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艷
胰腺炎屬于消化科常見急癥,由高脂血癥引發(fā)的稱之為高脂血癥性胰腺炎,具有病情程度輕重不一、發(fā)病進展快、預后差、病發(fā)率高等特點,早期主要表現(xiàn)為血淀粉酶升高、發(fā)熱、惡心嘔吐、腹痛等,隨著病情惡化,可導致胰腺組織壞死、出血、水腫等,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1]。目前治療目的在于防止局部及系統(tǒng)性并發(fā)癥、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早期常運用加貝酯治療,其屬于非肽類蛋白抑制劑,能夠抑制激肽釋放酶、凝血酶、纖維蛋白溶酶、胰蛋白酶等多種蛋白酶活性[2],若單方面使用整體效果不佳,為了達到治標治本功效,部分學者提議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治療,從而降低促炎因子的表達,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粘度,增加微循環(huán)穩(wěn)定性[3]。而本文進一步探索低分子肝素聯(lián)合加貝酯治療優(yōu)勢性以及在高脂血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5月22日~2019年9月17日本院收治的120例高脂血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試驗對象,采用單雙號隨機化分組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齡(59.86±4.12)歲,平均病程(32.03±3.28)h,平均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表(APACHE-Ⅱ)評分(3.59±1.12)分,平均甘油三酯(18.46±3.27)mmol/L。對照組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齡(59.59±4.34)歲,平均病程(32.12±3.56)h,平均APACHEⅡ評分(3.61±1.35)分,平均甘油三酯(18.55±3.31)mmol/L。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發(fā)病前無外傷、酗酒、暴飲暴食等誘因;②患者經(jīng)體征評估、實驗室檢查,確診為高脂血癥性胰腺炎;③患者無本次試驗藥物過敏史。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功能異常、心腦血管疾病患者;②治療前使用抗凝藥物患者;③其他因素導致的重癥胰腺炎患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酸堿平衡和水電解質糾正、抗感染、補液、腸外營養(yǎng)、胃腸減壓、抗炎、抑酶等對癥治療。對照組采用加貝酯(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767)治療,2次/d,0.3 g/次,連續(xù)治療3 d后,改為1次/d,0.3 g/次,共治療10 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意大利阿爾法韋士曼制藥公司,注冊證號H20140281)治療,2次/d,皮下注射100 IU/(kg·次),連續(xù)治療10 d。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實驗室指標(血淀粉酶、總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各指標(血淀粉酶活性、尿淀粉酶活性、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炎癥反應指標(IL-8、IL-6、TNF-α、CRP)水平;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4]:顯效:患者經(jīng)CT、彩超檢查,胰腺形態(tài)恢復正常,無充血水腫,各項血脂指標、血清淀粉酶恢復至正常,腹痛癥狀消退;有效:胰腺形態(tài)經(jīng)檢查明顯改善,各項指標恢復正常,血清淀粉酶濃度未恢復正常;無效:血清淀粉酶濃度上升,各項指標無變化??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實驗室指標水平比較 觀察組血淀粉酶(128.75±11.21)U/L、總膽固醇(5.26±1.34)mmol/L、甘油三酯(2.63±1.14)mmol/L均低于對照組的(315.48±14.58)U/L、(10.57±1.62)mmol/L、(5.89±1.25)mmol/L,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各指標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血淀粉酶活性恢復時間、尿淀粉酶活性恢復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炎癥反應指標水平比較 觀察組IL-8、IL-6、TNF-α、CRP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98.33%高于對照組的7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1 兩組患者實驗室指標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患者實驗室指標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患者各指標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比較(,d)
表2 兩組患者各指標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比較(,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3 兩組患者炎癥反應指標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炎癥反應指標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4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高脂血癥性胰腺炎是一種較為特殊的胰腺炎,主要是因高甘油三酯血癥引起的,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5],主要發(fā)病機制為:①因胰腺微循環(huán)障礙,導致胰腺細胞和小血管直接受損,促使大量甘油三酯被水解至游離脂肪酸,可增加胰腺滲出[6];②當機體處于高脂血癥狀態(tài)下,可形成血栓,促使血小板聚集,造成不同程度循環(huán)障礙;③胰腺微循環(huán)可誘發(fā)酸中毒,促使血乳增加,加重胰腺反應[7]。若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可導致血液長時間處于高凝狀態(tài),對血流灌注產(chǎn)生不良影響,嚴重時可致使胰腺缺血壞死,影響組織微循環(huán),增加血栓率,為此在治療時,需注重改善微循環(huán)、促使炎癥因子控制[8]。
加貝酯是一種蛋白酶抑制劑,屬于非肽類蛋白質,能夠抑制蛋白酶活性和凝血酶活性,且通過腎臟代謝進入胰腺組織,從而引發(fā)級聯(lián)反應,抑制胰腺蛋白酶活性,減少一氧化氮和氧自由基的生成,此外通過減輕對胰腺的損傷、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強化肝胰壺腹括約肌的松弛,可改善當前淀粉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9,10]。低分子肝素是由肝素經(jīng)過解聚而形成,屬于新型的抗血栓藥物,能夠通過刺激內(nèi)皮細胞釋放的纖維酶原活化物,間接協(xié)調溶解血栓,增加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顯著抗凝效果[11-13],其主要作用機制:①低分子肝素能夠縮短優(yōu)球蛋白的溶解時長,發(fā)揮顯著抗血栓作用;②低分子肝素半衰期長,抗Ⅹa的活性比抗Ⅱa的活性高,不需要持續(xù)監(jiān)測自凝狀態(tài);③低分子肝素不影響其他臟器功能,可增強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抗血栓作用,利于抑制血小板釋放5-羥色胺等物質,具有抗感染、抗變態(tài)反應等作用[14-16]。
分析本次結果,觀察組IL-8、IL-6、TNF-α、CRP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低分子肝素聯(lián)合加貝酯治療能夠減輕血液高凝狀態(tài),降低血液粘稠度,避免血栓形成,迅速降低血脂水平,且可阻滯炎性反應發(fā)生,改善胰腺微循環(huán),降低內(nèi)毒素和促炎因子的表達,下調炎癥遞質的合成和表達,對治療效果產(chǎn)生協(xié)調作用。同時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血淀粉酶活性恢復時間、尿淀粉酶活性恢復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低分子肝素聯(lián)合加貝酯治療能夠減輕各類癥狀消退,調節(jié)血脂水平,改善脂代謝異常和胰腺微循環(huán),提高治療效果。
總之,低分子肝素聯(lián)合加貝酯治療高脂血癥性胰腺炎患者能夠減輕患者炎癥反應,降低血脂水平,改善各項癥狀,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