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艷
[摘 要] 基于“立德樹人”的視野,語文課程與教學實踐中的“育德”不僅僅是一種道德境界,也是一種美學訴求。“美與善”是語文課程之源,探尋“美善互養(yǎng)”,把握教材中的美善基因,讓教學富有美善氣質,培育主體的美善生命,是語文“立德樹人”教育的一個核心邏輯理路。通往“美善”的語文教學應當讓教師主體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美施教。
[關鍵詞] 小學語文;醇美特色;育德能力;“美善互養(yǎng)”
“育德”是小學語文學科課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前提和基礎?;凇傲⒌聵淙恕钡囊曇?,語文課程與教學實踐中的“育德”不純粹是一種道德境界,也是一種美學訴求。“美”與“善”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善良是一種美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生成,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在“美”與“善”的互養(yǎng)中生成、生長、生發(fā)的。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從教師、學生、語文課程三個層面探索“美善互養(yǎng)”,是語文立德樹人教育的一個核心邏輯理路。
一、美與善:語文課程之源
語文是一門“美性”的學科。語文課程的“美”不是那種華美,而是一種淳樸之美,筆者稱之為“淳美”。淳美,是一種純正之美,也是一種純粹之美。“美”應當是語文課程之源。部編版的語文教材充分彰顯了語文淳美的特質,其選編的多是文質兼美的文本,而且其編排邏輯非常簡約、明了,就是以語文單元為載體,從“人文話題”和“語文要素”兩方面展開。這樣的語文知識編排方式,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篇感”,能夠感受、體驗到一種“篇”之美,更能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單元意識、主題意識,擁有一種“類”之美。不僅如此,部編版教材還是圖文并茂的,這更增強了語文文本對學生的吸引力、感染力。語文教學,應當讓學生沉浸于濃濃的淳美氛圍之中,沉浸于濃濃的淳美學習之中,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語文也是一門“德性”的學科。部編版語文教材增添了許多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比如古詩詞、小古文等。統(tǒng)計表明,較之于以前的人教版,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古詩文總計124篇,占全部課文30%,增加了55篇,增幅高達80%,也增添了許多革命傳統(tǒng)教育題材的篇目,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延安,我把你追尋》《小英雄雨來》《黃繼光》《狼牙山五壯士》《十六年前的回憶》《為人民服務》等文章。根據(jù)部編版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先生的介紹,部編版語文教材非常重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國家主權意識教育等三個方面。這些內容的教育,筆者將之統(tǒng)稱為“善”的教育。顯然,“善”也是語文課程之源。過去,我們在語文學科課程屬性上爭執(zhí)不休,常見的包括“工具性”與“人文性”、“內容”與“形式”等。如果我們從“美善”視角加以考量的話,我們就會深刻地認識到,“美”著重于語文教學的形式,而且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克萊夫·貝爾語);“美”著重于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著重于引導學生實現(xiàn)審美素養(yǎng)的發(fā)展?!吧啤笔钦Z文教學的內容,著重于培養(yǎng)未來社會所需要的公民、建設者。
部編版語文教材的課程建設,一方面要注重引導學生感受、體驗“人文話題”,另一方面又要讓學生體悟“語文要素”?!叭宋脑掝}”與“語文要素”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換言之,在語文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厘定學生該“學什么”,更要厘定“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等問題。只有從“善美”的視角進行考量,語文課程實施才能實現(xiàn)文脈、意脈、情脈的相通,才能形成文路、教路、學路的通達統(tǒng)一。在語文課程實施過程中,對于“美”與“善”,教師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只有這樣,才能拓展、延伸語文課程的育人價值,讓學生在“語言建構和運用”“思維發(fā)展和提升”“審美鑒賞和創(chuàng)造”及“文化理解和傳承”等方面都能獲得高質量的、可持續(xù)性的發(fā)展。
二、“美善互養(yǎng)”:語文教學實踐
如上所述,在部編版語文教材中,“美”與“善”是相互統(tǒng)一的。因此,“美善互養(yǎng)”就應當成為語文教學的發(fā)端。語文教學,應當以美的方式將善的內容傳播給學生,這就體現(xiàn)了教師的“育德”能力。教師的“育德”能力表現(xiàn)為教師對學生“德性”“德行”等的培養(yǎng)能力。“美善互養(yǎng)”,就是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美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涵養(yǎng)化育;通過德的內容的融合、滲透,讓學生體悟語文學科課程的內在之美,包括形式美、內容美、道德美、文化美等。
1.深度研究教材,把握教材中的美善基因
