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古倫國、徘徊花及其他

2020-10-20 06:05黎晗
福建文學(xué) 2020年10期
關(guān)鍵詞:海蠣江口紫菜

黎晗

古 倫 國

菠菜為什么叫面菜?“宜面也。”

芥藍(lán)為什么叫芥藍(lán)?“其翠如藍(lán),故名芥藍(lán)。”

絲瓜為什么叫絲瓜?“及老,腹中有絲,故曰絲瓜?!?/p>

甕菜是從東夷古倫國傳到福建來的,原來有名字,但閩人不會翻譯,看見是“用甕載其種歸”,就叫它甕菜。甕菜就是空心菜。東夷指東部的夷人,這是商周時候的說法,那時候我們這兒叫南蠻。

——這些都是《興化府志·山物考》里說的。古倫國在哪里?估計無人知道。哪天我找一個有年頭的大水缸問問。

徘 徊 花

明代以前,莆田的玫瑰花只有紫白二色,紫的叫“徘徊花”。

薔薇,別名醉楊妃、倚欄嬌、紅木香。

杜鵑,別名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

紫荊,別名百日紅。

水蕉,別名玉燈。

罌粟,別名御米。

蜀葵,別名幢節(jié)、剪春羅。

巖桂,別名九里香。

鳳尾,別名七里香。

梔子花,別名檐卜。

雞冠花,別名波羅奢花、玉樹后庭花。

龍眼,別名荔枝奴,因其“色香味不敢與荔枝為儕匹”。

余甘,源自西域,梵語庵摩勒。

迎春,莆名黃雀兒。

棠棣,莆名千葉郁李。

百合,莆名玉手爐。

菩提果,莆名糖桶。

車前子,莆名七根草。

天南星,莆名蛇杖。

川百合,莆名倒仙。

忍冬花,莆名金銀花、金釵股、老翁須。

戴勝,莆名郭公,“其鳴郭郭,故呼郭公”。

喜鵲,莆名客鳥,“其鳴有喜慶事,其噪有客至”。又言,客鳥能知天氣,“俯鳴則陰,仰鳴則晴”。

鶯的名字和品種繁多,據(jù)說在明代,有黃鳥、鶩鳥、捕黍、鸧鹒、商庚、黃離留等多種叫法。

五色雀,別名音聲雀、十二紅。宋代的志書記載:“紹興間,嘗翔集于郡治榕樹之上?!蹦且荒晔墙B興八年(1138),莆田十四人中進(jìn)士,黃公度為狀元,陳俊卿為榜眼。

貓頭鷹在明代的莆田被叫作大耳鳥。人們不認(rèn)識這種怪物,說它“其飛是鳥,其蹲是貓頭”。傳說里大耳鳥是不祥之鳥,“入城城空,入宅宅空”,它們善捕鼠的益處被忽略了。

——這些也是《興化府志·山物考》里說的。紫玫瑰為什么要叫“徘徊花”呢?紅玫瑰紅得熱烈,白玫瑰白得徹底,常被用來指代兩種風(fēng)格迥異的女人。那么,紫玫瑰是用來比喻那些敏感而糾結(jié)的女人嗎?

幾種特別的動植物

銀杏,一名鴨腳子,說是葉子像鴨腳。一名公孫樹,說是“公種而孫始得食也”。銀杏的果子叫白果,據(jù)說以前舉子廷試前要吃幾粒,止尿。

俗傳柿子有七絕: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毒,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落葉肥大。又云:枯葉滑澤,古人取以臨書。

黃楊木據(jù)說歲長三寸,遇閏年則退一寸。

雀是淫蕩的鳥,古人的證據(jù)是它們“四時有子”。

白鷴,性子像她的名字一樣,“每樹林中群行,見人則閣閣而逝”。以前九鯉湖有白鷴,路邊時時可見?!杜d化府志》的作者周瑛家養(yǎng)過一只,很乖,后來被偷走了。也不知道主人哭了沒有,這么嫻雅的寵物啊。

蜈蚣特別喜歡雞肉,一聞到雞肉香味,就激動得紛紛從屋頂墻上跳進(jìn)盆里碗里。所以,在莆田,哪怕就是寒冬臘月,雞肉凍成膏了,隔了夜還是要回鍋再煮一遍,怕的就是蜈蚣投毒。

