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體語言教學就是依托整體語篇,將語篇當中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需要學習的內容,通過一系列整體語言學習活動的設計,例如包括綜合性、關聯(lián)性和實踐性的活動,建構學習過程,引起學習者整體反應的學習過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采用整體語言教學是2017《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有關要求,更是基于整體語言教學的理論基礎和英語教學的現實需要,本文從認識上、實踐上和方法上探討了整體語言教學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的路徑。
【關鍵詞】整體語言教學;高中英語教學;應用
【Abstract】The whole language teaching is based on the whole discourse, and integrated language knowledge, cultural knowledge, language skill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creating a comprehensive, relevant and practical language learning activities so as to cause the overall reaction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The whole language teaching, which is applied in the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is the requirements of ordinary high school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of 2017, is also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whole language teaching and the real need of English teaching.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awareness, practice and method, the whol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will be applied to the path of the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The whole language teaching;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pplication
【作者簡介】梁永召,男,河南襄城人,青島大學附屬中學,中學一級教師,教育學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教學。
坦白地說,對于外語教學理論的研究,西方教育界總是走在我們的前面,以“整體語言教學”為例,從時間上說,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整體語言教學”開始出現在美國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并一直盛行到現在?;诖?,本文試圖以整體語言教學的基本內涵為邏輯起點,分析與探究如何在理論上厘定其應用的可行性,最后對整體語言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做一個探討。
一、對整體語言教學的認知
概念是我們思維的邏輯起點,整體語言教學所指是什么,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以往的研究者從不同的視角就整體語言教學這一主題進行了從自己研究角度的界定,如被譽為美國“整體語言運動的大師”的Kenneth Goodman認為:語言是整體性的語言,不是個體性的語言,它包括三部分,一是語意、二是語形、三是語用,三者不可分割;而我們看到的語言中的音、字、詞和短語不過是語言的某個片段。從這個角度,他進一步指出,整體的語言學習過程是一個“完整的學習者”在一個“完整的情境”中學習“完整的語言”的過程。
關于整體語言教學在我國也有一些學者在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豐碩的成果。覃修桂認為,整體語言教學是一種“融語言、語言學習和語言教學基本理論于一體的語言教學模式”。我國臺灣學者黃繼仁的觀點更具體,也更有可操作性,他從語言哲學的角度,分析了語言學習的過程。他把語言教學看成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哲學,把語言教學描述為在真實的語境中,以真實的生活素材和文學作品等語篇為基礎來實施聽、說、讀、寫的教學,采取合作學習的范式,進行思維激蕩和有功能、有意義的意義建構過程。
結合中西方學者對于整體語言教學內涵的解讀,我們把整體語言教學界定為,整體語言教學就是依托整體語篇,將語篇當中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需要學習的內容,通過一系列整體語言學習活動的設計,例如包括綜合性、關聯(lián)性和實踐性的活動,建構學習過程,引起學習者整體反應的學習過程。
從這一概念的解讀中,我們認為要把握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整體語言教學是一種教學模式;第二,這種模式運用整體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進行整體語言學習活動;第三,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整體反應。
二、整體語言教學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探討整體語言教學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的可行性,我們立足于三個方面,一個是教育部2017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有關要求,二是整體語言教學的理論基礎,三是高中英語教學的現實需要。
