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雨是我們可以經(jīng)常接觸到的天氣現(xiàn)象,而人們通過生活中的各種經(jīng)驗和歷史文化積累,賦予其更多的,深刻的涵義。本文主要分為五部分,首先對于雨的書面含義進行簡要介紹,接下來是英語和漢語對雨隱喻的詳細說明,之后是針對兩個國家對雨隱喻的互異性展開了良好的闡述,最后則是對產(chǎn)生互異性的原因進行了挖掘,從而為其之后更多樣的隱喻涵義做研究基礎。
關鍵詞:英漢“雨”隱喻;認知;對比
作者簡介:丁伴(1995-),男,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人,碩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認知詩學。
[中圖分類號]:H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27--02
引言:
雨本身只是眾多天氣氣象中的一個形式,無法代表任何一種情感,是人們多樣的情感和文化積累,讓其具有更多種情緒的體現(xiàn)。本文從兩個國家角度對雨的隱喻進行闡述,而二者的對比也進一步體現(xiàn)了國家形態(tài)和歷史文化的互異性巨大。但是共同點就在于我們都立身于這個世界本身,用自己的社會經(jīng)驗去與更多事物進行多樣的互動。
1、英漢對于“雨”的釋義
我國漢語詞典對于“雨”具有明確的解釋,從物理層面上代表從云層滴落到地上的水。指的是云層上有很多小水珠,當水珠逐漸膨脹直到其自身不能支撐懸浮狀態(tài),就會跌落下來成為雨。英文詞典的釋義為:water that falls in small drops from clouds in the sky.二者對于雨表層涵義的解釋不謀而合。對于雨最初始的解釋是作為一種天氣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之后所延伸出來的隱喻,無論是漢語還是英語,都是在其最原本的意思之上發(fā)展而來的,二者既有隱喻一致的地方,也有明顯差異的地方。
2、英漢“雨”隱喻的認知對比探討
2.1英漢對“雨”的隱喻共同點
2.1.1大量(LARGE QUANTITY)
一般情況下,雨滴從天上滴落下來都呈密集的形式,由此,可以延伸數(shù)量比較龐大的涵義,在漢語和英語中具有相應的表達。
例如:I felt as much happiness as rain at the moment;The ants were gathering like rain.
例如:在以前的戰(zhàn)亂年代,吃不上飯的人如同天上的雨點數(shù)也數(shù)不盡;我國人口數(shù)量巨大,其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力量就像雨滴終匯成海洋一樣巨大。
英語例子中 rain代指幸福無窮無盡,第二個句子代表螞蟻數(shù)量之大,十分密集。而中文中兩個句子中的雨分別代表貧窮的人很普遍,以及生產(chǎn)積累能力十分明顯。
2.1.2困難(DIFFICULTY)
日常生活中,下雨對于人們出行和生活都十分不便,因此,漢語和英語中雨可以延伸為困難的涵義。
例如:Yesterday it rained, today it cleared up, and our love is just like that;It's raining outside, as if my heart and soul were dripping.
例如:電閃雷鳴的雨天總會過去,而我的晴天也終究會趕到我的身邊;我的心情如同雨點,忍不住的往下沉。
英文句子中對于雨的隱喻分別為沒有意義的愛,和心情很壞。而漢語句子中對于雨的隱喻分別為艱難的日子,以及不良低下的情緒。
2.1.3憂傷(SORROW)
下雨的天氣通常是灰暗的,烏云遍布的,而人們的心情也會隨之具有不良的轉(zhuǎn)變,由此,英語和漢語中對于雨都有憂傷的隱喻。
例如:The rain outside the window stopped, but my world is still raining;Late at night, listening to the rain has been falling on the heart, but from the corner of the eye.