蚺蛇通人性,相傳山民開其肋取蛇膽,取完縫合放開,蛇還是活的。過幾年再遇捕者,“輒自側(cè)身露瘡求免”。

——這些也是《興化府志·山物考》里說的。黃楊和蚺蛇之說,并非莆田獨(dú)有,如蘇東坡有詩云:“山中草木隨時長,唯有黃楊厄閏年。”又如“蚺蛇膽”甚至出現(xiàn)在了美國漢學(xué)家謝弗的《唐代的外來文明》一書里,謝弗說,他有關(guān)剖取、鑒別蛇膽的知識,來自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

幾種有意思的海鮮

莆田有古諺:山食鷓鴣、麂,海食馬鮫、鯧。馬鮫魚無鱗無小鯁,骨節(jié)分明,肉質(zhì)扎實,又便宜又好吃,至今莆田沿海人家煮面條煮米粉,還是喜用馬鮫而不用豬肉。莆田市秀嶼區(qū)笏石鎮(zhèn)有家“國勇鹵面”,號稱“三十年只做一碗面”,馬鮫魚上市的時候,其“馬鮫魚面”堪稱一絕。

皮皮蝦,莆名蝦蛄。蝦蛄的生命力極其頑強(qiáng),其他海鮮上了岸,不馬上吸氧,都會死翹翹。只有蝦蛄不怕死,肚子底下那蜈蚣一般細(xì)密的腳,會一直動啊動的,直到鍋里的水開了還在動。蝦蛄殼硬,邊緣鋒利,膏肉雖鮮美,吃起來卻費(fèi)勁。某年在湄洲島吃蝦蛄,有漁民用筷子往它背上某節(jié)一插一捅,殼子瞬間剝裂開來。眾人皆稱奇,紛紛趨前請教。當(dāng)時學(xué)會了,后來卻又忘了。

莆田海邊有一種絕小的蝦叫醬蝦,可以拿來做醬吃,美味驚人,小時候箸頭輕輕一蘸,能下半碗稀飯。宋陳致雍(莆田人,官至秘書監(jiān))著《海味異名記》,里面有八字描繪醬蝦:“細(xì)如針芒,聚若泥淖?!闭媸蔷蕵O了。

鱟,雌大雄小,歷來是公母同行,海中游走,母的都要背著公的走。鱟殼堅硬如盔,幾乎無肉,能吃的只有母鱟肚子里的籽。公鱟身上沒什么好吃的,所以海邊的人捉到鱟之后,一般只留下母的,公的重新扔回海里。這真是一件殘忍的事情,它們那么恩愛啊,就是一起赴湯蹈火,也比陰陽兩隔好。《興化府志·海物考》里說:“諸魚血紅,獨(dú)鱟血蒼白?!边@個記錯了,鱟的血是藍(lán)的。又說:“煮鱟必用其尾擾之乃熟?!摈c尾如鞭,是能當(dāng)銅筷子用的,可是真的有催熟之效嗎?某日遇海邊朋友,求問其詳,那哥們哈哈一笑,“說了也是白說,鱟早就是國家二級保護(hù)動物了!”

蟳的肉據(jù)說跟潮水有關(guān),潮大則虛,潮小則滿?!杜d化府志·海物考》里說:“獨(dú)生寧海橋下者,則肉常滿?!睂幒蛟诤?,我居涵江二十多年,只吃到一次寧海蟳。一個朋友送的,強(qiáng)調(diào)說,是寧海橋下的蟳。當(dāng)時并不知道這份人情的珍貴,也沒吃出那幾只大蟳的新奇。只記得煮熟后的紅殼上,布有若干黑色斑紋,像洗不干凈的海泥或海苔,又像某種有特別寓意的古篆文。我知道寧海橋始建于元代,然而那蟳總不至于活了幾百年吧?

有一種海里的貝類,不是蛤,不是蚶,方言音同“孔帶”。殼白而薄,肉少少的。價極廉,一角錢能買一大臉盆??梢葬u油煮,可以做湯,味道清甜,兒時夏天的美食,一家人一頓晚餐,能吐出滿桌面的殼來。一直不知道這種美食的寫法,某日讀《興化府志》,在“海物考”一節(jié)看到了,不禁眼前一亮:空豸,俗名空大,又名云泥星,“其肉輕虛如水沫”。想起莆田的一個古諺,“空大趁投大粒蚶”。“趁投”是方言,追隨的意思。這句古諺比喻的是自不量力,跟了不該跟的人。小時候跑出門跟大孩子瘋玩,母親罵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跟蚶比,空大確實微不足道,然而我卻懷念它的味道,可惜市面上再也不見了。母親過世二十年了,多少年都沒人這樣罵我了。我家閨女從小乖巧,我沒什么機(jī)會罵她,就是罵了她也聽不懂。這是民諺,得用方言罵,可女兒哪認(rèn)得什么是“空大”。

