(yǎng)陰生津。
4 瞼腺炎
謝某,女,35歲。初診2019年10月8日。主訴:右眼上瞼皮膚紅腫、疼痛2天余。查體視力左右均為1.0,右眼上瞼皮膚又局限性水腫,壓之甚痛,皮溫稍高,捫及有硬結(jié)。患者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經(jīng)西醫(yī)診斷為瞼腺炎,中醫(yī)診斷為針眼、風熱客瞼證。治法:解毒消腫、疏風清熱。選方:銀翹散加減治療。方劑組成:生甘草6g,赤芍、薄荷、淡竹葉各9g,防風、木賊、荊芥、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0g,連翹、柴胡、金銀花、淡豆豉、炒牛蒡子各12g,當歸30g。顆粒劑每日1劑,早晚沖服,連用3劑,可顯著減輕癥狀。
按:瞼腺炎中醫(yī)將其稱為“針眼”,多因風熱毒邪侵犯胞瞼所致,治療不及時會使熱毒熾盛,阻遏氣血,蘊積胞瞼,故臨床表現(xiàn)以局部紅腫、熱痛為主,還可伴有全身癥狀,如微惡寒、身熱、淺表淋巴結(jié)腫大等。病初,銀翹散加蒲公英和地丁等可起疏風清熱及解毒消腫之效,配合涼血、疏風藥物,療效顯著。
明代注明醫(yī)學者吳鞠通編制的《溫病條辨·卷一上焦篇》第四條中提出銀翹散,主要是由于瘟疫、冬溫、溫熱、太陰風溫等構(gòu)成,惡風寒作為初次引起的因素,通過桂枝湯進行治療,而熱不惡寒而渴的病例,應該通過辛涼平劑銀翹散作為主要治療方法。方中金銀花、連翹、桔梗、薄荷、淡竹葉、淡豆豉、牛蒡子、荊芥等藥物有清熱解毒和辛涼透表之效,治病范圍寬泛,凡為外感風熱邪毒者均可用之。綜上所述,銀翹散全方藥均輕清,符合眼科治療用藥的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