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朋朋
【摘 要】 目的:對個性化護理干預用于護理心肌梗死患者進行作用評價。方法:選取我院60例其患者,分兩組,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行個性化護理,比較兩組情緒狀態(tài)。結果:兩組護理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評分(51.3±2.5)與SDS評分(50.4±1.6)均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肌梗死患者應用個性化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 個性化護理;心肌梗死;評分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6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ersonalized nursing, and the emotional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 (P>0.05), and the SAS score (51.3±2.5) and SDS score (50.4±1.6)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nursing (P<0.05). Conclusion:the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remarkable.
心肌梗死為常見多發(fā)的一種心血管病變,典型癥狀為胸口劇烈疼痛,持續(xù)時間長,疼痛峰值不明顯,休息或用硝酸甘油并不能使癥狀減輕,血壓、心率、心律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同時伴隨大汗淋漓、心慌、頭暈等癥狀,甚至可能出現意識不清、休克、猝死,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為探討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評價,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6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個性化護理。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25至73歲,平均(49.00±2.32)歲,;觀察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26至75歲,平均(50.50±2.14)歲。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法,實時觀察患者病情,對異常反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觀察組采用個性化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心理干預: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時,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與其溝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情緒波動及負面情緒產生原因,針對性疏導干預,使患者堅定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念。了解患者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據此找出釋放壓力的正確途徑,讓患者以平穩(wěn)的心態(tài)進行護理工作。②飲食干預:告知患者飲食應低鹽、低脂、低纖維及低蛋白,以防出現消化不良等情況,每日多餐少食,嚴格控制進食量,必要時靜脈滴注營養(yǎng)液。③藥物干預:密切關注患者疼痛癥狀,必要時可進行藥物治療,急性期時,可采取吸氧治療,使患者避免出現缺氧情況,并密切觀察患者一切不良反應[2]。
1.3 觀察指標
護理前后患者的SAS評分與SDS評分。
1.4 判定標準
采用焦慮(SAS)、抑郁(SDS)自評量表對患者焦慮、抑郁情況進行評分。SAS標準分界值為50分,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SDS標準分界值為53分,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以上為重度抑郁[1]。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處理,SAS評分與SDS評分用(x±s)表示,以t檢驗,若P<0.05,則表示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兩組SDS評分與SAS評分護理前兩組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DS評分(50.4±1.6)、SAS評分(51.3±2.5)均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心肌梗死為常見多發(fā)的一種心血管病變,臨床典型癥狀表現為疼痛,且持續(xù)時間較長。采用個性化護理干預能有效發(fā)揮心肌梗死的臨床作用。個性化護理干預是一種以常規(guī)護理為基礎的綜合護理方式,護理人員在實施具體的護理服務時,結合個人情況及實際需求制定合理的護理計劃、實施護理措施。本文通過心理、飲食和藥物干預對心肌梗死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使患者提升護理工作滿意度,有效緩解負面情緒。本次研究就常規(guī)護理與個性化護理的對比作出詳盡統(tǒng)計學分析,得出數據:兩組護理前情緒狀態(tài)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51.3±2.5)與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50.4±1.6)均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采用各性化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有利于患者恢復,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羅偉華,羅燕貞,林敏英.個性化護理干預在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的效果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9,40(11):2657-2658.
[2] 盧晶晶.個性化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情緒狀態(tài)及康復效果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8,25(2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