《興化府志·海物考》里有一條目:“?,一名水母,一名樗蒲魚,狀如血瘤。大者如床,小者如斗,無腹胃眼目,諸家皆謂以蝦為目,蝦動?沉,故曰水母蝦目。以予所見,只是隨潮而行。此物在水中狀如石榴花,血塊在下,其上有小帶散亂,潮上即上,潮下即下,遇風(fēng)飄送,則狼藉沙岸。海邊人用礬腌去水,壓成薄片,滾湯瀹過,用椒醋炒食之,脆?!边@是啥東西,解釋得這么繞?海蜇。袁枚《隨園食單》里提到了,做法與《興化府志》相類。

閩 中 四 美

荔枝、蠣房、子魚、紫菜,此四種莆田山海所產(chǎn)之物,歷史上曾被稱為“閩中四美”。這個說法至少可追溯到明代以前,明謝肇淛《五雜俎》有載,“昔人以閩荔枝、蠣房、子魚、紫菜為四美?!本唧w“昔”到何時,就不知道了。

先說荔枝。莆田荔枝聲名遠(yuǎn)播,首功在蔡襄,《荔枝譜》通論福、興、泉、漳四郡荔枝,著名的有十二品,興化軍獨(dú)占陳紫、江綠、方家紅、游家紫、宋家香、周家紅、圓丁香七品。此外,又有虎皮等三十二品?!杜d化府志·山物考》轉(zhuǎn)錄宋郡守趙彥勵主修的《莆陽志》:“后出者,鄒玉、玉堂紅、郎官紅、游丁香為最勝。其余若狀元紅、紫瓊、百步蘭、壽香、西紫、黃香、大小江綠、硫磺紅、瑞堂紅、松紅、麝囊紅、百步香、黃玉之類,亦足名家?!毙⌒∑翁?,蕞爾之地,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這么多荔枝名品,不叫“荔城”才讓人奇怪。

蠣房就是海蠣,《興化府志·海物考》說,“此物海中附石而生,堆迭如房,每房有肉如指頭,皆有掩蓋。欲取之,以鐵鉤鉤蓋而抉其肉?!痹瓉砗O犛袉紊砉⒆?,還是海景房,只是后來被強(qiáng)行拆遷罷了。也不能叫拆遷,這一茬走了,祖屋還在,下一茬子孫還要住進(jìn)來。明王世懋《閩都疏》載有關(guān)莆田蠣房:“余過莆迎仙寨橋,時潮方落,兒童群下皆就石間剔。取肉去,殼連石不可動,或留之,仍能生。其生半與石俱,情在有無之間,殆非蛤蚌比見?!?/p>

迎仙寨今屬涵江江口。和莆田其他地方的海蠣比,江口蠣偏大,確如《興化府志》所記的那樣“肉如指頭”。其他地方,三江口和湄洲灣那邊的海蠣小之甚多,味道似乎比江口蠣要鮮美。然而江口那邊的人一直堅稱,天下海蠣,最好吃的當(dāng)屬江口。每回聞之,我總是寬容一笑。話說海蠣是從海邊石頭上剔下來的,這個我知道。只是吃了這么多年海蠣,第一次聽說蠣與石的關(guān)系是“情在有無之間”。

關(guān)于子魚,可說者甚多,宋王得臣《麈史·詩話》載:“閩中鮮食最珍者,所謂子魚者也。長七八寸,闊二三寸許,剖之子滿腹,冬月正其佳時。莆田迎仙鎮(zhèn)乃其出處?!弊郁~學(xué)名鯔魚,莆田迎仙鎮(zhèn)還是指涵江江口。子魚是海魚,產(chǎn)子時須游到咸水與淡水交接處,江口迎仙寨一帶出??冢且粋€非常高級的月子中心。江口出產(chǎn)的子魚,歷史上非常有名,宋莊季裕《雞肋編》載:“興化軍莆田縣,去城六十里有通應(yīng)侯廟,江水在其下,亦曰通應(yīng)……子魚出其間者,味最珍美。上下數(shù)十里,魚味即異,頗難多得,故通應(yīng)子魚,名傳天下。”