第一,《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是英語教學的總綱領,于2017年由教育部頒布,它對普通高中英語課程進行了界定,認為普通高中英語課程的設置需要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深刻并全面分析目前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比如教學內容的碎片化、注重語法的講解等后,就高中英語教學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就是依托語篇的主題意義,分析語篇的類型,將語篇當中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需要學習的內容,通過一系列整體語言學習活動,包括綜合性、關聯(lián)性和實踐性的活動的設計,將英語學科所包含的學科素養(yǎng)比如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落地生根??梢钥闯?,整體語言教學模式與《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高中英語教學的教學建議是一致的。
第二,整體語言教學的理論基礎。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認為,語言是包括結構(語音、詞匯和語法)、功能和話題在內的一個系統(tǒng),許多子系統(tǒng)統(tǒng)一在母系統(tǒng)之中。語言的聽、說、讀、寫、看五項項言語技能是相輔相成的。語言交際的過程是聲音、文字的有機結合,也就是口頭交際和書面交際的結合。那么,語言的口頭交際的過程必然通過聲音,也即是通過聽與說來傳遞,語言的書面交際過程則必然通過文字,也即是通過讀、寫、看來實現。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聽、讀、看是語言輸入的過程,說與寫是語言輸出的過程。很明顯,無論是語言的書面交際還是口頭交際都必然包括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雙向建構和轉換的過程。
第三,高中英語教學的現實需要。正如《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所描述的那樣,在以往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過多地注重了對碎片知識的講解,沒有以系統(tǒng)的思維統(tǒng)籌考慮語言教學,沒有把語言教學看成是依托一定的完整語篇,而是就語言知識來講語言知識,沒有對整個教學活動進行整體設計,沒有對語篇所包含的六要素內容,諸如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方面,進行全面的、系統(tǒng)地和有機地整合,從而也就沒有從英語教學實踐活動的角度來看待高中英語教學。
三、整體語言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邏輯
通過對整體語言教學的認知,以及對高中英語教學采用整體語言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分析,我們試圖從理論上確定整體語言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的應用邏輯。
第一,在認識上,要以系統(tǒng)的思維統(tǒng)籌高中英語教學。正如我們前面所分析的那樣,語言是一個系統(tǒng),系統(tǒng)的子要素包括六個方面,諸如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方面。
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的時候,要統(tǒng)籌考慮整體語篇,進行有效的語言學習活動的設計。教師立足于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從語篇的主題語境出發(fā)來統(tǒng)籌設計學生的整體學習活動,在對英語學習活動的設計中將與主題語篇有關的語言文化知識和語言技能以及學習策略融入其中,在與學生的互動中生成,在生成中抵達所設定的學習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因材施教,客觀分析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學習需求,統(tǒng)籌安排教學,在整體教學中拓展主題意義。
第二,在實踐上,注重對英語學習活動的設計。如果說實踐是認識的基本形式,那么在課堂實踐活動中,英語學習作為一種認識活動,它的基本形式就是豐富的、具有主題意義的英語學習實踐活動,可以說,離開了英語學習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就是一句空話。教師需要做的就是要為學生設計有情境、有層次、有實效的英語學習活動。
具體說來,教師要圍繞主題語境,依托口頭和書面等多樣態(tài)的語篇,設計不同層次的英語學習實踐活動。就英語語言學習實踐活動來說,包括三個方面,一個是學習理解類活動,一個是應用實踐類活動,另一個是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學習理解活動就是在語篇學習中,讓學生首先對文本進行感知與注意, 對其中的信息進行獲取與梳理,對文本的內容進行概括與整合,這是最基本的英語學習實踐活動。在此基礎上,老師設計較高級的應用實踐類活動,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描述與闡釋,并提出自己的分析與判斷,最終把對問題的解決應用到語言交際中去,包括口頭交際和書面交際,從而對語言知識在語境中的應用得以強化與鞏固。在前兩類活動的基礎上,通過推理與論證、批判與評價、想象與創(chuàng)造對語篇實現深度學習,立足于陌生情境,對情境中所涉及的觀點、情感和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進行理性的表達。
第三,在具體教學方法的維度,教師要根據整體設置的語篇,對整個教學活動進行整體設計,包含諸如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六要素內容,進行全面的系統(tǒng)地和有機地整合,這里所講的“整合”,即是在語篇教學中通過英語學習活動的設計,體現核心素養(yǎng),也是指在核心素養(yǎng)的引領下,進行六要素教學,不能單打一,或者只注重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的教學。
參考文獻:
[1]Goodman, K. I Didnt Found in Whole Language[J].The Reading Teacher, 1992(3):46.
[2]覃修桂.“整體語言法”述評[J].外語界,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