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乃蕊 唐芳 古少鵬 何金鑫
摘要 ? ?受COVID-19疫情影響,大多數高校教師開展線上教學。在熟悉教學流程后,如何保證在線教學質量、如何實現課程的育人目標成為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本文以動物性食品衛(wèi)生學為例,以超星平臺為依托,從建設課程資源、優(yōu)化教學內容、開展線上測試、加強督學管理、做好課后服務等幾個方面闡述了疫情形勢下校本SPOC課程建設與教學組織,以實現課程的育人目標。
關鍵詞 ? ?COVID-19疫情;線上教學;校本SPOC課程;動物性食品衛(wèi)生學
中圖分類號 ? ?G642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16-0234-02
School-based ?SPOC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Organization ?Under ?Epidemic ?Situation: ?Taking ?Animal ?Derived ?Food ?Hygiene ?as ?an ?Example
HUO Nai-rui ? ?TANG Fang ? ?GU Shao-peng * ? ?HE Jin-xin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 Shanxi 030801)
Abstract ? ?Affected by the COVID-19 epidemic, m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rry out online teaching. After being familiar with the teaching process, how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online teaching and how to achieve the educational goals of the course have become a real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e paper took animal derived food hygiene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superstar platform, explained the school-based SPOC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organization under the epidemic situ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building curriculum resources, optimizing teaching content, conducting online tests,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management, and providing after-school services, so as to achieve the educational goals of the curriculum.
Key words ? ?COVID-19 epidemic; online teaching; school-based SPOC curriculum; animal derived food hygiene
受COVID-19疫情影響,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教育部號召停課不停教,大多數專業(yè)課教師在沒有相應MOOC資源可直接使用的情況下開展線上教學。隨著在線教學的逐步開展,如何保證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同質等效、如何實現教書與育人的統(tǒng)一,便成了當下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在線教學絕不是通過直播簡單地把原有課堂搬到線上,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需要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大學生居家學習規(guī)律,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架構,需要師生共同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逐步找出適合不同性質課程的在線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效能,使其為教學增色。
基于上述指導思想和互聯(lián)網思維,學習在線教學基本理論和有效組織在線教學活動[1],在超星爾雅平臺建設校本小規(guī)模限制性在線課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并賦予其教育的溫度和態(tài)度;錄播異步授課,借助微信、騰訊會議等社交媒體工具開展混合式教學[2];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自律能力、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3];融入課程思政,進行價值引領。做到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全面培養(yǎng),做到教書與育人的統(tǒng)一[4],努力實現課程的教育教學目標。
1 ? ?建設課程資源,服務人才培養(yǎng)
知識能否被學生有效掌握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首先要關注的問題,因而線上教學首先必須要確保教師對知識的高質量傳遞。在各大MOOC平臺沒有相同或相似課程可用來進行翻轉教學的情況下,可以在超星爾雅平臺自建課程。作為課程內容的重要表達方式,要進行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5]。除了錄播的教學視頻、授課PPT、教材PDF外,在豐度和深度上也有體現,例如上傳收集的其他相關視頻資源;設立“讀文獻,長才干”板塊,上傳相關國內外研究進展,包括世界頂級期刊Science的文章等,以開闊學生視野,培植科研素養(yǎng);設立“讀故事,學專業(yè)”板塊,上傳相應章節(jié)的相關故事,增強課程趣味性;設立“懂法與守法”板塊,上傳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例如在緒論中上傳2020年2月2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6]。豐富的拓展資源可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有助于培育學生的國際化視角,激發(fā)其學習的熱情,內化教學內容。
2 ? 優(yōu)化教學內容,錄播異步授課
教學內容是教學的核心,優(yōu)化教學內容是順應線上教學“形”變而做出的“術”變。錄播異步授課比直播授課更符合線上教學特點,若用心經營,可達到與課堂教學同質等效的教學效果,實現在線教學效率最大化、效果最優(yōu)化。錄播教學視頻時,課程組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重構和優(yōu)化,把其中一部分設置成自學內容,使授課主線更加明晰、內容更加緊湊、重點更加突出,因而單位時間內的信息量要高于課堂教學,學生學習時需要集中注意力,緊跟教師的思維節(jié)奏;在EVC
