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華
摘要:小學作為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初始階段,教師在美術教育過程中就要以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為目標,充分注重方法的科學化運用,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美術素養(yǎng)。本文先就色彩教學在美術教育中的作用體現(xiàn)加以闡述,然后就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的措施詳細探究,期望能在理論上就色彩教學的研究分析,為實際美術教育發(fā)展起到一定啟示作用。
關鍵詞:色彩教學;美術教育;教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5-0240-01
引言
美術教育當中通過色彩教學的方式,為學生學習美術知識提供了良好的方式,促進了學生對色彩的認識了解,能為學生美術知識的學習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新美術教育的觀念,將色彩教學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如此才能有助于提高美術教育的質量水平。
1.色彩教學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作用體現(xiàn)
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教師為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將色彩教學融入其中就顯得比較重要,有以下幾點作用體現(xiàn):
其一,促進學生觀察力提高。小學階段的學生可塑性強,教師在美術教育中通過色彩教學的方法運用下,就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色彩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在生活當中觀察色彩,提高學生色彩觀察的敏銳度,這對學生美術創(chuàng)作也能起到積極促進作用[1]。
其二,提高學生色彩認知水平。小學階段的方面思維發(fā)展都不成熟,教師為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這就需要在色彩教學的方法運用方面進行積極應對,發(fā)揮色彩教學的作用為學生美術認知能力提高起到了積極促進,從整體上提升美術教育的質量水平。色彩是學生認知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素材,讓學生通過色彩聯(lián)想認識顏色,提高學生色彩的認知能力。
其三,有助于學生審美能力提升。美術教育工作的開展當中,通過色彩教學方法的科學化運用下,為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促進學生通過色彩來觀察事物,提高對事物的認識,這就能幫助學生確立審美觀念意識,為學生后續(xù)的成長發(fā)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2]。
2.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的措施
小學美術教育中通過對色彩教學方法的應用,為學生綜合素質提升起到了促進作用,實際教學措施的應用教師要從多方面加強重視,以下幾點教學措施的實施可供參考:
2.1?美術實踐中搭配色彩教學。
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能真正的認識到加強對學生色彩教學的重要性,讓學生在色彩實踐當中提高對美術的認知能力。教師通過在美術實踐中搭配色彩,提高學生對色彩的認識,讓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積極性發(fā)揮出來,調動學生運用色彩進行設計的積極性,這對學生全面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提高學生色彩的認知能力和創(chuàng)新運用能力有著促進作用[3]。如美術教學中教師通過為學生準備練色本,讓學生學會填色,以自己的方式對動物以及植物等填充自己喜歡的色彩,學生在實踐操作當中,結合自己日常的觀察就會選擇相應的色彩進行填充。如大樹的顏色是綠色的,學生就能在填色的時候選擇綠色的顏色填充,這是和學生日常觀察的效果相符合的。也有的學生運用其他的色彩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造力填充,這也能為學生的良好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
2.2?注重感官的色彩感知。
小學美術課程教學當中通過對色彩教學的活動開展,教師就要能從多方面進行優(yōu)化,注重從感官方面出發(fā)促進學生感知色彩的魅力。不同感官刺激讓學生體會色彩的變化。學生的年齡不同,成長的環(huán)境不同,對色彩產(chǎn)生的感知能力也會有所不同,教師要能準確的把握學生這一發(fā)展的特點進行展開色彩教學[4]。如教學中在講述到“流動的色彩”知識點內(nèi)容的時候,促進學生觀察不同繪畫中的流動色彩,教師先為學生剪出一面旗子,在旗子上涂上紅的顏色,一邊晃動著小旗子,一邊讓學生觀察色彩在空中的流動,然后再制作其他的顏色,讓學生進行觀察,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鍛煉學生色彩的觀察能力,也能有助于調動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
2.3?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感受色彩能力。
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注重教學方法的科學化運用,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采用游戲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學習的能力。游戲是小學生比較喜歡的學習方式,也是教師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有效方法,通過游戲化的教學方法和學生色彩的感知能力培養(yǎng)相結合,就能符合學生學習的特征。教學當中教師要和美術教學的內(nèi)容相結合,為學生開展染色的游戲,通過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染色游戲當中發(fā)揮主動積極性,將小組競爭引入到游戲當中去,比賽哪組成員的染色最好,最受歡迎,就能獲得教師為學生準備的小禮物一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感受色彩,這就能有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要充分注重結合學生的生活來讓學生認識色彩,回歸到生活當中去,才能真正有助于提升學生對色彩的感知能力,讓學生將目光投向生活,才能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讓學生感受生活的美好。
3.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色彩教學充分的重視,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綜合學習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色彩教學是學生美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可持續(xù)學習發(fā)展的動力支撐,只有從多角度進行考慮和優(yōu)化,讓學生真正的從色彩教學當中提高自身的素質能力,才能有助于美術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助于課堂教學環(huán)境的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張大英,張芳.色彩教學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20(06):216.
[2]周學梅.小學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實施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2):208.
[3]范文艷.淺議小學美術教育過程中的色彩教學[J].亞太教育,2019(36):42.
[4]王安宇.淺議小學美術教育過程中的色彩教學[J].亞太教育,2019(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