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麗華
在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名著閱讀是其中的重點部分,它對于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皆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該用名著閱讀,串起日常語文教學的精彩,用名著閱讀,點亮學生未來的人生道路。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對名著閱讀存在的不良現(xiàn)象進行深入研究,并且因地制宜,為學生制定了切實可行的閱讀方案,真正做到讓學生入心,入境,進入名著的意境中,和作者同呼吸,共命運,感受閱讀的愉悅,含英咀華,樂在其中。
下面,筆者就以部編版教材七年級上冊要求閱讀的《湘行散記》為例,來談一談名著閱讀指導的幾大策略。
一、教師深入研究,把握名著價值
在當今信息爆炸時代背景下,學生被大量充斥生活中的音像制品所包圍和吸引。圖片代替了文字,游戲取代了閱讀,而娛樂更是阻攔了人們思考的腳步。因此,學生名著閱讀興趣的缺失,已經(jīng)成為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即使參與閱讀,學生也被快餐化、功利化的目的所取代。因此,若要做好對學生名著閱讀的指導工作,教師一定要深刻認識到當今名著閱讀的不良現(xiàn)狀,以及對于學生個人發(fā)展的影響,更嚴重的是,這對于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也是有著相當大的隱患。的確,學生對于名著的閱讀興趣不強,方法沒有找對,沒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這都是制約學生名著閱讀的絆腳石。
作為學生名著閱讀的引路人,教師應該主動對所要讀的文本,進行深度的閱讀和思考,并形成自己獨特的判斷與價值認識,同時系統(tǒng)性地規(guī)劃學生的閱讀行為。當我們提到對學生進行名著賞讀的時候,教師一定要靜下心來,潛心閱讀,并且能夠積極搜集和拓展與所讀名著有關的文獻資料,做到觸類旁通,包羅萬象,形成對名著認識的獨特立場。學會換位思考,懂得站在學生的立場和觀點,真正認識到這本名著對學生來講,有哪些重要的價值,學生的關注點會放在哪里,他會對什么樣的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等,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只有在對文本進行深入閱讀的前提下,教師才能夠引導學生對名著問題的有效設置,以及各種閱讀方法的準確引導。
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部編本必讀書目《湘行散記》時,筆者便深入了解了這部作品的寫作背景,以及對沈從文的深入認識。我們了解到1934年,沈從文回老家去看望病重的母親,暫時離別了北京,而答應新婚的妻子張兆和,每天以書信的形式記錄下所見所聞,所以,這部作品語言文字特別親切和清新,因為它本身就是在原有的《湘行書簡》的基礎上整理和修改,積淀而來。散文中用了很多小說的手法,娓娓道來,刻畫描摹了諸多豐富的人物形象,因此,閱讀這部作品,就要從體會人物形象入手,真正走進沈先生的湘西世界。
二、多管齊下,縮短學生與名著距離
部編本教材的編寫模式,突破了以往教材的創(chuàng)編局限,為師生的語文學習活動提供了充足的發(fā)展空間。語文教學活動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上的45分鐘,它打破了既有的時間界限,也突破了傳統(tǒng)語文課堂僅僅教授教材文本的局限,引導學生實現(xiàn)廣泛閱讀,包羅萬象。尤其是名著閱讀的引入,打通了語文閱讀和習作教學之間的壁壘,使學生的習作素養(yǎng)得以提高。而且,在大幅提升語文成績的同時,也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發(fā)展有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筆者在引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時,主要采用以下兩步曲來進行:
以趣導之。雖然學生對名著閱讀重要意義有所認知,但是名著中所包含的厚重的民族精神和強烈的時代意識,以及兼容并蓄的文化整合內(nèi)容,無形之中會給學生造成閱讀壓力。所以在閱讀之初,教師一定要以趣導之,逐步降低學生的心理壓力,讓他們帶著輕松愉悅的心情,進入到名著內(nèi)容的閱讀之中。
例如,在學習《湘行散記》之前,筆者便用充滿情感的話語導入內(nèi)容:沈從文,把湘西帶入到了大家的視野中,賦予湘西這個地方別樣的文學色彩,他是湘西自然風貌和人文風俗忠實的描述和記錄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富含文學色彩,飽蘸作者人文情懷的故土——湘西!下面讓我們先來觀看央視的人物欄目《沈從文》。以這段飽含感情的導入語,頓時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于是便想著進入文本,走進作者,走入湘西,見識一下文人筆下的故土風情和人文情懷。
精密解析。在進行人物剖析時,我們重點引導學生對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描寫等進行細膩的分析,通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還原人物性格,走進名著,品析人物思想感情。就拿《湘行散記》這部作品來說,作者對于水手的生活刻畫較多,在多部作品里都包含水手的形象,如《辰河小船上的水手》《鴨窠圍的夜》《一個多情水手與一個多情婦人》等,水手的形象豐滿立體,他收入微薄,生活維艱,但卻熱烈豪放,性情明朗。一言一行,動靜之間,凸顯生命的魅力。
再如,在《一個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這部分內(nèi)容中,作者寫道:“這個朋友言語行為皆粗中有細,且?guī)c嫵媚,可算得是個妙人!”筆者帶著同學們剖析這位朋友的形象,雖然他臟話粗話一大堆,但是作者卻以別樣視角說他是妙人,由此可見,這個朋友的形象可謂是隨性灑脫,率性而為,活出了自我的風格。
三、讀寫結合,促進閱讀本位回歸
當學生通過對文本中人物性格的把握,品質(zhì)的認知之后,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名著作品的文化向往,使學生通過對文本的解讀,與名著作品之間架起一座暢通的橋梁,自由持久地徜徉在名著作品中,使其身心受到浸染,靈魂受到熏陶?!断嫘猩⒂洝烽喿x后,學生會對作品中“我”的情緒和情懷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把握,作品中水手堅韌的個性讓學生有了敬畏之心,并以悲憫的情懷體會到了小人物淳樸的人性之美。同樣的道理,我們從作者身上,又何嘗不是這樣的收獲呢?
而且,在引導學生對名著閱讀的過程中,我們一般都會為學生設計有針對性的讀寫結合活動,這樣既有助于對閱讀知識收獲的反饋,也能借此訓練學生的讀寫技能。同時,每一位學生對名著作品的個性化解讀,也可以如實地表達出來。因為每一個文本都是獨立自足的存在,學生只有愿意在文本的語境和人物中穿梭行進、深入研究,才能真正找到文本的意義和價值。所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閱讀活動,架設溝通的橋梁,同時積極采取讀寫結合的形式,真正促進了閱讀本位的回歸,即回歸文字,回歸學生,回歸思考。
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湘行散記》時,我們便引導學生閱讀全書,摘抄好詞佳句,同時能夠?qū)φ战忉專爬▋?nèi)容,并且及時做好批注,最后,再對整本書做出自己的閱讀評價??梢哉f在閱讀中進行讀寫結合,就像加入了適當?shù)拇呋瘎┮粯?,刺激學生敏感的閱讀細胞,從而促進了其對閱讀收獲的內(nèi)化。
閱讀名著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也是一項惠及終身的行動,語文教師應該以名著閱讀為起點,串起語文課堂的精彩,豐富學生的生命,拓展人生的寬度!
本文系江蘇省“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初中語文高階思維與能力培育的實踐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 編號:E-b/2020/15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常青藤實驗學校(215600)