例如:在這滿是離別的車站,我的眼淚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清哪個是我的眼淚,哪個是雨水。
英語的兩個例句分別表達的是心理和心情的憂愁,而漢語的例句代表的是離別的憂傷。
2.1.4恩典(GRACE)
在雨水的滋養(yǎng)下,農(nóng)作物才能得以更為健康,良好的成長,種植工作者也能夠得到更大的收益,因此,雨水經(jīng)常會被稱為上天的恩典。
例如:Rain in the summer, rice in the barn.
例如: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英語例句隱喻的是雨代表著糧倉滿滿的收獲,而漢語例句代表的是雨是上天降下的恩典,我們要以感恩的心態(tài)去接受它。
2.2英漢對“雨”隱喻共同點的原因
通過英語和漢語中對于雨隱喻表達的共同點,可以明確這是由于雨自身特點和作用所決定的,是普遍認知的問題,不涉及到各自的傳統(tǒng)文化。例如雨的呈現(xiàn)狀態(tài)決定了其數(shù)量大的隱喻,下雨的天氣產(chǎn)生了憂傷,艱難的隱喻,而其所體現(xiàn)出來的作用又產(chǎn)生了恩典的涵義。西方一位文學家說過,我們所賦予一些詞語和事物的涵義和解釋,并不是通過科學規(guī)律和道理所總結(jié)的,而是通過實際的感受和呈現(xiàn)狀態(tài)決定的。由此,對于事物的概念釋義是從人們對于其實際感受基礎之上進行認知的。而雨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并且對于我國和西方國家來說,下雨的頻率以及其體現(xiàn)的作用并無明顯不同。因此,我國和西方國家感受雨帶來的情緒并無太大差別,所想要表達的隱喻也是一致的,體現(xiàn)在具體事物上的涵義是相通的。
3、英漢對于“雨”隱喻不同點
3.1英語對于“雨”的隱喻
3.1.1健康(HEALTH)
在適合的時間降下適當?shù)挠?,無論是對于人的發(fā)展和農(nóng)業(yè)的生長都是具有健康意義的。
例如:I am ok,I am as right as rain after my leg injury.
例句中as right as rain是一個固定句型,其所代指的就是身體健康。
3.1.2微不足道(TRIFLE)
英國的氣候特點就是濕潤多雨,英國一年四季都會具有高頻率的降雨。因此,英國人對于雨十分熟悉,降雨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由這個情況作為延伸,發(fā)展成微不足道的事。
例如:Small rain lays great dust.
上文例句意指雨水的微小,但是持續(xù)性的微小也能滅掉在空氣中的微塵。
3.1.3麻煩(TROUBLE)
在英國,降雨是一件普遍而經(jīng)常的事情,但是由于降雨導致的外出困難和空氣濕冷對于其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因此,雨在英語隱喻中也有麻煩的涵義。
例如:Misfortunes seldom come alone while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
例句想要表達的是不幸的事通常會伴隨著另一個不幸運。
3.1.4失望((DISAPPOINTMENT)
降雨對于人們出行約會來說是阻礙,由此,由雨延伸出來的隱喻也有失望掃興的涵義。
例如:I don't want elders at parties.It is always raining on my parade.
