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輝 鄭戎
[摘 要]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通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的價值觀內(nèi)化為文化素養(yǎng),并在潤物無聲中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中,實現(xiàn)對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深化了新時期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途徑,強調(diào)了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
[關鍵詞] 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模式
[基金項目] 2019年度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質(zhì)量工程項目(重點)“正確價值觀引領大學生養(yǎng)成教育模式研究——以安徽財經(jīng)大學商學院為例”(2019jyxm0880)
[作者簡介] 王東輝(1968—),男,云南昆明人,碩士,安徽財經(jīng)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學院學生工作部部長,主要從事管理學研究;鄭 戎(1999—),女,江蘇南京人,南京理工大學經(jīng)管學院三年級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管理。
[中圖分類號] G641?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40-0001-02? ? [收稿日期] 2020-07-10
一、充分認清深化新時期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意義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校慶師生座談中,給廣大學子提的第一點希望就是要求要愛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1]。201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印發(fā)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強調(diào)指出,“要把青少年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中之重,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于學校教育全過程”[2]。愛國主義作為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大學生作為百年“中國夢”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時期是其拔節(jié)成長的孕穗期,也是筑牢思想根基的關鍵期。作為高校管理教育者只有幫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讓愛國成為大學生的自覺行動,才能為未來擔當民族復興的大任奠定堅實基礎。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現(xiàn)在的大學生中獨生子女居多。父母的溺愛、相對優(yōu)越的物質(zhì)生活環(huán)境以及受社會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不良風氣的影響,使得部分同學意志品質(zhì)薄弱,國家觀念缺失,憂患意識和吃苦精神不足。所以,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得到繼承和加強。因此,我們必須高舉愛國主義大旗,通過不斷深化愛國主義教育來著力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讓大學生學會把自己的理想與人生同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做到扎根人民,報效國家,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二、切實找準深化新時期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們的興國之魂。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對少數(shù)大學生的精神信仰缺失,國家意識淡漠等現(xiàn)狀,必須旗幟鮮明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著力幫助引導大學生自覺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實現(xiàn)我們“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為此,第一,我們要發(fā)揮高校文化育人的職能。通過文化育人來突出培育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努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的價值觀內(nèi)化為文化素養(yǎng),并在潤物無聲中融入日常教學與實踐活動,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傳播與傳承。第二,要幫助大學生充分認清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吹?4個字的核心價值觀在涉及公民層面上的第一個詞就是“愛國”,認清愛國是一個公民最基本的責任和義務,認識到只有踐行以愛國主義為首要原則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整合社會力量,構(gòu)筑起我們的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第三,要注意突出實踐性。實踐,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所在。要指導和鼓勵學生參加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了解社會,感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正內(nèi)涵,增強社會責任感。第四,要注意抓好人文關懷。人文關懷同樣是培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沃土。通過幫助他們解決日常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同樣可以激發(fā)大學生對高校、對社會、對國家的熱愛之情。第五,要對大學生的日常行為養(yǎng)成進行規(guī)范和疏導。高校要綜合利用法律、紀律、道德、行政等手段,促使大學生的日常行為養(yǎng)成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并通過持之以恒抓養(yǎng)成的實踐錘煉,使之內(nèi)化于大學生之心。第六,要充分運用網(wǎng)絡“正能量”,加強輿論引導,積極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真正把高校建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基地,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引領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指南。
(二)著力突出國防鑄魂的育人功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三條規(guī)定:“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睂澜逃鳛閷Υ髮W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既是依法施教的客觀要求,也是充分發(fā)揮國防教育的鑄魂功能,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必然選擇。為此,在實際工作中,作為高校管理教育者,我們要從制度和機制層面上形成以組織實施學生基本軍事技能訓練(軍訓)、開設軍事理論必修課和開展經(jīng)常性國防宣傳教育活動相結(jié)合的三點支撐模式,在將國防教育納入高等教育體系同時,努力將其融入課堂教育教學、綜合實踐活動和專題教育項目之中,切實提升高校國防教育的育人質(zhì)量與水平。同時,要在具體的運用舉措上進行探索與創(chuàng)新。如,組織開展軍隊英模進校園和大學生進軍營活動等;要重視發(fā)揮高校黨團組織、學生會及學生社團的職能作用,以國防教育為抓手,有計劃地開展國防教育講座、競賽等活動,做到寓教于樂,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另外,要積極探索線上與線下相結(jié)合的國防育人新模式。如,在校園網(wǎng)上創(chuàng)設國防教育板塊,激發(fā)大學生參軍入伍,報效國家的熱情。此外,還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說吧、表白墻等自媒體平臺,力推愛國向上的影視作品及網(wǎng)絡文學作品等主流文化占領校園,助推國防教育工作接地氣、入人心,讓國防教育成為創(chuàng)新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舞臺和拓展課堂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
(三)大力弘揚雷鋒精神的時代傳承
雷鋒精神的本質(zhì)就是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為基本立場,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生宗旨,以履行義務恪盡職守為行為準則。57年前的1963年3月,毛澤東同志親自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又進一步強調(diào)指出: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更多時代楷模。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對大學生思想上出現(xiàn)的困惑與波動,我們更是要通過大力弘揚雷鋒精神來指引方向,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引導他們向雷鋒同志學習,堅定愛國主義信念,理性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zhàn),以甘當螺絲釘?shù)木窀梢恍袗垡恍秀@一行,把個人的追求與奮斗同黨的事業(yè)、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前途聯(lián)系在一起,為中國夢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為此,作為高校管理教育者要把“學雷鋒”的道理講深講透,引導大學生從理性上知曉“為什么要學雷鋒、學習雷鋒的什么,以及如何去學雷鋒”等根本問題,幫助大學生認清雷鋒精神內(nèi)涵,認識到雷鋒精神所包含的愛國主義精神,奉獻精神,螺絲釘精神,艱苦奮斗精神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仍然是一面引領人民建設和諧社會,創(chuàng)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精神旗幟;要進一步發(fā)揮課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不斷豐富完善“大思政”的理念與機制,著力強化思政師資隊伍建設,努力實現(xiàn)思政課與其他課程的“同頻共振”;要以“大思政”為途徑,奏響以雷鋒精神為代表的愛國主義教育新樂章,努力把雷鋒精神的傳承與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質(zhì)培養(yǎng)一起融入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讓永恒的雷鋒精神伴隨著大學生茁壯成長。
三、結(jié)語
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加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勢在必行。高校要認識到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中,讓愛國主義成為每一個大學生的堅定信念和精神依靠。對于高校而言,只有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采取多種措施,著力激發(fā)和弘揚大學生的愛國斗志,讓愛國成為大學生的自覺行動,才能把他們培養(yǎng)成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新華社.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R].2018-05-03.
[2]中共中央、國務院.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Z].201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