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帕提買木·麥麥提 潘姣姣 阿迪萊·卡哈曼 伍麥爾·麥海提陳薈旭 張秋林 李蓮瑞
摘 要:為了從土壤中分離得到地衣芽孢桿菌,開展后續(xù)研究,試驗采集塔里木盆地的土壤進行細菌培養(yǎng),采用臺盼藍平板方法,對分離培養(yǎng)得到的單菌落進行生物學特性研究、生理生化試驗和16S rDNA鑒定。根據(jù)《伯杰細菌鑒定手冊》,初步鑒定為芽孢桿菌,提取DNA進行PCR擴增并送測序。結果表明,從塔里木盆地土壤中分離得到的細菌為地衣芽孢桿菌,說明該土壤中存在地衣芽孢桿菌,并為后續(xù)進一步研究及應用奠定基礎。
關鍵詞:土壤;分離和鑒定;16S rDNA;地衣芽孢桿菌
中圖分類號:S-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915005
收稿日期:2020-08-17
基金項目:大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項目編號:201810757029)
作者簡介:布帕提買木·麥麥提(1996-),女,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動物性食品衛(wèi)生與安全;通信作者李蓮瑞(1968-),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動物性食品衛(wèi)生與安全。
地衣芽孢桿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為革蘭氏陽性菌,廣泛分布于微生物混合培養(yǎng)物中[1]。呈桿狀,芽孢為橢圓形,孢囊稍膨大,為非致病性菌,細菌最適生長溫度約為50℃,酶的最適生長溫度為37℃。地衣芽胞桿菌耐熱、含酶量多、產(chǎn)酶量高的優(yōu)良特性被廣泛應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中,主要用來生產(chǎn)淀粉酶[2]及蛋白酶[3]。芽孢桿菌具有耐酸、耐鹽、耐高溫等特點,這使得其可以在條件不利的情況下形成芽孢,自我保護,并在環(huán)境適宜的條件下復活。地衣芽孢桿菌在代謝過程中能產(chǎn)生多種酶和活性物質,具有益生保健[4],降解農藥[5]和凈化水體[6]的作用。為了解塔里木盆地土壤中是否存在地衣芽孢桿菌,本試驗從塔里木盆地的1份土壤中篩選出1株鏡檢有芽孢的單菌落,對該菌株進行分離純化,經(jīng)過生理生化實驗鑒定、16S rDNA基因測序,最終鑒定為地衣芽孢桿菌,且為后續(xù)開展地衣芽孢桿菌的應用研究奠定基礎。
1?材料
1.1?樣品采集
新疆塔里木大學校園肥沃菜地距地表20~80cm土樣。
1.2?主要試驗儀器
恒溫培養(yǎng)箱(型號為GHP-9080),購自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小型臺式高速離心機(型號為Eppendorf 5453),購自北京創(chuàng)世云博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潔凈工作臺(型號為SW-CJ-2ED),購自上海五久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顯微鏡(型號為尼康 ECLIPSE Ci-L),購自成貫儀器(上海)有限公司;搖床(型號為ZWY-2102C),購自濟南宇晗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加熱制冷循環(huán)器(型號為JULABO Labortechnik GmbH F12),購自優(yōu)萊博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1.3?試驗藥品
鹽酸、磷酸二氫鉀、氫氧化鈉、明膠、氯化鈉、七水硫酸鎂、淀粉、硫酸銨、盧哥氏碘液、硝酸鉀、格里斯亞硝酸鹽試劑、0.04%酚紅、Ehrlish試劑、二甲苯、DL-苯丙氨酸、10%氯化鐵、磷酸二氫銨、檸檬酸鈉、磷酸二氫鈉、0.1%酪氨酸、臺盼藍、瓊脂粉、酵母粉、酵母膏、磷酸氫二鈉、磷酸氫二鉀、濃鹽酸、可溶性淀粉,均為國產(chǎn);牛肉浸粉、牛肉膏、蛋白胨,均購自Sigma公司。