通應(yīng)子魚傳至北方漸漸被訛為“通印子魚”,蘇軾《送牛尾貍與徐使君》詩曰“通印子魚猶帶骨,披綿黃雀漫多脂”,王安石《送福建張比部》詩有“長魚俎上通三印”之句,羞得子魚得去增肥了。宋代吟詠子魚的詩文還有許多,如著名理學(xué)家陳傅良《送鮑清卿教授莆中》:“閩中豈不好,莆中況多儒。其山有丹荔,其水有子魚?!庇秩缗d化軍通判劉子翚的《子魚》一詩,仔細(xì)描述了制作子魚的過程,特別寫到魚子鮮美,讓人垂涎:“舊聞通印名,海錯珍莫逾。火氣爍鱗鬣,鹵香泛庖廚。泥泥子盈胞,鮮美禍所區(qū)。生如粒芥微,多若囊粟儲。”

此外,子魚還出現(xiàn)在一個聽起來有鼻子有眼睛的傳說里。清褚人獲《堅瓠續(xù)集卷之一·公不如卿》載有一個故事:“宋紹興八年廷試,黃(公度)狀元,陳(俊卿)榜眼。及謁御,高宗問曰:‘卿土何奇,輒生二卿?黃曰:‘披綿黃雀美,通印子魚肥。陳曰:‘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高宗曰:‘公不如卿。即改俊卿為狀元?!边@是后世好事者瞎編了,“披綿黃雀美,通印子魚肥”,那不是前輩蘇東坡的詩意嗎?

說了這么多,可你知道子魚為什么要叫子魚嗎?李時珍《本草綱目》里說:“鯔,色緇黑,故名。粵人訛為子魚?!崩顣r珍說的不一定對,明代莆田布衣作家姚旅的《露書》有另一種說法:“子魚之美,自昔重之矣。然子魚以子月至,此子魚之所得名。”子月指農(nóng)歷十一月,這點與王得臣“冬月正其佳時”的說法是一致的。

紫菜也是長在海邊石頭上的。《興化府志·海物考》載,“此菜海氣蒸石而生,色紫,故以紫菜名。其生粘帶石上,潮來浸之,潮退則膠粘于石。其嫩者,就石上搓取之,今貨賣成索者是也。其長者則摘取之,今貨賣解散者是也?!逼翁锂?dāng)?shù)爻宰喜耍恢币暋邦^水”為佳,所謂“頭水”指的是第一批采摘的紫菜。這種紫菜與古人所言的差別較大,所謂“野生”與“人工養(yǎng)殖”之別是也。早年間聽人家說過,頂級紫菜是從石頭上慢慢搓捻出來的,濕濕咸咸的,一斤要賣到千元以上。即便海邊的人,也少有這口福,一旦有漁人采到,還沒拎回家,半路就被人家“秒走”了。如此海味之珍,我有幸品嘗過,是一個叫小宋的朋友送的,才三四兩,拿在手上如一把濡濕的韭菜。紫菜有水煮、火炙兩種吃法,這種野生的紫菜太嫩,火炙不得,我媳婦說,就像頭發(fā)絲被火燎過似的,瞬間就縮成了小毛球。水煮則鮮美醉人,有入口即化之妙。如此方知,這才是頭水紫菜,才是“閩中四美”。

責(zé)任編輯陳美者

猜你喜歡
海蠣江口紫菜
“江口沉銀”的時代價值探析
紫菜包飯
故鄉(xiāng)的海蠣
家鄉(xiāng)的那一片海蠣
海蠣獻(xiàn)給你的情菜
揭秘“塑料袋紫菜”
海蠣獻(xiàn)給你的情菜
卷一卷,做紫菜包飯
泉州灣洛陽江口2種紅樹林生境大型底棲動物群落多樣性比較
江口尋覓
长武县| 南通市| 凌云县| 抚州市| 滁州市| 甘德县| 罗定市| 大石桥市| 老河口市| 柯坪县| 舒城县| 南丹县| 修文县| 原平市| 濮阳县| 平乐县| 饶平县| 班戈县| 合水县| 安宁市| 英山县| 清水河县| 哈巴河县| 嘉峪关市| 元江| 瓮安县| 蒙阴县| 游戏| 永州市| 潞城市| 武冈市| 临城县| 儋州市| 庄河市| 浦县| 吴旗县| 明溪县| 上犹县| 东乌珠穆沁旗| 恩平市| 肇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