apture錄制的教學屏幕上,學生既可以看到教師,還可以看到PPT,教師在幻燈片上劃重點、做注釋,無異于板書,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們沉浸于知識的學習中,基本上模擬和再現了課堂教學,力爭錄播教學與課堂教學同質等效。
另外,錄播視頻前教師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精心設計教案,反復敲定逐字稿,使語言在不失風趣的前提下更加精煉,盡量避免口誤、重復表達、無效停頓等,以往50 min的課堂授課內容縮短至30 min左右,且控制每個視頻時長不超過20 min,這樣避免了課堂授課的冗余和隨意,有利于高效學習,為學生們贏得更多的學習時間。由于知識累積和理解能力不同,錄播異步授課時,學生可根據需要隨時按下暫停鍵、設置不同語速,或者反復觀看視頻,因而可滿足個性化學習的需要,是直播教學和課堂教學無法比擬的。
3 ? ?開展線上測試,評價教學效果
評判隔空教學的效果,可以組織在線測試,讓學生限時完成,但前提條件是測試卷要有質量[6],因而出卷工作的難度不亞于錄制教學視頻。例如,名詞解釋要求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理解,填空題既考察細節(jié)也考察綱要,判斷題和選擇題的選項更具有迷惑性,簡答題比常規(guī)考試更具有挑戰(zhàn)性,論述題考察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對拓展資源的學習情況等。在閱卷過程中,教師需要認真對待每一份考卷的每一個考題,研判知識是否得到了有效傳遞,了解學生對教學重點和難點的掌握情況,了解哪些知識點需要強化、哪些問題需要集中答疑解惑,以便指導后續(xù)教學方法的改進。
4 ? ?加強督學管理,體現教育態(tài)度
在線教學中,學生處于隱形狀態(tài),需要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督學管理是必需的。教師通過細致的點滴工作來引領、影響、規(guī)范、感化學生[7],從而體現出教育的溫度。
4.1 ? ?定時發(fā)布學習任務
在發(fā)布學習任務環(huán)節(jié),教師固定在超星爾雅平臺每個周日上傳下周的各種學習資料,并在平臺發(fā)布以周為單位的學習任務。教師定時發(fā)放課程資料和發(fā)布學習任務、定時組織簽到活動、按時批閱作業(yè)等一系列活動都是在用自身行動來踐行規(guī)則意識和自律意識,提醒學生在新的一周里也應該自律、有條不紊地安排好各門課程的學習任務。
4.2 ? ?認真分析學習行為
通過超星后臺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分析發(fā)現,個別同學任務點顯示完成了,但觀看總時長卻短于視頻時長,超過60%的學生會對視頻多次反復觀看學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微信群對視頻課程反芻比最高的幾名學生點名表揚,樹立榜樣,通過外力推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錄播視頻首發(fā)放時,開啟防拖拽功能,待進度條顯示100%學生完成后再行解除。每個周末教師會整理出周任務點沒有完成的學生名單,并在微信群公布,重復2周后,學生的學習習慣就可以建立。
4.3 ? ?組織課前簽到活動
錄播異步授課組織簽到有以下幾個方面作用。一是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二是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的管理還在;三是利于營造集體學習的氛圍;四是利于培育集體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因此,簽到活動可以在虛擬的空間建立起學生實實在在的歸屬感,逐漸糾正學生居家學習自由散漫的學習狀態(tài),引導學生逐步適應線上教學。
4.4 ? ?認真對待討論活動
線上教學不能沉悶乏味。組織討論活動,既可活躍氣氛,也是了解學情和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途徑。一是在課程平臺發(fā)布精心設計的論題,學生隨時參與,并計入平時成績。二是在微信群發(fā)布基于學情分析的論題,例如在閱卷過程中發(fā)現的易錯題:禽流感和非洲豬瘟是否是人畜共患病,野生動物、熊掌等以及經組織培養(yǎng)而來的人造牛肉是否屬于動物性食品,動物性食品衛(wèi)生學與獸醫(yī)免疫學的關系等。這類論題更具針對性[8],課堂氣氛也非常活躍。有的學生甚至會去查閱文獻,對于認真的學生加以鼓勵,對復制粘貼文字等不良行為加以制止。待學生各抒己見后,教師會進行總結發(fā)言,積極引導學生認真對待每次討論,使討論更專業(yè)、更有深度、更有成效。
5 ? ?做好課后服務,賦予教育溫度
居家學習,沒有學伴,還得適應新的教學方式。很多學生反映學習任務很重,大部分時間花在了課后記筆記上;個別學生遇到困難或問題時不愿在學習群詢問,更愿意選擇與教師私聊;SPOC課程邊建邊運行,各種操作對于師生都是新的體驗,時不時會出現一些新狀況;學生提問題大多是在8 h之后,問題范圍也很廣。教師要及時指導和回應學生,建立在線教學反饋機制,及時收集學生的建議和意見,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感受,引導學生盡快適應學習模式的新變化,指導其制定學習計劃,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
6 ? ?參考文獻
[1] 司偉娜.農林院校植物生理學“金課”構建探討[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9(21):254-255.
[2] 羅秀秀,陸群鳳,鄒佳峻,等.混合式教學模式淺淡[J].教育現代化,2017,4(24):48-49.
[3] 吳麗云.基于專題網站的中專刑法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評價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6.
[4] 齊硯奎.全課程育人背景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理論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38(1):124-127.
[5] 王洋.農業(yè)高校教學資源數字化發(fā)展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yè)大學,2015.
[6]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EB/OL].(2020-02-24)[2020-04-11].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002/c56b129850aa42acb584cf01ebb68ea4.shtml.
[7] 張吉強,李學平,李甲亮.基于泛雅平臺的環(huán)境工程實驗在線課程教學實踐[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9(18):234-235.
[8] 陳景鮮,盧超.PBL教學法在生物化學實驗課程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yè)科技,2020(6):257.
基金項目 ? 山西農業(yè)大學教學改革項目(J100525514);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J2018072)。
作者簡介 ? 霍乃蕊(1972-),女,山西平遙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預防獸醫(yī)學。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 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