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波波
上一堂好課,是教師們共同的追求。怎樣的課算“好”,好課的標準是什么,一堂好課應該具備哪些“要素”。本文將以優(yōu)秀課例《狼》為例,從課堂教學的激趣導入、學法指導、問題設置、教師語言、教學細節(jié)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好課為何而“好”,如何才能“好”,以供同仁們一起追問。
筆者有幸參加江西省初中語文優(yōu)秀教學課例現(xiàn)場展示交流活動,到場觀摩學習,其中《狼》這節(jié)課讓我眼前一亮,記憶深刻。感嘆其精彩的同時,也引起了我諸多的思考。筆者認為,這堂課至少有以下亮點,值得好好學習。
一、游戲激趣,活躍氛圍
課堂伊始,教師設計了游戲環(huán)節(jié):
1.看圖猜成語。所猜成語都與狼有關,如狼子野心、引狼入室等。
2.根據(jù)提示猜成語。這個成語和戰(zhàn)爭有關;古時候,狼糞有特殊的用途;狼糞燃燒時有濃煙,可在敵人入侵時用來報警。(狼煙四起)。
3.文學常識競答。關于作者和《狼》,游戲規(guī)則是學生搶答,答對有獎。
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參與熱情高,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輕輕松松便進入了主題。
二、總結規(guī)律,授生以法
教學的第二環(huán)節(jié)是“讀準”,包括讀準字音、讀準停頓。在讀準停頓上面,教師選取了兩組句子,叫學生斷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其一/犬坐于前。——主謂之間的停頓。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B詞前的停頓。
教學的第三環(huán)節(jié)是“讀通”,即疏通文義。教師選取了三組句子,學生正確翻譯的同時,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了解釋詞義的三種方法:組詞法;近義引申;成語遷移。
這里,教師不只是讓學生讀準幾個句子的停頓和正確翻譯幾個句子,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總結其中的規(guī)律。學生掌握了規(guī)律,才可形成能力。
三、立足能力,注重學法
入題之后,教師便拋出文言文閱讀的方法“五讀俱全法”:讀準—讀通—讀薄—讀厚—讀活。
1.如何讀薄
教師精心準備了一個表格,抓住文章的“主人公”狼和屠戶,他們干了什么,或怎么樣,讓學生填空,學生很順利地捋清了故事情節(jié),整體把握了文章的內容:屠—遇—懼—御—殺—狼。這就將一篇文章讀成了一句話,讓學生掌握概括敘事作品內容的方法。
把書讀薄的方法就是:主要人物+主要情節(jié)(干了什么或怎么樣)。
2.如何讀厚
讀的時候,多問幾個為什么,深入研讀文章,把握文章形象,品讀文章意蘊。
(1)慧眼識“屠”。引導學生抓住與屠戶有關的細節(jié)描寫,分析屠戶的形象,如屠戶的動作描寫(顧、奔倚、持刀、轉視等),讀出了屠戶的智勇雙全。教學中,教師特意做了引領示范,舉例分析了“顧”這個動作,表現(xiàn)了屠戶的冷靜鎮(zhèn)定。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抓住文中的其他動詞,很好地分析了屠戶的形象。
(2)火眼識“狼”。這一環(huán)節(jié),同學們用同樣的方法,抓住相關描寫,很好地讀出了狼的貪婪與狡詐。
把書讀厚的方法就是:研讀文章,抓住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分析文中的形象。
(3)“讀活”即是要聯(lián)系實際,讀出感悟,讀出自己的見解。
問題一:面對“狼”,我們該怎么辦?
問題二:是什么毀滅了狼?
學生讀出了自己的見解:面對“狼”一樣的敵人,我們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貪婪毀滅了狼。
最后,教師總結,所謂“五讀俱全法”,即是:讀準字音、停頓,疏通文義,提煉內容,品讀意蘊,拓展延伸。這堂課,教師始終注重學法的指導,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用心可謂良苦。
四、梯度設問,層層深入
課堂上,學生發(fā)言積極,思維活躍,問題基本都得到了解決,這和教師的藝術設問是分不開的。問題的設置,不可太簡單,也不可太難,太簡單學生缺乏探究的興趣,太難學生又想不到、答不出,就容易出現(xiàn)課堂冷場或教師無奈灌輸答案的局面。想要避免這樣局面的出現(xiàn),教師就要講究問題設計的藝術,問題的設計應該是由易到難,有梯度,逐步深入的。
如“讀薄”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用了兩個表格,讓學生填空。第一個表格是讓學生找出文中屠戶和狼的具體行為表現(xiàn),第二個表格是在第一個表格基礎上的概括,兩個表格的內容和要求是有關聯(lián)的,由易到難,逐步深入,給學生搭一個臺階,讓學生拾階而上。
再如“讀活”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這樣設問:“是誰殺了狼?是什么毀滅了狼?”第一個問題能不能不問呢?直接問第二個問題不行嗎?我覺得不行。第一個問題是淺層次的,第二個問題是深層次的,有了第一個問題作為“臺階”,第二個問題的回答才會水到渠成,讓學生的思維由淺入深地發(fā)展。讓學生走一步,再走一步,逐步深入,學生的思維之火定會越燒越旺。
五、語言幽默,投生所好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是點燃學生思維火花,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力武器。生動形象,幽默風趣的語言總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的氛圍。
“老師今天給大家?guī)砹艘槐久伢拧遄x俱全法,此讀非彼毒?。 薄拔矣X得屠戶的每一個動作都很帥,老師是他的粉絲?!薄拔蚁虢o他點個贊,看看能不能讓同學們也成為他的粉絲呢?”“這個問題是不是有點難啊?沒關系,老師給大家開了外掛?!?/p>
諸如此類的語言,都是貼近學生的親切有趣的語言,很好地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課堂變得輕松愉悅。
六,注重細節(jié),匠心獨運
一堂課有沒有亮點,是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我覺得細節(jié)很重要。這堂課有兩個細節(jié),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很見教師的匠心。
“讀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故事情節(jié),學生們在表格的指引下,概括了各段內容:屠—遇—懼—御—殺—狼。教師特意準備了“遇、懼、御、殺”四個字的紙片,先是以直線的方式進行擺放,接著變成“V”字形的擺放,引導學生體會本文故事情節(jié)的一波三折“文似看山不喜平”。令人眼前一亮,實在是很有新意。
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進行搶答,答對有獎,獎品是一個書簽。給個獎品,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自然不是很稀奇的伎倆;可是,這只是一個“伏筆”,后面是有“照應”的。課堂的最后,教師要求學生書寫格言,表達自己的感悟,將所寫的格言寫在得到的書簽上,作為人生的座右銘,還請求學生將寫好格言的書簽作為禮物送給自己。這樣的安排可謂是出人意料,令聽課教師會心一笑。
語文課的好,好在哪里,如何才能讓它真正地“好”起來,我想,這是一個值得不斷探究的問題。這次的觀摩,這一堂課,帶給了我很多的思考,著實讓我受益匪淺,特訴諸筆端,冀望語文界的同仁們和我一起追問。
作者單位: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學(3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