這個英語例句中raining on my parade是一個固定表達方式,其代表讓人掃興的意思。
3.2漢語對于“雨”的隱喻
3.2.1形勢(SITUATION)
我國主要依靠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良好極大程度上依靠天氣變化情況,尤其對于降雨具有要求。由此,雨在我國可以隱喻為形勢。
例如: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斷提升的原因在于國泰民安,風調(diào)雨順;中華民族誕生在血雨腥風之下,是沒有掌聲和鮮花迎接的。
對于這類的表達有很多的成語具有相應的體現(xiàn),例如風雨飄零,狂風暴雨,風雨如晦等等,能夠充分體現(xiàn)其想要表達的當時的情景形勢。
3.2.2教育(EDUCATION)
降雨對于農(nóng)作物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能夠為農(nóng)作物提供健康長大的養(yǎng)分,而教育對于學生成長也是具有很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用雨來隱喻教育是很恰當?shù)摹?/p>
例如,教師對于我的教導就像是夏日的溫和細雨,緩解了我心中的的躁動。
上述例句將教師的教導之語比作夏日細雨,是溫和的,能夠緩解人心中的躁動的,從而體現(xiàn)出良好的教導之語對于學生來說具有很好的接受力。
3.2.3力量(POWER)
如果說綿綿細雨是溫和的,那么狂風驟雨帶給人的感覺就是難以抵抗的力量,其往往伴隨著電閃雷鳴,對于人們來說是帶有恐懼色彩的,因此,雨也具有力量的隱喻。
例如:品德低下的人即便具有呼風喚雨的權利,但還是會有人看不起。
上述例句中所使用的呼風喚雨不再是自然現(xiàn)象,而是一種支配權利。
3.2.4謠言(RUMOR)
降雨是有區(qū)域性的,是有范圍降雨的,由此,可以將其隱喻為謠言散播。
例如:某明星戀愛緋聞鬧得滿城風雨,致使他不得不出來澄清。
上述例句所使用的滿城風雨,代指的是謠言散播的速度和范圍之廣。
4、英漢“雨”隱喻的互異性
通過漢語和英語中對于雨的表達和釋義,能夠看出其隱喻是帶有各自的文化特點和歷史背景的,而生活在該國家的人能夠快速的,清晰的了解其代表的涵義。而具體存在的差異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首先,從雨的隱喻數(shù)量來說,我國對其的隱喻形式數(shù)量更大,這也就體現(xiàn)我國對于雨涵義延伸范圍更廣,程度更深。其次,從與其他事物結(jié)合程度來說,我國所涉及的范圍更廣。從與雨相關的成語能夠了解到,我們在使用雨的隱喻涵義時,通常還會結(jié)合其他相關事物一起體現(xiàn),例如狂風驟雨,雨后彩虹,風雨飄零等。最后從雨的呈現(xiàn)方式來說,我國對于雨隱喻的使用,一般用成語來完成,而英語對雨的隱喻則通過諺語來呈現(xiàn)。
5、英漢“雨”隱喻互異性成因
一件事物的表層涵義依靠人們對于其直接性的體驗,而延伸出來的隱喻則更多的依靠其歷史文化。因此,雨呈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雖然并無二樣,但是進入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所表達的隱喻也就不盡相同了。首先,我國是內(nèi)陸國家,并且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對于雨的需求是很明確的,而英國對于雨的需求程度則要弱的很多。其次,我國和英國的社會性質(zhì)和發(fā)展史并不一樣,對于雨看待的角度也是互異的。最后,就呈現(xiàn)方式來說,我國對于平衡具有更深的執(zhí)念,由此,所表達出來的多以四字詞語為主,并且做到精簡下表達深刻的涵義。而英國語言自身的局限性,很難做到將深刻的涵義以幾個單詞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并且更加追求涵義的表達程度,對于字數(shù)和和諧沒有過大的追求。
結(jié)語:
雨是我國和英國十分常見的自然氣象,而針對雨兩國對于其的隱喻延伸具有相同觀點,也具有不同觀點。相同觀點是由于現(xiàn)實情況的體現(xiàn),而不同點則是兩個國家的文化習慣相差巨大。本文對于典型的隱喻進行了闡述,還有很多就存在于語言細節(jié)當中,并且未來還會有更多方面的延伸,需要持續(xù)性的研究和更新。
參考文獻:
[1]劉芳.天氣現(xiàn)象的隱喻化方式分析[J].文學教育(下).2017,(7).258.
[2]丁陽.認知語言學中概念隱喻理論的發(fā)生與構建[J].青年文學家. 2017(36).
[3]何向妮.英漢天氣隱喻文化對比研究[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 2016(06).
[4]雨薇.漢英天氣詞匯聯(lián)想意義對比分析——以“雷、雨”為例[J].青年文學家.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