深度研究部編版語文教材,筆者認為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語文教材中的“文本系統(tǒng)”,二是語文教材中的“練習系統(tǒng)”。文本系統(tǒng)就是語文教材中的單元學習導語、篇章、閱讀鏈接等;練習系統(tǒng)包括語文教材中每一篇文本后的練習題、口語交際、語文園地、習作等內容。其中,篇章的解讀是語文教材研究的主體。篇章的解讀不僅要解讀“篇”,更要研究“篇”所在的單元。同時,還可以超越單元桎梏,將同一類的語篇集結起來,這樣的集結可以是跨單元的,因而是更為系統(tǒng)、更為整體、更為結構化的。比如,教師可以以文體為載體,將同一類的文體篇章集結起來思考、探究,這樣更有助于學生感受文體。以中國傳統(tǒng)的古詩詞教學為例,古詩詞意蘊豐贍,在部編版語文教材中是穿插在主題單元中的,但往往是與單元教學內容不相干的。因為沒有哪一首古詩詞的語文要素是“關注人物和事件”,也沒有哪一首古詩詞的語文要素是“把握主要觀點”。古詩詞的內在質素是相通的,都要根據(jù)古詩詞特點解讀出古詩詞意蘊,品味古詩詞的味道。這樣的美善要素的發(fā)掘不僅僅是基于具體的古詩詞解讀,還是古詩詞的類的解讀。比如,教學部編版二下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詠柳》,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有學生根據(jù)“碧玉”二字,將柳葉想象成女孩子的長發(fā);有學生根據(jù)“裁”,想象出似剪刀的春風,想象出似剪刀的小燕子的尾巴等。盡管學生的想象是稚嫩的,但確實感受到了那綠滿枝頭的春柳身姿,那婷婷裊裊的垂柳枝條,體驗到了柳條的裊娜、柳樹的健碩蔥綠等。
2.深度謀劃教學,彰顯教學的美善氣質
語文是一門極有內涵的學科,語文教學應當彰顯美善氣質。語文之美,是一種醇正、淳樸、淳厚之美。語文之善,是一種善感、友善、善意。蘇格拉底說:“你以為美與善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嗎?你不知道凡從某個觀點看來是美的東西,從這同一觀點看來就是善的嗎?”深度謀劃教學,就是要讓教學成為潤物無聲的啟迪,成為一種“涵養(yǎng)化育”。當下的語文教學存在不少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教師“美育”“育德”能力的不足,具體表現(xiàn)為“美善育人”覺知意識的缺失,“美善育人”路徑方法的匱乏,“美善育人”評價反饋的淡薄等。提升小學語文教師的育德能力,關鍵在于教師要從美善維度深度謀劃教學。放眼長遠,我們可以肯定地說,“美善學”是未來的教育學。因此,作為“美善”的語文教學,應當在目標上引導學生趨向“美善”,在內容上引導學生品嘗“美善”,形式上引導學生感受“美善”。作為教師,要營造美善的氛圍、韻致,讓師生浸潤其中,潛思體會、切己體察,從而獲得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要進行整體性框架的搭建和序列性發(fā)展的設計。比如,以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例,其主題為“觸摸自然”,要展示給我們的美就是:背起行裝出發(fā)吧,觸摸山川湖海的心跳。其語文要素要求為“閱讀時要能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立足于美善視角,整體謀劃語文教學,筆者力圖體現(xiàn)這樣三個方面的核心要義:其一,“引導學生想象,能將語言文字還原成畫面”;其二,“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感受、體驗等,與文本的主題內容形成思想共鳴、情感共振”;其三,“對于課文的具體內容能產(chǎn)生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等”。這里,將“美善”有機結合。比如,《丁香結》,由“花的結”想到了“心的結”,由“丁香”聯(lián)想到我國傳統(tǒng)的“梅蘭竹菊”四君子,由具體事物引發(fā)人生思考。有了這樣的深度謀劃,學生的語文學習就能成為一種生命發(fā)展的美善之旅。
3.深度反思評價,培育主體的美善生命
基于“美善”立場的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要發(fā)掘教材中的美善因子,彰顯教學的美善氣質,更要培育作為主體的師生的美善生命。從這一意義上來說,“美善”的語文教學是“合目的性”與“合規(guī)律性”的統(tǒng)一。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審美”,還要引導學生“立美”“創(chuàng)美”;不僅要引導學生進行“道德認知”,更要引導學生進行“道德踐履”。因此,對于師生語文課堂美善的評價、激勵、反饋、反思等就成為“立德樹人”視野下“美善互養(yǎng)”的應有之義。解放教育對象與提升教育對象是“美善”教學的雙重使命。只有通過反思、反省、審視,才能真正將語文課程內容轉化為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語文核心智慧等。比如,教學《去年的樹》(部編版三年級上)這一篇文本之后,從文本主題內容來引導學生反思,就能培育學生善良的品質,讓學生與小鳥、與大樹產(chǎn)生心心相印的心理感受,對于友誼,對于生命;從文本的語文要素來引導學生反思,教師需要考量的是自己是否抓住了童話的特質進行了教學,學生是否掌握了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是否激發(fā)了學生的童話想象等。這里,一方面是德性反思,另一方面是美性的反思。德性的反思在內容,美性的反思在形式。只有引導學生從“美善”兩個視角展開反思、評價,才能培育學生美善的生命。
語文教學應當“盡善盡美”(《論語·八佾》)。在語文、語文教學之美與語文、語文教學之善的互養(yǎng)實踐中,學生的本質力量能得到最大地凸顯和弘揚,學生的生命能得到解放與舒展。通往“美善”的語文教學能讓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美施教,讓祖國的青年一代身心都能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姚愛斌.中國古代文體論思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2]王小毅.小學語文分類閱讀教學研究[M].重慶:重慶出版社,2016.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核心素養(yǎng)指向下小學語文教師育德能力提升研究”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