2?方法
2.1?細菌的分離處理
2.1.1?制樣品稀釋液
取樣品土壤500g置于80℃烘箱中烘烤24h,過篩,稱取150g土壤放入燒杯中,加水至350mL,煮沸15min,過濾,取濾液,制成1∶10濃度的懸液。另取裝有無菌水的試管6支,編號10-1、10-2、10-3、10-4,10-5、10-6進行梯度稀釋,移取500μL 10-1管中土壤懸液于10-2管中混勻,然后移取500 μL 10-2管中土壤懸液于10-3管中混勻,直至稀釋到10-6管,另取500μL 10-6管中液體棄去。
2.1.2?培養(yǎng)
從10-4、10-5、10-6管的稀釋液中取150μL滴加到臺盼藍選擇培養(yǎng)基平板上,用涂布棒均勻涂布,并將培養(yǎng)基倒置培養(yǎng)于37℃恒溫箱中,培養(yǎng)24h。
2.1.3?分離單菌落
挑取有透明圈的單菌落,接種于滅菌的LB液體培養(yǎng)基中,置于37℃,180rpm搖床中培養(yǎng)6h。
2.1.4?純化
采用平板涂布法,用微量移液器分別移取20μL、50μL、100μL、150μL、200μL均勻涂布于LB固體培養(yǎng)基上,37℃恒溫培養(yǎng)24h,并重復此步驟多次達到純化。
2.2?生物學特性研究
2.2.1?菌落培養(yǎng)特征
在臺盼藍選擇培養(yǎng)基上進行培養(yǎng),觀察并記錄。
2.2.2?菌體形態(tài)觀察
挑取培養(yǎng)的單菌落,進行革蘭染色與孔雀石綠染色,鏡檢,觀察形態(tài)。
2.2.3?革蘭染色[7]
用接種環(huán)挑取LB平板上生長的單菌落,在滴有蒸餾水的載玻片上均勻涂開,將涂好的玻片用酒精燈火焰固定,在涂片處用結晶紫染色液處理1min,用水沖洗干凈;碘液處理1min,用水沖洗干凈;95%的乙醇脫色處理30s,用水沖洗干凈;沙黃復染15s,用水沖凈,烘干,油鏡下觀察。
2.2.4?孔雀石綠染色[8]
切片用飽和的孔雀石綠水溶液染10min,蒸餾水沖洗;0.5%番紅復染30s;水洗,吸干;鏡檢,芽孢呈綠色,菌體和芽孢囊呈微紅色。
2.2.5?血平板試驗
采用新疆多浪綿羊血制作血平板,將菌株接種于血平板上,觀察溶血現(xiàn)象。
2.3?細菌的生化鑒定
地衣芽孢桿菌鑒定參考《常見細菌系統(tǒng)鑒定手冊》[9]及《伯杰細菌鑒定手冊》[10]的方法,對分離的細菌進行鑒定。
2.3.1?檸檬酸鹽利用試驗
無菌條件下,將單菌落接種于檸檬酸鹽培養(yǎng)基中,37℃恒溫培養(yǎng)3~7d,觀察顏色變化。
2.3.2?丙酸鹽利用試驗
將菌種劃線接種于丙酸鹽培養(yǎng)基上,37℃恒溫培養(yǎng),連續(xù)3代移種,觀察顏色變化。
2.3.3?淀粉水解試驗
用接種環(huán)取菌種涂布在培養(yǎng)基表面,37℃恒溫培養(yǎng)24~48h,取出后滴加碘液,觀察菌落周圍變化。
2.3.4?卵黃卵磷脂酶試驗
接種環(huán)取少量幼齡菌種(培養(yǎng)18~24h)涂布于卵黃卵磷脂酶平板上,37℃恒溫培養(yǎng)24~48h,觀察菌落四周是否出現(xiàn)不透明區(qū)。
2.3.5?硝酸鹽還原試驗
取純培養(yǎng)物接種于硝酸鹽培養(yǎng)基中,37℃培養(yǎng)18~24h,加入試劑3~5滴,30s內出現(xiàn)紅色為陽性。
2.3.6?吲哚試驗
將菌種接種于蛋白胨水培養(yǎng)基中,37℃恒溫培養(yǎng)24h后,取出加入2mL二甲苯,搖勻靜置,沿試管壁緩慢加入Ehrlish試劑2mL,靜置,觀察顏色變化。
2.4?地衣芽孢桿菌16S rDNA的鑒定
2.4.1?基因組DNA的提取
細菌DNA提取方法按照北京全式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DNA提取試劑盒(M10208)說明書進行操作。
2.4.2?16S rDNA基因擴增
