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娜,袁小芬,馬玉俠,鄭雅峰,趙熒熒,趙興林,張 倩,韓興軍**
(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山東 濟南 250001;2.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針灸推拿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5)
原發(fā)性痛經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婦科病之一,尤其好發(fā)于青春期女性。原發(fā)性痛經是一種無器質性病變的功能性痛經,行經前后出現(xiàn)下腹疼痛、墜脹,伴有腰骶部疼痛及頭痛、惡心、乳房脹痛等臨床癥狀,痛經較重者常影響工作及生活。本研究通過選擇不同針刺時機針刺相同穴位來分析療效的差異性,并為臨床提供參考依據。
本項目研究所納90例均篩選自2012年6月~2013年2月期間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及其第一附屬醫(yī)院針灸科、婦科門診的原發(fā)性痛經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經前針刺組(A組)30例,即刻針刺組(B組)30例,及空白等待組(C組)30例。A組年齡19.25~25.45歲;病程29.19個~107.27個月。B組年齡19.29~25.25歲;病程28.46個~110.28個月。C組年齡20.12歲~25.18歲;病程31.48個~117.78個月。經統(tǒng)計學分析各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根據《中藥新藥治療痛經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婦產科學》[2]制定中西醫(yī)診斷標準。
本研究共納兩種痛經證型即寒凝血瘀證與氣滯血瘀證。其中,寒凝血瘀證主要表現(xiàn)為經前或行經期間出現(xiàn)小腹部冷痛、拒按,得溫痛減,伴有經色黯、量少、有血塊、行經不暢,畏寒,手足欠溫,面色青白,甚者惡心嘔吐,舌黯苔白,脈沉緊;氣滯血瘀證主要表現(xiàn)為經前或行經期間出現(xiàn)小腹部脹痛、拒按,伴有乳房脹痛,經色黯有血塊,塊下痛減或月經量少、經行不暢,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弦。
①哺乳期婦女或參加其他臨床試驗者;②合并其他疾患及不適于針灸的患者;③參與本項臨床研究的相關工作人員。
取穴:地機、三陰交、十七椎、次髎。操作:于經前3 d~7 d開始治療,常規(guī)針刺,在得氣基礎上施以提插捻轉等瀉法約0.5 min,每隔10 min行針0.5 min左右,共留針30 min,每天1次,月經來潮后停針,若仍疼痛明顯者再治療1次,1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連續(xù)3個療程。
取穴:同經前針刺組。操作:常規(guī)針刺,治療于疼痛發(fā)作第一天開始,得氣后施以提插捻轉等瀉法約0.5 min,每隔10 min行針0.5 min左右,共留針30 min,每天1次,連續(xù)治療3 d,1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
不予治療。
應用McGill簡化量表(SF-MPQ)評分。觀察篩選期及每個月經周期結束時的目測類比定級法(VAS)、癥狀疼痛分級指數(PRI)及現(xiàn)有疼痛強度(PPI),并如實記錄讀數。
通過對McGill量表的各項數據分析得出,經前針刺組及即刻針刺組對原發(fā)性痛經均有治療意義。在VAS讀數上與即刻針刺組相比,經前針刺組有顯著性差異(P<0.01),且療效持續(xù)到隨訪期(詳見表1)。通過對組內各項數據對比分析,可明顯得出,經前針刺治療痛經效果隨著治療周期的延長而延長,且持續(xù)到隨訪期,而即刻針刺組則僅較第一治療周期有明顯差異(詳見表2,表3)。
表1 各周期三組SF-MPQ中VAS讀數比較
表2 經前針刺組各周期各評分指標情況比較
表3 即刻針刺組各周期各評分指標情況比較
中醫(yī)學認為,痛經病機主要是“不通則痛”與“不榮則痛”。臨床上也多以實證痛經多見,而虛證痛經少見,其研究也多著眼于實證。《針灸治療學》[8]中記錄針刺治療痛經針刺時間在發(fā)作期每日治療1次~2次,非發(fā)作期可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在月經來潮前5 d~7 d開始治療)。臨床上,為使患者最終達到治愈且不再復發(fā)的目的,應選用恰當的穴位及最佳的治療時機,將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期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因此,本研究通過選取不同的治療時間治療痛經,更進一步證明針刺治療痛經的療效,同時證明針刺時機的重要性。通過此項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的干預時機對治療原發(fā)性痛經有著不同的治療效果,經前或疼痛發(fā)作時針刺多穴均能減輕患者疼痛性質及程度,但是,經前針刺優(yōu)于即刻針刺,并有遠期效果。
筆者認為,治療痛經所選穴位固然重要,但是針刺時機亦不能忽視。通過穴位的選擇以及不同的介入時機,將兩者的最佳療效相結合,給患者最好的治療法案,這才是臨床上治療的最重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