選擇通用引物擴增芽孢桿菌16S rDNA的全長序列。細菌通用引物序列為27F:5′-AGAGTTTGATCCTGGCTCAG-3′和1492R:5′-CGGTTACCTTGTTACGACTT-3′,進行PCR擴增。PCR擴增體系:DNA模板1μL;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各1μL;EasyTaq Super Mix 25μL,加入ddH2O補至50μL。PCR擴增程序:94℃預變性5min;94℃變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90s;35個循環(huán);72℃再延伸10min。PCR產(chǎn)物經(jīng)1%瓊脂糖凝膠電泳。
2.4.3?純化和測序
PCR產(chǎn)物經(jīng)純化后與pMD19-T載體連接,送由北京天一輝遠有限公司測序,將測定的序列通過NCBI/BLAST工具進行序列比對,確定其具體的菌屬。
3?結果與分析
3.1?細菌的培養(yǎng)
對菌液用無菌水分別進行6個梯度稀釋,置于臺盼藍篩選平板上。結果表明,隨著稀釋倍數(shù)的增大平板上生長的菌落數(shù)減少,逐漸出現(xiàn)單菌落。
3.2?細菌形態(tài)
挑取白色透明圈的單菌落,進行革蘭染色,鏡檢結果見圖1,待檢菌革蘭染色呈陽性,菌體呈直桿狀,兩端鈍圓??兹甘G染色鏡檢結果見圖2。
3.3?菌落形態(tài)及血平板毒力測試
將該菌接種于LB固體培養(yǎng)基上,觀察菌落呈圓形、扁平、表面粗糙,邊緣不整齊,灰白不透明,培養(yǎng)24h后菌落趨于相互融合,菌苔表面出現(xiàn)山丘狀和裂葉狀(見圖3);將該菌劃線接種于血平板上,培養(yǎng)24h后,未出現(xiàn)溶血環(huán),觀察落菌形態(tài)邊緣光滑,不規(guī)則,表面濕潤,無透明或不透明的灰白色小菌落(見圖4)。
3.4?生理生化實驗鑒定結果
3.4.1?丙酸鹽利用、檸檬酸鹽利用實驗結果
在丙酸鹽利用試驗中,將菌種劃線接種于丙酸鹽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基變藍,實驗結果為陽性;在檸檬酸鹽的利用試驗中,適溫培養(yǎng)4d后,培養(yǎng)基對光旋轉呈藍色,實驗結果為陽性。
3.4.2?淀粉、卵黃卵磷脂、硝酸鹽還原試驗結果
將該菌接種于淀粉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24h后,滴加碘液,菌落周圍出現(xiàn)不變色透明圈,淀粉水解呈陽性;將該菌接種到卵黃卵磷脂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24h后,觀察菌落四周有渾濁環(huán)出現(xiàn),表示卵磷脂分解成脂肪,說明分離純化的菌株中含有卵磷脂酶;將該菌接種到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培養(yǎng)基24h后,滴加試劑,30s內出現(xiàn)紅色,表明該菌能將硝酸鹽還原;將該菌接種到吲哚培養(yǎng)基中恒溫培養(yǎng)24h后,取出加入二甲苯和Ehrlish試劑,培養(yǎng)基不變色,實驗結果為陰性。
3.4.3?生化試驗鑒定結果
淀粉水解試驗、丙酸鹽利用試驗、卵黃卵磷脂酶試驗、硝酸鹽還原試驗、吲哚試驗、檸檬酸鹽利用試驗等生物化學試驗鑒定結果見表1。
3.5?16S rDNA的鑒定結果
3.5.1 16S rDNA的擴增結果
由圖5可以看出,成功擴增了該菌的16S rDNA的基因序列。
3.5.2?16S rDNA克隆鑒定結果
該細菌16S rDNA的基因序列與pMD19-T連接后轉化DH5α,提取質粒送測序,陽性克隆鑒定如圖6。
3.5.3?16S rDNA的序列進化樹同源性分析結果
將測序所得序列去掉相關的載體序列后,得到該菌的全長16S rDNA序列信息。該菌株的16S rDNA長度為1500bp,將其結果提交到NCBI數(shù)據(jù)庫進行核酸比對后,建立進化樹。分析表明,該菌株與登錄號為KU986668、CP025226、MK063874、MN493780、MG97702的地衣芽孢桿菌處于同一分支,且根據(jù)同源性分析,該菌株與登錄號為KU986668、CP025226、MK063874、MN493780、MG97702的地衣芽孢桿菌同源性為100%,進化樹分析結果見圖7,同源性比較見表2。根據(jù)上述結果,可以確定該菌株為地衣芽孢桿菌。
4?結論與討論
面對土壤中龐大的微生物群體,通過對一份土壤進行高溫烘烤處理,培養(yǎng)獲得單菌落,取該菌落在臺盼藍平板上培養(yǎng),反復純化,最終挑選長出白色透明圈的菌落作為實驗出發(fā)用菌,進行革蘭染色和孔雀石綠染色鏡檢后,觀察細菌形態(tài)呈桿狀,兩端鈍圓,芽孢中生,孢囊稍膨大,確定分離得到1株芽孢桿菌。通過參考《常見細菌系統(tǒng)鑒定手冊》及《伯杰細菌鑒定手冊》,又結合地衣芽孢桿菌所特有的能夠利用丙酸鹽的特性,初步鑒定為地衣芽孢桿菌。
同時,對該菌進行檸檬酸鹽利用試驗、淀粉水解試驗、明膠液化試驗、硝酸鹽還原試驗等一系列的生化鑒定試驗。試驗結果表明,該菌具備地衣芽孢桿菌的不可形成吲哚、不可水解酪氨酸、不具有苯丙氨酸脫氫酶的生化特征,由此可以初步斷定該菌為地衣芽孢桿菌。最終通過對該菌進行DNA提取、PCR擴增、純化及測序,將其16S rDNA基因序列信息進行建立進化樹及同源性分析,進一步確定該菌為地衣芽孢桿菌。
地衣芽孢桿菌在較高溫度下仍能生長繁殖,并且能夠產(chǎn)生淀粉酶和蛋白酶,對有些有害菌如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然而,近年來對地衣芽孢桿菌的研究進展仍報道得比較少,雖已證實其擁有良好的使用效果,但具體作用機理機制尚不明確,且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菌特性方面,未來可利用基因工程將該菌的優(yōu)良特性與其它菌結合,構建和表達出一種更優(yōu)良的基因,并將其應用到更加廣泛的領域中。試驗結果進一步豐富了我國地衣芽孢桿菌的研究進展,為地衣芽孢桿菌的進一步研究及應用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覃建忠,鄧正春,周詩彪,等.大豆施用含地衣芽孢桿菌生物活化酶磷肥試驗[J].作物研究,2017,31(07):722-723.
[2]莫靜燕,陳獻忠,王正祥.地衣芽孢桿菌原生質體的制備、再生及轉化研究[J].生物技術,2009(05):75-77.
[3]王利杰,余曉斌,方銀兵,等.可抑制致病菌的益生菌篩選及抑菌物質的初步確定[J].生物技術通報,2017,33(11):123-129.
[4]?Kim Y,Cho J Y,Ku K J H,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phenylacetic acid produced by Bacillus Licheniformis isolated from fermented Soybean, Chnngkook-Jang[J]. Current Microbiology, 2004, 48 (4): 312-317.
[5]?Mandal M D,Mandal S,Pal N K.Plasmid-mediated dimethoate degradation by Bacillus Licheniformis isolated from a fresh water fish Labeo rohita[J].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05, 25 (3): 280-286.
[6]李木明.降解有機質芽孢桿菌的篩選及其凈化模擬污染水體的特性[D].泉州:華僑大學,2016.
[7]?黃荔豐.微課“革蘭染色”的教學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17(41):19.
[8]?樊佳,韓煦,陶榆瑋,等.芽孢染色實驗中枯草桿菌最佳培養(yǎng)條件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5(03):58-61.
[9]?東秀珠,蔡妙英.常見細菌鑒定手冊[M].北京:北京科學教育出版社,2001.
[10]?伯杰細菌鑒定手冊[M].第九版.科學出版社,1994.
(責任編輯?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